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月報》 8/11 4-6頁
  • 你能到「馬其頓」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能到「馬其頓」嗎?
  • 王國傳道月報-2011年
  • 相似資料
  • 你能不能「到馬其頓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 你能夠到外地服務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擴大服務的方法
    組織起來遵行耶和華的旨意
  • 特別需要更多福音宣揚者的地方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查看更多
王國傳道月報-2011年
《月報》 8/11 4-6頁

你能到「馬其頓」嗎?

1.什麼推使保羅和同伴到馬其頓去?

1 大約公元49年,使徒保羅離開敘利亞的安提阿,展開第二次海外傳道之旅。他本來打算前往小亞細亞,探訪以弗所和其他城市。然而,聖靈使他看見一個異象,請他「到馬其頓來」。他和同伴欣然接受邀請,結果有榮幸在當地建立第一群會眾。(徒16:9,10;17:1,2,4)今天,世上有些地區著實需要更多收割工人。(太9:37,38)你能伸出援手嗎?

2.為什麼有些傳道員沒認真想過遷到外地去?

2 你也許希望像保羅那樣到外地傳道,但還沒認真想過遷到外地去。原因可能是:礙於年齡,礙於是個獨身的姊妹或者有年幼的子女,你無法申請到基列學校受訓;你也可能覺得自己很難學會外語,因而沒有想過搬到外地去,又或者你為了掙錢養家而移居海外,現在要再遷到另一個地方去,難免有點猶豫。可是,你向上帝禱告,仔細考慮之後,可能發覺上述情況不一定妨礙你遷到外地,到需求大的地區服務。

3.為什麼無需受過海外傳道的訓練,也能到外地傳道,取得成果?

3 必須受過訓練才能到海外傳道嗎?為什麼保羅和同伴能取得成果呢?原因是他們仰賴耶和華,信靠他的聖靈。(林後3:1-5)因此,即使環境不容許你接受專門的訓練,你仍然可以到外地傳道,取得成果。請也記住,你正從傳道訓練班和傳道工作聚會受到持續不斷的訓練。如果你有目標到基列學校受訓,或接受類似的培訓,你遷到另一個國家,體驗一下做海外傳道員的滋味,日後你受到邀請去接受進一步的培訓,這些寶貴的經驗就會大派用場。

4.為什麼長者不該排除到外地傳道的想法?

4 長者 在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國家裡,靈性成熟而身體健康的長者可以成為寶貴的資產。你已經退休嗎?有些人雖然退休金不多,卻能在發展中國家生活得不錯,因為當地的生活費,包括優質醫療護理的費用,比他們的家鄉便宜得多。

5.一個弟兄退休後,遷到外地服務,請講述一下他的經歷。

5 在一個說英語的國家,有個弟兄是長老,也是先驅。他退休後就遷到東南亞一個旅遊勝地,協助當地一個只有9個傳道員的英語小組。這個小組要向住在當地的3萬個外國人傳道。這個弟兄來了以後,不到兩年,就有50人參加聚會。這個弟兄說:「來到這裡之後,我得到許多可貴的福樂,是前所未有的,多得無法一一細說!」

6.一個獨身的姊妹遷到需求更大的地區服務,請講述一下她的經歷。

6 獨身的姊妹 耶和華大大任用婦女,在需求更大的國家宣揚好消息。(詩68:11)一個年輕的獨身姊妹定下目標,到外地擴大她的傳道職務,但她的父母擔心她的安全,這是可以理解的。於是她選擇了一個政局和經濟都相當穩定的國家,然後寫信給當地的分部辦事處,取得了一些明確而有用的資料。她在那個國家住了六年,得到了許多福樂。她憶述:「在家鄉我很少有機會主持聖經研究,但來到需求更大的地區服務以後,我能主持許多聖經研究。我的教導能力也因而提升了。」

7.一個家庭遷到外地服務,請講述一下他們的經歷。

7 有家眷的人 如果你有兒女,就一定無法遷到外地去傳講好消息嗎?一對夫婦有兩個兒女,年齡分別是八歲和十歲。他們決定試試看。做母親的憶述他們的經歷:「我們很高興能在這裡教養兒女成人,因為他們有很多機會跟特別先驅和海外傳道員交往。到需求更大的地區服務,豐富了我們的一生。」

8.到外地服務而不學習外語是可能的嗎?請說明。

8 語言問題 你是不是一想到要學習外語,就覺得自己不可能遷到外地服務呢?在需要更多王國傳道員的國家裡,有一些人說的語言可能就是你的母語。一對說英語的夫婦遷到一個說西班牙語的國家,當地有很多移民說英語。這對夫婦先從分部辦事處取得一些資料,知道當地有幾群英語會眾需要人協助,他們挑選了其中一群,探訪了這群會眾兩次。回家以後,就縮減每月的開支,儲了一年錢。做好搬遷的準備之後,當地的弟兄幫助他們找到一個他們能負擔租金的房子。

9,10.離開家鄉移居海外的人不妨想想什麼?原因是什麼?

