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57 2/1 26-30頁
  • 群體或組織的事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群體或組織的事務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新世界社會中的組單位
  • 積聚功勞
  • 上帝的事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個人的事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將王國事務置於首位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0年
  • 耶和華的百姓的監督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守》57 2/1 26-30頁

群體或組織的事務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哥林多前書12:14。

1.為什麼人喜歡在群體中共同生活和工作?這是不是共產主義?

集群既是人的天性之一,所以人一向都喜歡生活在群體之中。這使他能夠享受友誼的樂趣,並且參加大眾為了群體的進步而從事的共同事業。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從個人的事務中抽出一部份時間來從事他所參加的群體的共同事務。當個人犧牲自己一部份的行動自由而負起社團的責任時,他同時會獲得若干集體的利益,而這種利益所能帶來的快樂是超過他憑個人的單獨行動所獲致的。聖經亦贊成這種為了獲致更大的福利而同心協力的原則:「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道書4:9,12)人和群體的關係愈密切,他所放棄的私人事務和他所從事地位團體事務就越多。這種趨向若發展到極端,就會變成了共產主義,因為在這種主義之下,群體的權益是遠超過個人的權益的,幾乎達到將個人的權益完全排除的地步。

2.以色列變成王國時有些什麼經歷?

2 當以色列人所組成的國家化的群體從法官統治時代演進到國王統治時代時,他們經歷到群體責任的增加。在以色列王國未於掃羅和大衛領導下組成之前,當他們的神治社會加於個人身上的責任尚未十分繁重之際,以色列人有很多時候去發展他們私人的事務而行「各人眼中自以為正的事。」「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師記21:25)撒母耳先知曾預言,當他們設立一個王權政府,受一個不完美的人所統治時,他們在賦稅和勞役方面的負擔亦會隨之而增。(參看撒母耳記上8:10-18)但以色列人不顧撒母耳的反對,繼續要求設立一個王權政府。結果他們在五百一十年的期間在不完美的君主統治下受到更大的管束。

3.根據「統治者的事務」和「群體」的事務解釋箴言29:2。

3 以色列人的這段歷史所表明和證實的一件事就是:「統治者的事務」,不論善惡,都變成了群體的事務,因此群體對其善惡是負有責任的。當一個地方或國家的統治者運用他們的統治權為治下的人民造福時,他們就會增加群體的功勞,使群體日趨繁榮。但當統治者利用他們的權力為非作歹時,群體的罪過就會迅速地增加,結果使人民受到很多痛苦和壓迫。聖經說:「義人掌權,人民就歡樂;惡人執政,人民就呻吟。」(箴言29:2,譯自AT)由於大衛王的錯過,因為他違反上帝的意思妄自統計以色列的人數,耶和華降瘟疫於整個國家,使七萬人因之喪命。(撒母耳記下24:1,10,15)後來,關於以色列北部王國的一個國王聖經記載著說:「暗利行耶和華眼中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作惡更甚。」(列王紀上16:25)關於好的君王,聖經裡亦有記載:「亞撒年間國中太平十年。亞撒行耶和華他上帝眼中看為善為正的事。」(歷代志下14:1,2)一個群體中的統治者的好壞一定會反映到整個群體之上;這是人類自古至今的經驗,不論統治者屬於什麼階層均無二致。

4.舊世界社會中的「群體」是什麼?其中的「統治者」是什麼人?

4 我們所說的群體意思乃是指聚居在一個地區中共同分享著先人傳下的若干東西的一群人。在舊世界的社會中,群體最小的單位是家庭,由此而上隨著份子數目的增加而包括村鎮,城市,郡縣,州省,最終則為國家。在最小的群體——家庭——中,父親被視為統治者,由此推到較大的群體中,各階層的統治者通常是對群體的善惡具有重大的影響的人。當家庭中的一份子犯了一件大罪時,這份子會使整個家庭,甚至整個村鎮都蒙羞。當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例如希特勒,變壞時,整個國家都遭受懲罰和羞辱。

5.舉例說明舊世界社會的一部份事務。它們有為耶和華見證人帶來任何義務嗎?

