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創造》 13章160-167頁
  • 本能——先天制定的智慧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本能——先天制定的智慧
  •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移棲鳥的驚人絕技
  • 別的航行能手
  • 解開候鳥移棲之謎
    警醒!1995年
  • 神奇的本能智慧
    警醒!2007年
  • 先驅先導者
    警醒!1981年
  • 本能——生前即已規劃了程式的智慧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創造》 13章160-167頁

第13章

本能——先天制定的智慧

1.達爾文對於本能有什麼評論?

「許多本能如此奇妙,讀者很可能會覺得它們的形成是足以把我的整個理論推翻過來的障礙,」達爾文這樣寫道。他顯然覺得本能是個無法辯解的困難,因為他的下一句話說:「我不妨在這裡預先聲明:我對於智力的起源,甚至對於生命本身的起源,都無可奈何。」1

2.今天一些科學家對本能有什麼看法?

2 今天科學家在解釋本能方面與達爾文同樣無能為力。一位進化論者說:「事實明顯是,遺傳機能並沒有絲毫跡象表示它能傳達明確的行為模式。……我們問自己:本能上的行為模式當初怎麼發生,怎麼確定下來而代代相傳?可是找不到答案。」2

3,4.有一本書對於移棲本能的由來怎麼說?這個解釋有什麼不妥善的地方?

3 但是一本有關鳥類而頗流行的書卻與達爾文和某些別的進化論者見解不同。這本書認為若要解釋最奧妙的本能之一——鳥類移棲的本能——其實並不困難。它說:「毫無疑問,這個過程是進化出來的:源於和暖地帶的鳥雀很可能向外伸展,找尋食物。」3

4 這樣過分簡單的答案能夠解釋許多移棲鳥的驚人絕技嗎?科學家們知道,任何試探性質的漫遊和後天形成的行為都不能納入遺傳密碼內,所以不能遺傳給後代。移棲公認是一種本能,而且「與過去的經歷全無關係」。4且看看幾個例子。

移棲鳥的驚人絕技

5.怎樣的移棲使北極燕鷗堪稱為長途比賽冠軍?一位科學家提出什麼問題?

5 獲得長途比賽冠軍的要算是北極燕鷗了。牠們的巢築在北極圈以北,夏天末就飛向南方,在南極附近的積冰上度過夏天。牠們在北上飛回北極之前,可能先環繞全南極洲一次。這樣,牠們就完成了一年一度全長3萬5000公里的移棲旅程。兩極地帶都有豐富的食物來源,所以一位科學家問道:「牠們到底怎麼發現,相隔如此遙遠的地方有這樣的食物來源呢?」5 進化論不能提出答案。

6,7.黑頭森鶯的移棲過程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什麼問題使我們領會到牠的本領多麼高強?

6 黑頭森鶯的移棲也是進化論不能解釋的。黑頭森鶯重僅20多克。可是一到秋天,牠就由阿拉斯加飛到加拿大或新英格蘭東岸,拼命吃飽,積存脂肪,等候冷鋒來臨。冷鋒一到,牠就起飛。最終目的地是南美洲,但牠先會朝著非洲飛去。飛到大西洋,在6000米高空,牠會迎著一股盛行風,乘風轉向南美洲。

7 黑頭森鶯怎麼知道要等候冷鋒來臨,而有冷鋒就有晴天和順風呢?牠怎麼知道要越飛越高,飛到空氣稀薄寒冷、含氧量減半的高空呢?牠怎麼知道要飛到這個高度才會有逆風把牠送往南美洲呢?牠怎麼知道要朝著非洲飛行,好應付這股風的西南偏流呢?黑頭森鶯並不是自覺地知道這些事情的。牠飛越3800公里全程,橫過無軌可尋的海洋,三四天晝夜不停,是全憑本能引導的。

8.這裡還提到什麼別的移棲絕技?

