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1 6/1 325-328頁
  • 有一種憎恨是好的——一項保護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有一種憎恨是好的——一項保護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錯誤和正當的憎恨
  • 為什麼要憎恨罪惡
  • 今日需要養成正當的憎恨
  • 恨惡罪惡可以保護你
  • 怎樣憎恨罪惡
  • 恨
    洞悉聖經(上冊)
  • 怎樣的憎恨是愚蠢的
    警醒!1973
  • 消除仇恨的惟一方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0年
  • 「有愛的時候,有恨的時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守》71 6/1 325-328頁

有一種憎恨是好的——一項保護

一個中年婦人在自助市場偷偷將一罐鮑魚放入自己的手袋裡而沒有付帳。在同一個時候,她的丈夫在馬路對面將一塊金屬片放入停車表裡當作一毫子來用。那天他們的女兒則詐病不上工。你對這樣的行動有什麼感想呢?你覺得這是聰明嗎?抑或你對這樣的行為深惡痛絕?

這些事可能看來無傷大雅,但真的是這樣嗎?涓滴之水可以積成海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細小的過犯時常可以導致大患。耶穌基督曾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10)因此錯誤的行為即使微小,我們也不應該文過飾非;反之我們對其深感關懷,因為這乃是道德弱點的確證。

無論過犯大小,人們若身受其害就無疑會更意識到過犯的可惡,因為這時他們便感覺痛苦了。假如偷了一罐鮑魚的母親回到家裡發覺她的電視機被人偷了,或者作弊的父親發覺別人故意少了錢給他,或者裝病的女兒發覺她的未婚夫諉稱不舒服,但卻偷偷與其他女朋友同遊,無疑他們會覺得這樣的行為十分可憎而加以譴責。當然,不同之處僅是現在他們自己變成了受害者而已。

當我們聽聞世上發生的種種惡事時——說謊、欺騙、搶劫、淫亂和通姦、種種暴行的殘殺等——我們若記得我們自己或我們的親人可能是受害者,就可以較易對事情懷有正確的觀點。一個人若發覺自己受到引誘去做壞事,他最好問問自己,若有人對他或他的家人做同一的壞事,他會有什麼感覺。

這個方法可以使人更清楚了解和體會為什麼上帝吩咐說:「你們愛耶和華的,都當恨惡罪惡。」也了解為什麼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說:「惡要厭惡,」以及為什麼詩篇的執筆者說:「我恨一切的假道。謊話是我所恨惡所憎嫌的。」(詩篇97:10;羅馬書12:9;詩篇119:104,163)對於罪惡,你的感覺與使徒和詩篇的執筆者一樣嗎?你恨惡罪惡嗎?

錯誤和正當的憎恨

「憎恨」一詞含有幾個彼此稍為不同的意思。它可能只是極度的仇視或時常帶有惡意的反感,結果促使人加害於所仇視的對象。這是一種錯誤的憎恨。這種憎恨具有不良的動機。它是出於魔鬼的,時常孕育於一個混亂和受挫的頭腦中,而且總是指向錯誤的對象。在魔鬼的控制之下,世人和列國的歷史是一項充滿暴亂和流血的仇恨記錄。有時只牽涉到幾個人,有時則整個國家均被捲入無政府狀態和革命之中。國際戰爭所釀成的仇恨時常使盈千累萬無辜的人喪生。

「憎恨」也表示一種強烈的不悅,但卻不含有傷害對方的任何意圖,反之只是想避之若浼而已,正如一個人厭惡一件引起他反感的東西一般。這種憎恨若以罪惡為對象便是好的。

正當的憎恨是效法公義的上帝耶和華的。他之憎恨罪惡並不是因為他遭受挫折的緣故,而且他的憎恨也不是以不受控制的暴烈行動表現出來。上帝對罪惡的憎恨是一種基於原則的憎恨。這種憎恨不會使人失去內心的安寧而患潰瘍。這是對罪惡的一種強烈的不悅,極度的憎嫌,明顯的反感和衷心的厭惡。這意味到對一切壞事均深惡痛絕,因為它們是不對和非常有害的,而且也完全缺乏愛心。——箴言6:16-19。

