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揚好消息——運用說服力
1 好消息的傳道員力求說服人接受真理是適當的嗎?絕對適當!(徒18:4)使徒保羅提醒提摩太,後者是受到母親和祖母的說服而成為信徒。(提後3:14,《新世》)去說服某個人意味到要以誠懇的話打動他,就一項信仰、事情的處境或一項行動誠摯地與他推理。
2 使徒保羅便曾把說服的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在雅典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徒17:16)可是,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並沒有直率地告訴在場的人他們崇拜偶像是徒然的。他機巧地避過了一場可怕的感情對峙,把人們的注意引到『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然後,他作了一個有力的見證,結果成效斐然。——徒17:23,28,29,34。
要有鑑別力
3 保羅清楚表明,說服力絕非僅是感情澎湃的演說或長篇大論。我們必須具有洞察力,對我們與之交談的人的感覺、信念及興趣表現鑑別力。我們需要保持警覺,敏於留意戶主的感情也許就是阻止他們開明地考慮聖經教訓的真正障礙。——箴16:23。
4 且舉個例。人也許在感情上對死去的親人念念不忘,因此他相信魂是不死的。有什麼說服方式可以幫助他認識真理?與其直接告訴戶主他的信念是錯的,而魂是會死的,運用說服技巧去衝破他的感情障礙而跟他推理豈不是好得多嗎?我們可以告訴他,我們了解他的感受,因為我們也曾痛失親人。但我們從復活的應許尋得安慰;屆時,我們會與死去的親人團聚,再次享受與他們作伴的樂趣。然後可以讀出及討論適當的經文。我們若運用鑑別力,並且用鹽調和自己的言語,就能夠在宣揚好消息方面具有說服力。——箴16:21;西4:6。
運用比喻
5 比喻在說服人調整思想方面大有功效。一個傑出的例子就是拿單以審慎的方式打動大衛王的心。(撒下12:1-14)精選的比喻訴諸理智,激發感情。它們促使人較易於掌握新思想。例如,你可以將地球比作一所房屋,其上的人比作房客。房客若沒有好好照料這所房屋,屋主並不會把房屋毀去,反之他會把房客趕出。有鑒於此,上帝也不會毀滅地球,反之他會肅清惡人。——賽45:18。
6 說服力並非萬能。人若不願意相信或在生活上作出改變,他們就依然會一仍舊貫。(太13:14,15)雖然如此,世上仍有許多心地忠實的人等待人將王國信息帶給他們。為了幫助這些人,我們應當盡量以合理的方式努力在傳道工作上養成及發揮說服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