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按耶和華的方式而行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以賽亞書30:21。
1.我們怎樣才能認識上帝?有些什麼問題需要解答?
唯有認識偉大的賜生命者耶和華我們才有獲得永生的希望。我們必須知道他給我們的要求和他要我們所行的途徑。為了這緣故詩篇的作者大衛曾說:「耶和華阿,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引導我走平坦的路。」(詩篇27:11)雖然對許多人說來上帝的道路是隱晦難明的,但對一個誠懇而虛心地尋求知識的人上帝的道路卻變成一條清楚明顯的坦途。我們能夠藉著查考宇宙和我們生活於其中的這個世界以求認識耶和華,我們會看出耶和華是一個富於創造性的上帝,一個擁有無限能力的上帝,一個具有無邊的智慧和知識的上帝。但他的名字是什麼呢?人類的命運到底如何呢?為什麼災難和不幸在地上延續不息呢?這些東西是來自上帝的嗎?這些問題都是和我們面前當行的路有關的,而我們唯有查閱他所啟示的道聖經才能找著它們的答案。
2.(甲)耶和華是怎樣的一個上帝?(乙)我們應該具有什麼態度?
2 通過他的道耶和華將自己向我們顯示出來;他表明自己是全能的主宰和整個宇宙的統治者,是無所不能的,但卻同時是一個慈愛仁和的上帝。他除了是一個富於創造性的上帝,一個行動果敢和勤於工作的上帝之外,他所作的預言同時表明他是一個準確的守時者。(傳道書3:17)他並不是一個將自己的途徑向人掩藏起來或喜歡躲起來不為人知的上帝,相反地,他想我們認識他和知道他要我們符合什麼條件才讓我們獲得永生的恩賜。正如彼得曾說:「[他]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消滅],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9)所以我們當尋求耶和華時,他會協助和指引我們行走正路而不致偏離左右。我們的態度應該好像兒童對父母一樣,虛心地尋求了解和跟從我們所接獲的正當訓示。正如小孩會企圖模仿父母,我們亦應該密切仿效耶和華和他的妻子組織的公義原則。當我們這樣行時,我們會發現耶和華的道路不但是一條坦途,並且是一條公義的途徑。所以《新世界譯本》將大衛在詩篇27:11所作的禱告譯成如此:「耶和華啊,求你以你的道教訓我,因我的仇敵的緣故帶領我行走正直之途。」
3.為什麼信賴耶和華是明智的作法?
3 身為我們的創造者,耶和華知道什麼事務對我們最有益。他的看法遠比我們的看法優越高超。他能夠在我們尚未察覺之前很久便已看見種種的陷阱和危險。他的智慧並不是以世人在一生短短五六十年間所能積聚的有限智慧和經驗為基礎的,反之他的智慧乃是一種萬代長存的神聖智慧。所以耶和華上帝有資格兼任我們的法官,我們的立法者和我們的君王的崇高職位。我們既身為他的下屬和依賴他而生存的,我們無疑應該熱心取悅他,在凡事上都按他的方式而行。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地這樣行,確信耶和華必定會引領我們行走一條不但為我們帶來幸福,並且會為他的聖名帶來榮耀的途徑。這應該是我們一生的目標,那便是說,能夠在某方面積極地事奉和榮耀我們的上帝。正如詩篇23告訴我們,「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他]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們最好甘心樂意地在這偉大的牧者指揮之下服從他的引導,猶之乎綿羊跟從牧人明智穩確的指引一般。正如箴言3:5-7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所作的一切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4.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前途如何?
4 許多人覺得只要他們過規矩的生活而不做壞事,他們便算是行著耶和華的道路了;他們以為這便夠了。但他們可能只具有很少的聖經知識。當別人問他們將來會怎樣以及上帝對地球和有信心的人的旨意如何時,他們會回答說,「只有上帝知道。」不錯,上帝的確知道,但他也將這種知識賜給渴望了解這個問題的人。阿摩司書3:7向我們提出保證說:「主耶和華若不將奧妙指示他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耶和華已經通過他的聖道將他的旨意向他的百姓透露。聖經裡有許多地方都提及地球的前途會怎樣,其中一處是詩篇37:11:「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耶和華命人將這些資料記錄下來是供我們閱讀研究的,以便我們可以明白他的旨意。
5.單憑過一種規矩的生活是否足以取悅上帝?
