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7 8/1 21-26頁
  • 堅毅的決心幫助我成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堅毅的決心幫助我成功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模鑄我一生的各種經歷
  • 決心緊守決定
  • 下定決心正視反對
  • 在禁制期間表現堅毅的決心
  • 在塔斯馬尼亞島服務
  • 婚姻與家庭
  • 報酬豐富的一生
  • 每當我多憂多慮,耶和華都安慰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8年(研讀版)
  • 耶和華教導我遵行他的旨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 塔斯馬尼亞——富於傳奇的小島
    警醒!1997年
  • 愛心與忠誠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守》87 8/1 21-26頁

堅毅的決心幫助我成功

由約瑟夫·A·奧克利(Joseph A. Oakley)君口述

1950年,我置身於12萬3,707名出席耶和華見證人在美國紐約市楊基運動場舉行的國際大會的人當中。這是何等大的喜樂!後來,我更享有多麼大的權利,得以進入設於紐約州北部的基列海外傳道員學校第16屆受訓!

畢業後我被派往遙遠的巴基斯坦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同行的還有數名澳洲同胞。我們在1951年夏季抵達巴基斯坦。第一年特別帶來嚴厲的考驗。

考驗之一是當地天氣乾燥、多塵而酷熱。這與我向來居住在澳洲維多利亞省南部和塔斯馬尼亞島的清涼氣候簡直有天淵之別。此外,傷寒症、黃疸症和其他長期的疾病使我們當中大部分初抵達的人飽受折磨。在第一年,我們便有一名年輕的同學病逝。

另一項考驗是當地的貧窮和迥異的生活情況。抵達當地之後不久,我受到委派成為周遊傳道員。我需要多次踏上孤獨而悠長的火車旅程,有時甚至要在火車站的月台上露宿。

還有另一項考驗是,當地大多數居民是回教徒,對王國信息反應十分冷淡。此外,嘗試以一種困難的新語言——厄杜語——去表達王國的信息也是一項重大的考驗。

我本可以乾脆拿起包袱,一走了之。留下來的確需要有堅毅的決心才行。我很高興早期的經歷幫助我成功地應付這種種考驗。

模鑄我一生的各種經歷

我在澳洲維多利亞省海濱的吉朗市大約11英里(18公里)外的一個農場上長大。1935年四月的一天,我到鎮上訪友,一位赫德琛小姐跟我攀談起來,並且邀請我出席一個聖經演講。我擔憂了整個星期,因為我答允了這位親愛、誠懇而顯然虔信宗教的年長女士我會參加聚會。我其實並不想去,但卻不忍令她失望。

到了那天,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守信應邀前往。出乎意料之外,我十分欣賞這個聚會,於是我開始經常參加。我所獲悉的知識使我深信自己已找到真理。同一年,我在吉朗市舉行的大會裡受了浸。

幾個月之後,兩位熱心的先驅姊妹在耕地上步行超過一英里(1.6公里)抵達我們的農場。她們的信心和熱心令我大受感動。我還記得自己問她們當夜會在何處留宿,因為她們提及她們正在前往一個新委派的工作地區的途中。這個地區便是巴丘斯馬殊,大約35英里(56公里)外的一個小鎮。

「我們尚未知道。不過,我們會在日落之前找到留宿地方的,」她們回答說。「若找不到,我們便會自己紮營。」

那時已過了下午四時,而且白晝頗短,天氣寒冷。我心裡想道:「這真是先驅的工作!」這也使我不禁自忖:「我呆在這個遠離人煙的農場裡幹什麼?究竟有什麼事妨礙我,使我不能像這些年輕姊妹一樣成為先驅傳道員呢?我同樣年輕力壯。如果她們能夠成為先驅,為什麼我不能夠呢?」我即時下了決心,決定不久之後我也要成為先驅。

決心緊守決定

父親對於我要離家與耶和華見證人一起從事全時傳道工作一事猛烈反對。父親是一個主日學的負責人,已大約有30年之久。他對見證人懷有偏見。可是,當時我已21歲了。我向母親講述我的計劃,她卻沒有大加反對。終於我決定在1936年6月30日那天離家。