5 今日舊世界社會中的群體有很多不同的事務,其中的一部份是:兒童教育,郵政,保護人民和財產的警察制度,防火,築路,處置污物和垃圾,促進公眾健康,開設公園,保護自然資源,選舉官吏,稅收,採取一般性的安全措施(戰爭),以及其他許多政府事務。今日耶和華見證人仍然生活在舊世界的社會中,因此對他們所居留的群體有若干種需盡的義務。(約翰福音17:15)舉例說,對於一切和聖經沒有衝突的地方性或國家性的法律,他們是完全遵守的;他們順服地納稅給政府,過著和平安靜奉公守法的生活。可是,他們同時竭力將和舊世界社會有關有關的事務減到最低限度。為什麼?

6.為什麼耶和華見證人竭力將他們在舊世界社會中的事務減至最低限度?

6 因為有一個新世界社會已經產生了,而所有的耶和華見證人都是屬於這新社會的份子。他們聽從耶穌的訓示,將「該撒的物[世上政府的需求]歸給該撒,上帝的物[上帝的需求]歸給上帝。」(馬太福音22:21)上帝的需求是以他的事務為根據的,而我們都承認上帝的事務具有最高的重要性。從我們對聖經的研究和對實際事件的觀察,我們可以見到上帝的事務包括建立一個由許多基督徒小組構成的新世界社會內。因此我們對這些小組的事務比對俗世的事務更為關懷。現在我們且將這些事務仔細查考一下。

新世界社會中的組單位

7.試描述今日耶和華見證人所組成的大群體?

7 至1956年初為止,全世界總共有16,044個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分佈在一百六十多個不同的國家地區中。所有這一萬多個小組共同組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組織,稱為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他們用來指揮全球性的傳道工作的中央治理機構設於美國紐約市布洛布林區,是一個在賓汐凡尼亞洲立案的合法組織,稱為守望台聖經社(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這總部通過屬下的七十八個分社指揮著全盤的工作,而各分社又負責監督屬下地區中的各個小組。

8.保羅如何描述組織結構?今日這些小組具有一種怎樣的體制?以賽亞書60:17如何是用於它們身上?

8 每個組個別地構成了當地的一個基督徒傳道員群體,這群體中的份子都居住在同一區域中,受著同一的基督教訓練,具有同一的基督教背境。正如在保羅的日子一樣,今日的每個組亦是由許多個別有的份子組成的,但這許多份子都齊心合力地像一個身體一般工作著,每份子都對調整個組織作有不可少的貢獻。(哥林多前書12:14-25)這些小組是按照第一世紀的基督徒所採用的形式而組成的。它們具有一種神治式的體制,各小組中所有的僕人均憑具備良好資格而由新世界社會中的治理機構通過分社予以任命。這些僕人(相當於舊世界社會中的統治者)中沒有一個是以民主方式被推選的。在被任命之後,他們繼續持有他們個別的職位直至組織任命別人去替代他們為止。正如以賽亞先知所預言,「[我]要以和平為你的官長;」這些僕人以大致而論都能夠克盡厥職,因此為他們所屬的組積聚功勞而贏得耶和華的賜福。(以賽亞書60:17)偶然有少數褻瀆的僕人都很快就被免職,以防組裡的份子受影響。可是當組裡有些份子跟從褻瀆的首領作惡時,新世界社會就會將其逐出組外,以免他們將罪惡傳染給別人或讓惡的酵母影響到組裡的其他份子。組裡的僕人和一切的傳道員都必須保持純潔。那末,今日的組有些什麼事務,而這些事務是否和使徒時代的基督徒小組一樣的呢?

9.今日小組的主要事務之一是什麼?

9 這些小組的主要事務之一是聚集起來共同通過耶穌基督去敬拜永生的上帝耶和華。聚集起來的都是蒙耶和華所召而認識了真理,並且承認耶穌基督是救主和君王的人。反之,只有在道德和靈性上都保持潔淨,並且獻了身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的人才能夠。這是和耶穌的話相符的:「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在先知書上寫著說,『他們都要蒙上帝的教訓。』凡聽見父之教訓又學習的,就到我這裡來的。」(約翰福音6:44,45)組裡每個星期都有好幾個聚會舉行,聚會時會眾共同向上帝禱告,並且唱讚美上帝的詩歌。(使徒行傳4:24)此外,他們還不時舉行區域性,全國性和國際性的大會,以心靈和真理敬拜那真實的上帝。

10-12.描述組的其他事務。

10 組的另一件事務就是吸取那能賜人永生的,關於耶和華上帝和耶穌基督的知識。(約翰福音17:3)在每週的聚會中,會眾聚集起來研究聖經和守望台聖經社所出版的聖經輔助書籍。所有的小組均按照劃一的課程研讀聖經,目的在使全世界的小組都能夠共同進至成熟的地步。由於他們齊心一致地吸取上帝的道聖經中的靈糧,耶和華的聖靈遂得以成為作用在整個組織上的一種力量,啟發著所有的聖靈引導,就必須經常聚集起來。

