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生命的死亡
遠在1900年前耶穌基督死在受苦柱上而為我們打開了生命的門戶。他若不死亡我們便不會有希望重獲我們的始祖亞當原本所具有的清白無罪和完美的狀況。我們亦不會有希望看到死亡不再終結每一個人類的壽命的美好日子。我們不會有希望經歷到藉著復活而從死亡的囚禁中被釋放。耶穌犧牲了他那完美屬人的生命作為我們的贖價。
贖價的意思是藉著付出一件有價值之物而得以從囚禁或懲罰中被釋出來。贖價買回或解放,將一個人從痛苦和艱難中拯救出來。我們的始祖亞當因為破壞了上帝的律法而未能達到上帝為他所有的受造物所訂立的公義標準。由於沒有人能夠「使潔淨之物出於污穢之中」,亞當的後代均因為他那忤逆的行為而承受了罪孽。(約伯記14:4)從亞當的日子以至我們今日,他所有的子孫都生在罪孽之中和處於死亡的懲罰之下。「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人類有任何辦法從罪孽和死亡之中被拯救出來嗎?有,但不是由人來決定如何拯救;唯一的方法乃是按照著上帝的公義律法而獻出一項贖罪的補償。既然,由於他對上帝的忤逆,亞當為自己和他的兒女喪失了完美屬人生命的權利,唯有藉著付出與那失去之物相等的贖價,順服的人才能在上帝所定的時候重獲亞當所失去的東西。為了要符合上帝公義的律法,一個相等的贖價是必需的。
亞當的後代中沒有人能夠獻出所需的贖價,因為沒有人是無罪和完美的。「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上帝,叫他長遠活著,不見朽壞;(因為贖他生命的價值極貴,只可永遠罷休)。」(詩篇49:7-9)只有上帝才能付出這項贖價,但他並無義務要這樣做。這是亞當的後代所不配得的一項慈愛和恩典,上帝仁愛地為他們付出這項贖價。這項贖價就是他的獨生子。上帝將這位獨生子在天上的生命轉移到馬利亞的腹中而使他的兒子誕生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由於耶穌的生命是來自天上而不是來自亞當,他沒有從亞當遺傳承受了罪。他是無罪的。
藉著犧牲他那完美屬人的生命,耶穌基督付出了與亞當未犯罪之前的生命價值相等的必需贖價。「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他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提摩太前書2:5,6)贖價一旦付出,便不再需要另一次為罪獻上這樣的祭物了。「也不是多次將自己獻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帶著牛羊的血進入聖所。如果這樣,他從創世以來,就必多次受苦。但如今在這末世顯現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希伯來書9:25,26。
耶穌「作萬人的贖價」這句話的意思必須憑著參照其他的經文才能清楚了解。他的死亡並不會不論個人的途徑行為和態度如何而使亞當的後代一律得益。他並沒有為那些故意違反他的天父的法律而犯罪的人付出他的贖價。這項贖價只是為了那些感激上帝向他們表現慈愛恩典將他們從罪與死中拯救出來的人。它乃是為了那些承認自己需要贖價並對之懷具信心的人。耶穌自己將贖價的裨益限定於給這些人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請注意其中所列出的條件——「一切信他的。」所以贖價乃是為所有懷具信心的人,不是為了所有活著的人。
亞當因為忤逆而未能和上帝一致反而成為了上帝的一個仇敵。所有他的子孫均因為承受了他的罪和自己個人的罪而處於與上帝為敵的同樣地位。獻出贖價使人得以與上帝重新和好或再次與上帝協調一致。關於這點聖經說:「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上帝兒子的死,得與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羅馬書5:8,10)在此我們看到由於基督的死,我們所獲得的許多裨益之中的兩種。我們得與上帝一致並可以得救。
得救的意思是從遺傳的罪與死的捆縛中被釋放出來。我們可以從以上所引證的約翰福音3:16和其下一節經文看出來。正如這一節經文指出,基督贖罪的祭使有信心的人能夠得永生,從而得救,不會由於付不出贖價而遭遇滅亡。約翰福音3:17說:「因為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人類並不會在死亡中滅絕,因為基督所獻的贖價能夠將世上各種懷具信心的人從滅亡的厄運中拯救出來。他們將會得到永遠生命的賞賜而生活在如今業已臨近的上帝公義的新制度中。有許多人甚至會從死裡復活過來。若不是基督死亡而獻上贖價這件事便不能成就。
今日我們可以接近上帝和使我們的罪得以赦免,並在上帝面前享有一個清白的地位,這些均全賴耶穌的獻祭。由於這項獻祭,當死亡臨近時,我們可以有一個堅定的盼望,就是我們不會永遠留在死亡的滅絕中,反之會被復活而重新獲得生命。我們可以有信心地預知在基督千年的統治時期,我們可以恢復到原先亞當所享有的完美屬人狀況;同時我們可以盼望獲得「那無謊言的上帝,在萬古之先所應許的永生」之賞賜。(提多書1:2)這樣一個完美的人耶穌基督的死亡為垂死的人類帶來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