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57 2/1 22-25頁
  • 個人的事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個人的事務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宗教的情緒和集群性
  • 上帝的事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群體或組織的事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將王國事務置於首位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0年
  • 抵抗俗世事務的纏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守》57 2/1 22-25頁

個人的事務

「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及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

1.在行事方面人和較低動物有什麼不同?

上帝將覓食,交配,築巢,養育後代等事務賜給了海裡陸上和空中低於人的動物。憑著本能它們在一段有限但卻能夠使它們滿意的生存期間內從事著這種種事務。它們取食上帝為它們所預備並且授權給它們去享用的食物。「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馬太福音6:26)但人確不像其他動物那樣受非自主的本能律則所指引;人被賦予一種高程度的智慧和一個自由的意志。既具有這些智能,人原本可以將其用來從事和發展出非常廣泛的事務,永遠過著幸福的生活,使榮耀和讚美歸於他的造物主。

2.為什麼人的基本權益並不會因地而異?

2 按造物主的設計,每個人的本性中都潛有若干基本權益的種子。人可以憑著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明智地或不智地發展這些權利。不論人生活在地球的那一部份,人都具有這種同一的基本權益,因為所有人都是來自那共同的始祖亞當的。這些為上帝所賦予的基本權益同時攜有上帝所作的合法承認,標明它們是上帝所授的權利。上帝授予人的權利是低於上帝固有的權利的,因此上帝的權益和事務亦佔有優先的地位。

3,4.法學權威將「自然律法」描述為什麼?

3 為了這緣故,有些法學權威將人所自然具有的這些權利稱為自然的律法。「既然人所具有的一切都是絕對賴於他的造物主供應的,因此他便應該在所有各方面都順從他的造物主的旨意。他的造物主的這項旨意就稱為自然的律法。因為當上帝造人並且賦予他自由的意志去行事為人時,他同時訂下了若干條無可更改的人性的法則,藉此使自由意志受到相當節制和管束,並且賜給人推理的能力去發掘這些法則的意義。」a

4 另一位法學權威則將自然律法的界說定為:「宇宙的主宰上帝通過人內在的理智而非藉著任何正式的公佈向所有人類所制定的律法。……我們可以將最原始的自然律法歸納為六條,那便是:(1)比較的智能或理智;(2)自愛;(3)異性的彼此吸引;(4)父母對子女的憐愛;(5)宗教的情緒;(6)社會性。」b

5.人既然具有智慧和推理的能力,由此形成了一些什麼性好?

5 上述自然律法中的第一條透露人具有些什麼本性呢?不像其他的動物,人是個具有些什麼本性呢?不像其他的動物,人是個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他能夠推理。他能夠分別道德上的善惡。他並且能夠對他自己的行動和他運用自己的權益的方式負責。人能夠受快樂和不快樂的影響。因此人生來便有求知的慾望,喜歡發掘事實,憑著證據推理,然後作下決定。在正當的狀態下,人有一種自然的傾向以善良的方式發展他的這些本性,由此造成一項有功的記錄,為自己帶來快樂的賞賜。

6,7.耶和華見證人採取什麼行動去滿足人的求知本性?

6 耶和華上帝在人類開始時便賦予人一種喜歡認識真理的本性。但這種自然的願望發生了若干程度的偏差,而人的聰明亦被轉作壞的用途。這種惡行造成了一項有罪的記錄,從而帶來了不快樂。但不論這些本性因久處於撒但虐政統治之下以致變成多麼遲鈍,人仍然存有相當高程度的自然智能和它們所付帶的天然權利。

7 為了這個緣故耶和華見證人繼續努力發展這些自然的性好。首先,在他們本身方面,他們努力加深他們對上帝的旨意的認識,用聖經中的真理去增進他們的智慧。其次,他們以友善的鄰人身份儘可能親自探訪所有的人,將關於耶和華在這末世所顯示的旨意的真理向人宣告,請別人加以明智的考慮。耶和華見證人所跟從的是耶穌和使徒所樹立的榜樣,因為後者曾按照人的這種求知的本性而從事逐戶探訪的工作。

8.從「自愛心」產生了一些什麼自私的行為?