11 除此之外,每個小組都設有一個神治傳道訓練班,以訓練組內的傳道員去增進他們的傳道效能,或套用保羅的話,「為要訓練聖徒作傳道工作。」(以弗所書4:12,根據NW)各地的小組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事務就是執行上帝授予他們的任務,宣揚那業已建立的王國。(馬太福音24:14)為了完成這件工作,各組屬下的傳道員在社所委派的區域中從事逐戶的傳道工作。這種傳道工作是用一種秩序井然而有系統的方式執行。組裡所有的份子都齊心一致地履行這項責任。

12 耶和華見證人的組織有如一台戲景一般,是外界人士所注意的對象。為了這緣故他們的另一件事務就是:「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6)在這方面他們遵守了彼得的話:「你們[要]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9)他們甘心樂意地宣揚耶和華的聖名的偉大和顯赫。為了這緣故組方面極力要在道德和靈性方面保持潔淨無疵,以求能夠適當地持有永生的上帝耶和華的聖名。

13.有些什麼惡行是有礙於組織保持潔淨的?我們回想到聖經中的一些什麼鑑戒?

13 組裡的傳道員絕不能染上這些舊世界社會中任何污穢的惡習,不道德的行為或異教的習俗。他們必須徹底排斥這些不潔的東西。任何人若在性關係上不檢點,或行為放蕩,或犯了酗酒,偷竊,說謊,作弊等罪,就會立刻被逐出組外,以免沾染到整個群體。(猶大書4-10)沒有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可以和自己配偶之外的任何人發生性關係。任何其他性關係,不論對象是同性或異性,都是邪惡卑污,可憎可鄙的。這種下流的行為並非如某些不明事理的人所稱是個人的私事,反之,既然這種事通常總牽涉到兩個以上的人在內,它們其實同時是有損於組織在道德上的純潔的一種惡行,因此組方面必需立刻將犯者逐出組外。(羅馬書1:26,27)耶和華見證人記得聖經裡的一個例證,因為便雅憫族不肯將基比亞城的性罪犯從他們中間除去,以致罪責落在整族之上。為了這緣故整族都受到懲罰,總共死了二萬五千人,幾乎達到全族消滅的地步。(士師記19:1,25,27-30;20:39-48)他們同時記得哥林多小組中犯姦淫罪的人,由於組方面沒有將這人逐出組外,上帝大為不悅,直至後來使徒保羅促請該組立刻採取這種適當措施才免致整個組被上帝所唾棄。——哥林多前書5:1-4。

14.當一個人作有損於群體利益的惡事時,我們對這件事應該怎樣看法?應該採取什麼措施?為什麼?

14 當人跟從一種有損於群體利益的邪惡途徑時,組方面對他所犯的罪若不作適當的處置,將整個組都會受污染而招致上帝的不悅。聖經將罪比作一團酵母,些少罪的酵母就能使整塊麵包——整個小組——變壞,這比喻的確是不錯的。正如籃裡的一個壞蘋果若沒有人將其取出,就會使整籃蘋果變壞。這種事需要組裡公義的僕人隨時留意,採取迅速的步驟去保存組織裡的純潔。以下是聖經裡的一些例證,表明當組織方面若不立刻將犯罪者驅除,這些害群之馬就會連累到整個組織使全體份子都有受罰的危險。——見利未記20:1-5;民數記16:19-35;申命記21:1-9;約書亞記7:1,11-26。

積聚功勞

15,16.(甲)當人支持組的權益時,便會造成什麼結果?(乙)試從聖經舉出義人為群體建立功勞的例證。

15 在另一方面,當組裡面忠心的份子用好的行為去支持和增進組的權益時,就會增加整個組的功勞,從而為組裡所有的份子帶來幸福,繁榮,增長和快樂。我們可以看看聖經裡一些有趣的例證,便知道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善的人如何能替群體積聚功勞。以賽亞曾預言,忠心的猶太餘民的公義造成足夠的功勞使耶和華願意讓以色列人在公元前537年返回猶大故土去恢復對上帝的敬拜,從而使猶大不致像所多瑪和蛾摩拉城那樣永遠被毀。(以賽亞書1:9;10:22)上帝亦向耶利米表示過,憑著一個義人的功勞,整個城都可以得救,說:「你們當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來跑去,在寬闊處尋找,看看有一人行公義求誠實沒有,若有,我就赦免這城。」(耶利米書5:1)以西結書22:30亦載有一個類似的例證。

