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的希望
雖然在保羅的日子有些人懷疑這件事,在奧古斯丁的日子這件事引起很大的爭論,而今日大部分的神學家都將這個道理撇置一旁,聖經卻明確地向人提出復活的希望。
上帝的道聖經給我們充分的根據去相信復活的希望。第一,它告訴我們有七個人曾實際藉著上帝的力量從死裡復活:以利亞和以利沙各復活了一個,耶穌復活了三個,上帝直接復活了兩個,即屍體碰到以利沙的骸骨的那人和耶穌自己。上帝的道同時含有許多古代的預言,例如約伯,大衛,以賽亞,何西阿和其他古人所記錄下來的,很清楚地宣告死者會有一場復活。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先知耶穌基督不但屢次預言他自己會復活,並且說「時候將到」他會把會有在紀念墓裡的人呼喚出來。——約翰福音5:28,29。
除此之外,我們發現四福音的作者都有講及耶穌的復活,並且對這件事作有不同卻彼此相符的記載。耶穌的門徒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都是聰明和忠實的人。他們在耶穌一復活之後便毫不遲疑地復活發生的地方為這件事作見證。雖然耶穌曾屢次預言到他的復活,這件事的發生卻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他們宣揚這件事絕沒有為他們從世人方面帶來任何好處,相反地他們只招來逼迫和殘害。唯有耶穌的復活才能解釋為什麼,正如《美國百科全書》所說,他的門徒突然「從一種憂傷絕望的情形轉變成歡樂堅強的勇敢。」
所以使徒彼得有很好的理由在五旬節和當他醫好一個跛子的時候,當他(兩次)被帶到統治者之前和向哥尼流作見證的時候,都強調耶穌的復活。他對哥尼流論及耶穌說:「第三日上帝叫他復活,顯現出來,不是顯現給眾人看,乃是顯現給上帝預先所揀選為他作見證的人看,就是我們這些他從死裡復活以後和他同吃同喝的人。」——使徒行傳10:40,41。
同樣地,唯有耶穌的復活和他實際向大數城的掃羅顯現才能解釋為什麼這個受過高等教育而狂熱地迫害基督徒的法利賽人竟會成為基督的門徒保羅。難怪使徒保羅曾提及耶穌的復活和基督徒徒所懷有的復活希望。他在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的第十五章多麼有力地為復活的事實辯護!他多麼合理地表明若沒有復活基督徒便會成為「比眾人更可憐!」他多麼適切地鼓勵懷有復活希望的基督徒「務要堅固不可動搖,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19,58。
為什麼要有復活?
在起先的時候人是不需要有復活的,因為上帝將人創造成具有永遠生活的能力,只要人肯服從上帝。當第一對人類忤逆上帝時,對他們說來也沒有復活的需要,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得永生的權利。上帝本可以立刻將他們和引誘他們犯罪的惡者魔鬼撒但立刻消滅,但他並沒有這樣做。為什麼沒有呢?因為撒但誇口說他能夠使所有的生物叛離上帝。因此上帝容許亞當夏娃存活一個時期以產生後代,同時也讓撒但存活一個時期去試圖證明他的誇口。上帝很有把握在亞當的後代之中必定會有些人能夠成功地抵抗魔鬼,從而洗雪上帝的聖名和證明他對亞當的犯罪是不負有任何責任的。——創世記2:17;3:19;約伯記第1,2章。
但不論亞當的後代做些什麼事,他們仍然由於亞當所犯的罪而處於死亡的懲罰之下。(羅馬書5:12)為了使服從他的人能夠擺脫死亡的懲罰,上帝讓他的愛子為人捨命作贖價。同時為了使死去的忠心人士獲得生命,他為人準備了復活的希望。不錯,「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藉著復活]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再者,藉著復活,耶和華上帝會使他對地球原定的旨意得以實現,那便是說,使其成為一個充滿完美的人類的樂園。——約翰福音3:16;創世記1:28。
誰和什麼會復活?怎樣復活?
