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年老的父母——可以怎樣行?
「你母親現在已經殘廢,」醫生說,「我認為我們應當設法將她送進養老院去。」
女兒大吃一驚。她的母親亦然,但卻帶著不同的心情——痛苦地。她想像到一間陰沉的大屋,自己坐在一群鬱鬱寡歡的老年人當中。但是她女兒愉快的聲音卻將她帶返現實中。
「不要擔心,母親。我會和楊恩商量,把你接到我們家裡住。」
母親搖頭。「不用了,親愛的孩子。你照料你的家庭已經夠忙了,而且……」
女兒後來寫道:「她口裡說『不,』但她的眼睛卻懇求說:『不要撇下我;讓我和你們住在一起。』」
可是各地也有些很好的養老院。將母親安置在一間養老院裡豈不是好些嗎?因為現在女兒除了需要照料自己的家人之外還要分時間照料母親。母親真的能夠適應女兒的家庭嗎?
無疑有許多這樣的問題發生。隨著老人的數目日增,有更多家庭面對這些問題。在這方面聖經給予我們任何指示嗎?
耶穌立下榜樣
當耶穌基督被釘在受苦柱上時,雖然他感受到極大的痛苦,他卻考慮到他那年老的母親的處境。看來當時馬利亞已經寡居,因此耶穌在臨死之際考慮到在他離去之後誰會照顧馬利亞。他的同母弟當時尚未相信他;他們並不是他的門徒。因此耶穌將母親交託給他最親密的門徒約翰照顧。聖經報導當時在受苦柱旁發生的事說: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約翰]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婦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約翰福音19:26,27。
正如上帝的律法表明,他的旨意是要兒女深深體恤父母。因此耶穌當時所做的事是與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十誡中的第五條完全一致的,這條誡命說:「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因此,對父母表現感激會贏得耶和華的豐盛獎賞。——出埃及記20:12。
一項良好的安排被人削弱
可是,像其他許多律法一樣,第五條誡命逐漸受人忽視。許多猶太人開始自私地忽略父母,忘記了父母養育他們的劬勞。後來他們的宗教領袖甚至提出一種主張,聲稱只要人履行了自己的宗教責任,就無需照顧父母了。耶穌大力反對這項錯誤的主張。他指出人若以這種方式蔑視上帝的誡命,他們敬拜上帝也是徒然。——馬可福音7:6-13。
耶穌的門徒很清楚知道上帝要求兒女照顧貧苦無靠的父母,甚至祖父母。使徒保羅寫道:「寡婦若有兒孫,就應當讓兒孫先在自己家裡學習孝道,報答親恩,因為這在上帝面前是蒙悅納的。」(提摩太前書5:4,《新譯》)你留意到兒女首先所負的責任嗎?那便是要報答他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的親恩。不錯,上帝嘉許兒女在父母和祖父母不再能夠維持自己生活時予以照顧。
在今日的世界裡很少人『孝敬父母。』反之,人們的態度時常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好了;我自己已有足夠的煩惱要應付。」這種冷酷的態度所造成的後果很顯而易見:有千千萬萬老年人的「晚年」十分可悲,因為差不多沒有任何人關心他們。
老年人的需要
有時一個人在晚年會變成像初出生時一樣無法自助。在嬰兒時期這是一項資產,但在老年這卻成為一項負累。無法自助的嬰孩在母親懷裡大受呵護;但是當一個虛弱的人進入房間時,卻很少人會留意到他。許多人看來想道,「他已經日薄西山了。」
老年人時常很容易疲倦。對別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對老人來說卻十分吃力。有時甚至日常的家務也可能超乎他們的體力之外,大掃除、髹漆、清理院子等工作則更不用說了。
有時年老的人感覺如此疲倦,以致無法為自己煮食或出外購物。可是,他們特別需要適當的營養。時常他們忽略了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此外,由於老年人時常很少喝水,他們可能開始表現失水的徵象。這可以進一步導至昏昏欲睡和神志不清的情況。
許多老年人喜歡避免噪聲和喧擾。他們寧願在一個寧靜的角落觀看日常的事務進行。但是要記得,以一般而言,他們繼續關心周遭所發生的事。在過了豐富和有趣味的一生之後,你會喜歡被人完全冷落忘懷嗎?當然不會!老年人所遭受的最難忍的「懲罰」莫過於無用的寂寞。可是,兒女若將年老的父母送進養老院裡,把他們置諸腦後,那就可能將這樣的懲罰加於父母身上了。
可是,在某種情形之下,最佳的解決方法可能是將年老的父母安置在養老院中。他們的身體情況可能使他們大部份時間要躺在床上,而且他們可能需要不斷有人服侍。你可能需要出外工作,因此無法留在家裡給予他們這樣的照顧。其他家人可能也無法如此行。有些養老院的確為處於這種情況的老人提供很好的照顧。
可以怎樣行?
一個家庭說:「我們讓父親和母親自行選擇:進養老院抑或與我們同住。他們很快便作出選擇:與我們同住。」
但問題可能是:我們怎能容納他們呢?雖然並非每個家庭都能夠如此行,許多家庭卻發覺他們能夠。家裡若有個頂樓,男孩會特別喜歡睡在那裡。或者在孩子的睡房裡改用雙層床可以解決難題;也許整家人可以搬到較大的住所裡,以便有房間給祖父或祖母住,或者兩人一並收容。
收容一個年老體弱的人需要花點心思預先計劃才行。在地板上放置小塊的地毯可能會造成危險。此外也可以問問你自己:走廊裡的燈光夠明亮嗎?浴室和走廊的牆上有握柄嗎?床的高度適合他們嗎?他們在晚間若需要人幫助,房裡有喚人的電鈴嗎?