父親請了幾位知名的商界人士設法說服我放棄他所謂的「蠢念頭」。這些人竭盡所能,企圖說服我留在家裡。他們運用各種不同的論據,例如:「你會羞辱自己家人的宗教。」「你所加入的宗教是個藉藉無名,而且極不受歡迎的團體。」「你有什麼經濟保障呢?」

這些企圖說服我的人——可能是懷著好意的——繼續努力了幾個星期。但奇怪的是,他們越試圖打消我的念頭,我要加入先驅行列的決心就越堅強。

六月三十日終於來臨。那天天氣寒冷,狂風大作!我把收拾好的一切行李放在摩托車上,就起程前往大約40英里(60公里)之外的墨爾本去。我應邀與當地一群先驅一起工作。現在,一種嶄新而富於意義的生活在我前頭展開,但許多考驗卻隨之而來。

下定決心正視反對

在那些日子,宣揚王國信息的一個主要方法是用播音車播放守望台社社長盧述福的聖經演講錄音。大約有五年的時間,我操作一部這樣的「播音車」。我的車子是一部設備齊全的小型貨車,以「紅色恐怖」之名廣為人知。

盧述福弟兄那雄厚、低沉的聲音穿過喇叭筒發出來。對少數尋求真理的人來說,他的聲音十分「悅耳」,但在反對真理的人看來卻有如毒藥一般。(可參閱哥林多後書2:14-16。)偶爾有人用花園裡淋花的水喉向我射水,也有人用石塊投擲我的小型貨車。

盧述福弟兄的演講大膽揭發偽宗教的謬誤。在另一方面,它的確引起一些人的興趣。例如,一位富有的紳士希望獲得盧述福的每一個錄音演講及每一都寫作。我們前往他的府第時,我幾乎拿不起所有這些錄音演講和書刊。那個男子很高興收到這些錄音演講和書刊。他即時開了一張15英鎊(當時約值70美元)的支票。這是我一生分派最多書刊的一次!

1938年,盧述福弟兄預定探訪澳洲。他會在新南威爾士雪梨市的市政廳發表聖經演講。我駕駛播音車走遍雪梨的各街道,沿途向人宣告盧述福弟兄將臨的探訪。「紅色恐怖」特別為了這為期六週的宣傳計劃作好裝備,車身的兩旁都貼有龐大的宣傳口號。這種「閃電式」的宣傳活動引起了很多反對。

由於受到巨大的宗教壓力,當局取消了我們租用市政廳的合約。現在我的任務是運用播音車邀請人簽名支持我們上訴抗議。我們趁午膳的時間在各處探訪大群的工人。我們雖然在許多地方受到反對,卻獲得了數以百計的人簽名支持言論自由。在全國各地,我們總共獲得數以萬計的簽名。我們把這份龐大的請願書呈交給雪梨市的參議員,但當局仍然拒絕讓我們租用市政廳。

可是,正如時常發生的情形一般,事態的發展反倒對耶和華的百姓有利。結果,我們租用了雪梨運動場。由於反對所造成的龐大宣傳,據警方估計,出席盧述福弟兄的演講的人竟達1萬2,000名之多。市政廳僅能容納5,000人,但反對卻導致超過兩倍這個數目的人聽到演講!

在禁制期間表現堅毅的決心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反對日益增加。後來,在1941年一月,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在澳洲全國各地受到禁止。那時我正在墨爾本從事先驅工作,並且住在社方的書庫裡。

一天,六名健碩的聯邦警察抵達書庫。他們跟我和庫務僕人傑克·鍾斯對峙。他們僅給我五分鐘的時間搬出我在樓上的房間。你試過在五分鐘之內收拾好你所有的行李嗎?我僅收拾了一小部分東西,警察們已大踏步衝進房間裡來。他們粗暴地把我剩下的衣服和用具拋出窗外。

雖然如此,禁制並沒有終止我們的活動。藉著僅運用聖經,我們繼續在墨爾本從事逐戶傳道工作和經常舉行聚會。在1942年,見證工作受到禁止的第二年,社方再召我到雪梨去。這次我的任務是要幫助當地七個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組織他們的工作。

