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二十世紀》 6-11頁
  • 他們在現代的發展和增長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他們在現代的發展和增長
  • 耶和華見證人在二十世紀中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1914年
  • 法庭上的勝利
  • 特別的訓練計劃
  • 印刷設備的擴充
  • 國際大會
  • 現代發展概況
    耶和華見證人簡介
  • 耶和華見證人現代歷史上的顯著事件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在普世宣揚好消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耶和華召集和裝備他的百姓執行工作
    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團結一致地遵行上帝的旨意
查看更多
耶和華見證人在二十世紀中
《二十世紀》 6-11頁

他們在現代的發展和增長

耶和華見證人的現代歷史始於一百年前多一點。1870年代早期,一個不受人注意的聖經研究班在美國賓雪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城(現已歸入匹茲堡)成立。發起人是查爾斯·泰茲·羅素(Charles Taze Russel)。1879年7月,《錫安的守望台與基督臨在的先聲》這份雜誌首次面世。到1880年,原本一個細小的聖經研究班已擴展至在鄰近各州有幾十群會眾建立起來。1881年,錫安守望台書社初次成立,至1884年則立案成為法人,由羅素擔任社長。這個書社的名字後來改為守望台聖經書社。當時已有許多人逐戶向人作見證及分發聖經書刊。1888年有五十個人以全部時間從事這件工作——現今在世界各地平均有大約50萬人如此行。

到1909年,這件工作已擴展到世界各國,而守望台社的總部則遷到紐約布洛克林的現址。傳道演講的講詞開始在報紙的專欄刊登出來;到1913年,這些講詞以四種文字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3,000份報紙刊出。所分發的書籍、小冊和單張則達億萬份之巨。

守望台社在1912年開始拍製《創世影戲》,以有聲的電影片描述從創造地球到基督千年統治末了的大事。這部影片在1914年開始放映,每天的觀眾達3萬5,000人。這是有聲電影的一個先驅。

1914年

當時一個重大的時刻正在臨近。1876年,聖經研究者查爾斯·泰茲·羅素在紐約布洛克林出版的《聖經查考者》雜誌10月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名為「外邦人的日期:何時終止?」該篇文章在雜誌的27頁說,「七期會在1914年結束。」外邦人的日期便是耶穌所說的「各國的指定時期」。(路加福音21:24, 《新世》)聖經研究者期望在1914年發生的事並沒有全部在這年發生,但是外邦人的日期確已在這年結束。這是個具有特別意義的年代。許多歷史家和評論家都同意1914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從以下引述的話足以見之:

「歷史最後一個完全『正常』的年代是1913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一年。」——美都華盛頓《時代先驅報》社論,1949年3月13日。

「自1914年以來,世界看來注定走向愈來愈大的災禍;這使一切留意世界趨勢的人深感不安。許多思想嚴肅的人都覺得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制止世界走向滅亡。」——伯特蘭·羅素,《紐約時報雜誌》,1953年9月27日。

「整個世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爆炸,至今我們還未明白其原因。在此之前,人們以為烏托邦(意即理想中盡善盡美之國)已在望了。當時世上有和平與繁榮。接著,一切都化為烏有。自此以來我們一直處於暈厥狀態中。……在這個世紀被殺的人超過了歷史的其他所有時期。」——沃克·珀西醫生,《美國醫藥新聞》,1977年11月21日。

在1914年之後五十多年,德國政治家阿登諾寫道:「自1914年以來,安全和寧謐已從人們的生活上消失了。」——俄亥俄州克里夫蘭《西派克報》,1966年1月20日。

守望台社的第一任社長羅素在1916年去世,次年由盧述福(Joseph F. Rutherford)繼任。隨後有許多改變發生。《守望台》的姊妹雜誌,稱為《黃金時代》(現在稱為《儆醒!》,以50多種文字印行,每期銷數大約1,200萬本),在戰後面世。逐戶的見證工作受到更大的強調。為了使自己有別於基督教國的各教派,這些基督徒在1931年採納了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基於以賽亞書43:10-12的名字。

他們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廣泛運用無線電廣播。到1933年,守望台社使用403個無線電台廣播聖經演講。後來電台的廣播大部分被見證人帶著手提唱機和聖經演講唱片逐戶上門探訪人的工作取而代之。別人若表現興趣,他們便與之建立家庭聖經研究。

法庭上的勝利

在1930年代及1940年代,見證人由於從事傳道工作而多次被捕。為了維護言論、出版、集會和崇拜的自由,他們向法庭提出訴訟。在美國,見證人的上訴使他們在美國最高法院有43宗案件勝訴。他們也在其他國家的高等法院獲得類似的有利判決。關於見證人在法庭上的這些勝利,布雷登(C. S. Braden)教授在《這些人也相信》一書中說:「由於他們在維護自己的公民權方面所作的奮鬥,他們對民主制度有重大貢獻。在他們的奮鬥中,他們作了很大努力為美國所有少數分子團體爭得這些權利。」

特別的訓練計劃

盧述福在1942年去世,諾爾(N. H. Knorr)繼任社長。一項大規模的訓練計劃隨即開始。1943年,守望台社開辦了一間特別為了訓練海外傳道員而設的學校,稱為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自那時以來,這間學校的畢業生被派往地上140多個國家地區傳道。有許多新的會眾在以前沒有基督徒會眾的國家中建立起來,並有超過90個分社在世界各國設立。近年來守望台社也舉辦了一些訓練會眾長老、分社志願服務人員和全時從事見證工作的人(先驅)的特別課程。

諾爾在1977年去世。他在死前參與策劃組織方面的若干改變。變更之一是把駐於布洛克林世界總部的治理機構加以擴大。1976年,各項行政責任被劃分交給由治理機構成員組成的各委員會去照料。目前(1989年)治理機構的12位成員每人均從事全時的見證工作逾45年之久。

印刷設備的擴充

耶和華見證人的現代歷史充滿戲劇性的事件。從1870年賓雪法尼亞州一個細小的聖經研究班開始,1989年見證人在普世已有6萬多群會眾。起初他們的書刊均由商業性的印刷公司承印;後來在1920年,見證人的一部分書刊開始在他們所租用的工廠中印製。但從1927年開始,有愈來愈多書刊由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在紐約布洛克林自置的八層工廠大廈印製。現在這些設備已擴充至七座工廠大廈和一幢龐大的辦公室連棟大樓。在布洛克林附近有其他大廈去容納操作這些印刷設備的3,000多名工作人員。除此之外,在紐約州華基爾附近還設有一間農場及工廠,其中有約1,000名工作人員。這間工廠負責印刷《守望台》及《儆醒!》雜誌,農場則生產供4,000名志願工作人員之用的糧食。每位志願工作人員每月獲得小量津貼作為零用。

國際大會

1893年,第一個大會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舉行。當時有360人參加及70個新人受浸。最後一個單一的國際大會則於1958年在紐約市舉行。大會租用了楊基運動場及當時尚存在的馬球場。最高參加人數達25萬3,922人;受浸的新人共7,136人。自那時以來,國際大會均以在許多國家中相繼召開的一系列大會的形式舉行。現今的國際大會包括大約一千個大會,分別在80多個國家舉行。

[第6頁的精選語句]

早期的有聲電影

[第7頁的精選語句]

人類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

[第8頁的精選語句]

對公民自由權有重大貢獻

[第6頁的圖片]

《守望台》雜誌從以一種文字印行6,000本增至以100種以上的文字印行大約1,400萬本

[第10頁的圖片]

設於紐約州華基爾的印刷廠

……及紐約市布洛克林的印刷廠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