復活是造物主最偉大的奇跡之一。可是這並不應該使我們的信心動搖,因為上帝是無所不知和無所不能的。對他說來沒有任何事是太難或不可能的。(創世記18:14;馬太福音19:26)在復活時他會將所有「在紀念墓」,那便是說,在上帝的記憶裡的人重新加以創造。到底有誰在上帝的記憶裡呢?絕沒有任何故意作惡的人或因為跟從惡人而被上帝根據家庭或群體的責任加以處死的人。所有這樣的人都會被上帝遺忘。(出埃及記32:33;箴言10:7;11:7)能夠復活的只限於一些已經證實自己是忠於上帝的人以及至少具有公義的傾向,但卻因為無知而沒有事奉上帝,以致被成為「不義」的人。——使徒行傳24:15。
什麼會被復活呢?身體嗎?不是的,因為死者的身體已經分解了,它的原子已經變成其他生物的一部分,而這些生物可能又變成其他生物的一部分了。那末復活的是「靈魂」(英文soul「穌」)嗎?這個答案可以說是對也可說是不對。可說是對也可說是不對嗎?不錯!你若將「靈魂」這個名詞用來指一般教派所相信的一種無形的東西,是能夠脫離身體獨立而不死的,那末答案便是「不對」。但你所指的若是「靈魂」(英文soul)這個字在聖經裡真正的意思,那便是說,包括身體,頭腦和生氣的整個生物,那末答案是「對」。在希伯來原文和英文,創世記2:7的記載其實說:「人就成為一個活的[穌]」而不是「人獲得一個[穌]。」當人死時,他這個「穌」或這個人便停止生存了。「犯罪嘅靈魂定必要死。」人死後是絕沒有知識,智慧或思想的。(詩篇146:3,4;傳道書9:5,10;以西結書18:4,《廣東話聖經》)復活的意思乃是使死去的人或「穌」恢復生命,同時上帝會賜給這人一個適當的身體。當然,正如我們已經說過,這件事只適用於一般生命的模式被記錄在上帝的記憶裡的人。但我們的品格或我們所表現的生活模式到底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呢?
我們的品格是四種因素作用在我們的生活上所產生的結果。第一是遺傳,這使我們在精神,身體,道德和感情上具有某種傾向和可能。第二是環境,我們所具有的各種特性中那些會獲得發展和那些會受抑制大部分是由這個因素決定的。第三是人的意志。時常有人能夠憑著自己的意志克服遺傳方面的大障礙或惡劣不利的環境。最後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上帝賜給人的幫助:他的聖靈,他的道和他的組織。這三件東西已經幫助了許多人克服遺傳的障礙和環境的因素而披上一個與基督相似的品格。
何時何地?
聖經表明有兩種不同的復活:一種在時間和重要性上都居首位,而這種復活是屬天的;較後的復活則是屬地的。為了明白聖經對這兩種復活所說的話,我們必須首先了解聖經對順服的人類所享的兩種不同的希望到底怎樣說。聖經一方面作了許多應許表明上帝為基督的跟從者在天上準備了一個地方,在那裡他們會以君王和祭司的身分坐在寶座上統治一千年。聖經說這些基督徒會獲得一個生命的冠冕和一個公義的冠冕,並且和基督一起作上帝的後嗣;他們會共同構成那使地上萬民得福的亞伯拉罕的後裔。他們的數目是非常有限的,一共只有144,000人,所以耶穌曾很適切地將他們稱為「小群」。——路加福音12:35;約翰福音14:2;加拉太書3:29;提摩太後書4:8;啟示錄2:10;20:6。
所有這些人都會和耶穌一同享有「頭一次的復活」,而耶穌則是第一個經驗這種復活的人。像他一樣他們必須先重生;並且憑著上帝的旨意和聖靈獲得一個屬天的希望。他們必須有聖靈所作的見證表明他們是上帝的兒女,並且必須像耶穌一樣以死證明他們的忠誠。聖經預言的應驗表明基督這些肢體的復活開始於1918年當他來到他的家中審判的時候。今日在這144,000人當中只有一小部分尚剩留在地上,而這些人一死便會獲得「頭一次的復活」,正如保羅所說:「[我們]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哥林多前書15:51,52。
在另一方面,有許多論及上帝對這個地球的旨意的經文尚待應驗。這個地球會永遠長存。「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在上帝的王國統治之下,謙虛的人會承受這個地球,並且他們永遠不會再學習戰事。「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這便是上帝對一切留在他的記憶裡但卻沒有份參加頭一次復活的人所提出的希望。——詩篇104:5;以賽亞書2:4;11:9;啟示錄21:4。
這些人會在什麼時候復活呢?既然他們復活之後會享有永生的希望,我們有很好的理由相信他們會在上帝的哈米吉多頓大戰消滅了現今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而帶來他的新世界之後復活。再者,既然聖經預言說基督會將他們中間有些人在全地立為首領,我們亦有理由相信在生前對上帝證明了忠誠的人會享有一個較早的復活,特別是鑑於上帝曾應許要獎賞這些人。——詩篇45:16;希伯來書11:39,40;啟示錄11:18。
無可置疑地,上帝的道聖經給我們充分的根據去相信復活的希望;它所顯示的各項細節都是和諧一致合情合理的。因為懷有這個希望,雖然我們可能仍然為親者的去世而憂傷,我們卻不會悲傷到像其他沒有希望的人一樣。在再者,這個希望能夠使我們不顧任何遭遇對上帝保持忠誠,因為我們知道藉著復活我們必定能夠在上帝的新世界裡獲得永生。——帖撒羅尼迦前書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