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5 9/15 26-29頁
  • 馬所拉學士是什麼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馬所拉學士是什麼人?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本·阿謝爾家族
  • 須有異乎尋常的記憶力
  • 他們相信什麼?
  • 從他們的工作得益
  • 馬所拉文本是什麼?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 一部卓越的希伯來文聖經手抄本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馬所拉文本
    詞語解釋
  • 列寧格勒的珍貴聖經抄本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守》95 9/15 26-29頁

馬所拉學士是什麼人?

「真實的上帝」耶和華把他的話語聖經保存下來。(詩篇31:5,《新世》)既然真理的仇敵撒但一直設法竄改聖經及企圖將它毀滅,今日我們手上跟原文基本相同的聖經是怎樣留存下來的呢?——可參閱馬太福音13:39。

我們可以從羅伯特·戈迪斯教授的評論找到問題的部分答案:「人們並不充分體會到希伯來的抄經士——稱為馬所拉學士 或『傳統保存者』——的成就。這些不具名的抄經士一絲不苟、小心翼翼地抄寫這部聖典。」雖然時至今日,大多數抄寫員已姓名不詳,但其中一個馬所拉學士家族的名字卻被人清楚記錄下來。這個家族就是本·阿謝爾。關於這個家族和與之共事的馬所拉學士,我們認識有多少?

本·阿謝爾家族

聖經中原本用希伯來語寫成的部分時常稱為舊約。猶太抄經士準確可靠地小心抄寫聖經這部分的各書。從公元第六至第十世紀,這些抄寫員稱為馬所拉學士。他們的工作包括些什麼呢?

有多個世紀,人們只將希伯來語的輔音寫下來,讀者閱讀時會自行加上元音。可是,到了馬所拉學士的日子,這種語言的正確讀音已逐漸失傳,因為當時許多猶太人都不再熟悉希伯來語。於是那些居住在巴比倫和以色列的馬所拉學士創立了一種寫在輔音附近的符號,用來標明重音所在以及元音的正確讀法。當時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注音系統,但證據顯示,加利利海提比里亞——本·阿謝爾家族所居之地——的馬所拉學士制定的系統最具影響力。

有關方面列出這個傑出家族中五代馬所拉學士,始於公元第八世紀有長者之稱的阿謝爾。其後幾代包括尼赫邁亞·本·阿謝爾、阿謝爾·本·尼赫邁亞、摩西·本·阿謝爾,最後是公元第十世紀的阿倫·本·摩西·本·阿謝爾。a這些男子率先改良書寫符號,務求據他們所知把希伯來語聖經文本的正確讀音表達出來。為了制定這些符號,他們要為希伯來語的文法體制定下若干準則。以往希伯來語一向沒有記錄下來的文法準則。因此,我們可以說這些馬所拉學士是最早的希伯來語語法學家。

阿倫是本·阿謝爾家族中最後一位馬所拉學士,他是第一個將這些資料編訂和記錄下來的人。阿倫將這些資料記錄在一部名為《希伯來語文法規範》的書裡。在隨後的多個世紀,這部書成為其他希伯來語文法書的範本。可是這僅是馬所拉學士所成就的較重要工作的副產品而已。這件較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須有異乎尋常的記憶力

馬所拉學士最關心的,是要準確地傳達聖經文本中的每個詞,甚至每個字母。為了確保準確無誤,馬所拉學士利用每頁旁邊的空白處,記下文本可能被以前抄寫員有意或無意地更改過的地方。馬所拉學士也在這些邊旁評注記下一些罕有形式的詞語和詞語組合,以及這些詞語在同一部書或整部希伯來語聖經中出現過的次數。由於篇幅所限,這些評語採用一種十分精簡的縮寫代號。為了利用這些評語作為進一步反覆核對的工具,他們在某些書中注明哪個詞語和字母正好位於該書的中點。他們甚至計算聖經裡的每個字母,藉此確保每個詞都被準確地抄錄下來。

在每頁的頂端和下端的空白處,馬所拉學士就他們在邊旁空白處所作的縮寫批注寫下更多詳細的評語。b這對反覆核對他們的工作頗有幫助。既然當時的經文尚未編有節數,也沒有經文彙編,馬所拉學士作覆核時怎樣找著聖經其他部分的經文呢?他們在每頁頂端和下端的空白處列出一節相若的經文的片段,藉此提醒自己這個詞語可以在聖經的什麼地方找到。由於篇幅所限,對於每節相若的經文,他們時常只能寫一個關鍵詞語去提醒自己。事實上,這些抄經士必須熟記整部希伯來語聖經,然後這些邊旁評注才會對他們有幫助。

頁邊空白處未能寫完的評注會寫在抄本的另一部分。例如,在創世記18:3頁邊空白處的馬所拉評注寫了三個希伯來字母קלד。在希伯來語,這三個字母相當於數目字134。在抄本另一部分有個表,列明馬所拉學士之前的抄經士竄改過的134個地方;在這些地方,抄經士蓄意將耶和華的名字從希伯來語文本中刪去而代之以「主」這個字。c雖然馬所拉學士發覺這些改動,他們卻沒有擅自修改這些祖傳的文本。反之,他們只在頁邊的評注指出這些曾被更改的地方。縱使以往的抄寫員擅自將文本更改了,為什麼馬所拉學士仍極度小心避免改動文本呢?他們的猶太信仰跟前人有所不同嗎?