8 第二條自然律法是關於自愛的問題。聖經證實人性中的這基本原則是上帝所賦予的。經上載著說:「[你]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18)這種強烈的自愛性推使每個人去保存自己的生命,護衛自己的身體使不致受損害,避免可能傷害自己的東西,以及設法獲得維持自己生命所需的一切物品。這些與自身有關的事務範圍很廣,並且連帶地引起其他的許多種活動。

9,10.自愛之心是不對的嗎?它可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9 若發展到適中程度,健全的自愛心自私心是一件良好而正當的東西;它可以幫助人行走善的途徑而獲致快樂的賞賜。但是當人的自愛心或自私心發展到不顧他人的程度,他便走上惡的途徑了。這時自愛變成了極端的自私,這種自私會使人犯罪作惡,而這些罪是要他負責的。因此他必須付出犯罪的代價,受到一種帶來不快樂的懲罰。——提摩太後書3:2-5。

10 人對自己的身體上和靈性上的福利感覺關懷並不是一件錯事。佛教和基督教中有幾個教派提倡所謂「克己」或修鍊,認為人必須治死身體中所有的慾望以達到徹底自制的地步;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宗教信仰。這種道理是違反人性的;它和自愛這種為上帝原本安放在完美的人類心中的基本特性正好互相衝突。推使人盡心盡力事奉耶和華以求最終獲得耶和華嘉許而享永生的力量乃是愛上帝之心和愛己之心兩者之間的一種明智的平衡。因此聖經吩咐我們「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立比書2:12。

11.從異性相吸的天然法則產生了什麼個人的活動?

11 存於人性中的另一條基本原則就是異性的互相吸引。上帝將人造成男女兩性,而兩者是互為補足的。(創世記1:27;2:20-22)上帝作這樣的安排是要實現他的旨意使地上佈滿人類。(創世記1:28;以賽亞書45:18)異性相吸的特性產生了許多種不同的人類活動。這些基本活動和它們所附帶的權利的一部份就是締結婚姻,生育兒女,組織家庭和工作謀生。這亦表明夫妻兩者之間存有一種彼此的專有權。(哥林多前書7:2-5)當人用一種正當而善良的方式從事這些活動時,就會造成一項有功的記錄,並且獲致真正快樂的賞賜。人若採取相反的途徑,則結局就是不快樂。與婚姻有關的各種私人活動是絕對不容外人干預的。可是,按耶穌的訓示,人在性方面的活動必須限於以一個配偶為對象。——馬太福音19:4-9。

12.從父母對子女的憐愛產生了一些什麼活動?

12 父母對兒女的憐愛亦同樣地是人性中的一條基本原則。兒童出生之後是完全無力為自己謀得養生的必需品的。但父母的愛彌補了這個弱點。父母對兒女的關懷和照料是自然律法中最強有力者之一。這方面的活動需要父母予兒女以保護,食物,衣著,教育,和管束,並且在必要時為兒童本身的益處起見而採用強制的手段c。特別是對於母親,當她們明智地以正當的方式從事這方面的活動時,這件工作會幾乎佔去她們全部的時間。但這工作亦同時帶來許多幸福和喜樂。——箴言17:6。

宗教的情緒和集群性

13.「宗教的情緒」是什麼?撒但如何利用人的這種本性?

13 敬拜,讚美,仰望或求助於一個真正或假設的較高力量的慾望引起了另一組為造物主所賦予的自然性好。「將我們自然地帶向那至尊的主宰的宗教情緒乃是單為人所具有的屬性之一;其重要性使其成為自然的道德律法。」d因此撒但起先使亞當夏娃反叛他們的造物主而投入偽宗教的懷抱,就是利用人的這種本性。從那時起,撒但造成了許多種宗教以圖吸引大部份世人對宗教的興趣。他企圖用這種手段去阻止這些人認識和敬拜那真正的上帝。——哥林多前書8:5,6。

14.有少數的人如何運用這種基本的「宗教情緒」?

14 但自古以來每一個時期中都有一小部份人運用這種基本的「宗教情緒」去帶領他們歸附那真正的上帝,並且始終如一地忠心敬拜他。今日耶和華見證人便屬於這批沒有墮落的少數份子之列。他們親自到別人家裡訪問,不但從聖經將正確的知識傳授給人,並且直接引發一般人崇拜較高的超人力量的本性,極力鼓勵他們接納那純真的宗教,從而積極從事敬拜他們真正的上帝和造物主。(約翰福音4:23,24)不論人居於這地球上的那一處,他都具有造物主所賜的宗教自由;這是一項基本的權利,他可以選擇事奉真正的上帝耶和華而獲致快樂和永生,也可以隨自己喜歡信奉任何一種偽宗教,結果為自己帶來不快樂和死亡。像古時的約書亞一樣,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對世人說:「你們今日可以選擇自己所願意事奉的,到底是你們祖先所信奉的異神抑或耶和華。至於我們自己,則我們定義要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24:15。

15,16.(甲)從人類集群的自然願望產生了一些什麼性好?(乙)這種本性對耶和華見證人有什麼影響?

