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2 6/15 4-7頁
  • 作許多人的贖價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作許多人的贖價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遮蓋兼釋放
  • 對應的贖價
  • 一人換取許多人
  • 贖價安排與你
  • 為所有人作對應的贖價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耶和華提供贖價,救贖許多人
    親近耶和華
  • 贖價——上帝送給人類的最寶貴禮物
    辨明聖經的真理
  • 帶來生命的死亡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守》92 6/15 4-7頁

作許多人的贖價

一架噴射客機於1970年3月31日在日本富士山附近遭劫持。九名日本赤軍派成員把機上120多名乘客和機員扣作人質,強令客機飛往北韓。

客機在大韓民國的漢城降落,日本副運輸大臣山村申二郎甘願冒生命危險代替各人質被扣押。劫機者接納山村申二郎為人質以確保自己的安全。除了飛行人員之外,他們把所有人質都釋放了。然後客機飛往平壤,劫機者向北韓政府投誠。山村先生和駕駛員後來都平安返回日本。

在這個事例上,一個人換取了120多名人質的性命。這可以幫助我們看出,一個人如何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作許多人的贖價。不過,若要明白聖經裡贖價的道理,我們必須更徹底查考這個問題才行。

其中一點是,我們需要探討罪的起源。聖經解釋說:「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這件事是怎樣發生的?經文所提及的「一人」就是亞當,他是第一個被造的人。你可以讀到他受造的歷史記載,也可以讀到什麼促使他偏離了上帝的標準。聖經創世記的頭三章便載有這些資料。

據這項記載透露,亞當初次犯罪時背後有一個煽動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慾,這個煽動者定下計謀去控制亞當及亞當的所有後代。這個煽動者便是魔鬼撒但。聖經也稱他為「古蛇」,因為他利用一條蛇誘使亞當犯罪。(啟示錄12:9)雖然人類的仁愛創造主曾告訴亞當,他必須尊重上帝有權為人決定是非善惡,但蛇卻引誘亞當的妻子夏娃忤逆上帝。夏娃後來誘使丈夫也一同反叛。由於採取這樣的途徑,亞當宣布脫離上帝而獨立。他既蓄意犯罪,就只能把有罪的生命傳給後代。

今日我們仍然受到這件事的惡果所影響。怎會如此?創造主曾公平地規定,亞當夏娃若蓄意忤逆不忠,結局就是死亡。亞當既然蓄意犯罪,就把全人類都賣了給罪和死亡為奴。——創世記2:17;3:1-7。

人怎樣才能從這種有罪的情況中被救贖出來呢?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為人類「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從而打開了救贖人類的途徑。——馬太福音20:28。

遮蓋兼釋放

聖經表明,救贖人類的過程牽涉到兩個步驟:(1)購回,(2)釋放。論到譯作「贖價」的希臘詞語呂特然 (lyʹtron),聖經學者艾伯特·巴恩斯寫道:「贖價 一詞的實際意思是:為了救贖被擄的人而付出的代價。在戰爭時期,贖價便是為了使敵軍所擄去的戰俘獲得釋放而付出的金錢;這便是他們恢復自由的方法。因此,任何使人能夠從受罰、痛苦或有罪的情況中獲得釋放的東西,都可稱為贖價。」

不錯,『任何使人能夠獲得釋放的東西』,都可說是呂特然。因此,這個希臘詞語強調釋放的行動或過程。a

使徒保羅使用相關的安提呂特然 (an·tiʹly·tron)一詞去強調所付贖價的價值。他在提摩太前書2:6寫道:「[耶穌]把自己交了出來,為所有人作對應的贖價。」(《新世》)帕克赫斯特所編的《新約希臘語-英語辭典》論及這點說:「這個字詞適當地代表把被擄的人從敵人手中救贖 出來的代價;這種交換以一個人的性命救贖另一個人的性命。」這段話所要強調的是付出的贖價的對應性或功效,這樣才能滿足公正的要求。耶穌所獻的贖價祭物怎會是個「對應的贖價」呢?