5 耶穌知道單是過一種規矩的生活並非上帝對他的全部要求;否則他便可以繼續過著他在三十歲之前所過的那種平靜的木匠生活了。他知道個人對造物主的事奉也是按耶和華的方式行事的一部分,並且在這方面為我們立下了一個榜樣。我們若跟從他的引導便能夠獲得對上帝的道的清楚了解和事奉他所帶來的高度快樂。箴言3:13-18對這件事評論說:「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他右手有長壽。……它的道是安樂,它的路全是平安。它與持守它的作生命樹,持定它的俱各有福。」上帝並沒有打算將這種認識他的快樂只限於讓一個牧師教士階級享受,相反地每個藉著研讀聖經尋求真智慧了解的人都有機會獲得。我們需要作一番努力才能夠得著這種知識,但我們若這樣行,並且繼續緊守著它,我們便會非常快樂。
6.耶穌相信有許多種事奉上帝的方式嗎?
6 耶和華並沒有準備許多種不同的方法讓人隨便按自己的意思以個人所喜歡的方式去事奉他。難道上帝有義務迎合人的意思嗎?按理說來我們豈不是造物主的僕人嗎?我們絕不能盲目地跟從我們自己的意念而同時希望找著上帝所喜悅的途徑。不論我們向那一方面看,我們都會見到另一種宗教,一種不同的哲學,或一種不同的人生理論。許多人自滿地相信任何一種崇拜方式都是對的,因此所有的人都會獲得同一的獎賞。但這絕對不是耶穌所教的道理。他在馬太福音7:13,14告訴我們說:「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他所指的並不單是一般不信的人或異教徒,這件事實我們可以從他接著所說的話看得很清楚:「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馬太福音7:21)耶穌後來評論他當日的宗教領袖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吧。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我們若希望避免跌入毀滅的深坑裡,我們就必須張開眼睛留意耶和華指引我們所行的道路。這並不是一條包括許多不同的宗教信仰或人為哲學的闊路,反之乃是耶和華的真理之道和公義之途。——馬太福音15:13,14。
7.試比較該隱和亞伯的行徑。
7 許多世紀以來上帝一直將一個選擇放在人的面前。為了幫助我們踏上耶和華所規劃的正道,耶利米敦促我們尋求純真的崇拜的舊途徑。這些途徑可能是許多世紀之前的人所追隨的,但耶和華在公義的原則和專一的效忠方面對我們的要求並沒有改變。亞伯曾證明自己是個按耶和華的方式行事以至贏得他的嘉許的人。從關於他的記載看來我們可以知道一個篤信宗教的人並不一定找著了正路。該隱和亞伯同時獻上祭物,看來兩人都同樣地忠於同一位上帝。但亞伯卻按照耶和華的方式獻他的祭。甚至當該隱看見他所獻的祭並不蒙上帝悅納時,他仍然拒絕作任何改變,不但如此,他竟徹底違背耶和華的義道而將他的弟弟殺死。非但沒有謙虛地與上帝同行,該隱反而忤逆上帝以致被逐出家庭而成為一個浪跡天涯的逃犯。——希伯來書11:4;創世記4:1-16。
8.教育程度和地位是使人的敬拜蒙上帝悅納的必需條件嗎?
8 許多世紀之後有兩個人面對著正確的崇拜的問題。兩人都在世俗的智慧方面受過很高的教育,但只有一個人認識按照耶和華的方式行事乃是較高的智慧。當耶和華向法老提出信仰自由的問題時,他悍然拒絕加以考慮,並且喊道:「耶和華是誰,竟要我讓他的百姓離去?」他硬起心來掩耳不聽摩西的請求,他不肯讓以色列人有敬拜上帝的時間。當時法老王好像神一樣統治著埃及人,他的話便是他手下的以色列奴隸的法律。他的臣民朝見他時必須匐伏在地上,但奉耶和華的名而來的摩西卻絕沒有這樣行。摩西註定要成為幾百萬以色列人的領袖,他曾以法老的王子身分在王宮中長大,因此本擁有埃及這世界霸權的學識和支持,——但卻有一點不同。他承認耶和華。當耶和華將他的旨意和道路向摩西顯明時,摩西立刻願意跟從。他必須為此捨棄許多東西:他的埃及朋友,他在其中出生的國家,他的安全和「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但摩西卻作了一個明智的選擇。法老王曾有十次機會認識耶和華,但他十次都硬起心來。最後法老率領他的埃及戰士追趕正在離開他們國境的以色列人,結果被溺死在紅海裡。這個愚蠢的法老王並沒有留下任何紀念碑去標明他的葬身之所;他只留下了一個記憶,指出他是個藐視造物主宰的人。
9.耶穌怎樣表明他是按耶和華的方式而行事的?
