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2 5/1 24-25頁
  • 他在西奈養活以色列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他在西奈養活以色列人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相似資料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3年(研讀版)
  • 西奈山——摩西之山和慈悲之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
    洞悉聖經(上冊)
  • 西奈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守》92 5/1 24-25頁

應許之地的風貌

他在西奈養活以色列人

試想像數百萬男、女、孩童進入一個「大而可怕的曠野」——一個「有[毒]蛇、蠍子、乾旱無水之地」的曠野!

上帝在申命記8:15所說的這番話使我們留意到,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踏入西奈曠野之際,在他們面前展開的路程看來十分令人生畏。他們所面對的一個棘手難題是:誰會將足夠的食物和水供應給他們呢?

雖然以色列人在尼羅河三角洲所過的是奴隸生涯,他們卻一無所缺。古代墓穴的壁畫描繪當時一般人所享用的各種食物,除了葡萄、西瓜和其他穀物之外,還有魚類和家禽,所以看來他們的飲食相當多樣化。有鑑於此,以色列人在曠野懷念埃及而發出的怨言是有事實根據的。他們說:「誰給我們肉吃呢?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民數記11:4,5;20:5。

渡過紅海之後,以色列人不久便獲知西奈的實際情況了。他們沒有取道向北走——這是經商的人常走的路;相反,他們朝著這塊三角半島的尖端走去。在曠野走了大約80公里之後,看來他們對水的需要已十分殷切了。然而,他們所找著的水卻不宜飲用,因為水是苦的,喝了可能使人生病。他們高聲喊道:「我們喝什麼呢?」於是上帝插手干預事態,將苦水變甜。——出埃及記15:22-25。

請留意上圖所展示的駱駝隊。由此你能夠領略到,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之後,行經曠野前往西奈山是一件多麼艱巨的事。他們怎能找到足夠的水和食糧去維持自己及牛羊的生命呢?——出埃及記12:38。

以色列人繼續向南進發,不久在以琳找到了補充他們體力的水和食物。(出埃及記15:27)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目的地。他們朝著「上帝的山」——西奈山——繼續前進。(出埃及記3:1;18:5;19:2;24:12-18)這個地方距以琳120公里,要走過一段悠長崎嶇的路才能抵達。

這群數目龐大的民眾向西奈山進發之際,他們走近稱為費蘭的大綠洲,也許他們在這裡停下來稍作休息。從對開一頁的圖片,你可以見到這塊綠洲的一小部分。a整塊綠洲穿過曠野,形成了一條伸向紅海(蘇伊士灣)的狹路。他們在這裡所見到的景物無疑令他們心曠神怡。

雖然將西奈形容為「大而可怕的曠野」在大致上相當貼切,但在費蘭綠洲,以色列人卻享受到高大的棕櫚樹及其他樹木的涼蔭。他們也品嘗到產量豐富、味道鮮甜的棗子。這些棗子不但可以供他們即時享用,還可以採摘一些在路上吃。

由於地下水在費蘭湧上地面,因此這些樹木才得以生長。試想像一下,你若處身於沙漠的不毛之地,突然找到清水可喝,你會有什麼感覺!這件事表明,即使在西奈曠野,仍有些地方是有水的。有時人們要掘頗深的井,然後用桶和罐把水一桶一桶地汲上來。若有許多牛羊要喝水,情形就更是如此。時至今日,西奈曠野的貝都因人仍紛紛來到這些水井,打水給自己和駱駝喝。——可參看創世記24:11-20;26:18-22。

不錯,雖然以色列人屢次為了一些看來無法解決的匱乏大發怨言,他們卻獲得食物和水的供應。有時,上帝以神奇的方式提供這些生活的必需品。(出埃及記16:11-18,31;17:2-6)在其他時候,他看來將他們領到「安歇的地方」,使他們的真正需要可以藉著自然的供應獲得滿足。(民數記10:33-36)但自始至終,耶和華一直將這個希望向他們打開:忠貞不二的人會在應許之地享受豐盛的祝福。——申命記11:10-15。

[腳注]

a 《1992年耶和華見證人月曆》刊有較大的圖片。

[第24頁的圖片鳴謝]

Pictorial Archive(Near Eastern History)Est.

[第24頁的圖片鳴謝]

Pictorial Archive(Near Eastern History)Est.

[第24,25頁的圖片鳴謝]

Pictorial Archive(Near Eastern History)Est.

[第25頁的圖片鳴謝]

Pictorial Archive(Near Eastern History)Est.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