8 白鸛夏天在歐洲,冬天卻飛到1萬3000公里外的南非。金鴴由北極凍原直飛阿根廷的南美大草原。某些磯鷸還多飛1600公里,越過南美大草原,到達南美洲末端。腿上長硬毛的杓鷸由阿拉斯加飛到大溪地和別的島嶼,全程差不多一萬公里,沿途盡是茫無陸地的海洋。重僅兩三克、脖子鮮紅的蜂鳥,飛程短得多,但是依牠的大小來看卻同樣了不起。牠定期橫跨墨西哥灣,飛越1000公里,連續25小時每秒鐘拍翼75下。這等於不停地拍翼六百萬下!

9.(甲)什麼事表明移棲能力並非後天學會,而必然是先天制定的?(乙)在曼克斯海鷗和通信鴿身上做過的什麼實驗,表明這些鳥兒在航行方面能隨機應變?

9 移棲活動有不少是雛鳥首航,而沒有成年鳥陪伴。紐西蘭長尾杜鵑的雛鳥要遠涉6400公里,到太平洋島嶼與啟航較早的原親團聚。曼克斯海鷗由英國威爾斯移棲到巴西,遺下小鳥,而小鳥一學會飛翔,就會追隨同一航線。有一隻小鳥在16天內飛完全程,平均每天飛740公里。有一隻曼克斯海鷗被人由威爾斯帶到美國波士頓,遠離正常的移棲路線。可是牠在12天半之後飛回了5200公里以外的威爾斯巢穴。通信鴿要是被人帶到1000公里以外的地方,不論在原地的什麼方向,都能在一天之內飛回本來棲息的鴿房去。

10.阿德利企鵝的航行本領,從什麼實驗可見一斑?

10 這裡只多舉一例:不會飛行、只會走路和游泳的鳥。且看看阿德利企鵝的情形吧。牠們被人搬到離開集體棲居處1900公里的地方釋放時,就會馬上辨明方向,直線前進,但不是朝向原居地,而是直趨大海找尋食物。牠們終於從海上回到原居地。差不多完全黑暗的冬季,牠們是在海裡度過的。可是這些企鵝怎麼能在黑暗的冬季保持定向呢?沒有人知道。

11.鳥類航行表現得這麼出色、驚人,必須有什麼才行?

11 鳥類航行表現得這麼出色,到底用的是什麼方法呢?實驗表明牠們可能是利用太陽和星辰。牠們似乎具有內在時鐘,可以抵消這些天體的移動。但是天色陰暗又怎樣呢?至少某些鳥具備內裝的磁性羅盤,可以在這個時候使用。可是只有羅盤指示方向還不夠。牠們需要在腦袋裡有「地圖」,標明起點和終點。地圖上還須標上路線,因為航道往往不是直的。但是有了這些工具也沒用,除非牠們知道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那隻曼克斯海鷗在波士頓被人放走時必須知道自己在哪裡,才可以斷定威爾斯的方向。那隻通信鴿必須知道被人帶到什麼地方,才可以確定返回鴿房的航道。

12.(甲)耶利米怎樣論到移棲?他這些話是在什麼時候寫的?為什麼這一點很值得注意?(乙)為什麼我們可能永不會知道移棲的一切細節?

12 近至中世紀,鳥類普遍移棲的事實仍舊被許多人質疑。聖經卻在公元前第六世紀記述了這件事:「空中的鸛鳥知道來去的定期,斑鳩、燕子與白鶴,也守候當來的時令。」到現在有很多事是人已經知道的,但有很多事情仍舊是謎。不管人喜歡不喜歡,聖經的話說得很對:「他使人有過去、未來的時間觀念,卻沒有使人從頭到尾理解上帝的作為。」——耶利米書8:7;傳道書3:11,漢譯《新英文聖經》。

別的航行能手

13.除了鳥類之外,還有些什麼動物能移棲?

13 阿拉斯加的北美馴鹿在冬天向南遷徙1300公里。許多鯨魚從北冰洋出發作往返超過10000公里的旅程。海狗在相隔4800公里的普里比洛夫群島和美國加州南部之間移棲。綠色海龜由巴西海岸往大西洋航行2200公里,直到阿森松島,然後折返。有些蟹隻在海床上遷移差不多240公里。鮭魚離開本來孵化的河川,在海洋裡生活幾年,然後不遠千百公里,回到當初出生同一的河川去。在大西洋馬尾藻海出生的幼小鰻魚大半生在美國和歐洲的淡水河流中度過,卻總會回到馬尾藻海產卵。

14.大王斑蝶的移棲有什麼出奇的地方?這方面有什麼不解之謎?