9 我們可能不像法老一樣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或具有摩西的教育程度和背景,但我們也有一個抉擇需要作。智慧的途徑是找出和跟從耶和華的道路。甚至耶穌這個完美的人也沒有企圖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相反地他凡事都按照耶和華的方式而行。他曾對上帝說:「但願你的旨意而非我的旨意成就。」當撒但在他所受的試探中企圖歪曲聖經欺騙他時,耶穌表明他承認上帝的道,當被人正確地運用時,乃是他的指南;他再三地說:「經上載著說。」在這方面他為我們立下了一個榜樣。他仰望他的天父教導指引他遵行天父完美的旨意。因此他說:「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作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約翰福音8:28)他並沒有受人影響而跟從他當日的教士們的錯誤領導,反之他有力地暴露出他們是瞎眼的帶路人。我們最好亦同樣地受上帝穩確的道所指引,跟從耶和華的途徑以求達到永生的目標,因為箴言14:12警告我們說:「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
10.為什麼在今日認識真理是一件極重要的事?
10 為了確定在今日按耶和華的方式行事,我們必須仔細地考慮他所作的訓示。猶之乎不識法律並不能成為犯法的藉口,同樣地不認識耶和華的行能方式絕不能為我們帶來永生。耶和華已將他的道路向地上的萬民顯明,並且今日這種知識正按照耶穌的預言深透到地球最遙遠的角落,因為他曾說:「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目的在對萬民作一個見證。」(馬太福音24:14,譯自NW)甚至在所謂「最黑暗的非洲」大陸上,聖經的真理亦能夠深入民間。最近守望台社在中非洲的一個分社報告說:「在過去兩年中我們分發了足夠的《這王國的好消息》使國內每一個識字的人家都有一本,同時至少每四家說西班巴語,本地最流行的非洲話,的人便有一本《這就是永生》。」因此甚至生活在非洲的叢林地區裡的人也能夠獲得這種帶來永生的知識。——約翰福音17:3。
11.(甲)表明耶穌已經臨在的徵象如何在應驗中?(乙)耶和華怎樣將自己顯明出來?
11 當耶穌預言到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徵象,列國所遭受苦難,戰爭,瘟疫和地震時,他同時指出地上的人類會被分為兩批。一邊是像山羊一般和造物主作對的人,在另一邊是像綿羊一樣謙虛順服的人。這件分別的工作今日正在進行中。所有的人都必須表明自己是屬於哪一個階級。人類不認識上帝的愚昧時期已經過去了。現今乃是人類必須忘記各種族之間的無益爭論而聯合起來共同敬拜造物主的時候。「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豫先定準他們的[時節]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保羅接著指出我們所應該跟從的途徑,並且向我們提出保證上帝離一般真心尋求他和查考他的道的人其實並不遠。但我們若盲目地仰望一個偶像或雕像引導我們,我們若不肯憑著造物主所造的神奇萬物和他通過聖經向我們所作的啟示而認識他,我們自然永不會找著他的道路。因此保羅告訴我們說:「[我們]不當以為上帝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他指出認識上帝的道路的緊急性,說:「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上帝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我們的確可以說今日對耶和華的旨意仍舊矇然不覺的人乃是自願的,因為上帝已經使普世的人都有機會認識他的道。——使徒行傳17:26-31。
12.耶和華在組織方面作了什麼安排?為什麼?
