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班課文 34
唱詩第107首 效法愛的完美典範
向犯罪的人顯出愛心和憐憫
上帝的仁慈是要引導你悔改。——羅馬書2:4
中心思想
看看會眾裡如果有人犯了嚴重的罪,長老會怎樣努力幫助他們。
1.一個人即使犯了重罪,也有什麼機會?
上一篇課文說明了,當哥林多會眾有人犯下嚴重的罪時,使徒保羅是怎樣處理這件事的。那個犯罪的人不肯悔改,所以必須從會眾當中被除去。不過我們可以從本篇課文的主題經文看出,即使一些人犯下嚴重的罪,耶和華也能夠引導他們悔改。(羅馬書2:4)那麼,耶和華會怎樣通過長老來幫助他們悔改呢?
2-3.如果我們知道有人犯了嚴重的罪,就應該怎麼做?為什麼?
2 如果長老不知道一個人犯了嚴重的罪,就沒辦法幫助他。所以,我們知道有人犯了嚴重的罪時,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鼓勵他向長老求助。(以賽亞書1:18;使徒行傳20:28;彼得前書5:2)
3 但如果對方不願意去找長老,我們又該怎麼做呢?我們就要親自去告訴長老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這樣做其實是對犯罪的人顯出愛心,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得到所需的幫助。如果他繼續犯罪,就會進一步破壞自己跟耶和華的友誼,也有可能損害會眾的名聲。當然,把這樣的事告訴長老並不容易,但因為我們愛耶和華和這個犯罪的人,我們會勇敢地這樣做。(詩篇27:14)
長老怎樣幫助犯了重罪的人
4.如果有人犯了嚴重的罪,長老會盡力怎麼做?
4 如果會眾裡有人犯了嚴重的罪,長老團會選出三個符合資格的長老組成一個委員會。a這些長老必須有謙卑和謙虛的態度。雖然他們會盡力幫助犯罪的人悔改,但他們知道,他們不能強迫對方改變。(申命記30:19)他們也明白,不是每一個犯罪的人都會像大衛王一樣有好的反應。(撒母耳記下12:13)有些人可能不肯聽耶和華的勸告。(創世記4:6-8)但無論如何,長老都會竭盡所能引導犯罪的人悔改。那麼,長老在這樣做時會留意哪些原則呢?
5.長老跟犯罪的人會面時,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提摩太後書2:24-26)(另見圖片)
5 在長老眼中,犯罪的人是迷失的綿羊,仍然十分寶貴。(路加福音15:4,6)因此,在跟犯罪的人會面時,長老不會說話不留情面,也不會用冷酷無情的態度對待他。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只需要按照既定程序提出問題,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就好。相反,他們會顯出提摩太後書2:24-26(請讀)提到的美好特質,態度溫和,仁慈體貼,力求打動對方的心。
跟古代的牧羊人一樣,長老會盡力找回迷失的綿羊(見第5段)
6.在跟犯罪的人會面之前,長老可以怎樣在心裡作好準備?(羅馬書2:4)
6 長老會提前在心裡作好準備。他們記得保羅說過「上帝的仁慈是要引導你悔改」,所以他們會盡力效法耶和華,仁慈地對待犯罪的人。(請讀羅馬書2:4)他們也會記得自己最重要的身分是牧人,而且會按照基督的指示,效法他的好榜樣牧養羊群。(以賽亞書11:3,4;馬太福音18:18-20)因此,在跟犯罪的人會面之前,委員會的長老們會認真禱告,謹記他們的目標是引導犯罪的人悔改。他們會仔細查考聖經和聖經書刊,也會禱告求耶和華賜給他們辨識力。他們還會仔細想想,關於這個人的背景他們需要知道哪些事,從而了解這個人為什麼會有錯誤的思想、態度和行為。(箴言20:5)
7-8.在跟犯罪的人會面時,長老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顯出耐心?
