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利用自己的才能帶來快樂的結果
安東·科爾伯(Anton Koerber)君的生平,由他的朋友代述
時間是1967年夏末耶和華見證人的一個大會裡。地點是美國馬利蘭州羅累爾的賽馬場。在看台高處可以俯覽大會全場的地方。有一個白髮的老紳士坐在一張輪椅上,有幾個朋友圍在他的左右。雖然當時他已不久人世了——他在四個月後即去世——當他與朋友談論富於造就的思想和趣事時,他的神智仍然清醒,精神亦十分愉快和振奮。
看見他在朋友環繞之下坐在那裡,我們不禁想起詩篇執筆者所說的話:「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上帝的院裡。他們年老的時候仍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好顯明耶和華是正直的,他是我的磐石,在他毫無不義。」——詩篇92:13-15。
這個半身不遂的老者就是安東·科爾伯。他當時已七十五歲,五十多年來他一直是耶和華上帝手下一個愉快和熱心的僕人。在那段時間裡,他享有過許多不同的機會為上帝和他的鄰人,包括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服務。同時他對於自己所擁有的大量俗世財富亦毫不吝惜而慷慨地施捨出去。
1892年六月三十日,安東在清貧的環境中誕生。他父母是路德會的教友,父親在馬利蘭州巴的摩爾一間酒店裡作廚師。他們有一個細小而潔淨的家,一家人均習慣節儉,他同時自幼便受到嚴格的管教。環境使他很少有嬉戲的時候。由十二歲開始,他便要在學校放假的時候替人工作,最初在雜貨店裡,後來則在報館裡做工。清貧的家境逼使他一讀完八年的小學之後便出來找工作。雖然要工作謀生。安東卻在晚上自修,並且從函授學校修工程科而獲得相當於中學教育的學歷。
特別由十四歲開始,他成為一個有恆的聖經讀者,到十七歲時,他對路德會大感失望而脫離了這個教會。但是他並沒有失去他對上帝和上帝的道的信心;他仍然深信聖經原則的正確性。他花了四年的時間參加不同的教會的禮拜,甚至有意加入兄弟會以尋求上帝,如果他能尋到他的話。(使徒行傳17:27)後來有一日,他接觸到一個聖經研究者(即現在的耶和華見證人)。從此他找到了一個能夠滿意地解答他的所有問題的人。這人邀請他參加一個聚會,在那裡他終於找到了他從開始閱讀聖經以來一直渴望得到的那種信仰和他一直尋找的那種人。過了不多個月,他便於1913年七月在西維金尼亞州的腓爾門特受浸以獻身遵行上帝的旨意。
安東意識到他所獲得的是一項屬天的呼召。他所懷的希望是,他若保持忠心,他便可以獲得一場屬天的復活而與他的主永遠在一起,正如啟示錄20:4-6所應許的一樣。他謹守著這個希望,並時刻樂於向人談論它。他努力將他新近認識的真理與親戚朋友分享,但正如他自己說,「很快我便發覺無論我怎樣竭力解釋,我總是被人誤會。我若繼續傳道,我便不受歡迎了。」但是這並沒有使安東氣餒,因為耶穌豈不是預先警告過他的門徒他們應該預料什麼嗎?——馬太福音10:34-36。
三年後他結了婚,接著搬到美京華盛頓居住。在那裡他得到一子一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由於良心問題拒絕參軍以致被捕受審,但是此案被暫時擱置,到大戰過後則被撤消。此時他看出環境已容許他參加全部時間的傳道工作,於是他遂與威廉·荷爾,一個退伍的陸軍准將,一同從事這個工作。後者曾有權利與守望台社的第一任社長羅素結伴作環球視察旅行。安東發現荷爾是一個良伴和耶穌基督的一個精兵。他們走遍馬利蘭州、維金尼亞州和美國東部的其他各州,留下許多書刊在人們家裡和建立了許多聖經研究班。他們後來更回去強化這些人的信心,並訓練他們從事基督的傳道工作。後來這些研究班有許多發展為小組。因此在這些方面,他們的工作很像使徒保羅和他的同伴所做的。(使徒行傳15:35,36)此外,他在週末更往各地演講而成為一個非常能幹的公眾演講講員。所有這些活動均為他帶來很大的快樂。
安東經營保險業有多年,後來像購買救國公債一類的問題使他與同業之間的關係陷入緊張,結果當時聖經研究者所傳揚的口號,「現在有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終於使他終止他與保險業的關係而轉行經營地產業。他天賦的才幹使他在買賣、建築、掌理財務、管理房屋、酒店、公寓和辦公室等方面均獲得高度的成就。
善用時間
安東具有一個極為積極的個性(從他的事業成就可以見之),他利用它為上帝的聖名和王國作了一個有力的見證。從最初開始,他便從不錯過任何機會利用他的商業關係去達到這目的。他向所有的人,不論貧富貴賤,作見證。他們均尊重他,有些甚至承認他對他們所說的是真理,並且說他們希望可以具有像他一樣的信心。他告訴他們只要他們肯相信聖經,他們便可以有這樣的信心了!
