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7 7/15 3-4頁
  • 藉著社會工作『宣揚福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藉著社會工作『宣揚福音』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歷史悠久的作法
  • 社工傳道——對人有什麼影響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現今學校情況如何?
    警醒!1995年
  • 學校正逐漸替代父母嗎?
    警醒!1989年
  • 傳教士——他們該是怎樣的人?
    警醒!199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守》87 7/15 3-4頁

藉著社會工作『宣揚福音』

國棟是來自香港的一名年輕佛教徒,曾受過大學教育。少英則是台灣的一名母親,曾為病入膏肓的兒子尋得亟需的治療。這兩件看來毫不相干的事情有什麼類似之處呢?

對國棟來說,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接受大學教育是個非分之想。但通過他所隸屬的教會,大學的大門卻為他打開了。照樣,少英的兒子所亟需的複雜醫療程序唯獨在她當地的教會醫院裡才可以獲得。藉著教會的關係,她的難題同樣獲得解決。

國棟與少英的故事絕非罕見。在發展中的國家裡,成千上萬的人受到教會主辦的學校、醫院、孤兒院和其他社會機構所吸引。藉著這些機構,他們獲得大量的物質利益。在這項過程中,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加入了教會,從而使教友的數目大增。

歷史悠久的作法

當然,教會開辦學校及醫院並非新事。事實上,從教會把傳教士派往一些所謂敵對的異教地區傳道的早期日子開始,教會一直把學校和醫院視為開發新地區及贏得當地居民的信任和友誼的最有效方法。

例如,《十九個世紀的傳教團體》(1899年)一書描述印度在第19世紀早期的情況說:「傳教士不僅熱心從事宣揚福音的工作,在教育、醫療和家庭工作方面也十分努力,並且獲得顯著的成功。」結果如何呢?「每個傳教區都有自己的日校、工業學校和寄宿學校、中學或大學。在差不多每個事例上,同時也設有一間神學院。」

該書進一步評論「海外傳教事業」在醫療方面所擔任的角色說:「醫生總是受人歡迎的。肉體上的痛苦獲得舒解不但激發病人對醫生的信心,而且也時常導致他們對醫生所傳講的宗教產生信心。醫療的結果時常使整個鄉村的居民放棄偶像崇拜而接受基督教的道理。」

印度的情形怎樣,遠東、南美洲和非洲其他國家的情形也一樣。藉著社工宣揚福音的主張流行一時。歐洲和美洲的海外傳教社,不論屬於天主教抑或基督新教,均紛紛派出工人到這些地區去。他們設立傳教區,同時也設立學校、醫院和其他機構。在吸引當地居民方面,這些方法大部分證明相當成功,因此不久這類社會工作便成為各教會贊助的海外傳教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過去多年來,教會主辦的這些機構在當地社區裡已發展至佔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會主辦的學校及大學時常最負盛名而是莘莘學子爭相進入的高等學府。以一般而言,教會主辦的醫院設備最好,也最現代化。在許多地區裡,棘手的社會難題令政府大傷腦筋。因此,教會主辦的這類機構大受歡迎,甚至受到推崇。

毫無疑問,這種計劃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對當地社區造益良多。教會主辦的學校和大學實際上向成千上萬的學生提供了他們也許無法從其他方面獲得的教育。教會設立的醫院和衛生服務則為僻遠、落後地區的無數居民帶來舒解。例如,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與杜里莎修女的慈善工作便享譽國際。他們兩人都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問:社會福音真的已達到目的嗎?它有使許多從慈善工作得益的人成為真正的基督徒嗎?它有給予人真正的信心和希望嗎?甚至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問:耶穌吩咐門徒『把福音傳遍天下』時,他真的要他們以這種方式執行任務嗎?——馬太福音24:1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