12 正如耶和華所預知,萬國萬族的人正在熱切地尋求真理。他們不滿意毀滅的闊路,也不願意走墮落犯罪的低路,因此他們尋求耶和華要他們行走的正路。正如但以理說:「必有多人切心研究,知識就必增長。」當我們每個人切心研究聖經之際,耶和華為我們準備了充分的幫助。在使徒的日子他設立了一個組織去教導和照料早期的基督教會。耶穌曾藉著揀選一個由十二使徒和其他成熟的信徒組成的治理機構而為這件事立下一個根基。這些人在當時傳道工作急劇擴展到世界各地的期間繼續監督和指揮這種工作的進行,直到他們盡忠而死為止。耶穌曾指出在我們的日子他會建立一個類似的安排;他會興起一個由受了聖靈所膏的信徒組成的「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階級在需要的時候將靈糧分發給別人。由於這種神治的管理,今日地上有一群來自許多不同的背景和教育程度,但在思想和行動上卻完全一致的人形成了上帝的羊群。——但以理書12:4;馬太福音24:45-47。
13.我們可以在基督教國和新世界社會之間見到什麼對照?
13 這種受耶和華的聖靈支持的組織安排使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團結起來而有能力執行向萬民宣揚「這王國的好消息」的艱鉅工作。耶和華是一個富於創造力和生產力的神,他的百姓也反映出他的這種特性,因此他們是一群熱心積極,工作努力的人;這件事實使四分五裂的基督教國中許多冷淡的信徒大為驚奇。新世界社會的份子在他們對上帝的道的了解上都是合一的;他們都已經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因此他們都合力執行耶穌表明在這個時期中必須完成的工作。這和基督教國的情形是多麼不同!在基督教國裡甚至同一個教會中的許多教友亦可能對教會的道理懷著不同的意見,隨便按自己喜歡決定是否接受教會的信仰。
14.上帝的羊怎樣認識好牧人的聲音?
14 跟從耶和華的真理之道的人中間彼此的團結一致乃是證明他們已經尋到了正確途徑的確據。在早期的教會中,當對個人的偏好影響到弟兄之間的團結合一時,保羅迅速地糾正他們說:「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書1:10)早期的基督徒若都齊心一意地說一樣的話,我們亦應該期望在今日上帝的羊群中見到同一的情形存在。雖然上帝的羊群被不同的宗教傳統,人為哲學和錯誤愚蠢的信條所毒害以致四散流離,耶穌仍然知道他的羊必定會聽見和認識他的聲音,知道他是好牧人而真正結合成一群。(約翰福音10:16,27)善意的人已經不敢再希望從基督教國所發出的許多混亂衝突的言論中聽到任何權威性的聲音,但是當他們聽見真理的呼召時,他們卻能夠認出它的聲音而歡欣。
15.基督徒怎樣才能表明他們是和基督一致的?
15 既然正如保羅指出,基督並不是分裂的,他的百姓也不能四分五裂而仍然自稱為基督徒。(哥林多前書1:13)反之,基督表明我們應該和他團結一致,正如他和天父是團結一致的一般。他很清楚地向我們指出我們必須跟從什麼途徑才能在思想和心靈上與耶和華完全一致。正如他告訴多馬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耶穌在事奉上帝方面為我們立下了應當跟從的榜樣。他所立的乃是一個以愛為基礎,果實豐富而毫無分裂不和的榜樣。他曾將他的僕人比喻為一棵葡萄樹的枝子,正如他解釋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約翰福音14:6;15:1-16。
16.依附耶和華的組織能夠產生什麼果實?這種果實怎樣表現出來?
16 在基督教國枯乾的枝子的根部我們所見到的乃是分裂而非團結。舉例說,在1959年的《世界年鑑》中我們留意到有一個著名的教派竟有27個派系,另一個則有21個分支。但我們在構成新世界社會的男女老幼中卻能夠看見基督徒的真正團結和果實。他們在思想上,了解上和對聖經的體會上都是一致的,他們都是耶和華的組織的一部份。他們具有行動上的一致,他們在全世界齊心合一地共同從事著宣揚王國的工作。由於他們緊緊依附耶和華的組織而結出美好的果實,耶和華用他的聖靈從他們身上除去傳統的毒害,並且強化他們以產生更多的果實。他教導他們認識他的道路,並且為了他的聖名的緣故帶領他們行走公義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