整天無所事事是對人無益的,對年老的人亦然。有許多瑣細的事是他們可能喜歡做的——從削洋薯皮至看顧孩子不等(他們若能夠起身行走的話)。一個基督徒女子教她那雙目失明的母親織絨線,這使她的年老母親心情愉快得多。老人若仍然能夠將某些事做得相當好,就不要「寵壞」他們,即使你自己也許能將工作做得更有效。
對老年人來說,與孩子作伴是一件賞心樂事。許多小孩子亦很喜歡有老年人與他們作伴!很可能沒有其他人像祖父或祖母有那麼多時間陪伴他們,也沒有人能夠告訴他們這麼有趣的故事或經驗。
年老的父母若不良於行,也許為他們購置一張輪椅是明智之舉。起初你可能頗難說服祖母或祖父坐上去。(「人家會怎麼想呢?」)但是他們若知道坐輪椅可以使他們能夠較常出外散心,通常他們便不會再反對了。
可是,需要幫助的父母若想獨自居住或兒女不得不將他們送進養老院中,兒女可以怎樣行呢?在這種情形之下,有些基督徒搬到較接近他們那虛弱或寂寞的父母的地方。也許父母可以讓一個孩子在祖父母的家裡過夜。如果老人家在養老院裡,兒女可以經常探視他們。兒女若無法搬到離父母較近的地方居住,則可以請鄰近的一個人經常前往探視父母。
仍然,兒女應當不時前往探視年老的父母或祖父母以便作一番簡短的「視察」。他們有足夠的食物和夠暖嗎?家裡整齊清潔嗎?有什麼東西需要修理?他們感覺寂寞嗎?他們的健康如何?要記得,你有責任要適當地照顧父母。
最重要的是,你年老的父母需要確知你深愛他們而沒有將他們視為負累。要不時友善摟他們一下,將他們擁在懷裡。老人很需要別人對他們表現溫暖的愛心。當父母有話對你說時,要留心聆聽,即使你以前已經聽過同樣的話。老人若留意到別人不再留心聽他們說話,這會使他們感覺十分難過。他們若感覺別人不再需要他們,便可能心情憂鬱而減短壽命。
小組可以給予很大幫助
但是忠心的老年基督徒若沒有相信的兒女,他們是否就無法獲得任何仁愛的幫助呢?不然,這些忠心的基督徒既然在上帝的真理之道上變成年老力衰,基督徒的小組,「上帝的家」,給予仁愛的照顧乃是再正當不過的事。——提摩太前書3:15;5:16。
在這方面,一位基督徒姊妹寫道:「雖然我的丈夫並不認識真理,我卻獲得他的同意照顧一個十分年老(86歲)的屬靈姊妹。我這樣行已超過六年的時間。我受到對這位姊妹的愛心所感動;我將她視為我自己的『祖母』。起初這是個沉重的擔子,因為她喜歡指揮別人,包括我的兒女在內。耶和華真正幫助我們。孩子們也學會怎樣與老年人相處。」
關於另一位年老的姊妹,一位基督徒弟兄寫道:「她多年來一直過著艱苦和寂寞的生活,後來在76歲的高齡受浸。因為她有心臟病和不良於行,她需要更多的照顧。當時她已81歲,而我們仍然年輕,結婚尚未滿兩年。我們每天探視她,即使僅是逗留一會兒;這使她的晚年時光過得更愉快。我們安排她的一切事務,我的妻子為她洗濯和煮食。我們能夠給她的最大禮物是使我們的孩子以她為名。她喜極而泣說:『現在我真的是個祖母了。』」
基督徒小組裡的其他人也可以留意使他們當中的老年人獲得耶和華上帝要他們得到的照顧。你有機會以這種方式幫助別人嗎?
蒙上帝祝福的一項安排
不用說,將年老的父母接到家裡住並不是一件小事。但是請考慮一下有些這樣行的人所作的評論:
「這作了一個很大的見證,」一個人評論說。「有一位年老的母親在家裡無疑使我們的家庭更團結。」
另一個基督徒寫道:「我們所得的益處是,我們夫妻之間的體會比以前更深,並且我們學會了忍耐。」
另一位寫道:「當母親來與我們同住時,她是個殘廢的人。但是她逐步增加她在家庭裡的工作,同時她成為比以前更強壯和健康。」
你的父母若有一方或雙方均成為虛弱或殘廢,你會怎樣行呢?何不坐下來靜靜「想想」你父母在你幼年和甚至較後的日子為你所做的一切事呢?問問你自己:若沒有他們,今日我會在那裡呢?藉著仁愛地照顧父母,我可以為自己的兒女立下什麼榜樣?此外,也想想上帝要我怎樣行?他的回答是:「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27。
[第3頁的圖片]
耶穌將母親交託給門徒約翰照顧
[第4頁的圖片]
基督徒有義務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第5頁的圖片]
許多老年人需要幫助,你能夠為他們做一點事嗎?
[第6頁的圖片]
向年老的父母表示愛意會使他們深以為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