7 長老會效法耶和華顯出耐心。他們記得耶和華在古代怎樣對待犯罪的人。例如,耶和華曾耐心地跟該隱推理,提醒他犯罪會有什麼後果,而服從會有什麼福分。(創世記4:6,7)耶和華也曾派先知拿單去勸告大衛。當時拿單善用比喻,打動了大衛的心。(撒母耳記下12:1-7)耶和華還「不斷」派先知到叛逆的以色列人那裡,「一次又一次地」勸誡他們。(耶利米書7:24,25)耶和華不是等到自己的子民悔改之後才伸出援手。事實上,當他們還在犯罪的時候,耶和華就採取主動,促請他們悔改。
8 長老在幫助犯了重罪的人時,會效法耶和華的榜樣。他們會按照提摩太後書4:2的話去做,也就是「懷著極大的耐心」跟犯錯的弟兄姐妹推理。長老會時刻克制自己,懷著耐心激勵犯罪的人,讓他們發自內心想要做正確的事。如果長老變得煩躁或開始生氣,犯罪的人可能就不會再聽長老的勸告,甚至會被絆倒而不願意悔改。
9-10.長老可以怎樣幫助犯罪的人反省自己?
9 長老會盡力了解有哪些因素導致這個人犯罪。比如,這個人是不是忽視了個人研讀或傳道工作,結果漸漸軟弱下來呢?他是不是越來越少向耶和華禱告,或者禱告變得越來越敷衍呢?他不再努力跟錯誤慾望搏鬥了嗎?他常常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他選擇的娛樂是怎樣的?他的友伴和娛樂對他的思想和內心造成了什麼影響?他知道自己的行為令天父耶和華有什麼感受嗎?
10 長老會善用問題,幫助對方想想是什麼導致他犯下了嚴重的罪。在這個過程中,長老會顧及對方的感受,不會打探不需要了解的細節。(箴言20:5)此外,長老也可能會像拿單一樣善用比喻跟對方推理,幫助他看出自己錯在哪裡。說不定犯罪的人在第一次跟長老會面時,就會開始因為自己錯誤的想法和行為衷心懊悔。他的思想和態度甚至有可能徹底改變過來。
11.耶穌怎樣對待犯罪的人?
11 長老會努力效法耶穌。復活了的耶穌在幫助大數城的掃羅時,問他:「掃羅,掃羅,你為什麼迫害我?」耶穌用這個問題幫助他思考,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使徒行傳9:3-6)談到「那個自稱是先知的女人耶洗別」,耶穌說:「我曾經給她時間悔改。」(啟示錄2:20,21)
12-13.長老可以怎樣給犯罪的人時間悔改?(另見圖片)
12 長老效法耶穌,不會很快就斷定一個犯錯的人不肯悔改。不是每個人都會在第一次跟委員會會面時就悔改,有些人需要更多時間,所以長老可能會不止一次安排跟犯罪的人會面。也許在第一次會面後,犯罪的人會認真想想自己聽到的話,於是就謙卑下來,懇求耶和華寬恕他的罪。(詩篇32:5;38:18)這樣,在第二次會面的時候,犯罪的人也許會顯出跟第一次不一樣的態度。
13 長老會將心比心,以仁慈的態度引導犯罪的人悔改。他們會禱告,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耶和華的賜福,也希望犯罪的人能醒悟過來並且衷心悔改。(提摩太後書2:25,26)
為了給犯罪的人時間悔改,長老們可能會不止一次跟他會面(見第12段)
14.如果犯罪的人悔改了,這是誰的功勞?為什麼?
14 如果犯罪的人悔改了,我們大家都會非常高興!(路加福音15:7,10)那麼,這是誰的功勞呢?是長老的功勞嗎?請想想保羅的話,他說:「也許上帝會讓他們悔改。」(提摩太後書2:25)因此,犯罪的人回心轉意,不是任何人的功勞,而是上帝的功勞。保羅還說,悔改的人也許會更確切地認識真理,醒悟過來,逃出魔鬼的網羅。(提摩太後書2:26)這會是多麼美好的結果啊!