為什麼要憎恨罪惡

首先,耶和華憎恨一切罪惡。這件事本身便應該足以使我們憎恨罪惡了。一個仁愛明智的父親若拒絕吃有毒的蘑菇,這應該足以使他的小兒子也不吃。父親若禁止孩子吃,一個深愛父親的孝順兒子便有加倍的理由憎惡這種東西。在兒子看來,問題不僅是他若違反父親的命令吃了蘑菇就會受到中毒之苦。反之他服從父親的命令是因為他衷心愛父親的緣故。

憎恨罪惡的一個次要但卻非常要緊的原因是與罪惡所造成的後果有關。箴言說:「惡人……必不免受罰。」(箴言11:21)在挪亞時代的洪水以前無惡不作的男女均無法逃過作惡的後果;唯有八個憎恨罪惡的人才得以保存性命。(創世記6:5-7;7:1)一個較現代的例證是參與英國最大的火車劫案(劫款達7,300,000美元)的不法之徒。後來他們都難逃法網而被判下獄。這些人若聽從上帝的道的吩咐憎恨罪惡,他們就無需在監獄裡消磨悠長的悲慘歲月了。——《時代》雜誌1969年十月卅一日刊。

今日需要養成正當的憎恨

今日我們比以前任何時期更需要上帝吩咐人恨惡罪惡的勸誡。撒但和他手下的鬼靈自知時候已不多,所以正竭盡全力腐化和毀滅人類。他們指使自私貪婪的人去利用一般人的弱點和犯罪傾向。我們的確生活在「危險的日子,」「因不法的事增多,大部分人的愛心便冷淡了。」為了保護你自己免受這些情形所傷害,你必須憎恨罪惡才行。——提摩太後書3:1;馬太福音24:12;啟示錄12:12。

除非我們嫉惡如仇,不然我們便可能被罪惡所勝。因為我們生來是罪人,我們都有行惡的傾向。(詩篇51:5;創世記8:21;羅馬書7:14-25)由於這緣故,僅是愛好良善是不夠的;我們也必須憎恨罪惡。耶穌基督便「喜愛公義,恨惡罪惡。」(詩篇45:7;希伯來書1:9)我們必須像他一樣才能渡過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的末日。

在這件事上是沒有中立餘地的。耶穌所說的原則對此正好適用:「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馬太福音12:30)耶穌絕沒有對這件事漠不關心,反之他毫不妥協地採取積極立場恨惡一切罪惡。你若不與他相合而恨惡罪惡,你便會由於喜愛罪惡而與他為敵了。

請考驗一下你自己:你所跟從的是這個舊世界的標準抑或聖經所規定的基督徒標準呢?俗世的標準實際是:「不要偷竊——太多。」「不要說謊——除非你遭遇麻煩。」「不要犯姦淫——除非你落入『愛』河。」有時俗世的人將他們的律則改為:「不要讓人發覺你偷竊、說謊、犯姦淫等。」這是你的標準嗎?這無疑不是上帝、基督耶穌或真正基督徒的標準,因為他們都恨惡罪惡。

你的道德標準如何呢?你贊成那些提倡新的流行標準的人嗎?他們的標準都附有方便的遁辭。例如他們說,「我為人忠實——至某個程度。」「我說的是真話——大部分時候。」「你可以信任我——如果你留意監視我的話。」我從未搶劫過銀行,因為這件事太冒險。」「聖經的十誡好極了——對別人來說。」

恨惡罪惡可以保護你

有許多事是耶和華所憎惡的,而且他吩咐愛他的人也同樣憎恨。聽從上帝的這項訓示在許多方面均對我們有益,益處之一是對服從的人所具有的保護作用。請考慮一下幾個例證。

由於與異性苟合,許多人經歷到意外受孕的恐懼、染上性病的恐懼、被人遺棄的威脅,傷心的經驗和自尊心的喪失等。一個二十歲的少女說:「我死心塌地地要嫁給他。但是我一懷了孕,他便把我棄如敝屐了。」她若聽從上帝的道的明智忠告而憎恨罪惡,她的經歷便會完全不同了。

一個妻子由於搞換妻遊戲,她「差不多失去了她的家庭,理智和她所珍惜的一切。」「我們為愚行所付出的代價遠超過我們所預料,」她說。「我一想到我們為了些少廉價的快感幾乎將自己毀了,就不禁不寒而慄。」上帝的道可以保護人免受這種痛苦,如果他們肯聽從聖經的警告憎恨罪惡的話。