16 在希臘文聖經中我們有更多論到耶和華的僕人為群體建立功勞的例證。當有一次保羅所乘的船擱淺遇險時,他所建立的功勞足以使上帝搭救和他同船的二百七十六個乘客。上帝的使者對他說:「不要害怕,保羅。你必定會站在該撒面前,看哪!上帝已經為你的緣故救了你同船的所有乘客。」(使徒行傳27:24,37)關於今日我們所處的末世,耶穌曾說:「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選民(在1919悔改的耶和華見證人中受膏的餘民所建立的功勞)那日子必減少。」——馬太福音24:22。

17,18.(甲)耶和華見證人應該怎樣同心合力地工作?為什麼?(乙)組裡的僕人對組的事務有什麼責任?

17 我們對組織的事務這問題所作的研究表明,所有和耶和華見證人經常聯絡的人都必須跟從一種能造益於他們當地的小組的途徑。當一個人進一步成為小組的一份子時,他便從此具有耶和華的傳道員的種種權利和責任。所以,凡是成為上帝的忠僕的人,你們都應該努力使你們當地的小組不斷擴展進步,參加組所主持的傳道活動,增加它的聲名,表明它是上帝聖潔的組織在當地的正式代表,保持組織的純潔,不要辜負耶和華見證人所懷持的上帝偉大的聖名,在行為上要作所有新近加入當地小組的新人的模範。一個組若這樣團結相愛,保羅描述基督組織中的各份子如何共甘苦的話便適用在這組上了;「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哥林多前書12:26。

18 身為耶和華的組織中的傳道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決心永不使組織的紀錄因為我們的過犯染上瑕疵。當一個人加入了上帝的百姓組織之後。他若對組織的事務未能明智地從事,就必須對這種失職負責。組方面有責任通過組裡的僕人去譴責任何不按正當的方式從事組織的事務的人。否則,組方面若不提出指責,整個組便會受這人的惡行所傳染了。組裡的僕人們必須保持公義,以公正和仁慈的精神履行他們的職責,藉此維護組織的權益。

19.我們可以向新近感興趣的人表明些什麼事實?用什麼方法?

19 藉著堅忍不拔地從事正義的工作,你可以向一般新傳道員表明為什麼減削個人的事務以便有時間去從事組織的事務乃是一件極為值得的事。你應該讓他們知道,在自己個人的事務和上帝及組織的事務三者之間保持一種適當的均衡是多麼重要的事。向他們說明為什麼當組織將其中的不良份子逐出會外時,這種措施乃是為了組織的益處,為了使它能夠在耶和華面前保持一項清白的記錄而採取的。向他們解釋這乃是聖經中申命記19:13所規定的原則:「你眼不可顧惜他,卻要從以色列中除掉流無辜血的罪,使你可以得福。」正如保羅所訓示,所有的作惡者都必須從組中除去:「你們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以便將肉體毀滅,使靈性能夠在主的日子得救。」——哥林多前書5:5。

20.耶和華在目前和將來怎樣和他地上的百姓交通?為了和馬太福音11:29,30的訓示相符,我們必須作一些什麼調整?

20 無論一個人是多麼正直良善,他若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於從事私人的事務,就永不能進入那公義的新世界。耶和華上帝並不個別地和每個人交通。他為人在地上設立了一個組織,今日他正訓練這個組織去料理更多的群體的事務。隨著天上的神治政府在地上的勢力日增,地上的新世界社會接獲更多的群體的事務,直到哈米吉多頓大戰之後地上所有的群體事務都歸於這個組織之手為止。(以賽亞書9:7)正如在挪亞和摩西的日子一樣,今日耶和華是和結合成一個社會的一群人交通。好牧人耶穌基督所引導的乃是由一群像綿羊般純良的人團結而成的整個群體。我們聽見了他的聲音,接受他的領導而進入他那像羊欄一般的組織中。(以西結書37:24)因此你應該調整你的私人事務,減削一些非屬必需的個人活動,盡量從事上帝和組織的事務,因為這是能夠帶你走上永生之路的。要和基督耶穌同負一軛,接受他那慈愛的邀請:「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9,3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