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9 12/1 20-24頁
  • 父母教導我們愛戴上帝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父母教導我們愛戴上帝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認識聖經真理
  • 把學得的知識應用出來
  • 教導我們認識真理
  • 在塞爾馬受暴民襲擊
  • 到基列海外傳道學校受訓
  • 同爸媽一起從事海外服務
  • 照顧雙親
  • 珍貴的基督徒產業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我們的屬靈遺產豐厚可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 我們獲得一個人生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父母生病怎麼辦?
    青年人問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守》99 12/1 20-24頁

父母教導我們愛戴上帝

伊麗莎白·德利西自述

一天早上,一些攜帶武器的男子率領一群暴民前來襲擊我們。後來他們喝令爸媽從汽車下來。那時候,姊姊和我正坐在汽車的後座位;我們不禁納罕是否還會跟爸媽再見。事情發生在1941年,地點是美國亞拉巴馬州塞爾馬城附近。究竟什麼導致這次驚心動魄的經歷呢?我們從爸媽學到的聖經道理跟這件事有什麼關係呢?

爸爸杜威·方丹還是嬰孩的時候,父母親相繼去世,之後他在得克薩斯州一個農場裡,由親戚把他撫養成人。長大後他在油田幹活。1922年,即他23歲那一年,他跟年輕貌美的女子雲妮結為夫婦,婚後計劃安居下來,生兒育女。

他在得克薩斯州東部一個小鎮加里森附近的林木區築了一幢房子,在那裡種植各式各樣的農作物,包括棉花和玉米,並飼養了許多的禽畜。其後,我們幾個孩子陸續出生——小杜威在1924年5月,艾迪文娜在1925年12月,我在1929年6月。

認識聖經真理

爸媽一直以為自己很熟識聖經,因為他們是基督教會的信徒。1932年, G.W.庫克把守望台社出版的《拯救》和《政府》送給爸爸的兄長門羅·方丹。門羅很渴望把學得的知識告訴爸媽,因此他時常在我們吃早餐的時候到我家來,把一篇《守望台》文章讀給我們聽,然後「碰巧」把雜誌留下來,爸媽於是拿來閱讀。

一個星期天早上,伯父門羅邀請爸爸到鄰舍家裡討論聖經。他向爸爸保證,庫克先生一定可以解答他所有的聖經問題。爸爸回家的時候非常興奮,他對家人說:「我所有的問題都找著答案了,還學到不少額外的聖經知識呢!我一直以為自己熟識聖經,但庫克先生向我解釋清楚地獄和靈魂的真相,又說明上帝對地球的旨意是什麼,以及上帝的王國會怎樣實現他的旨意。之後我才曉得自己其實對聖經一無所知!」

我們的家一向是個社交中心,親戚朋友經常上門探訪。我們一起做乳脂軟糖、爆玉米球;有時媽媽彈琴,大家一起唱唱歌。可是,這些場合逐漸變成了討論聖經的機會。雖然我們孩子不完全明白大人所討論的題目,但由於爸媽確實熱愛上帝和聖經,我們每個孩子也學會了愛上帝和他的話語。

其他家庭也開放自己的家,每週輪流在不同的家庭聚集起來討論聖經。討論的焦點通常集中在新近《守望台》的一個課題之上。每逢輪到住在阿普爾比和納科多奇斯的家庭做東道主,我們一家就擠進我們那A型福特汽車裡一起上路。不論晴雨,我們都一定赴約。

把學得的知識應用出來

爸媽很快就看出,他們須要有跟信心相稱的行動。愛上帝就得把學到的真理告訴別人。(使徒行傳20:35)但對爸媽來說,要公開表明自己的信念並不容易,因為爸媽生性害羞謙和。然而,由於愛上帝,他們鼓起勇氣這樣做,而這又進一步幫助他們教導兒女全心信靠耶和華。爸爸說:「耶和華使農夫也敢向人傳道!」1933年,爸媽在得克薩斯州享德森市附近的一個魚塘裡受浸,藉此表明自己獻身給耶和華。

1935年年初,爸爸寫信給守望台社,問及多個有關基督徒永生希望的問題。(約翰福音14:2;提摩太後書2:11,12;啟示錄14:1,3;20:6)後來他直接從當時的社長約瑟夫·盧述福收到回信。盧述福弟兄沒有答覆爸爸的問題,而是邀請他在5月到華盛頓出席耶和華見證人舉行的大會。

爸爸想道:「不可能!我們有26公頃菜田,大會舉行的日子,正是我們要收割菜田,把收成送到市場售賣的時候。」但事有湊巧,當地發生洪水,把所有農作物、籬笆和橋梁全都沖掉。爸爸再沒藉口了,於是我們全家跟著其他見證人一起,租了一輛校車朝東北進發,行了1600公里路去出席大會。

在大會裡,爸媽聽到演講清楚解釋「大群人」是誰,並且獲知這群人可以活著渡過「大患難」。這使他們大感振奮。(啟示錄7:9,14)自此以後,爸媽一直受著在地上樂園裡享永生的希望所激勵。他們時常勸勉我們作兒女的,務要「持定真正的生命」。這生命就是在地上享有耶和華賜給我們的永生。(提摩太前書6:19;詩篇37:29;啟示錄21:3,4)雖然那時候我年僅五歲,我卻很高興能夠跟家人一起出席這個歡樂的場合。