14 大王斑蝶一入秋就離開加拿大,有很多在加州或墨西哥過冬。有時航程超過3200公里;有一隻蝴蝶在一天之內飛行了超過120公里。牠們棲身在掩蔽的樹上——年年都往同一的園林,甚至同一棵樹那裡。但並不是同一批蝴蝶!牠們春季返回原地途中,在馬利筋這種植物上產卵。新一代的蝴蝶產生後,就接力北上,繼續移棲,到翌年秋天,隨即沿襲親代的同一路線,南下3200公里,在同一的園林裡覆蓋滿樹。《授粉的故事》一書說:「秋天南移的蝴蝶都是年輕的,從來沒有看見過避寒的地點。牠們到底怎樣找到這些地點,仍舊是自然界一個無從稽考的謎。」6

15.一個什麼字詞能夠回答幾個與動物的智慧有關的問題?

15 本能的智慧並不限於移棲。隨便舉幾個例子就可以證明這件事。

千千萬萬隻瞎眼的白蟻怎麼能合作無間,築成錯綜複雜的建造物,而且設有空氣調節呢?本能。

蛾怎麼知道要採取哪幾個步驟給絲蘭花進行異花授粉,從而可以產生新的絲蘭和新的蛾呢?本能。

住在水面以下自己的「潛水鐘」裡的蜘蛛,怎麼知道牠用光了氧之後,必須在潛水鐘上戳一個孔,放走濁空氣,把孔補好,然後把清新的空氣引下來呢?本能。

環咬含羞樹的甲蟲怎麼知道要在含羞樹樹枝的樹皮下產卵,然後走近樹幹30厘米左右,繞著樹枝割掉樹皮,使樹枝枯死,因為蟲卵在活木裡不能孵化呢?本能。

矮小如豆的新生袋鼠在出生時是瞎眼的,而且還未發育完整,牠怎麼知道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得獨力穿過母袋鼠的毛,蹣跚地攀上牠的腹部,鑽進腹囊裡,緊貼著母袋鼠的一個乳頭呢?本能。

一隻蜜蜂怎麼靠舞蹈讓別的蜜蜂知道花蜜在哪兒,有多少,有多遠,在什麼方向,藏在哪種花裡?本能。

16.動物的行為所表現的智慧必須有什麼才行?

16 這一類的問題可以連篇累牘寫成一本書,然而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一樣:「牠們在本能上有智慧。」(箴言30:24,新世界譯本)一位學者納罕說:「這樣複雜的本能上的知識怎麼可能發展出來,而且代代相傳呢?」7 人不能解釋;進化論也不能闡明。可是這樣的智力還須來自智力;這樣的智慧還須源於智慧。必須有一位具備智力、智慧的創造者才行。

17.避免許多進化論者的什麼想法是明智的?

17 但是許多相信進化的人自動撇開這一切創造的證據,認為無關宏旨,聲稱這並不是科學探討的問題。然而請不要讓這種狹隘的觀點妨礙您衡量證據。下章還有更多資料。

[第160頁的精選語句]

達爾文:「我對於智力的起源……無可奈何」

[第160頁的精選語句]

究竟本能怎樣發生而代代相傳?論者「找不到答案」

[第167頁的精選語句]

牠們「在本能上有智慧」

[第164,165頁的附欄或圖片]

築巢與本能

科學作家泰勒就遺傳機能寫道:「我們完全無從確定這種機能可以把特殊性質的行為程序——例如築巢——傳給後代。」a 雖然如此,築巢這種本能上的智慧的確是 代代相傳,而非後天學會的。且看看例子。

犀鳥(亞洲和非洲品種):雌鳥拿黏土堵塞空心樹幹上的一個洞口,直到剛剛可以擠進去為止。雄鳥把更多濕土運來,雌鳥於是填滿洞口,只剩一條狹縫。雄鳥通過狹縫給雌鳥和以後孵出的雛鳥喂食物。等到雄鳥再不能帶足夠食物回來時,雌鳥就會破牆而出。這一次輪到雛鳥修補洞口,由雙親運糧了。數星期後,雛鳥便拆牆離巢。這裡順帶一提:雌鳥趁著產期閉居、不會飛行的時候,徹底脫換羽毛,長出一襲茸茸新裝,這豈不是刻意設計的證據嗎?

