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日常飲食——不可掉以輕心
    警醒!1997年 | 6月22日
    • 日常飲食——不可掉以輕心

      聖經在傳道書9:7說:「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毫無疑問,進食不僅是不可少的活動,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托馬斯現年34歲,很愛吃肉,簡直無肉不歡,常常一天吃肉多次。他的早餐通常有奶、幾隻雞蛋、麵包或塗了厚厚一層黃油的烤麵包,還有香腸或熏鹹肉。他如果光顧快餐館,就總喜歡吃乾酪漢堡包、炸薯條和泡沫牛奶。要是他上餐館用膳,牛排準會是首選主菜。托馬斯常去的館子供應足680克的牛排餐,還有一個蓋滿酸奶油的烘馬鈴薯,這道菜正合他的胃口。他最愛吃的甜食就是蓋上巧克力冰淇淋的巧克力蛋糕。

      托馬斯身高178厘米,體重89公斤。根據1995年美國政府制定的飲食標準,他的體重比標準的指標超了9公斤。托馬斯說:「我不擔心自己過胖。我很健康,過去12年來,我沒有休過一天病假。我常常都精神飽滿、精力充沛;不過,剛吃過680克牛排後就另當別論。」

      托馬斯的飲食習慣會不會對他的健康不利,更糟的是,逐漸使他患上心臟病?醫學博士舍溫·紐蘭德在他所著的《死亡的原因——論生命的最後階段》一書裡,論到「形同自殺的生活模式」,這種生活模式牽涉到一種飲食習慣,就是常吃「紅肉、大塊熏鹹肉和黃油」。

      某些食物怎樣叫人易於患上心臟病呢?食物中有哪些成分是有損健康的?在探討這些問題以前,讓我們先看一下,身體過重可以怎樣危害健康。

  • 肥胖未必是福
    警醒!1997年 | 6月22日
    • 肥胖未必是福

      羅莎現年35歲,她嗟嘆說:「我的衣服太窄了,不能再穿。我現在的體重是86公斤,想不到我胖得這麼厲害!」

      羅莎的體重增了很多,她不禁擔心起來,可是,過胖的煩惱不是羅莎獨有的。就在羅莎所居住的美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是過胖的。a在十年間,英國過胖的成年人增了一倍。在以往,日本居民甚少是身量過重的,可是,過胖的問題現今在這個國家也日見普遍。

      身體過重的兒童正越來越多。在美國,大約有470萬個年輕人(6至17歲)是痴肥的。在加拿大,百分之20的兒童是過胖的。近年來,新加坡的過胖兒童增了兩倍。

      在某些國家,人們認為,體重增加、大腹便便就是衣食豐盈、身體健壯的明證,遠比貧困、缺食來得有福氣。然而,在西方國家,食物相當充足,一般人認為體重增加並不是好現象。剛相反,過胖的問題令人憂心。為什麼呢?

      美國前衛生局局長埃弗里特·庫普醫生說:「大多數人都認為痴肥只是令人外表難看罷了,可是,身體過胖其實是一種嚴重的病。」紐約內分泌學家澤維爾·皮·蘇涅爾說:「[在美國,身體肥胖的人]越來越多,換句話說,有越來越多的人有可能患上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甚至某些癌症。」

      體重增加健康差

      請考慮一個跟進了16年的研究,對象是11萬5000名美國女護士。研究顯示,成年人的體重即使只增了11至18磅,患心臟病的機會也會相應提高。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995年9月14日刊指出,這個研究表明,三分之一患癌而死的病人,以及半數因心血管病症而死的病人,都是由於身體過重所致。《美國醫學協會雜誌》1996年5月22及29日刊的一個報告顯示,「百分之78血壓過高的男性,以及百分之65血壓過高的女性,直接是由於過胖造成的」。美國防癌協會聲稱,人如果「身體顯著過重」(比理想體重超了百分之40或以上),「患癌的機會也較高」。

      身體並不僅因過重才危害健康的,事實上,脂肪在體內的分布位置也會影響患病的機會。腹部脂肪過多的人比臀部或大腿脂肪較多的人更容易患病。如果肚子範圍有較多脂肪,患上糖尿病、心臟病、乳癌或子宮癌的機會也較大。

      身體過重的年輕人也有類似的健康問題,諸如高血壓、膽固醇水平過高,以及前驅糖尿病。他們長大後往往是肥胖的成年人。《紐約時報》根據英國的醫學週刊《刺血針》報導,「人年幼時如果身體肥胖,他比一般人會來得早死,同時也較易未老先衰。」

      新制定的體重指標

      美國政府留意到,國民過胖這個問題相當嚴重,於是嚴格修訂1995年的體重指標。(見下一頁附框。)新制定的指標把體重區分為「正常」、「較胖」和「過胖」三等級。這個指標對於任何年齡的成年男女同樣適用。

      根據1990年的體重指標,美國國民到中年的時候腹部發胖仍屬正常的,這個現象一般稱為「中年發福」。可是,新指標卻否定這個現象,因為資料顯示,成年人的體重不該隨著時間過去而增加。b因此,人即使一度被列入體重正常,現在也許屬於過重。例如,根據1990年的體重指標,人如果身高168厘米,年齡介乎35至65歲之間,體重75公斤,他的體重仍屬正常。可是,根據新的準則,他(或她)的體重卻比正常的超了5公斤!