參加完大會回家之後,我們一家合力重新種植農作物,後來獲得前所未見的豐收。這使爸媽更加堅信,人只要全心信賴耶和華,就必定會獲得獎賞。由於這緣故,他們接受了一項特別的傳道任務,同意每個月用52小時傳道。到下個種植季節來到的時候,爸媽更把所有東西都變賣了,然後買了一輛長6米闊2.4米的活動房屋車,足供我們一家五口居住。他們也買了一輛全新的雙門福特轎車,用來拉動房屋車。伯父門羅也同樣做,他和家人也遷到活動房屋車裡居住。

教導我們認識真理

1936年10月,爸媽正式投入先驅服務,意即全時的傳道工作。我們一家人在得克薩斯州東部的各村莊傳道,當地的人很少機會聽見王國的信息。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我們四處周遊,我們覺得這樣的生活蠻有意思。爸媽像早期的基督徒一樣,甘願獻出自己,把聖經真理傳給別人。他們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孜孜不倦地教導我們。

我們幾個孩子尤其賞識媽媽的忘我精神;她甘願放棄自己舒適的家,投身先驅工作。她唯一捨不得放棄的東西是她的縫紉機。這實在令我們得益不淺。由於媽媽擅長裁剪,我們一家人總是衣著光鮮的。每次我們出席大會,媽媽必定替我們各人縫製新衣。

我還清楚記得赫爾曼·韓素爾和他的一家駕著一輛守望台播音車前來我們地區傳道的情景。他們把汽車停在人煙稠密的地方,然後播放簡短的錄音演講,之後個別探訪對聖經感興趣的人,教他們進一步認識真理。小杜威很喜歡跟赫爾曼十餘歲的兒子米爾頓一起作伴。現在米爾頓是守望台社的社長。

1937年,艾迪文娜在俄亥俄州哥倫布舉行的大會中受浸,爸媽則受委任成為特別先驅。那時候,特別先驅每月至少要用200小時傳道。回顧過去,媽媽的確為我立下優良的榜樣,使我看出,不論基督徒組織把什麼工作委派給我丈夫,我都當全力支持。

爸爸每逢跟整家人研究聖經,他必定帶我們同去,目的是要讓對方的兒女見到一些好榜樣。他要我們讀出一些經文,也回答一些顯淺的問題。結果,這些家庭當中有許多年輕人至今還一直忠貞地事奉耶和華。事實上,這也為我們奠下穩固的基礎,使我們繼續愛戴上帝。

小杜威年紀漸長,覺得跟兩個妹妹一同住在狹窄的房屋車裡實在不方便,於是在1940年決定遷出,跟另一個見證人同住,一起從事先驅工作。後來,他跟奧德麗·巴倫結婚。奧德麗也得到爸媽悉心教導,所以她也深愛爸媽。1944年,小杜威因為嚴守基督徒的中立而入獄,奧德麗就跟我們一起住在擠迫的房屋車裡。

1941年,見證人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市舉行大會,在會上,盧述福弟兄直接對特別坐在台前的許多5至18歲的孩子講話。當時,艾迪文娜和我坐在前排靜心聆聽;他的語調溫和清晰,就像仁愛的父親在家裡教導自己的孩子一般。他鼓勵作父母的說:「今天,基督耶穌正召聚契約的子民到他跟前,強而有力地告訴他們,要教導兒女學習正義。」然後他說:「要把兒女留在家裡,教導他們認識真理!」值得慶幸的是,爸媽的確這樣做!

我們在大會裡接獲一本新冊子,題名為《為耶和華的僕人辯護》。內容綜述耶和華見證人在法庭上獲得勝訴的案件,包括在美國最高法院勝訴的一些案件在內。爸爸跟我們整家人一起討論其中的內容,但當時我們卻沒想到,原來這正好裝備我們面對數星期後在亞拉巴馬州塞爾馬鎮所發生的事故。

在塞爾馬受暴民襲擊

在本文起頭提到的可怕事件發生的那個早上,爸爸親自遞交了一封信給塞爾馬的治安官、市長和警察局長,解釋我們受到憲法保護,有權在當地從事傳道活動。可是,他們卻決定把我們逐出鎮外。

在傍晚時分,五個攜帶武器的男子走進我們的房屋車,脅持媽媽、姊姊和我做人質。他們徹底搜查車內的所有東西,希望找出證物可以用來指控我們顛覆政府。這時候,爸爸正在外邊,那些男子用槍對準爸爸,喝令他把汽車跟房屋車掛上鉤。當時我不知死活,眼見這些人把我們當做危險人物看待,覺得很滑稽,所以和姊姊不禁咯咯地笑起來。爸爸瞪了我們一眼,我們才醒覺過來。

