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6 2/15 5-7頁
  • 人人平等——在什麼方面?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人人平等——在什麼方面?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一個團結的群體裡的平等
  • 今日可行的平等
  • 追求平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真能有一個不分階級的社會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2年
  • 不平等——一場現代的災禍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人人平等只是個夢想嗎?聖經怎麼說?
    更多熱門話題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守》86 2/15 5-7頁

人人平等——在什麼方面?

世界各國的男女都彼此一視同仁——並且在這方面言行一致——是可能的事嗎?現行的世界規制若繼續下去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可是,我們可以衷心相信這件事是可能的。為什麼?因為有數百萬基督徒已證明了這件事。

純真的基督教向來以提倡平等為人所知。例如使徒保羅寫道:「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3:28)可是這只是不切實際的高調嗎?早期的基督徒生活在一個充滿不平等的世界裡,他們如何實踐這種理想?

曾有許多記載論及早期基督徒把耶穌基督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的教訓付諸實行而對當時的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阿諾德(Eberhard Arnold)在他所著的《使徒們死後的早期基督徒》(The Early Christian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Apostles)一書中說:

「基督徒把他們的同胞視為兄弟,彼此受到同等的對待和持有同樣的天職,這種彼此一視同仁的尊重導致他們在各事上的團結合一。這種彼此一視同仁的尊重導致人人都擁有同等的銜頭,同等的工作義務,在生活上有同等的機會向他們打開。……當時基督徒之間的互相尊重成為群體中的一股團結力量,而這股力量是以愛心和人人生來便完全平等的觀念為基礎的。」

這為上帝所賜的團結合一作了一個多麼有力的見證!

在一個團結的群體裡的平等

在早期的基督徒組織裡,個別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天賦和才能。有些人也許擅長於音樂,其他的則有較佳的記憶力或較強壯的肌肉。除了各種不同的天賦和才能之外,聖靈也賜予基督徒因人而異的恩賜和能力,雖然這些才能是互為補足的。因此保羅可以寫道:「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哥林多前書12:11-13)雖然『作恩賜的人』各有不同,人人都是傳道員。至於負責牧養小組的人,聖經的預言將他們描述為『作恩賜的人』。——以弗所書4:8;詩篇68:18。

作監督的人是一些在靈性上成熟的人。這些人在希臘文稱為以辟斯高普(e·piʹsko·poi)。論到與此有關的動詞以辟斯高皮奧(e·pi·sko·peʹo,意即督導),梵恩(W.E. Vine)說:「這個字並非指開始負起責任而是指履行該項責任。事情不是牽涉到獲得一個職位而是切實執行職務。」與這些受任命的監督一同工作的是戴亞告努伊(di·aʹko·noi);這個希臘字被譯作「傳道員」、「助理僕人」或「執事」。據梵恩說,這個字「基本上來說是指一個僕人,不論他做著奴隸的工作抑或是個自由身的侍從,它本身並沒有暗示當事人的品格如何。」對這兩種職責來說,重要的是服務的權利。地位並不是基督徒所著重的事,因為身為上帝的敬拜者,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是上帝的僕人。

雖然耶穌揀選了12個男子作使徒,女子們也享有與他交往的權利。這些女子十分活躍,聖經特別提及抹大拉的馬利亞、約亞拿和蘇撒拿侍候耶穌。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女子們也同樣得著聖靈的恩賜。因此她們也能夠公開用別國的話為基督徒信仰的真理作見證。可是,基督徒姊妹並沒有在小組裡帶頭從事教導,反之她們與弟兄們一起致力於公開宣揚上帝的道的工作。——路加福音8:1-3;使徒行傳1:14;2:17,18;18:26。

在一個較為個人化的層面上,基督徒也創下互相幫助的先河。例如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從世界各地前往耶路撒冷守節的猶太人目擊使徒們施行奇跡異能;他們延長了留在耶路撒冷的時間,結果在糧食和金錢方面發生短缺。可是聖經的記載說:「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任由使徒們作出所需的分配。他們表現一種多麼優良的精神,由此可見在早期的基督徒當中,愛心和平等乃是一個可行的實體!我們的確可以說,他們「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現譯》)。——使徒行傳4:32,34,35。