和他一同乘搭計程汽車便是一個不尋常的經驗。他會開始談及世界的情形和上帝王國的希望。然後他會將司機引入談話中,而他常常能夠說服司機訂閱《守望台》雜誌。安東會將司機的姓名地址轉交給附近的小組,俾這「種子」獲得灌溉。(哥林多前書3:6)當他搭乘夜間火車時,他的工作權利常常需要他這樣行——他立意向睡卡的侍者傳道,有時更與他們研究聖經直至深夜。他差不多總是能夠說服這些人訂閱《守望台》雜誌。難怪在1955年,典型的一年,他獲得了532個訂戶!
甚至當精神不適時他也留意為上帝的王國作見證。例如當他參加羅馬的大會時,他感到必須離開禮堂稍作休息和呼吸一些新鮮空氣。當時剛剛有一架政府的轎車駛到會場門口,司機——一個穿著制服的軍人——打開車門讓一個儀表不凡的紳士和一位女士從車裡出來。安東立刻走上前問他們有沒有需要協助之處。結果他發現原來這人是意大利國會的一個參議員。他曾投票贊成准許耶和華見證人使用大會的場地,因為有人曾提出反對。現在他來看看是否一切都妥當。安東遂利用機會向這對夫婦傳道,結果這議員吩咐他的軍人司機到大會會場的陳列部將每種書籍取一本回來給他和他的妻子閱讀。
聯絡活動
安東·科爾伯曾像一個聯絡官一般為上帝的王國作了許多成功的業務交易。由此他亦獲得很大的快樂。他曾與電台和無線電台網交涉,訂立合同,使王國的好消息可以傳播出去。此外,當社方在紐約布洛克林區置業在紐約州南蘭星開辦王國農場和基列學校,在加拿大多倫多興建伯特利之家和建築工廠時,他均給予社方相當幫助。雖然他的辦事經驗和業務聯絡對這些事有很大的幫助,他卻說他總是倚賴耶和華為這些事帶來成功的結果。
他甚至獲得更大的權力代表上帝與美京華盛頓的政府官員交涉。早在1925年,他有分為守望台社的自營電台向政府爭取執照。有二十五年的時間他往來於總統、內閣議員、國會議員之間,將耶和華見證人在各個不同的大會中所採納的決議呈送給他們;他時刻將他為自己的弟兄作耶和華的代表這件事謹記在心中。他說當他去見這些要人時,他總是先作禱告求耶和華指引他和賜他力量去說和做他所喜悅的事。
一個陪他去執行這些任務的人會很驚奇見到在通往辦公室的走廊中,有多少人與他打招呼;這證明許多人都知道他是耶和華見證人的代表而尊重他。當耶和華見證人傳揚上帝王國的工作受到猛烈反對,而他為此向當局請求協助時,這些官員通常都對他很仁慈和合作。
1933年,當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在布洛克林總部時,社方派安東作美國東部的區域僕人。他協助將小組組織成特別的工作組。當一個城市裡的見證人為了傳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而被捕或受到騷擾時,這些工作組便出動了。大約一百個見證人分乘二十部或更多的汽車到市郊一個預定的地點集合,然後所有這些傳道員一同來到城內從事逐戶的傳道工作。同時,安東則前往謁見市府官員和警察,向他們說明見證人具有憲法權從事這種工作。
1935年社方派他到德國去,試圖將守望台社在馬德堡的分社——當時已被希特拉封閉——的印刷機運往蘇聯,而希望在俄國設立一個分社。這是他最艱難的一項任務,因為他同時受到納粹德國和共產蘇聯雙方的密探的不斷監視,而任一方對耶和華見證人均沒有好感。雖然這項任務並沒有成功,他卻得以和蘇聯的一些見證人取得聯絡,當然,在德國也有許多見證人從他得到很大的鼓勵。
對俗世的活動懷具正確的看法
此後不久,安東恢復他的地產業務,但後來又再成為一個全部時間的先驅傳道員。到1952年,他能夠安排到他的事務而成為守望台社的一個巡迴代表。他擔任這個職位有七年之久;這是一件為他帶來很大喜樂的工作。他得以再度探訪他在許多年前與荷爾弟兄所組織的研究班。多年來他在不同的環務、區務、全國和國際大會裡享有許多工作權利。他的演講總是充滿了造就性和鼓勵。人人都可以看出他很樂於將他的才能用在事奉耶和華方面。
我們從許多方面可以看出安東對俗世工作懷有正確的看法。其中一點就是他對那些在像布洛克林的伯特利之家這樣的地方用全部時間為上帝的王國服務多年的弟兄所表現的慷慨。他對幾年前所發生的一件事所採取的立場亦表明他懷有正確的看法。有一次有幾個老同事去見他;他們都很熟知他的商業才幹,因此他們向他提出一項誘人的生意,結果可以使他賺得一百萬美元。但是他意識到這需要他在一年內用全部的時間去發展這項業務。他慎重地考慮這件事,因為一個人可以用一百萬美元做許多善事。但是當他為這件事作過禱告,祈求上帝賜給他指示、引導和良好的判斷力之後,他獲得這個結論:「我無法放棄我在這裡事奉耶和華的權利,甚至只是一年也不可以,甚至給我全世界的金錢也不可以。我在華盛頓為弟兄服務的權利在我看來更為可貴。我知道我在這裡獲得了耶和華的祝福。無疑我可以賺一百萬美元,但是在過了那種生活一年之後,我在靈性上,甚至在身體上,會變成怎樣情形呢?」因此他拒絕了老同事的提議。
