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患使你心軟抑或心硬?
「砰!砰!砰!」身後三聲槍聲,正在奔逃的父親便應聲倒地身亡,他那十七歲的兒子開槍殺了他。幾年來這個兒子一直和他的父親爭辯,最後他決意以這種方式將他們的爭吵完全停止。在審訊過程中所透露的證據表明這項謀殺行動「顯然是預謀的。」當他在法庭上被質詢時,這個逆子居然毫無悔意地宣稱,「假若我必須再這樣做一次的話,我會照樣再做一次。」當法官判決他預謀弒父而應受監禁五至十二年時,這個青年「仍舊毫不動容。」——紐約《時報》,1960年11月16日。
這個十餘歲的青年已讓不幸使他變得心硬如鐵。他父親對待他的方式,不論是否公正,在他看來都是惡意的,而他讓這種憤懣在自己心中發展成蓄意的謀殺。我們在報章上時常讀到這類的謀殺,它們之層出不窮表明現今的世代乃是一個硬心和凶狠的世代。
正如我們在以上指出禍患可能是公平的,亦可能是不公平的。所謂禍患是指任何引致痛苦,哀傷或不幸的事。第一次大戰和第二次大戰便是由人所引起的不公平的禍患。挪亞時代的洪水也是一場禍患,但卻是上帝所施的一場公正的禍患。不錯,有時上帝不但賜給人美善的事同時也會降禍於人。——以賽亞書45:7。
有些人變得心硬,有些人變得心軟
我們並不需要讓禍患將我們化為冷酷無情的人。我們是否會變成如此完全在乎我們自己。我們若願意的話,我們可以讓禍患使我們的心腸變成更軟。誰知道究竟有多少青年曾與父親發生過爭執而沒有把父親殺掉呢?我們若查考以下聖經中人類歷史的記載便可以看出這件事實。
亞當可說是頭一個讓禍患使他變成心硬的人。在面臨上帝對他所施的懲罰時,他硬心地責怪上帝和他自己的妻子。「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他把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他在這麼短的一段時間中便讓自己的心變成如此頑梗剛硬!——創世記3:12。
上帝為了向法老顯明耶和華是誰而在埃及降下的十場災殃無疑也是禍患。它們雖然使法老和他手下大多數臣民的心腸變硬,但也同時使有些埃及人變得心軟。這些埃及人開始相信摩西的上帝,因此在獲悉第七場災殃、冰雹、火焰和雷電行將降臨時,他們都紛紛尋求避難的地方;後來當以色列人在渡過公元前1513年尼散月十四日那個可紀念的夜晚之後,離開埃及時,有許多埃及人形成了「一大群混雜的百姓」隨著以色列人離去。——民數記33:1-3。
今日當我們環顧周圍的人時,我們看到許多人不必要地讓自己變成冷酷無情而傷害了自己。有些人生來便有殘疾,例如瞎眼或跛足等,他們遂讓這種不幸使他們變成憤世嫉俗和冷酷無情。他們因為正如聖經所說,他們的「父親吃了酸葡萄」而他們的「牙卻酸倒」以致感覺憤懣不平。可是聖經所載的一個生來瞎眼但後來被耶穌治癒的人卻沒有讓這種先天的殘廢使他變得乖戾冷酷;被彼得和約翰所治好的瘸子也沒有。他們的心地仍然保持善良溫和而不斷盼望;他們這種良好的態度使他們很快對神奇的醫治發生反應?今日一些處於類似的境況之下。但卻心地保持溫和善良的人往往比較容易接受屬靈的醫治。——以西結書18:2;約翰福音9:1-12;使徒行傳3:1-8。
另外有些人則讓災難使他們的心地變硬。他們不滿意上帝讓「時間和未能預料的事臨在眾人身上。」這樣的人應該考慮一下約伯的榜樣。他一下子遭遇多少災禍!他喪失了所有十個兒女,他的一切財產和他的健康。他有為此變得憤懣不平麼?這使他的妻子變得硬心,因為她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麼?你[詛咒]上帝,死了罷。」但是約伯謙和地說:「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噯,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麼?」——傳道書9:11;約伯記2:9,10。