雨燕:有一個品種利用唾液築巢。在繁殖期開始之前,唾腺膨脹起來,分泌出一種黏滯的液體。隨著黏液而來的是曉得怎樣運用牠的本能智慧。牠們把黏液塗在岩石面上,等到它硬化之後再塗,一層一層地加上去,最後便完成了一個杯形的巢。另有一種雨燕,把巢築成茶匙般大小,然後黏在棕櫚葉上,再把鳥蛋黏牢在巢裡。

皇企鵝隨身攜帶內裝的巢。在南極冬季,雌鵝生下一隻蛋,然後出去捕魚,一去就是兩三個月。雄鵝把蛋放在牠的腳上——腳內特別多血管——接著拿腹部垂下的孵卵袋覆蓋鵝蛋。母鵝不會忘了父鵝和小鵝。鵝蛋孵出小鵝後不久,母鵝就會帶著滿肚子食物回來,反吐出來供牠們食用。然後就輪到雄鵝出去捕魚,母鵝把小鵝放在腳上,用孵卵袋蔭庇了。

織巢鳥在非洲用草和別的纖維編製吊巢。牠們本能地編出形形色色的圖案和多種多樣的結。喜歡群居的織巢鳥會築成樣子像公共住宅大廈的巢,在堅實的樹枝上用茅草蓋造直徑達4.5米的屋頂。在屋頂覆蓋下,一對對雌雄鳥懸巢安居。新巢陸續蓋成,最後在一個屋頂之下,鳥巢達到一百個之多。

縫葉鶯在南亞洲用棉花或樹皮纖維和蜘蛛網紡線,把一條條短線撚接成長線。牠用喙在一塊大葉子兩邊打孔,然後以喙當針,把葉子兩邊用線縫起來,好像我們結鞋帶一樣。線條用到盡頭,牠不是打結繫緊,就是接上新線、繼續縫補。於是縫葉鶯把一塊大葉子轉變成一個杯子,在裡面築巢。

攀雀的吊巢質地差不多像軟毯子,因為牠用的是毛茸茸的植物材料和草葉。雀巢的基本結構是利用細長草葉纖維一針一針織結而成的。攀雀用喙把纖維末端穿過網孔,再拿毛質材料那種較短的纖維一併編進去。過程頗像東方人編織地毯的技巧。這些雀巢堅韌而柔軟,甚至被人用作錢包和兒童的拖鞋呢。

骨頂雞通常把巢築在平坦的小島上。可是,在牠棲居的地方這種島很罕見。於是骨頂雞自己製造小島!牠先在水面挑一個合適的地點,然後開始用嘴運送石頭。牠把石頭堆疊在60至90厘米深的水裡,直到有小島形成。島的底座直徑可能寬達4米,而石頭堆的重量可能達到一公噸。骨頂雞接著把植物運到島上來築一個大巢。

[第161頁的圖片]

北極燕鷗每年移棲遠至3萬5000公里

這隻鶯的腦袋只有豌豆一般大小,牠對於氣候和航行怎麼會知道得那麼詳盡呢?

[第162頁的圖片]

這隻蜂鳥移棲時連續25小時每秒鐘拍翼75下

候鳥天生有「地圖」在腦子裡,既知道自己在哪兒,又知道要到哪兒去

[第163頁的圖片]

企鵝能連續幾個月在差不多漆黑的海上生活,然後毫無差誤地移棲回到原居地

[第166頁的圖片]

大王斑蝶南飛3200公里後,在避寒地點棲息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