當時,雪梨市的伯特利之家已給聯邦政府的官員佔領了。可是,僅在幾個街口之外一所兩層高的樓房裡,我們籌劃組織的所有活動。我的任務是探訪雪梨市內的各小組,並且利用裝有邊車的摩托車傳遞聚會的大綱和其他必需品,以便使各小組能夠繼續組織起來執行傳道工作。

在塔斯馬尼亞島服務

禁令在1943年六月解除。我受到委派去重新設立墨爾本的書庫。1946年,我受任命成為周遊僕人(現今稱為環務監督),為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弟兄服務。以地理環境來說,塔斯馬尼亞島是個風景秀麗、峰巒起伏的島嶼,峰頂長年積雪。

我在當地從事周遊監督的工作時,全島只有七個小組和幾個孤立的研經班。在探訪各小組之餘,我在一個稱為莫爾克里克的小鎮從事先驅工作。大戰期間見證人在這個地區曾受到猛烈的反對。這時反對已經平息了,有若干個曾從我手中接受書刊的人最後獻身成為見證人。

1950年,我仍然在塔斯馬尼亞島服務之際接獲邀請前往基列學校第16屆受訓。正如我在較早時候提及,畢業之後我被派到巴基斯坦去。

婚姻與家庭

在巴基斯坦六年之後,我與艾德娜·馬殊結為夫婦。艾德娜曾以海外傳道員的身份在日本服務。後來她到巴基斯坦來與我會合,我們在位於巴基斯坦高原地區的奎達建立了一個新的海外傳道員之家。我們在奎達工作了兩年。後來,由於有了第一個孩子,我們遂決定回澳洲去。現在,我們的前途究竟如何呢?

對於應在何處定居一事我從沒有任何疑慮。我曾許下諾言,我若被迫終止海外服務返回本國,就必定會回到塔斯馬尼亞島去。可是,當時我們實際上不名一文,而且也很少有工作可以給45歲這個年紀的人做。雖然如此,我們卻下定決心不容世俗工作妨礙我們參加小組的聚會和組外傳道活動。

藉著屬靈弟兄們的仁愛幫助,我得以建立一門清潔窗戶的生意。有超過20年的時間,我從沒有因為世俗工作錯過任何聚會或組外傳道活動,雖然有時我需要有堅毅的決心才能抗拒工作的機會和額外的收入。這樣,我們得以按著真理養育自己的兩名孩子,同時又能夠經常參與所有的王國活動。

我們的孩子現已長大成人。他們毋須再倚賴我們了。他們兩人都在真理裡堅定不移。女兒在婚前曾從事先驅工作幾年。兒子和媳婦則現正準備前往需要較大的地區從事先驅服務。

報酬豐富的一生

最近,我們接待了一位老友的探訪。她是巴基斯坦奎達鎮第一位採取立場擁護真理的人。在塔斯馬尼亞島朗塞斯頓小組舉行的一個聚會之後,她告訴小組她曾兩次吩咐僕人,我上門探訪時告訴我她不在家。可是,後來我卻在花園裡碰到她。她無法逃避,於是開始提出各種問題。最後,她接受了聖經研究的安排。她說她多麼感激我表現出堅毅的決心,在巴基斯坦這個困難的海外傳道地區不斷努力奮鬥。

幾年前,在雪梨舉行的一個大會中,一名年輕女子走上前來熱烈的擁抱我。我感到十分驚奇,問她是否弄錯了。「沒有」她回答說,「你不就是喬·奧克利嗎?你和亞歷克斯·米勒在巴基斯坦的拉霍爾跟我們一家人研讀聖經。我和母親及妹妹都接受了真理。現今我們住在雪梨。」

與此類似的經驗的確為全時參與宣揚王國工作的人帶來很大的滿足。見到上帝祝福這件工作令人何等欣慰!1946年,我首次在塔斯馬尼亞島服務時,整個朗塞斯頓市只有九名王國傳道員。現今,當地有三個小組,各有超過90名傳道員!

的確,50多年來的基督徒服務充滿了令人深感滿足的經驗。根據這些經歷,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堅毅的決心幫助我成功。

[第24頁的圖片]

在雪梨用來宣揚王國信息的播音車

[第25頁的圖片]

1955年12月15日,一間新的王國聚會所在巴基斯坦的奎達啟用時,喬·奧克利與當地人數不多的小組合照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