還有許多人則讓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例如經濟壓迫和種族歧視等,使他們憤怒怨恨而硬起心來。他們發起各種改革運動彷彿糾正這種弊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似的;他們覺得只要一日有這些不幸存在生命便毫無喜樂可言了。有些人甚至走向極端而變成無神的共產主義信徒。這是何等的愚昧!使徒彼得曾勸告他當日作奴隸的基督徒不要反抗他們的主人,即使他們的主人是不可理喻的。——彼得前書2:18,19。
耶穌的比喻中的撒瑪利亞人並沒有讓猶太人對他的歧視使他變成冷酷無情。正相反!他不辭勞苦地幫助一個躺在路旁被人毆傷搶劫而他明知是個猶太人的旅客並且因此而感到更快樂。不錯,我們不應該「因為[上帝]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就讓我們的心腸變硬。——路加福音10:29-37;傳道書8:11。
另外一個使許多人變成冷酷無情的原因是掌權者的濫用權勢。我們在開始時提及的那個十餘歲的青年便很可能因此而犯罪。任何處於附從地位的人——妻子、兒女、雇員和基督徒小組中的份子——都必須在這方面謹慎小心。以色列的十個支派曾由於未能在這方面留意以致讓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蠻不講理的態度激起他們的憤恨。但是在這方面大衛所立的榜樣遠較優越,因為他沒有讓掃羅王的濫用權勢使自己變得心硬如鐵。——歷代志下10:16;撒母耳記上26:9。
另外一種相當普遍的不幸也時常使許多人變得冷酷無情,那便是男女的戀愛和求偶方面。由於缺乏經驗或過於信賴別人,或由於對方的不忠實,一個人可能遭受失意或失戀的打擊而心靈深受創傷。因為這緣故,有些人在與別人,特別是和異性,交往時變得非常乖戾無情。耶弗他的女兒因為父親的誓言而必須終身不嫁,她大可以因此而怨尤不平,但她並沒有。反之她從一生專心事奉耶和華上帝的工作中尋得了快樂。——士師記11:36-40。
這類的失意並不只限於「戀愛」方面。由於他們的弟弟比他們更受寵愛,該隱和以掃都積憤在心以致圖謀殺害他們的弟弟。約拿單的行徑和他們多麼截然不同!他並沒有因為他的密友大衛會接續掃羅登上以色列大衛王座而對他心懷忌恨。——創世記4:4-8;27:41;撒母耳記上23:17。
也許在這方面最難忍受的考驗是當一個人受到責罰或自食惡果的時候。當烏西雅跋扈狂妄地僭越祭司的特權,擅自在香壇上獻香而受到責備時,他腦羞成怒地不肯認錯而仍舊一意孤行。當猶大面臨到叛賣耶穌的惡果時,他羞恨交集而自殺身亡。——歷代志下26:16-20;馬太福音27:5。
和這些人正相反,當大衛因他與別是巴所犯的罪而被面斥時,他並沒有惱羞成怒,反而謙順地認錯說:「我得罪耶和華了。」同樣地,當彼得聽見雞啼而醒悟到他曾犯了否認主人的大罪時,他並沒有生氣,或像亞當一樣尋找卸罪的藉口為自己辯護,反之他「出去痛哭」一場。——撒母耳記下12:13,14;馬太福音26:75。
還有一種我們必須謹防以免自己因此變得心硬的不幸便是他人所遭遇的災禍。我們永不應該對別人的不幸或困境變成麻木不仁,特別是當我們可以加以援手的時候。在耶穌所作關於一個友善的撒馬利亞的比喻中,當祭司和利未人看到一個被強盜洗劫毆傷的人臥在路邊時,他們硬著心腸掉頭不顧而去。但那個撒馬利亞人卻不然;這鄰人所處的困境打動了他的惻隱之心。上帝曾很適切地囑咐他在古代的百姓說:「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申命記15:7。
為何不應心硬
以上所說的聖經例證顯然都勸誡我們不應該因為災害禍患而變成硬心,反之我們應該時刻懷著惻隱之心。我們若讓禍患災害使我們變成冷酷憤激,我們便可說是反抗上帝所容許的事了。這樣行不但在原則上是錯誤的,而且對所牽涉的一切人都有害無益。它徒使逆境變得更遭而已,因此是我們應該戒備的一種愚行。它結果使人「以惡報惡」而非以善勝惡地轉過另一邊臉。我們必須時刻避免做任何具有破壞性的事,因為在損害別人時,我們亦必然會損害自己。——帖撒羅尼迦前書5:15;馬太福音5:39。