15.如果犯罪的人悔改了,長老們可以怎樣繼續幫助他?
15 如果犯罪的人悔改了,委員會的長老們會作出安排繼續牧養這個人,幫助他加強信心,不斷對抗撒但的引誘,並繼續做正確的事。(希伯來書12:12,13)另一方面,長老不會向別人透露這個人具體做了什麼。不過,長老也許需要讓會眾知道一些事,是什麼事呢?
「當著所有在場的人……責備」
16.根據提摩太前書5:20,保羅說的「在場的人」指的是誰?
16 請讀提摩太前書5:20。保羅告訴同樣身為長老的提摩太,要當著所有「在場的人」責備那些「常常犯罪的」人。保羅的話是什麼意思呢?他所說的「在場的人」指的一定是全會眾嗎?不一定。在很多情況下,「在場的人」指的只是少數已經知情的人。他們可能目擊了這件事,也可能從犯罪的人口中聽說了這件事。長老只會告訴這些人事情已經處理好了,犯罪的人也受到了糾正。
17.如果會眾裡已經有很多人知道某個人犯了嚴重的罪,或者之後很多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長老就會作出什麼宣布?目的是什麼?
17 在某些情況下,犯罪的人所做的事在會眾裡已經有很多人知道,或者之後很多人都會知道。如果是這樣,「在場的人」就包括整群會眾。這時,長老會向會眾宣布這個人已經受到責備。目的是什麼呢?就像保羅說的,這是要「讓其餘的人引以為戒」,小心不要犯罪。
18.如果受了浸的未成年人犯了嚴重的罪,長老們會怎麼做?(另見圖片)
18 如果受了浸的未成年人(未滿18歲)犯了嚴重的罪,又該怎麼處理呢?長老團會安排兩個長老去跟這個未成年人和他的基督徒父母b會面。長老們會問問父母,為了幫助孩子悔改他們已經做了哪些事。如果這個未成年人有良好的態度,而且在父母的幫助下已經有所改變,兩個長老就可能會認為沒有必要成立一個委員會來處理這個問題。畢竟,懷著愛心糾正兒女是上帝交給父母的責任。(申命記6:6,7;箴言6:20;22:6;以弗所書6:2-4)之後,為了確保這個未成年人能得到所需的幫助,長老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向他的父母了解一下情況。不過,要是受了浸的未成年人執迷不悟,不肯悔改,又該怎麼辦呢?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由長老組成的委員會就會跟他以及他的基督徒父母會面。
如果一個未成年人犯了嚴重的罪,兩個長老會跟他和他的基督徒父母會面(見第18段)
「耶和華充滿溫情,而且憐憫人」
19.長老們在幫助犯罪的人時會怎樣盡力效法耶和華?
19 保持會眾潔淨是耶和華交託給長老的責任,委員會的長老非常看重這個責任。(哥林多前書5:7)與此同時,他們也會盡力引導犯罪的人悔改。他們不會放棄犯罪的人,而會懷著積極的態度幫助他。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很想效法「充滿溫情,而且憐憫人」的耶和華。(雅各書5:11)在這方面,年長的使徒約翰立下了很好的榜樣。他滿懷溫情地對弟兄姐妹說:「我的孩子,我把這些話寫給你們,免得你們一時犯罪。可是,誰真的一時犯罪,在天父那裡有一位幫助我們的,就是正義的耶穌基督。」(約翰一書2:1)
20.下一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20 很遺憾,有時候一個犯了罪的基督徒不願意悔改。如果是這樣,他就必須從會眾當中被除去。在這樣的情況下,長老們會怎麼做呢?下一篇課文會談談這個問題。
唱詩第103首 上帝賜下仁愛的牧人
a 以前這個委員會稱為司法委員會,但審理案件只是這些長老要做的其中一項工作,所以我們以後不會再使用這個詞。我們只會簡單地說,這是一個由長老組成的委員會。
b 這些牽涉到父母的安排,也適用於法定監護人,以及其他對這個未成年人負有養育責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