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19 2期 8-9頁
  • 學會堅韌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學會堅韌
  • 警醒!201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堅韌是什麼意思?
  • 為什麼堅韌很重要?
  • 怎樣幫助孩子培養堅韌?
  • 我的抗壓能力夠強嗎?
    青年人問
  • 幫助孩子應對挫折
    家庭生活
  • 怎麼看待別人提的建議?
    青年人問
  • 培養孩子謙卑的好品格
    警醒!2017年
查看更多
警醒!2019年
《警》19 2期 8-9頁
一個小女孩因為蛋糕沒做好而很難過,媽媽在一旁幫助她

第三課

學會堅韌

堅韌是什麼意思?

有堅韌品格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會輕易放棄。他們比較容易振作起來,重拾樂觀積極的態度。孩子只有經歷逆境,才能培養出堅韌的品格。孩子的成長過程就像學習走路一樣,他們總得跌倒幾次才能成功。

為什麼堅韌很重要?

面對失敗、遇到難題或受到糾正的時候,有的孩子很容易灰心喪氣,有的甚至會完全放棄。其實,他們需要明白人生的一些基本道理:

  • 沒有人能夠事事成功。——雅各書3:2

  •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難題。——傳道書9:11

  • 人必須接受糾正才能不斷成長。——箴言9:9

堅韌的品格能幫助你的孩子勇於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

怎樣幫助孩子培養堅韌?

面對失敗的時候

聖經原則:「義人跌倒七次,也會再次起來。」——箴言24:16

要幫助你的孩子正確地看待失敗。例如,考試沒考好,他會有什麼反應呢?他會不會非常灰心,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呢?

為了幫助孩子培養堅韌的品格,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他怎樣做才能進步,並協助他制定一個計劃。這樣,他就能學會積極地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動地承受打擊。

另外,不要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要鼓勵他獨立思考,學會自己想辦法。你也許可以問問孩子:「你怎樣才能把這門功課學得更好呢?」

遇到難題的時候

聖經原則:「你們明天的生命會怎麼樣,你們還不知道。」——雅各書4:14

人生總會有一些無法預料的事。富有的人可能在一夜之間失去財富;今天還健健康康的人,明天也有可能躺在病床上。正如聖經所說:「跑得快的不一定贏得比賽,勇士不一定戰勝敵人……因為人人的經歷,都取決於時間和無法預料的情況。」(傳道書9:11)

出於愛,你自然會盡力保護孩子免受傷害。但現實的情況是,你無法為孩子擋住所有困難和危險。

當孩子遇到難題時,例如家人去世或跟朋友發生矛盾,要幫助他好好應付。這樣,他長大後就會懂得如何處理其他難題,包括面對工作或經濟方面的壓力。a

受到糾正的時候

聖經原則:「要聽從勸告,接受管教……好使你將來成為有智慧的人。」——箴言19:20

糾正並不是無端的指責,而是有益的勸告,能幫助孩子改掉錯誤的行為和態度。

如果你教導孩子學會接受糾正,你和孩子就都能免受不少痛苦。一位名叫約翰的父親說:「如果孩子每次犯錯都得不到糾正,他們就永遠不可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以後,他們會製造越來越多的問題,而你也必須一輩子跟在他們後面,替他們收拾爛攤子。這樣,你和孩子的人生都會非常可悲。」

你怎樣做就能幫助孩子接受糾正,並從中得益呢?當老師或其他人給孩子一些勸告時,與其替孩子打抱不平,不如先問問孩子以下問題:

  • 你覺得為什麼你會受到糾正呢?

  • 你可以怎樣改善呢?

  • 下次碰到同樣的情況,你會怎樣做呢?

請記住,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勸告和糾正都能讓你的孩子受益無窮。

a 請參看《守望台》2008年7月1日刊的文章〈幫助孩子應付哀傷〉。

一個小女孩因為蛋糕沒做好而很難過,媽媽在一旁幫助她

現在就開始訓練

如果孩子在遇到挫折時不放棄,並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那麼當他們學習新技能時,就更容易堅持下去,並取得好結果。

父母以身作則

  • 我勇於承認錯誤,還是喜歡推卸責任呢?

  • 我願意談論自己的過錯,以及從中學到的教訓嗎?

  • 別人犯錯時,我會嘲笑他們嗎?

有些父母這樣做

「我們不會事事護著孩子,而會讓他們自己面對錯誤、失敗和其他難題,因為我年輕時也有類似的經歷。當時我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結果得到很多益處。我覺得當初不溺愛孩子是對的,現在他們長大了,思想成熟,遇到問題時也能應對自如。」——杰夫

「我和妻子如果做錯事,需要向孩子道歉,我們就一定會這樣做。我覺得父母應該跟孩子談談自己犯過的錯、經歷過的挫折,這樣孩子就會明白,犯錯是在所難免的。」——詹姆斯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