15 對人的活動深具影響的六條自然律則中最後的一條就是人的「集群性」。「人感覺需要生活在群體中的本性乃是自然的原始律法之一,由此而產生我們的責任和權利;社會的存在全視社會中所有份子的權利是否都受尊重而定。」e沒有一個正常的人會喜歡過離群獨處的隱士生活。反之,我們會熱望和意見一致的人交友和往來。這種集群性若發揚得宜,就會帶來喜樂和滿足。唯有罪犯和精神不正常者才會被禁止和社會接觸。

16 基於這種自然的集群性,耶和華見證人今日正結合成範圍日廣的群體,在一百六十個不同的國家地區中形成一個不尋常的新世界社會,其中的份子都是彼此關懷互助的,正如聖經所吩咐:「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他們正竭力幫助所有像綿羊一般純良的公義人士去看清楚,為了他們現今的安全和將來的生存希望著想,他們最好立刻逃往上帝的新世界社會,進入好牧人基督耶穌手下的真正羊欄中。——約翰福音10:14-16。

17,18.(甲)人類還有其他什麼性好?(乙)對於它們人應該怎樣?為什麼?(丙)我們對別人的私事應該怎樣?

17 除了自然律法所顯示的這些基本的人類興趣之外,人還具有許多其他的性好,例如運動,消遣,電影和戲劇,攝影,駕駛,旅行,音樂,對自然界的研究,電視,遊戲,許多種科學,藝術和隨人類的知識和發明日增而數目日多的種種活動。但今日人所具有的時間並不容許人參與所有這許多種活動。一日並沒有足夠的小時去讓人做盡所有的事。因此除了以上所討論的各項為天性所規定的活動之外,人對於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必須加以審慎的選擇。

18 獻了身給上帝的基督徒必須犧牲許多屬世的活動以求在他個人的事務,上帝的事務及他所新近開始從事的團體的事務(下篇文章將予論述)三者之間保持均衡。基督可以明智地只保留一些能在耶和華上帝眼中增加他的功勞的個人活動,以求最後得以達到在新世界裡獲致永生的快樂目標。每個基督徒都專心從事自己份內的工作,力求和別的基督徒和睦相處而不妄批評干預別人的私事。他們聽從使徒保羅的訓示:「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帖撒羅尼迦前書4:11。

19.人所立的功勞,不論多麼大,能夠挽救這個舊世界嗎?聖經裡有什麼例證能夠表明這點?

19 今日我們已經達到了撒但的舊世界社會完全失卻生存希望而行將遭受毀滅的時候。無論單獨的一個義人或一群宗教改革家能夠立下多少功勞,都無法挽救這個世界。目前的情形正和所多瑪和蛾摩拉城當日的情形一樣。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他若能夠在所多瑪城裡找到五十個義人,這些人的功勞就會在上帝眼中造成充份的理由使他不毀滅平原的城邑中那些邪惡的居民。亞伯拉罕懷疑那城裡不會有這麼多有功的義人,終於懇求耶和華將條件減為十個義人。但那城中甚至十個義人也沒有。——創世記18:22-33。

20.聖經的例證如何表明什麼是今日每個人所必須作的重要決定?為什麼要採取這種行動?

20 因此上帝差遣天使去警告公義的羅得和他的妻子及兩個女兒,總共四個人,吩咐他們一家逃出城外以保安全。這四個人都個別地獲得了通知,因此他們應該為了個人的福利著想而採取行動。他們的確採取了行動,但羅得的妻子卻因為信心軟弱的緣故,回頭以致喪失了生命。這樣,只有三個人有資格獲致從烈火的毀滅中得救的賞賜。(創世記19:15-26)今日上帝向所有秉性公義的人發出通知,籲請每個人努力追求正確的聖經知識,因為只有這種知識能夠指示他們如何逃出這個像巴比倫城一樣業已絕望的舊世界社會。「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它一同有罪,受它所受的災殃。」——啟示錄18:4。

21.聖經如何描述今日每個人所負的個別責任?

21 現在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個別地作正確的決定,為自己造成一項在耶和華上帝眼中視為有功的義人記錄。我們所作的若是會為我們帶來污點,過犯和罪孽的錯誤決定,我們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就淪於惡人之列了。請注意聖經如何描述每個人所負的個別責任。「唯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惡人若回顧離開所作的一切罪惡,謹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亡。」——以西結書18:20,21。並參看申命記24:16;耶利米書31:29,30。

[腳注]

a Wm Blackstone 署之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第一冊,第26頁

b Bouvier編之Law Dictionary,1934年版,第67頁。

c Bouvier編之Law Dictionary,1934年版,第67頁。

d Bouvier編之Law Dictionary,1934年版,第67頁。

e Bouvier編之Law Dictionary,1934年版,第67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