再者,我們若讓自己變得麻木不仁,我們便等於妄自尊大地審判別人。聖經告誡我們「不可自己報復」可是我們若讓自己的心變成剛硬如鐵,我們便其實在對別人報復,至少在心理上是如此,結果遲早會以公開的行動表現這種報復心理。耶穌給了我們一個明智而公正的忠告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羅馬書12:19;馬太福音7:1,2。
讓自己變得心硬無情是與愛的原則衝突的。它違反了「要愛人如己」的誡命。我們怎能瞭解每一項行動的真正緣因呢?我們並不能看透別人的內心,對嗎?唯有上帝才能。忍受災難應該使我們心地更慈祥,使我們對別人更同情,並且在上帝面前更謙恭。假若我們讓世上的不幸使自己變得憤懣不平冷酷無情,我們便等於站在撒但一邊,因為我們已讓不幸的禍患使我們離棄上帝,而這正是撒但曾經誇口要藉著將災害降於人類身上而達成的目標。——馬太福音22:39。
預防的良藥
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讓禍患使我們變得冷酷無情並且反使我們變得心地更仁慈呢?方法之一便是緊記著聖經中曾忍受種種苦難但卻始終忠貞不移和不怨天尤人的許多模範。古代被埃及奴役的以色列人並沒有因此而憤世嫉俗,反之他們謙虛地向上帝求助。他垂聽了他們的哀求而在他所訂的時間拯救了他們。(出埃及記2:23)因此信心和祈禱是協助我們保持惻隱之心的兩大工具。不錯,你應該堅信「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詩篇37:10,11。
今日有許多人冤屈地在政治上、經濟上或社會上受到各種不平的待遇。但他們並沒有讓任何或所有這些不幸使他們變成尖酸刻薄或憤恨地將一生用來反抗這種不平;反之他們因此變得更富於憐憫心,並且一心向上帝祈求援助。這樣當上帝的見證人去探訪他們時,他們便會欣然接受上帝王國的好消息,結果他們雖然仍處於困難的境況中,卻比他們即使脫離了不幸而沒有上帝王國的希望要快樂得多。
另外一件能夠幫助我們保持仁愛、慈祥的品質便是謙卑。謙卑使我們溫和、柔順、謙讓而能夠逆來順受。禍患使驕傲的人好像法老一樣心硬,以致他們不能屈低,反倒在壓力之下折斷。禍患會使驕傲的人喪失生活中的一切喜樂。這是何等的愚昧!謙卑的人卻深切地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即使其中包括不幸和禍患;因此他們明智地隨遇而安。他們繼續保持溫柔、和藹與順從的態度。
培養忍耐,堅毅和刻苦的良好品質亦可以幫助我們不致因為禍患而變得心硬。試想耶和華上帝對洪水以前剛愎邪惡的人類,對以往的以色列人和目前這個邪惡的世界都多麼忍耐。既然有能力一舉殲滅一切邪惡和災禍的全能上帝願意容忍它們,而他由此所感覺到憂傷必定遠超過他在地上不完美的兒女所感受的,那末我們當然亦應該培養忍耐、堅毅和刻苦的品質而毫無怨尤地忍受一切不如意的事。既然體會到上帝容許禍患不幸在世上發生的充分理由——即洗雪他的聖名和拯救他的受造物——我們便可以避免讓這些不幸使我們變得冷酷無情了。
但最主要的是我們必須有愛。我們若愛上帝便會順服忍受他所容許的一切不幸。愛鄰人的心則會使我們寬容他們可能加於我們身上的傷害。再者我們若要「愛我們的仇敵,為那逼迫我們的禱告」我們便絕不能對他們懷仇記恨,對嗎?所以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計算人的惡。」——馬太福音5:44;哥林多前書13:4,5。
讓禍患不幸使我們成為更謙順仁慈乃是唯一明智的途徑。這樣行會為我們帶來滿足和內心的安寧,並且使我們能與他人和睦相處。在另一方面,讓禍患不幸使我們心硬則是極不智的;我們不但會損害自己同時也會傷害別人。這是一種驕傲、狂妄和自私的愚行。信心、禱告、謙卑、刻苦、忍耐和對上帝與鄰人的摯愛能夠使我們保持良善仁慈。我們若這樣行便會在現今得著上帝的祝福,並且在他那永不會有禍患不幸的新世界裡得享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