他們相信什麼?

在這段期間,馬所拉文本不斷增加,但猶太教卻捲入一場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鬥爭之中。自公元第一世紀以來,墨守拉比訓言的傳統猶太教勢力日增。隨著《塔木德經》和拉比的評注寫成之後,與拉比所闡釋的口頭律法比較,聖經僅居於次位而已。因此,對於小心保存聖經的文本,人們可能會掉以輕心。

到公元第八世紀,一群稱為卡拉派的信徒起來反抗這種趨勢。他們強調個人研究聖經的重要性,並拒絕接受拉比的權威和《塔木德經》的解釋。他們只接受聖經文本為他們的權威。鑑於這種情形,人更有必要把聖經文本準確地保存下來,於是馬所拉學士所作的研究重新獲得了推動力。

馬所拉學士所抄寫的文本受拉比派或卡拉派的信仰影響到什麼程度呢?研究希伯來語聖經手抄本的專家戈申-戈特施泰因說:「馬所拉學士深信,……他們的天職是要保存一項古代的傳統;在他們看來,故意干預這件工作是罪無可恕的。」

馬所拉學士將準確地抄寫聖經視為神聖的工作。雖然他們個人也許深受其他宗教理念所推動,但看來馬所拉學士所抄寫的文本卻沒有受各種意識形態爭論所影響。簡要的邊旁評注使人無法利用這裡作神學上的爭辯。馬所拉學士一生最關注的是聖經文本本身,他們絕不會更改其中的內容。

從他們的工作得益

縱使血統上的以色列人已不再是上帝的選民,這些猶太抄寫員卻完全獻身於準確地保存上帝話語的工作。(馬太福音21:42-44;23:37,38)羅伯特·戈迪斯概述本·阿謝爾家族及其他馬所拉學士的成就,他寫道:「這些謙卑自抑但卻不屈不撓的抄寫員……默默地執行一件艱巨的工作:保衛聖經文本,使它不致被人刪去或更改。」(《聖經文本的結構》)結果,當馬丁·路德和丁道爾一類的宗教改革家在16世紀違抗教會的權威,開始將聖經譯成人人明白的普通語言時,他們能夠有一份保存得很好的希伯來語文本作為譯文的根據。

今日,馬所拉學士所成就的工作仍繼續使我們得益。他們的希伯來語文本乃是《聖經新世界譯本》中希伯來語聖經部分的根據。這部譯本繼續被譯成多種文字,譯者都懷著與古代馬所拉學士相若的獻身精神,致力於確保譯文準確無誤。我們也應當表現類似的精神,密切留意耶和華上帝的話語。——彼得後書1:19。

[腳注]

a 在希伯來語,「本」一詞的意思是「兒子」。因此本·阿謝爾的意思就是「阿謝爾的兒子」。

b 馬所拉學士在每頁旁邊空白處所寫的評注稱為小馬所拉。寫在頁頂端和頁下端的評注則稱為大馬所拉。抄本上其他位置所列出的資料則稱為最後馬所拉。

c 請參看《聖經新世界譯本——附參考資料》附錄1B。

[第28頁的附欄或圖片]

希伯來語的發音系統

有多個世紀,馬所拉學士一直研究把元音符號和重音標記記錄下來的最佳方法。因此,本·阿謝爾家族的每代人都繼續研究這些方法。現存的手抄本僅代表本·阿謝爾家族中兩位馬所拉學士,摩西和阿倫,所採用的風格和方法。d我們若將這些手抄本比較一下,就會發現阿倫就某些讀音和批注所定的準則跟他父親摩西所定的並不一樣。

本·拿弗他利是與阿倫·本·阿謝爾同時期的馬所拉學士。摩西·本·阿謝爾的開羅冊式抄本含有許多據稱由本·拿弗他利始創的文本特色。因此,若非本·拿弗他利本人曾在摩西·本·阿謝爾門下學習,就是兩人都保存一種較古老的共通傳統。許多學者談及本·阿謝爾和本·拿弗他利系統的不同之處,可是M.H.戈申-戈特施泰因卻寫道:「論到本·阿謝爾家族內這兩個分支系統,如果我們將兩種系統的差異說成:本·阿謝爾對本·阿謝爾,相信也跟事實相去不遠。」因此,我們只談及一種本·阿謝爾風格是不正確的。阿倫·本·阿謝爾的系統之所以成為最後採納的形式並非由於這個系統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因為公元12世紀《塔木德經》學者摩西·邁蒙尼德斯讚揚阿倫·本·阿謝爾的文本,於是人們便對這份文本另眼相看。

[插圖——希伯來字母]

出埃及記6:2的片段,一部分有元音點和變音符號,另一部分則沒有

[腳注]

d 開羅冊式抄本(公元895年)只包含較前和較後幾本先知書,這部抄本所採用的方法是摩西風格的例證。阿勒頗(約公元930年)和列寧格勒(公元1008年)冊式抄本則被視為阿倫·本·阿謝爾風格的例子。

[第26頁的圖片]

提比里亞是公元第八至第十世紀馬所拉學士活動的中心

[鳴謝]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