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設計者》第32篇
  • 眼斑塚雉的保溫箱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眼斑塚雉的保溫箱
  • 有設計者嗎?
  • 相似資料
  • 從動物查考證據
    警醒!1979
  • 白蟻墩的通風設計
    警醒!2008年
  • 使養分歸回土壤
    警醒!1976
  • 「時刻遵守我的話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查看更多
有設計者嗎?
《設計者》第32篇
眼斑塚雉。

Albert Wright/iStock via Getty Images

有設計者嗎?

眼斑塚雉的保溫箱

眼斑塚雉生活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內陸地區。這種鳥類在孵蛋的時候,會將鳥巢的溫度維持在34攝氏度左右。不論一年四季,不管白天黑夜,鳥巢的溫度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眼斑塚雉是怎樣辦到的呢?

每年冬天,眼斑塚雉會挖一個深約1米、直徑約3米的大坑。雄鳥會用落葉、雜草和其他植物將坑填滿。到了冬末,坑裡的植物會被雨水浸濕,接著雄鳥會挖一個洞用來孵蛋,然後牠會用沙土蓋住整個坑。之後坑裡的植物開始腐爛分解,產生熱量,這就形成了一個天然保溫箱。

圖片顯示眼斑塚雉鳥窩的剖面圖,上面還有兩隻眼斑塚雉。A. 鳥窩裡有三顆蛋。B. 鳥窩底下有分解中的植物。C. 鳥窩上覆蓋沙土,隔絕太陽的熱力。D.雄鳥用爪子移動沙土將窩蓋住,雌鳥在一旁看著。

為了讓鳥蛋孵化(A),眼斑塚雉會利用太陽散發的熱力和植物分解產生的熱量來維持鳥窩的溫度(B);為了調節溫度,使鳥窩在好幾個月維持在34攝氏度左右,眼斑塚雉也會調整覆蓋在鳥窩上沙土的厚度(C);而眼斑塚雉移動大量沙土的工具就是牠們自己的爪子(D)

每當雌鳥要下蛋的時候,雄鳥都會將土移走;雌鳥下蛋後,雄鳥會立刻將沙土移回去。雌鳥會在9月到2月間下蛋,最多可產35顆蛋。a

眼斑塚雉會時不時把鳥喙插進土裡,測量溫度。牠們會按照季節調整保溫箱的構造,比如:

  • 在春天,植物腐爛分解後會散發熱量,這會使鳥窩溫度變得太高。這時為了散熱,雄鳥會把鳥窩上的沙土撥開,等鳥窩溫度降低後,再把沙土填回來。

  • 到了夏天,為了防止太陽照射的熱力使鳥窩的溫度升得太高,雄鳥會在鳥窩上堆更多沙土。不過每天清晨,雄鳥都會將沙土撥開,等鳥巢和沙土降溫後再將沙土填回來。

  • 在秋天,植物已分解完畢,不會再產生熱量,這時雄鳥會把鳥窩的土都移開,讓正午的太陽使鳥蛋和移出的沙土可以受熱。過了一段時間,雄鳥會把溫暖的沙土填回鳥窩,這樣就算到了夜晚,溫度降低,鳥窩還是可以保持溫暖。

雄鳥平均每天花至少5小時移動沙土,沙土的重量約850公斤。雄鳥移動沙土有另一個好處,就是讓土壤保持鬆軟的狀態,這樣小鳥孵出的時候就很容易破土而出了。

來看看眼斑塚雉怎樣移動鳥窩上的沙土

你認為呢?眼斑塚雉懂得維持鳥窩的溫度,是進化(演化)而來的,還是經過設計的呢?

a 鳥蛋孵化需要7至8週,所以雄鳥會辛勤工作直到4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