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與你的兒女分離嗎?
「與我的孩子分離?」大部分父母會對這個念頭感到驚異和發生反感。在許多國家裡,特別是非洲的國家,父母時常願意在某種情形下與他們的兒女分離。那便是將兒女送給或「借給」親戚朋友。
對你來看,這似乎是一種無情的習俗嗎?你認為這樣行的父母對自己的骨肉沒有親情,沒有真愛嗎?
這種習俗的原因
在你嚴詞譴責這種習俗之前,請先考慮一下推使父母這樣行的若干原因。即使在你居住的國家裡沒有這種「借子」的習俗,但是對這種習俗具有平衡的聖經觀點可能幫助你將若干關於父母對待子女的聖經原則謹記在心。
在非洲某些地方,海外傳道員報導有些心地忠實的父母提議將年幼的子女送給海外傳道員。這些父母並非沒有親情,反之他們其實對兒女懷著深摯的愛;但是他們認為兒女由別人撫養會獲得物質的照料,因此覺得即使須作這種犧牲與骨肉分離也是值得的。
貧窮和不識字的父母時常請求經濟環境較豐裕的親戚朋友或住在方便孩子上學讀書之處的人家收養一個或幾個孩子。所以看來經濟與教育是促成這種習俗的原因。從這幾方面來看,這些父母豈不是對事情具有長遠的看法嗎?他們的想法是,現在他們作點自我犧牲可能在以後帶來較好的日子,因為他們的兒女受過教育之後便會有足夠的謀生能力維持自己和他們的生活了。
誠然,收養孩子的人在這種情形下需要負起一些額外的經濟擔子。可是他們也獲得若干物質利益,因為「借出」的孩子很可能成為這家人的僕人以資補償。一個孩子可能甘願以此作為他換取較好的生活環境和受教育機會的代價。
僅看見物質一面的父母也許終於能夠以有一個兒子或女兒在高等學府受過教育,能夠負擔整家人的生活而自豪。
害處和危險
但是將兒女「借出」並非總是對父母和兒女都有好處。由於失去母愛和父親的管教,這些孩子時常好像被拔起的植物一般飽受挫折及有無人關懷的淒涼感覺。此外,在收養的人家裡孩子可能不受這家人所完全接納,而受到歧視。
再者,並非所有孩子都在精神上和感情上有能力達到野心勃勃的父母為他們立下的目標。可能他們不能充分利用受教育的機會。在寄養的人家裡他們也可能得不到適當的管教。還有不少父母有過不愉快的經驗,他們的兒女回家後變成不尊重真理,不愛良善和不孝敬他們的親生父母。
被人收養的孩子離開了父母的督導之後時常養成父母視為不對的思想和習慣。父母可能發現孩子變成了少年罪犯,但那已太遲了。由於沒有人給予他們良好的訓示,他們可能受到不良郊遊的影響。父母通常無法期望養父養母對「借出」的孩子給予與他們自出的兒女同樣的看顧。
重要的考慮
比上述各點重要得多的一項考慮是上帝對「借出」兒女這件事的看法。他是他在地上一切兒女的偉大父親,他自然對問題知道得最清楚。他對這個問題的忠告是最良好的;我們在聖經的篇幅裡可以讀到他的訓示。
事奉真神的父母需要謹記他們在耶和華面前有責任要照顧兒女的福利,直至兒女達到自立年齡為止。父母若對親生的兒女不予以適當的物質照顧,正如在物質上不照顧的父母的人一樣,均可說是「比不信的人還不好。」(提摩太前書5:8)但是不僅這樣。真正愛戴上帝的人同時會渴望遵行申命記6:6,7的良好訓示: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勤殷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不錯,兒女的屬靈與物資需要一樣重要。事實上屬靈的需要甚至更重要。為了這緣故,上帝對父母的訓示是:「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6:4)如果父母在兒女最易受影響的年紀甘願與他們離別多年,父母怎樣可以執行上帝的這些命令呢?
上帝對兒女的訓示也很重要。他的道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歌羅西書3:20)「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箴言6:20)如果他們的親生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怎可以聽從上帝的道的這些吩咐呢?如果他們的父母規避正當的責任而將重大的管教責任推卸在其他人身上,他們怎可以孝敬和尊重父母呢?
平衡的看法
為了對「借子」這整件事獲得平衡的看法,一個人可以問問,有任何俗世的教育或經濟利益抵得過這件事所牽涉到的犧牲嗎?這可能犧牲了孩子的內心安寧及孩子的仁慈的父母密切督導下的正常發育。雖然從表面上看來,孩子在收養的人家裡有較好的物質享受,但是提摩太前書6:17-19卻說:「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上帝,」「要持定那真正的生命。」兒女獲致良好的經濟情形並不能保證這會贏得上帝的嘉許。
父母若需要決定他們應否「借出」他們的兒子一兩個月或更長的時間,他們就應該仔細檢討一下自己的動機及問問自己,這是上帝要我做的事嗎?即使兒女可能願意被借出,甚至渴望離開父母一個時候,但是父母有任何正當理由要同意這種安排嗎?孩子想做無益的事是並非不尋常的。
兒女若要到很遠的地方才有機會受基本教育,父母可能認為他們有充分理由與兒女分離。但是考慮全家搬到接近學校的地方居住豈不勝於將上帝賜給父母教養兒女的權利和責任讓給別人嗎?
再者,有些國家裡,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經常舉行識字班,許多父母可以參加這些識字班而免費學習寫讀;他們可以學會怎樣將上帝的道聖經(最優良的教課書)的真理灌輸給兒女。這樣父母和子女均藉著聖經的真理而更為親密團結;他們得以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現在這些父母不想為任何原因與他們的兒女分離了!
如果你生活在歐洲,北美洲或其他「借子」習慣不流行的地方,你看見一些牽涉到同樣原則的習俗嗎?有些父母將兒女送到海外求學或讓兒女參加夏令營而一去多月,即使兒女可能因此失去他們十分需要的父母愛護及靈性上和道德上的指引。這樣行的危險和害處時常可能與「借子」的害處一樣大。所以世界各地仁愛的父母有良好的理由在面對意味到與兒女分離的習俗或安排時加以仔細的考慮。謹慎與及根據上帝的道作決定可以為全家人帶來恆久的快樂,因為「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心。」——詩篇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