今日可行的平等

處身於今日世上種種分裂和不同的社會結構之下,試圖效法早期的基督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耶和華見證人一向均以此為目標。他們在這方面的顯著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加拿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Canadiana)評論說:

「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乃是耶穌和門徒在公元第一、第二世紀期間所實踐的原始基督教的復興與重新確立。……人人都是弟兄。」

正如1900年前一樣,今日這個基督徒弟兄團體在艱難的時候提出切合實際的幫助。例如在1980年11月,意大利部分地區受到一場猛烈的地震所打擊,見證人第一輛運載救濟品的貨車在同一日的黃昏已抵達災區。一份官方的報告說:

「弟兄們都因救援品這麼快便到達而感到驚奇。我們即時設立了自己的廚房,每天把姊妹們煮好的膳食分配給各弟兄。鎮裡的其他居民仍要等待當局的救援和自己想辦法應付。當然,弟兄們並沒有表現自私的精神,他們把食物與許多非見證人分享。」

在1982年8月,隨著非洲斯威士蘭的君主蘇巴曉沙二世(King Sobhuza II)的逝世,耶和華見證人由於拒絕守傳統的宗教喪禮習俗而大受逼迫。英國有兩位見證人,一個黑種人,一個白種人,聯合向當地的斯威士蘭高級專員辦事處請求當局停止對斯威士蘭見證人的逼迫。斯威士蘭的官員聆聽見證人的解釋一段時間之後轉向黑種的見證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主管人員,問道:「但你到這裡來有什麼目的?」見證人回答說:「因為我關心我們在貴國的基督徒弟兄的福利。」官員對於一個如此富裕的人竟會把自己視為與一個他從未涉足過的非洲國家裡的人相等一事感到百思莫解。

何不試試參加在當地的王國聚會所裡舉行的聚會或一個規模較大的大會而親自觀察一下呢?你會發現不論你是老或幼、貧或富、曾受過大學教育抑或目不識丁,你都會受到熱烈歡迎。在見證人的群體裡人人都以兄弟姊妹相稱,沒有人會根據種族、背景或俗世地位去衡量別人。人人都會由於具有基督徒的品格和美德而受人賞識。

藉著長老和助理僕人的安排,教導的方式是以早期基督徒組織的結構為根據的。小組的聚會反映出一種普世性的平等或和諧一致的情況。一位聖公會教士評論說:

「每一個聚會、不論正式或非正式的,都以深入的教導為目的。教友們會預先研讀《守望台》雜誌的主要研讀文章、查閱引證的經文、找出他們已知的問題的答案而為星期日的聚會作好準備。在聚會當中,整個小組都有良好的參與。他們意識到世界各地的小組都在同一時間受到相同的教導,這件事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

你若按照這期《守望台》雜誌第2頁所錄出的日期,拿著這期《守望台》雜誌到當地的小組去,你便能夠與小組一起討論其中的課文。

這些討論時常談及小組裡的人所懷的希望:生活在一個地上樂園裡,屆時世上不再有戰爭,人人都把自己的天賦才能運用在建設性的活動上而真正享用「親手勞碌得來的」東西。所有順服的人類都生活在上帝的王國統治之下。地球的豐富出產會提供充足的糧食供應,人不會再捱飢抵餓。疾病的煎熬也會成為過去,全球的居民都會享有同樣完美健康所帶來的活力。——以賽亞書2:4;33:24;65:22,23;撒迦利亞書8:11,12。

的確,基督徒的希望是真實的;這有如基督徒組織目前的結構必然會伸展到地上樂園裡一樣真確。消除階級和國家藩籬的基礎已經奠定了,這個基礎會受到進一步的擴大。我們怎能如此肯定?因為聖經預言「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基督徒必定會繼續對耶和華上帝作純真的崇拜。他們在上帝面前享有同等的地位。你和你的家人也可以置身在這些人之中。——啟示錄7:9,10。

[第7頁的圖片]

在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裡,你會見到真正的平等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