對應的贖價

亞當把我們人人都賣了給罪和死亡。他所付出的代價,亦即所賠上的,乃是他那本可以永遠活下去的完美屬人生命。若要遮蓋這件事,就必須付出一個對應的贖價——另一個完美的屬人生命。然而,從不完美的人類而生的人,沒有一個能提供所需的完美屬人生命。(約伯記14:4;詩篇51:5)不過,上帝卻憑著他的智慧為人打開機會脫離這種困境。他把自己獨生子的完美生命從天上轉移到地上一個處女的腹中,讓他生為一個完美的人。(路加福音1:30-38;約翰福音3:16-18)耶穌為處女所生的道理並非虛構出來的故事,旨在抬高某個宗教創始人的地位。相反,它闡明上帝為了提供贖價而遵循的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

為了成就救贖的偉舉,耶穌在地上時必須始終保持清白無瑕。他確有如此行,最後更殺身成仁。這樣,耶穌付出了他那完美的屬人生命,作為救贖人類的代價。(彼得前書1:19)我們無疑能夠正確地說,『一人替眾人死了』。(哥林多後書5:14)不錯,「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活過來]。」——哥林多前書15:22。

一人換取許多人

在較早之前所提及的劫機事件中,各人質即使相當富有,也無法釋放自己。他們需要外界的幫助,而且替代他們的人必須符合若干條件。救贖人類所需的贖價也一樣,但箇中道理卻深刻得多。詩篇執筆者寫道:「那些……自誇錢財多的人,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上帝,……因為贖他生命的價值極貴,只可永遠罷休。」(詩篇49:6-8)不錯,人類的確需要來自外界的幫助。一個人的性命便足以救贖全人類,只要這人的性命能夠滿足上帝為公平而定的條件。耶穌基督乃是惟一能夠符合這些條件的人,因為他是完美的。

耶和華上帝已作了安排,透過耶穌基督所付的贖價去拯救人類。但上帝所做的並非至此為止。他把那令人類陷於罪中的魔鬼撒但判處死刑。(啟示錄12:7-9)耶和華不久便會把這個罪犯囚禁起來,最後更把他處決,扔在象徵永遠毀滅的『硫磺火湖』裡。(啟示錄20:1-3,7-10,14)這個邪惡的靈體被除去之後,藉著把贖價的裨益應用出來,人類不但能夠從罪和死亡的魔掌中得到釋放,而且還能擺脫撒但的影響。獲得釋放之後,藉著把基督的贖價祭物的裨益全部應用出來,順服的人類會進至屬人的完美地步。

贖價安排與你

很多東方人獲悉耶穌基督的贖價祭物之後十分感激上帝為他們所做的事。葛尾就是一個例子。他經常吸入油漆稀釋劑以找尋刺激。在這種揮發性液體影響之下,他多次駕車失事。他有三名朋友毀了自己的健康之後自殺。葛尾也曾試圖自殺。後來他開始研究聖經。葛尾深受所獲悉的真理感動,遂決心改過自新。他力圖戒除濫用油漆稀釋劑的傷身惡習,卻經歷很大的掙扎,且曾多次失敗。他既想滿足肉體的慾望,又渴望做對的事,以致內心不斷交戰。他多麼高興能夠通過耶穌基督的贖價祭物的裨益懇求上帝寬恕!憑著禱告及基督徒朋友的幫助,葛尾終於戒除了他的惡習。現今他懷著清白的良心,以耶和華手下快樂的服事者身分為他服務。

你還記得上篇文章起頭所提及的知佐子嗎?藉著研究聖經,她也得以明白贖價的仁愛安排。知佐子獲悉上帝賜下自己的兒子,使人類能夠從罪中獲得釋放。這件事使她大受感動。她把自己的一生呈獻給耶和華。知佐子現已77歲,但她每月仍撥出大約90小時向人談論耶和華的偉大愛心,告訴別人上帝如何向人表現非配得的仁慈。

贖價對你也至為重要。藉著它,上帝打開機會讓人類獲得真正的自由——從罪和死亡中獲得釋放的自由。一切接受耶穌基督的贖價祭物的人都享有大好的前途,得以在地上的樂園裡永遠活下去。請與耶和華見證人聯絡,以便親自查考一下你怎樣才能憑著贖價的仁愛安排,從罪和死亡中獲得釋放。

[腳注]

a 在希伯來文聖經裡,帕達赫 (pa·dhahʹ )和相關的字詞均被譯作「救贖」或「贖價」,從而表明事情與釋放有關。——申命記9:26。

[第5頁的圖片鳴謝]

Courtesy of the Mainichi Shimbun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