我們準備離去的時候,那些男子要艾迪文娜和我坐上他們的汽車,但爸爸堅決地說:「除非你們殺了我,否則休想帶走我的女兒!」經過討價還價之後,我們終於獲准全家同坐一輛車,武裝的男子則駕車尾隨著我們。離開市區約25公里之後,他們示意要我們把汽車停在高速公路旁邊,然後著令爸媽下車。他們輪流游說爸媽,說:「放棄你們的宗教吧!回到農場去,重操你們的故業,專心養育你們的女兒好了!」爸爸盡力向他們解釋自己的立場,卻勞而無功。

最後,一個男子說:「快走吧,以後不要再到達拉斯郡來,不然我們就把你們通通殺掉!」

我們終於逃出生天,於是繼續上路。數小時後,我們把汽車停在路邊過夜。在此之前,我們曾把那幾個男子的汽車號碼記下來。爸爸迅速把所發生的事告知守望台社;幾個月之後,那幾個男子終於被警方逮捕。

到基列海外傳道學校受訓

1946年,艾迪文娜接獲邀請到紐約南蘭星鎮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的第七屆受訓。她的一位導師,艾伯特·史勞德,向他以前的先驅同伴比爾·埃爾羅德談及艾迪文娜的為人和品格;當時比爾在紐約布洛克林耶和華見證人世界總部的伯特利之家服務。a艾伯特介紹兩人彼此認識。艾迪文娜從基列學校畢業大約一年之後,他們結為夫婦,婚後從事全時服事職務多年,其中五年是在伯特利服務。1959年有一天,史勞德弟兄向第34屆基列畢業生宣布,他的親密摯友已經做了一對孿生兄妹的爸爸。

1947年年底,我和爸媽正在密西西比州默里迪恩市服務,我們三人同時接獲邀請前往基列學校第11屆受訓。我們大感意外,因為按照社方規定,當時我的年紀太輕,爸媽則年紀太大。但社方格外通融我們,於是我們欣然接受這個不配得的特權,有機會受到深入的聖經訓練。

同爸媽一起從事海外服務

我們被派往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服務。直到畢業之後一年多,我們才在1949年12月抵達波哥大的海外傳道員之家;當時這個家庭已經有三名成員。起初爸爸覺得,要他學西班牙語,不如叫他教當地人學英語還容易一點!不錯,我們確實經歷到不少困難,但所得的福分卻難以估量!1949年,哥倫比亞的見證人數目還不到100人,但現在已經超過10萬人了。

我們在波哥大服務了五年,爸媽被轉派到卡利市去。1952年,我跟哥倫比亞的一個海外傳道員同工羅拔·德利西結了婚。b婚後我們留在哥倫比亞服務,直至1982年。在那一年我們被調派到墨西哥去,一直留到現在。1968年,爸媽因為健康問題,不得不返回美國接受治療。康復之後,他們在亞拉巴馬州的莫比爾附近繼續做特別先驅。

照顧雙親

歲月不饒人,爸媽步入晚年之後,很多事都有心無力而需要別人照顧和幫助。他們於是請求社方把他們調派到亞拉巴馬州接近艾迪文娜和比爾所住的地方阿森斯服務。後來兄長小杜威覺得,要是家人一起住在南卡羅來納州,就可以互相照應。於是比爾帶同爸媽和家人一起遷到格林伍德去。他們懷著愛心作出這樣的調整,使爸媽可以得著適當的照顧,也使羅拔和我可以放心,繼續留在哥倫比亞從事海外傳道工作。

1985年,爸爸因為中風而失去語言能力,而且不得不長期臥病在床。我們於是召開家庭會議,商討怎樣以最妥善的方法照顧爸媽。最後,大家決定由奧德麗負起照顧爸爸的主要責任;羅拔和我就每星期寫信給他,講述一些富於鼓勵的經歷,並且盡可能時常回去探望他。

最後一次探望爸爸時的情景,我們依然歷歷在目。他當時已無法清晰發音,不過,他聽見我們打算返回墨西哥服務,就很吃力卻充滿感情地用西班牙語說:「再見!」我們由此知道,他的確全力支持我們的決定,贊成我們繼續留在海外傳道的崗位之上。他在1987年7月去世,媽媽在九個月後也與世長辭。

後來,我從寡居的姊姊艾迪文娜收到一封信,信裡的一段話充分表達了我們幾兄妹對爸媽的感想。她說:「我非常珍惜我所獲得的豐厚基督徒產業。我從沒認為,如果爸媽以其他方式教養我們,我們會比現在更快樂。他們不但有堅定的信心,也表現自我犧牲的精神,並且全心信賴耶和華。他們的榜樣使我有力量渡過許多艱辛的歲月。」她最後說:「感激耶和華,爸媽以言行向我們表明,只要我們以事奉仁愛的上帝耶和華為生活的重心,我們必定可以得著滿足和快樂。」

[腳注]

a 請參閱英語版《守望台》1988年3月1日刊,11,12頁。

b 請參閱《守望台》1961年7月15日,439-441頁。

[第22,23頁的圖片]

方丹家人合照:(左至右)杜威、艾迪文娜、雲妮、伊麗莎白、小杜威;右圖:伊麗莎白和小杜威在韓素爾播音車的擋泥板上合照(1937年);右下圖:伊麗莎白在16歲那年掛著標語牌傳道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