聖經曾描述一個愚蠢地被誘與娼妓苟合的青年的遭遇而有力地警告人避免性的不道德:「少年人立刻跟隨她,好像牛往宰殺之地,……如同雀鳥急入網羅,卻不知是自喪己命。」(箴言7:22,23)每年都有盈千累萬的人落入這個「性陷阱」中,結果染上性病而像畜生被牽往宰殺之地一般。——因為他們不願接受憎恨罪惡所能給予他們的保護。

醉酒可以殺人。來自英國的一項報告說致命的交通失事有三分之一是由醉酒促成的。可以補救的辦法其實比安全帶更簡單和便宜。這些醉酒駕車的人若實踐聖經的智慧而憎恨罪惡,數以千計的悲慘死亡便不會發生了。聖經說「流連飲酒的人會經歷禍患、憂愁、爭鬥、哀嘆和「眼目紅赤,」結果有如被蛇所咬一般。——箴言23:29-32。

我們應該因為罪行、暴亂、姦淫、醉酒和同性戀這些事本身的可惡而憎恨它們。罪行奪去別人理應享有的東西。這是可鄙的。通姦會破壞家庭,使兒童失去應得的照料。這也是人神共怒的一種罪惡,所以我們應該深惡痛絕的。醉酒可以危害生命,同時也將人的一生毀去;所以我們應當嫉之如仇。同性戀則是上帝所痛恨的一種最低賤的變態行為。(羅馬書1:24-27)憎恨這些惡事是好的,同時也可以保護你。

但是所謂「無傷大雅的小罪」例如偷一罐鮑魚,在停車表方面作弊,對上司說謊之類,又如何呢?雖然這些壞事看來頗有吸引力,或似乎不會使任何人蒙受重大損失,遲早它們總會帶來不利的後果——良心的不安、羞恥和責難、與良友的疏遠等。你若憎恨這些惡事,但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是因為耶和華憎恨它們,這也會對你產生保護的作用。

怎樣憎恨罪惡

你可以藉著遠離惡事而如此行。你自然會避免你所憎惡的東西。因此你必須首先知道什麼是惡事,然後才能避免它們。但在這方面你有很好的裝備,因為耶和華在他的道聖經裡很詳細地說明什麼是罪惡,而且時常告訴我們怎樣避免各種惡事。若想知道應該憎恨什麼和怎樣憎恨,研讀聖經是絕對必需的。

因此受過聖經啟迪的基督徒有正當的理由憎恨一切蓄意與上帝為敵的惡者,例如魔鬼和他手下的鬼靈以及一切明知故犯地反對耶和華的人。(詩篇139:21,22)對這些人的憎恨並不會使我們意圖傷害他們,也不是指一種惡意的毒恨。反之這種憎恨使我們對一切與耶和華勢不兩立的人深惡痛絕,避之若浼。你若想領受耶和華的筵席就必須避免「鬼的筵席。」——哥林多前書10:21;羅馬書12:9,17,19。

有些人可能看來是「好人,」但是我們必須問問:「他們遵守基督徒的道德標準和原則嗎?他們愛耶和華嗎?」我們與這些人的關係應該以他們對上帝和鄰人的愛為依歸。交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我們若喜歡與作惡的人為伍,不久我們便不會再憎恨他們所做的壞事了。——哥林多前書15:33。

當然,積極的思想也非常重要。我們不僅是消極地憎恨罪惡便夠了;我們還須積極地熱愛公義。因此,憎恨罪惡所具有的意義是雙重的,正如使徒保羅一語道破:「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羅馬書12:9)要使自己的頭腦充滿美善的思想以表明你憎恨罪惡。(腓立比書4:8)同時也要在心裡養成良好的動機而非懷著為非作歹的惡念。——馬太福音15:19;馬可福音7:21-23;箴言4:23。

你憎恨罪惡嗎?上帝的道鼓勵你如此行。憎恨罪惡是對的、明智的和仁愛的。所以要藉著你所選擇的友伴,你所思念的事和所言所行表明你的確好善惡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