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腦科技懷具平衡觀點
1 使徒保羅敦促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不要分心,因為「剩下的時候減少了」。(林前7:29)既然這個舊事物制度的終結越來越近,我們就應該『首先尋求王國和上帝的正義』,並且「買盡時機」。這樣做實在是當務之急!時間是寶貴的。——太6:33;弗5:15,16。
2 一直以來,世人都讚譽科技大大節省時間。比方說,用電腦的人只要按一下按鈕,就可以立時得到大量資料。一般方法要用上幾個小時或幾個星期才能做完的工作,電腦往往只花幾秒就能辦妥。只要人用得其所,電腦是有用的工具。
3 電腦真的節省時間嗎?:另一方面,享用這些科技是要付出代價的。使用的人要花的金錢和時間可不少。用者也許要花好幾小時才能學會叫電腦做某些工作。此外,被科技迷住的人可能花掉本來可以好好利用的時間。我們的觀點必須保持平衡,謹記使徒保羅勸戒我們,『行事要像有智慧的人,要買盡時機』。我們務要記得這段話所包含的原則。——參看哥林多前書7:31。
4 有很多懷著好意的人設計了一些電腦程式,幫助弟兄保存會眾記錄。當然,人怎樣用自己的電腦純粹是個人決定。可是社方已經提供各樣會眾記錄表格。這些記錄不該存放在電腦內,因為孩子或其他未經授權的人有辦法取得這些資料。所有會眾記錄,包括會計記錄、會眾傳道員記錄卡等,都應該用社方提供的表格保存。這些會眾表格的資料不該儲存在電腦內,免得會眾的機密記錄外泄。
5 在委派人擔任神治傳道訓練班和服務聚會節目的時候,有責任感的監督應該運用辨識力。他們要記住某個節目所發揮的資料。舉例說,訓練班裡有些資料不是每一個學生都適宜處理的。監督應該考慮到演講的目的、講者的資格、資料的性質,而不該讓電腦決定一切。
6 就算有人把準備好的資料放在電腦網絡上,在會眾聚會裡擔任節目的弟兄也不該為了省工夫,就倚賴別人的材料。要是提供資料的人來歷不明,這樣做就更不應該。有責任感的基督徒不會把準備好的聖經演講或會眾節目冒昧地放在電腦網絡上,讓別人使用。不過,對個別的弟兄來說,電腦和社方的《守望台書庫》惟讀光碟可以是有用的工具,幫助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成果的研究。
7 有些人複製電腦程式、價目表和相關的說明書,在弟兄當中分發。也有些人用電子工具準備、分發服務聚會和神治傳道訓練班的節目。一般來說,弟兄最好還是自己準備資料,顧及本地的需要。(提前4:13,15)基督徒絕對不該利用會眾關係來謀取經濟利益。
8 至於用電腦把經文打印出來,分給傳道員在《守望台》研究班或會眾書籍研究班上使用又怎樣呢?其實,傳道員最好還是自己在聖經和研讀的刊物上做點筆記和記號。在聚會裡使用電腦打印出來的引錄經文可以使人不願翻閱聖經。可是,在聖經研究或會眾聚會裡查閱經文是一種訓練,裝備我們在外勤服事職務上有效地運用聖經。況且,聽眾直接閱讀聖經通常效果較好。要是引用的經文較長,講者鼓勵聽眾跟著一起閱讀的話,這樣做就尤其重要。
9 其他不易察覺的重大危險:《守望台》1993年8月1日刊17頁指出,把電腦跟電子告示板聯繫起來可以造成嚴重的屬靈危險。正如無恥之徒可以把電腦病毒(設計成毀壞電腦檔案的程式)放在電子告示板上,叛道者、教士、設法在道德或其他方面腐化別人的人,也可以把他們的有毒思想隨便放在電子告示板上。電子告示板必須受到適當監管,只讓耶和華手下成熟、忠心的僕人使用;要不然,就算告示板注明「只供耶和華見證人使用」,基督徒也可以接觸到「不良的交往」。(林前15:33)社方收到報告,顯示有些使用所謂私人網絡的人不但臆測屬靈的事,還給人不良的勸告,散播閒話和錯誤資料,灌輸消極思想,提出破壞信心的詰問和懷疑,而且私自解釋聖經。表面上看來,有些資料似乎有趣吸引、增廣見聞,當中卻可能夾雜了一些有毒成分。基督徒應該仰望「忠信睿智的奴隸」分發適時的靈糧,澄清聖經的問題。(參看《守望台》1994年7月1日刊9-11頁。)基督徒負有嚴肅的責任,要保衛自己的信心,擯除一切腐化的影響。基督徒既然有這個責任,就應該時刻知道跟自己交往的人到底是誰。——太24:45-47;約二10,11。
10 同一篇《守望台》文章也強調尊重版權法是十分重要的。設計、售賣電腦程式的公司多半持有程式的版權。他們通常會給客戶一份使用許可證,概述怎樣使用程式才算合法。許可證一般說物主不得把程式複製給別人。事實上,國際版權法規定,複製程式給別人是非法的。很多貪婪的人就算犯了法也不會不安,基督徒卻應該在法律問題上按良心行事,把凱撒的東西償還給凱撒。——太22:21;羅13:1。
11 有些大公司售賣的電腦預先安裝了一些程式,而且附有使用許可證。可是,有些電腦商店卻不能提供許可證,因為他們預先安裝的程式是非法的。這樣,購買的人就會觸犯使用程式的法例。跟這點有關的是,基督徒不該未經原主合法授權,就把有版權保障的資料(例如社方的刊物)放在電子告示板上,或者從告示板上抄錄到電腦裡。——來13:18。
12 基督徒應用任何科技都必須權衡利弊,提防使用上的潛在危險。比方說電視也有好處,但今天電視對人類造成十分有害的影響,就是世俗的人也深表關注。電腦網絡遍及全球,可以把無限的寶貴資料傳到人的家裡和工作的地方。商業機構、各種組織和個別的人假如要緊隨身邊一日千里的社會,處理個人或生意上的事務,電腦網絡可以提供極為有用的服務。另一方面,電腦網絡也充斥著各樣難題,例如色情資訊、造成分裂仇恨的宣傳,還有詳細資料教人怎樣做一些可鄙邪惡的事。
13 所以,基督徒有很多重大理由要對電腦科技懷具平衡觀點。社方發行了電腦磁碟版的《新世界譯本》和《洞察聖經》,設計了「檢取經文」的電腦程式;很多人都喜歡運用。社方也發行了《守望台書庫》的惟讀光碟,加了一些額外的檢索功能;用過的人都發覺獲益良多。雖然我們承認某些科技很有價值,人也可以用這些現代科技來達成有益的目的,使用的人卻要小心,免得蒙受不利影響。我們務要保持平衡。不然的話,就算我們使用科技的方式無害,我們也可能變得漫無節制,浪費了本來獻給上帝的時間,不能專心執行我們的首要工作,不再追求我們的首要目標。——太6:22;2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