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可靠的預言
公元前336年,一個年輕男子登基成為馬其頓的國王,他就是後來人所共知的亞歷山大大帝。這個雄心萬丈的馬其頓王一心想征服當時的世界。可是,他渴望獲得神明保證,他的偉業會大功告成。於是他即位不久就造訪希臘中部的德爾斐神諭宣示所。相傳他來到德爾斐那天,碰巧不是請示神諭的日子;但亞歷山大不肯空手回去,硬要女祭司給他預卜未來。女祭司不勝其煩地喊道:「小伙子,你是無往不勝的!」這個年輕國王就把這句話當作預示自己會出征告捷的吉兆。
不過,亞歷山大如果查考一下聖經但以理書的預言,就會清楚知道自己征戰的結果了。這些預言非常準確地預告,亞歷山大會所向披靡。根據傳說,亞歷山大最終有機會讀到但以理書論及他的預言。據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說,馬其頓王進入耶路撒冷時,有人向他展示但以理書的預言——大概是但以理書第8章。(但以理書8:5-8,20,21)據說由於這緣故,亞歷山大的軍隊才沒有把這個城摧毀。
人與生俱來的需要
不論古今,是帝王還是平民,人人都想獲得關於未來的可靠預告。身為聰慧的受造物,我們不但研究過去,留意現在,也關注將來。中國有句諺語說得不錯:「能知三日事,必享千載富。」
自古至今,成千上萬的人為了探知未來,就向他們心目中的神明求問。就以古希臘人為例,他們有許多神諭宣示所,例如德爾斐、提洛、多多納等。希臘人來到這些地方,求問諸神有關政治或軍事的發展,以及一些私人性質的問題,例如出遠門、婚姻、生孩子等。前來求問的人不僅限於國王和軍事領袖,甚至整個部族、城市的人都透過神諭向靈界尋求指引。
據一個教授說,現在「專門研究未來的組織數目突然激增」。可是,雖然聖經是準確預言的惟一來源,許多人卻對聖經不屑一顧。他們認為聖經預言不可能提供他們想獲悉的資料。有些學者甚至將聖經預言跟古代宣示神諭的人所作的預卜混為一談。現代懷疑宗教的人一般都對聖經預言懷有成見。
我們請你親自查看一下聖經的記載。我們把聖經的預言和屬人的神諭比較過之後,發現些什麼呢?你能夠信賴聖經的預言,過於信賴古代的神諭嗎?你能夠放心信賴聖經的預言,並根據這些預言去計劃自己的一生嗎?
[第3頁的圖片]
聖經預告亞歷山大會所向披靡
[鳴謝]
Cortesía del Museo del Prado, Madrid, Spain
[第4頁的圖片]
亞歷山大大帝
[鳴謝]
Musei Capitolini, Roma
[第2頁的圖片鳴謝]
COVER: General Titus and Alexander the Great: Musei Capitolini, R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