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6 2/15 3-4頁
  • 追求平等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追求平等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平等——今日實在到什麼程度?
  • 教育與才能
  • 各種基本權利
  • 不平等——一場現代的災禍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人人平等只是個夢想嗎?聖經怎麼說?
    更多熱門話題
  • 人人平等——在什麼方面?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抑止不平等的災害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守》86 2/15 3-4頁

追求平等

沒有人會喜歡比不上別人。一句流行的話是,「我不會比別人差」。我們豈不覺得一種優越過人的態度引人反感嗎?基本上說來,與別人平等的感覺是予人安慰的。可是,正如許多人所經歷到一般,想及和談及平等比實際達到平等容易得多。請考慮這個例子。

1776年英國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宣布獨立。著名的獨立宣言聲稱,「不辯自明的真理」之一是,「人人都生來便平等。」宣言進一步宣布,享受「生命、自由和追求快樂」乃是所有公民的權利。

當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時,它們的人口大約是三百萬。在這三百萬人當中有超過五十萬人是奴隸。美國花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時間才將奴隸制度廢除。草擬獨立宣言的主要推動人之一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 他終生均擁有奴隸。獨立宣言的目標的確很崇高,可是甚至要實現這種基本平等的一部分也需要時間才行。

在普世各地許多人仍然沒有多大的自由,他們也許受到歧視。有鑑於此,種種不同的人曾窮其一生試圖鏟除各種形式的不公平和不平等。聯合國最近出版的一份刊物在關於自由的主題下提及平等及平等的需要達十餘次之多。顯然,追求平等仍然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目標。為什麼呢?

難題是平等是一種有許多層面而不容易下定義的東西。人們以種種不同的方式追求平等,視乎他們的環境而定。既然如此,我們可以說人人平等至什麼程度?關於人人平等的理想,我們可以在現今和將來合理地期望什麼?

平等——今日實在到什麼程度?

一個王子和一個貧民可以在同一個城市內同一天誕生,但是前者享盡榮華富貴,後者卻捱盡艱辛窮困。今日我們有很多理由不能說人人生來都是平等的,以上只是理由之一而已。

事情大部分有賴於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以及在過去的日子這個社會在平等方面發展到什麼程度。《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一針見血地總括說:

「各社會均必須為分享財富、權力和其他種種價值作出不同的安排。在個人和群體當中,這些不同的安排顯示各種程度的平等和不平等。」

在任何一個社會中,每個分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東西可以貢獻出來。例如有些人曾試圖利用個人的天賦和大眾的才能去公平地分配財富和生產工具。因此共產主義的一句格言說:「人人各盡其力,人人各取所需。」又說:「按每個人所有的能力去工作,按每個人所作的工受酬。」可是,雖然這些理論聽起來很好,其實在所有人為政府的制度之下,不平等仍然持續不斷。

事實是,有些政治制度不但沒有推廣平等,反而利用種族不平等的觀念去達成它們的目的。試回顧一下納粹黨所大力提倡的「優等民族」的觀念。可是,世上有任何優等民族存在的觀念自此之後早已被淘汰了。除了身體特徵上的明顯分別之外,「真正在智力和行為上有種族分歧存在的可能性已越來越難成立了,」《大英百科全書》指出。這種種族平等乃是基本的事實。

教育與才能

若人人都有機會受教育,教育可以大大有助於達成人人平等的情況,可是事實卻並非時常如此順利。在許多國家中,人民仍然必須為甚至最基本的教育付出辛苦賺來的金錢。

例如,在南半球的一個國家中只有百分之20的人受過教育。在這個國家中,一個家庭裡只有兩個最年長的孩子受過合理的教育,而其他孩子則目不識丁的現象並非罕見。理由很簡單,只因家庭的財政預算不能容許其他子女入學。其他許多發展中的國家也面對類似的難題。

這種情況助長了不平等的趨勢,因為在我們的現代社會裡,在經濟上出人頭地的機會對受過教育的人來說有利得多。雖然如此,有些大學由於聲譽較佳,學位亦較其他大學所頒發的更受人歡迎。因此教育絕非解決今日不平等難題的最終方法。

各種基本權利

各種遺傳因素也許決定人類永不可能在每一方面均完全相同,可是你豈不同意在某些基本方面人應當是平等的嗎?若在下述各方面可以有所改善,人類的生活豈不會好得多嗎?

種族平等:我們怎樣才能消除一個民族或一個階級時常加於其他民族或階級身上的恥辱?憤恨越來越深,結果造成許多難題。有什麼可行的方法可以保證人人都會按照他們應得的尊重而受到平等的待遇?

糧食:你看到皮黃骨瘦、捱飢抵餓的兒童的圖片,獲知每年有千百萬人死於營養不良或有關的疾病,你的反應如何?如所週知,地球其實可以生產充足的糧食去供應全世界的人口。那麼,為什麼沒有一項較為公平的分配方法以減低糧食短缺的痛苦呢?

工作:失業可以造成憂傷和沮喪——甚至自殺。使人人都有工作可做難道是不可能的事?難道不可能人人都有平等的工作機會?

教育:人人豈不都應當有接受最低限度的基本教育的機會以求消除世上的文盲嗎?與其使階級的分別(『富有的愈富,貧窮的愈貧』)成為更顯著,教育豈不應當使所有人的情況均有所改善嗎?教育的範圍若能包括超乎技術性的資料,同時也包括道德理念和優良人際關係的種種原則,就會對人特別有益。

無疑,你會同意追求平等的理想距離目標還很遠!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