經過許多的艱難
安東的一生並非全無坎坷和難題,沒有任何基督徒可以完全不經歷艱苦就進入上帝的王國裡。(使徒行傳14:22)他那積極的個性有時引起弟兄的誤會,以致有一個時期他彷彿被撇在一旁一般。在這個時候(1938年),他的妻子患上痲痺症而變成臥床的殘廢病人達十四年之久。她受到丈夫和女兒的悉心護理,直至她在1952年逝世。在她去世之前不久,安東的癌病需要他接受外科手術。他雖然受到很大痛苦,卻從不發怨言。他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手術;他的醫生和他的密友均以為他沒有痊癒的希望了。
在醫院裡他告訴醫生及全體員工他的生命是在耶和華上帝的手裡。他在入院之初便清楚表明他對輸血一事所採取的立場。有一個護士聽到他對外科醫生所說的話,便輕率地說,「也許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給你輸血!」對此安東回答說:「你們若這樣行,你們便會遭遇你們從未打過的最大一場官司!」不用說,他們沒有試圖給他輸血。有一次,他的外科醫生兼老朋友高斯坦醫生對他說:「安東,你的上帝耶和華對你非常仁慈。我知道沒有其他原因使你在經歷過所有這些事之後一直活到今日。」很多時唯有藉著耶和華的靈、恩典和安東堅強的決心,他才能夠在大會為弟兄服務,探訪各小組,從事逐戶的傳道工作和在別人家裡主持聖經研究。
他的朋友高斯坦醫生去世後,他不得不向其他的外科醫生求醫和進其他的醫院留醫。可是他的情況漸漸惡化,以致外科手術也無法保證對他有任何幫助。在他最後進入的一間醫院裡,那裡的醫生與他並不相識,並且打算第一件事就是給他輸血。當他拒絕接受時,他們反問說:「你若不肯接受輸血,你為什麼到這裡來呢?」安東回答說:「為了為耶和華上帝、他的律法和他的道向你們作一個見證。」他那積極的態度贏得了他們的尊敬,他們遂聽完他所要告訴他們的話,然後送他回家。
令人驚奇地,他得以在1967年十月一日到匹茲堡參加賓雪法尼亞州守望台聖經書社的年會。這是他與他的弟兄一同參加大會的最後一次。由於這個聚會是在星期日舉行,所以社方租用了市立競賽場。安東很渴望參加這個聚會,因此他盡了一切努力以求成行。他的基督徒弟兄很仁慈地幫助他上飛機,並陪他一同前往。雖然他受到很大的痛苦,他卻毫無怨言而只求到那裡和弟兄歡敘。
在年會舉行時,當委託投票書遞入之後不久,他感到非常不適而不得不暫時離場。但是不久他便返回會場,並一直留到聚會差不多結束時。他很渴望聽到大會的全部節目,俾他能夠向他的小祖中那些未能前往參加的弟兄作一個良好的報告。弟兄協助他回到房裡,不久他到匹茲堡的社方總部採訪一些極高興見到他的老朋友,可是他無法在那裡逗留得很久。他回到旅館的房間時發生了一次嚴重的溢血。第二日當他回到他在華盛頓的家裡時,情形並沒有好轉。醫生對他束手無策,他遂日漸衰弱,終於在1967年十一月十九日去世。
他的確享有非常豐富和快樂的一生。他做過小組傳道員、先驅傳道員、在布洛克林的伯特利之家任職,作守望台社的巡迴代表,與政府機關和商業機構交涉。他為社方遍走各地,包括國內和國外,在法庭的訴訟中代表弟兄,同時在物質方面極度慷慨。他無疑得到耶和華的祝福;他對耶和華的熱心、愛戴和他所享的喜樂,以及他的勞力所結出的果子,均足以證明這點。
由那些在認識真理和其他方面得到他的幫助的弟兄對他所懷的愛心,他的確可說是「將他的糧食撒在水面,日久必能得著,」(傳道書11:1,2)像使徒保羅一樣,他能夠以他的基督徒同工為他的推薦信。雖然他的忠心同工都很懷念他,他們卻很高興知道使徒約翰在上帝感示之下所記錄下來的話是對他適用的:「從今以後,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示錄14:13;哥林多後書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