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課本》 課題26 170頁-173頁4段
  • 論點編排合乎邏輯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論點編排合乎邏輯
  •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相似資料
  • 擬定大綱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突出要點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演講首尾一貫的發展
    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
  • 資料充實,清楚易明
    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
查看更多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課本》 課題26 170頁-173頁4段

課題26

論點編排合乎邏輯

目標

好好編排內容,清楚顯示論點與論點之間,以及論點與結語或演講目標之間的關係。

理由

資料如果以合乎邏輯的方式發表出來,聽者就更容易明白、接受和銘記於心。

你的演講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論點的編排才會合乎邏輯。你的目標純粹是向聽眾講述某個信仰、某種待人接物的態度、某種行為或生活方式嗎?是要證明或者反駁某種見解嗎?還是要幫助人賞識某件事的價值,或者鼓勵人做某件事呢?不論你是向一個人講解,還是向一大群人演講,要發揮最佳的效果,就得考慮他們對話題或講題有多深的認識、有什麼看法。做好這些準備工夫後,你要用適當的方式編排論點,好叫演講能達到原定的目標。

使徒行傳9:22說,掃羅(即保羅)在大馬士革傳道的時候,「用合乎邏輯的話證明耶穌是基督」。他的話怎樣合乎邏輯呢?從保羅後來在安提阿和帖撒羅尼迦的傳道活動就可見一斑。看來他首先基於以下兩個事實提出論據:一、猶太人接納《希伯來語經卷》;二、他們深信這些經卷裡有關彌賽亞的預言。接著,保羅引述這些經文裡談到彌賽亞的生平和傳道職務的部分,用來跟耶穌實際的經歷和事跡作一個比照,最後提出一個明顯的結論——耶穌就是基督,也就是彌賽亞。(使徒行傳13:16-41;17:2,3)你用合乎邏輯的方式講解聖經真理,就能說服別人。

編排論點的方式 演講的論點可以用幾種合乎邏輯的方式編排起來。有時混合採用也有好處。以下是幾種可行的編排方式。

論題次序 這個方法是把演講分為幾個主要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助於達到演講的目標。各個部分可以是主要論點,是理解主題所不可少的;也可以是正面或反面的論據。你可以按照聽眾或演講目標而增減論點,只要論點切題就行了。

請看看一個例子。簡略論述上帝的聖名時,可以談論以下三點:(1)為什麼認識上帝的名很重要?(2)上帝的名字是什麼?(3)我們怎樣做才算是尊重上帝的名。

「忠信睿智的奴隸」編寫了一些書刊,用來主持聖經研究,我們分析這些書刊的寫法,就會更清楚怎樣按論題次序編排資料。(馬太福音24:45)這些書刊通常都分了章,每章一個題目,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聖經的基本真理;篇幅較長的,都有不同的標題,一來可以讓讀者知道下文的概要,二來可以勾勒出全章的結構。

因果次序 羅列因果,也是合乎邏輯的編排方式。

你對一兩個人說話也好,向一群人演講也好,如果希望他們認真想清楚做某些事的結果,採用因果次序發揮論點都會很有效。箴言第7章是個很好的例子。經文生動地描述一個缺乏經驗的年輕人由於「心中不智」(原因),被妓女勾引而誤入歧途(結果)。——箴言7:7。

如果要讓是非黑白更加鮮明,你可以一方面指出不理會耶和華指引的人怎樣飽嘗惡果,另一方面說明聽從耶和華的人怎樣享有幸福,讓聽者自行比較。摩西在耶和華的靈啟示下,也用過這個方法。當時以色列人快要進入應許之地,摩西向他們指出,順服與悖逆的人會各有什麼不同的結局。——申命記28章。

有時,首先 提出一個具體情況(結果),然後分析事情的起因(原因),這樣由果推因,效果可能更好。這種方法往往要結合下一種編排方式來使用。

解決難題 我們向人傳道的時候,如果能提出對方所關注的難題,然後講出叫人滿意的解決方法,對方可能會更樂於聆聽。你可以主動提出某個難題,或者回答由對方提出的疑問。

可以論述的難題,包括人類不免衰老和死亡、社會充滿罪惡、世上充斥著不公正的事等。這些難題都是顯而易見的,不用花時間證明。你可以直接提到一個難題,然後根據聖經說出解決方法。

有些難題可能是個人的,例如單親父母所遇到的困難、患重病的人所經歷的挫折感,或者對方由於被人欺負而受苦。你要聽清楚對方怎樣說,才能提出最好的解決方法。對於這一切難題,聖經都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指引。但引經前要先想清楚對方的需要。你的話必須切合實際,對方才能真正得益。要明確告訴對方,你所講的,是即時的紓解措施,還是長遠的解決方法。如果難題不可能在這個制度裡解決,你就要告訴對方怎樣忍耐下去。換句話說,你所引用的經文應該確實能充分支持你的話,否則對方就會覺得你的話不合邏輯了。

時間次序 有些資料可以按照時間的先後次序來論述。例如在出埃及記裡,十場災殃是照著先後次序記載的。在希伯來書11章,使徒保羅按照年代的先後,列舉古代忠心人物的事跡。

無論你要敘述的是近代的歷史還是聖經的事跡,順著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來講,都有助於使聽眾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因此,這種編排方法可以跟因果次序一起運用。如果你要講解聖經預告未來會發生的事件,希望聽眾能明白和記得清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時間的先後來論述。

運用時間次序,不一定總是從最早的事說起。有時,先談談事件中某個特別戲劇化的時刻,可能更吸引人。例如,我們講述上帝某個忠僕的個人經歷時,不妨首先提到,當事人有一次在緊守忠義方面受到嚴峻的考驗。引起聽眾的興趣後,你可以再從頭敘述事情的始末。

只採用切題的資料 不論你用什麼方法編排演講的內容,都要肯定資料沒有離題。選材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演講的主題和聽眾的背景。某一個論點,對有些人來說是必須講的,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老生常談。此外,你也要肯定所有資料都有助於達到演講的目標。如果不能,再有趣的資料也不會對聽眾有什麼益處。

搜集參考資料時,你可能找到不少切題而且很有意思的資料。那麼,你應該選用多少資料呢?如果你選材過量,使聽眾應接不暇,就會適得其反。精選要點、適當編排,比起發連珠炮般不斷提出不同的論點,更有助於記憶。但這不是說,講者完全不可以談及有趣的次要論點。要留意的是,不要喧賓奪主。請留意馬可福音7:3,4和約翰福音4:1-3,7-9怎樣恰當地補充一些細節。

從一個論點轉到另一個論點時,不要忽然轉變話題,叫聽眾跟不上。論點與論點之間需要有適當的銜接,才能有效地彼此配合。你可以用幾個字或一兩句話,說明論點之間有什麼關係。在很多語言裡,一兩個有連接作用的詞語,已足以表達前後兩個論點之間的關係。

你只要選用切題的資料,而且按邏輯編排,你的演講就會達到目標。

要訣

  • 為演講定下目標。

  • 確保每個論點都有助於達到演講的目標。

  • 選材時考慮聽眾的需要。

  • 好好地編排資料,用恰當的詞句銜接每個論點,讓聽眾明白論點與論點之間的關係。

作業讀完這一課後,再仔細讀一遍,看看每一段的要旨是什麼,留意每一段的內容怎樣有助於達到這一課的目標。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