9 僑民 你是離開家鄉,移民到本地來的嗎?那時你可能還沒學習聖經。也許現今在你的家鄉,收割工人需求殷切。你有沒有想過回國協助收割工作呢?在你的家鄉,相對於外地人,你也許更容易找到工作和住所。你也很可能會說家鄉話。另外,你家鄉的人或許樂於跟外地人說話,但你向他們傳講王國的好消息,他們可能更樂於聆聽。

10 一個男子從阿爾巴尼亞逃難到意大利。他在那裡找到一份好工作之後,就匯錢給在阿爾巴尼亞的家人。他認識了真理以後,開始教一群意大利特別先驅阿爾巴尼亞語。這些先驅將遷到阿爾巴尼亞,在這個需求更大的地區服務。這個弟兄寫道:「我離開家鄉,他們卻要往那裡去。他們不懂阿爾巴尼亞語,卻極其興奮地要到那裡服務;我的母語是阿爾巴尼亞語,我也熟悉阿爾巴尼亞的文化,幹嗎還留在意大利呢?」弟兄決定回阿爾巴尼亞,協助傳講王國好消息。他說:「我有沒有後悔放棄在意大利的工作和掙錢的機會?絕沒有!我在阿爾巴尼亞找到了最重要 的工作。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一切為耶和華服務,這份工作也為我帶來恆久的快樂!」

11,12.考慮遷到外地的傳道員該怎樣做?

11 怎樣著手 保羅和同伴前往馬其頓之前,原本打算朝西走,但「聖靈禁止他們」,他們就轉向北走。(徒16:6)他們靠近庇推尼時,耶穌不准他們前進。(徒16:7)今天,耶和華也繼續通過耶穌監督傳道工作。(太28:20)因此,要是你正考慮遷到外地,要禱告尋求耶和華的指引。(路14:28-30;雅1:5;見附欄「怎麼知道某個地方是否有更大需求」)

12 不妨詢問一些長老和成熟的基督徒,聽聽他們客觀的意見。(箴11:14;15:22)也不妨閱讀我們的書刊裡有關在外地服務的文章,搜集你考慮遷到的那些國家的有關資料。你能先到你感興趣的國家走一趟嗎?最好多留一些日子。要是你正認真考慮是否遷到另一個國家去,你可以翻查今年的《年鑑》,找出當地分部辦事處的地址,然後寫信索取資料。然而,不要直接寫信給當地的分部辦事處,而要把信件交給會眾的長老,讓他們加上評語和寄出。(請看《組織起來遵行耶和華的旨意》109-110頁)

13.分部辦事處會在哪些方面協助你?但你也負有什麼責任?

13 當地的分部辦事處會給你一些關於當地的有用資料,有助於你作出決定,但不會替你寫保證信、申請居留權、辦理簽證或其他法律文件,也不會替你找房子。這些個人的事務,在搬遷之前,你必須仔細考慮和辦妥。此外,你自己也要到領事館索取資料,以便申請簽證和工作許可證。凡遷到外地服務的傳道員都該能照顧自己的需要,也要遵從法律所定的要求。(加6:5)

14.探訪或遷到傳道工作受限制的國家時,要當心什麼?

14 傳道工作受限制的國家 在一些國家裡,弟兄姊妹在崇拜方面必須十分謹慎。(太10:16)如果傳道員探訪或遷到那裡,可能在無意中引起當局對我們活動的注意,危害到當地弟兄的安全。要是你考慮遷到這樣的國家,請在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前,寫信給本地的分部辦事處,信件要交由你會眾的長老團寄出。

15.礙於環境而未能遷到外地的傳道員,可以怎樣在本地擴大自己的傳道活動?

15 要是不能遷到外地 要是你不能遷到外地,千萬不要氣餒。也許有另一道工作的「大門」為你打開。(林前16:8,9)你的分區監督可能知道哪些地區需要更多傳道員,而且離你的住所也不太遠。也許你能協助鄰近的一群外語會眾或小組。或者你能在目前的會眾擴大自己的傳道活動。無論你的環境怎樣,要緊的是你全心事奉耶和華。(西3:23)

16.如果有傳道員想遷到外地服務,我們該有什麼反應?

16 你認識某個靈性成熟並有志到外地服務的傳道員嗎?要給他鼓勵和支持!保羅離開敘利亞的安提阿時,安提阿是羅馬帝國境內第三大城市(僅次於羅馬和亞歷山大)。安提阿會眾的傳道地區這麼大,按理也需要保羅留下來幫忙,加上保羅如果離開安提阿,當地會眾也可能十分掛念他。然而,聖經並沒有說安提阿的弟兄勸保羅留下來,看來剛相反,他們具有宏觀的視野,明白到他們傳道的「田地就是世界」。(太13:38)

17.我們有什麼理由要考慮到「馬其頓」去?

17 保羅和同伴接受邀請,前往馬其頓,結果大大蒙福。在馬其頓的腓立比,他們遇見呂底亞,耶和華敞開呂底亞的心,「使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徒16:14)想像一下,當呂底亞和全家人受浸時,保羅和同伴多麼高興!今天,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裡,仍有不少像呂底亞那樣心地善良的人還沒聽過王國信息。如果你能到「馬其頓」,也許你能找著這樣的人,幫助他們,體驗到施與的喜樂。

怎麼知道某個地方是否有更大需求

  • 查看今年的《年鑑》,留意傳道員與人口的比率。

  • 運用《索引》搜集有關這個國家的文章和經歷。

  • 跟去過或在那個國家居住過的傳道員談談。

  • 如果你想找可以用你自己母語傳道的國家,不妨翻查一些世俗的資料,例如上網瀏覽,看看那裡有多少人說你的母語。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