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9 3/8 3-4頁
  • 學校正逐漸替代父母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學校正逐漸替代父母嗎?
  • 警醒!198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走下坡的趨勢開始
  • 今日的現實情況
  • 學校裡的情形
  • 現今學校情況如何?
    警醒!1995年
  • 你的兒女在學校裡面對什麼難題?
    警醒!1975
  • 追求良好教育
    警醒!1995年
  • 良好教育的要訣
    警醒!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9年
《警》89 3/8 3-4頁

學校正逐漸替代父母嗎?

今日,人們除了期望學校教導學生讀書、寫字和算術之外,還期望它們負起其他許多額外責任。許多學校如今已供應膳食、德育訓導和其他服務,這一些本來都是家庭所提供的。一間中學的訓導主任麥克盧爾(Jim McClure)評論說:『越來越多家長期望學校,特別在訓導方面,擔當家長的角色。』

然而,許多父母正在面對一項難題,那便是,要在爭取較佳生活和照顧兒女之間作出選擇。與百年前不同的是,今日謀生往往意味到要使兒女得不著所需的父母督導。另一方面,父母若要對兒女照顧周到,就未必能適當地維持家人的生活。這兩種情況都是不符理想的。

走下坡的趨勢開始

對影響現代教育的種種難題研究有素的人士認為,走下坡的趨勢開始於40多年前,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了支持戰爭,當時的婦女們不得不投身於工業勞動市場。戰爭結束之後,有相當數量的女性不願恢復從前作母親和兒女的主要家庭教師的角色。她們仍然留在工作隊伍中。

隨著歲月的過去,其他社會變革使事情成為更複雜。道德價值受到腐蝕。離婚變成受人接納,以致單親家庭數目日增。同時,生活費用高漲也迫使許多父母要以較長時間工作。這種趨勢使父母沒有較多的空餘時間去照顧兒女在智力、身體、感情和靈性上的需要。因此父母們不得不依靠學校去填補這種空缺。然而在事實上,這是學校的責任嗎?

今日的現實情況

教育作家梅路芙(Gene Maeroff)解釋說:『新的現實情況是,從前作父親的經過一天辛苦工作之後,在黃昏時刻風雨不改地返回家裡與操持家務的妻子和兩個健康、愉快的兒女團聚,但現在作父親的卻很可能獨居在淒涼的公寓裡,寫了一週的贍養費支票之後,還要仔細計算怎樣支付他的盒裝便餐費。與兒女在一起的母親……每週要工作三天。』結果如何呢?

『兒女們』,梅路芙說,『面對一件艱巨的工作,要在破碎的養育制度中建立自己的教育前途。』例如,美國一位小學教師評論說:『我們的學生當中,沒吃早餐上學的達百分之20以上。』既然早餐對學習能力非常重要,這位教師嗟嘆說:『我們只好實行供應早餐以期解決這個難題。』在同一間學校裡,一位學生發著高熱。有人打電話到學生的母親工作的地方通知她,那位母親回答說:『我不能來接女兒。我正在工作。』她終於請假來接女兒回家,但卻由於被迫在照顧病孩和賺錢之間作出抉擇而大感『不悅』。

學校裡的情形

社會道德的敗壞已嚴重損害到學校的教導能力。這使學校幾乎無法提供道德上的指導。學校環境的轉變從以下列出的例證可以見之,美國公立學校的管教難題在1940年有7個主要項目,到1982年已增至17個。各學校在1940年的主要難題是:(1)多嘴,(2)嚼香口膠(口香糖),(3)嘈吵,(4)在講堂跑來跑去,(5)排隊時次序混亂,(6)穿著不當的服裝,(7)不把廢紙丟入廢紙箱。

另一方面,學校在1982年的主要難題則是:(1)強姦,(2)搶劫,(3)打鬥,(4)盜竊,(5)縱火,(6)放置炸彈,(7)兇殺,(8)自殺,(9)缺席,(10)搗亂,(11)勒索,(12)濫用麻醉藥,(13)縱酒,(14)糾黨打鬥,(15)懷孕,(16)墮胎,(17)性病。

有四個兒女的狄寶拉擔心學校環境的轉變會影響到她的兒女。她回憶說:『我在成長時期備受保護,周遭的人和事差不多都有利於協助我成長。在這種環境下教養長大的人必須意識到一件事實,那便是,我們的兒女在外面正置身於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裡。』

不錯,在美國若干貧民區的學校裡,學生通常帶著小刀和手槍上學;他們使用和買賣麻醉藥,各種與吸毒有關的俚語是他們常用的字彙。教師感到滿足時常不是因為成功地教導學生,而是因為平安無事地過了一天。

校園內的可悲情況正好強調一項事實,那便是,學校無法取代父母的地位,為兒女提供導致成功生活所需的訓導與支持。可是,儘管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世界各地所有類型的學校裡仍有許多成功的學生。

『究竟什麼方法才能奏效?』你也許會問。『身為父母,我怎樣才能幫助兒女成功?我的兒女要做些什麼才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