      人為什麼會發胖呢?

      雖然遺傳特徵可以使人有發胖的傾向,可是,西方人一般身體過重並不是遺傳所致,而是另有原因。

      醫護專家同意攝取脂肪可以使人肥胖。大多數肉類、不少乳產品、烘製食品、快餐、小吃、油炸食品、調味品、肉汁和油含有大量脂肪,吃這些食物可以使人發胖。為什麼呢?

      如果我們從食物所攝取的熱量超過身體所消耗的,那麼,體重就會增加。每克脂肪含9卡路里(熱量單位),可是,每克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只含4卡路里。也就是說,脂肪食物可以令身體攝取更多熱量。此外,體重增加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這牽涉到身體消耗能量——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而來——的方式:身體首先分解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然後才分解脂肪。沒有消耗的脂肪熱量會轉變為身體脂肪。有鑑於此,人要減輕體重,就必須少吃脂肪食物。

      然而,有些人雖然已經減少攝取脂肪,可是,身體還是不斷發胖。原因是什麼呢?原因之一是:他們吃大量食物。美國一位營養學家說:「烹的食物越多,我們就吃得越多。食物既擺在眼前,我們自然就吃。」此外,許多人很容易吃了過量的低脂或脫脂食品。某間美國食品顧問公司的專家說:「為了使低脂食品更美味可口,製造商往往在這類食品中增加[高熱量的]糖分。」因此,《紐約時報》報導:「90年代有兩種趨勢使人更易變得暴飲暴食,這兩種趨勢就是:顧客一味要物有所值,以及老是要吃低脂或脫脂食物。」結果,人的體重不斷增加。

      常坐而缺乏運動的生活方式也會使人體重增加。英國的有關研究顯示,該國逾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每週做柔軟體操的時間不及20分鐘。大半成年人從不做耗費體力的運動。不少西方居民已習慣了以車代步的生活方式,長時間觀看電視也助長了人不愛活動、嗜吃零食的惡習。在美國,兒童每週大約花26小時觀看電視,玩電視遊戲的時間還不算在內。此外,大約只有百分之36的學校仍然有體育課。

      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會使人身體過重。約翰斯·霍普金斯體重控制中心的勞倫斯·切斯金醫生說:「一般人喜歡順應心情而進食。我們開心時會吃東西,苦惱時也吃東西。我們一面長大一面習慣了這個看法:『民以食為天』。」

      成功在望

      有關身體過重的問題錯綜複雜。美國每年大約有8000萬人節食。可是,他們的體重稍為減輕,差不多人人就立即恢復以往的飲食方式。結果,五年之內,百分之95的人回復以往的體重。

      人如果要減輕體重,就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為了改變生活方式,人必須作出努力和承擔,家人和朋友的協助也十分重要。有些渴望減肥的人也許還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c不過,人如果要減肥得法,積極的推動力是不可少的。你最好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減肥?」你如果渴望避免健康受到威脅,並且渴望感到稱心愉快,體態健美,同時也希望改善生活的素質,那麼,你成功的希望就很大了。

      世上有許多美味可口的食物不但營養豐富,同時所含的熱量也不高。可是,在我們討論什麼食物能夠幫助你減輕體重以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食物中某些成分怎樣危害健康。

      [腳注]

      a 體重如果比公認的理想體重超了百分之20或以上,通常就被視為過胖。

      b 1995年的體重指標對於大多數年齡的人都適用,卻有例外。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1996年6月19日刊裡,醫學博士羅伯特·拉塞爾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新制定的體重指標對於65歲以上的人並不適用。年長的人身體稍重也許甚至有益,因為在他患病的時候,身體可以供應他所需的能量,並有助於保存肌肉和骨骼的質量。」

      c 關於減輕體重的問題,請參看《儆醒!》1994年5月8日刊(英語版),20-22頁;1993年5月8日刊,20-22頁;以及1990年5月8日刊,3-12頁。

      [第6頁的附欄]

      你的體重「正常」嗎?屬於「較胖」?還是「過胖」?這個圖表有助你回答這個問題

      1995年男女體重指標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高度*厘米

      198/190

      180

      170 體重正常 身體較胖 身體過胖

      160/150

      千克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體重†

      統計資料根據:美國農業部、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

      * 不穿鞋子。

      † 不穿衣服。較大的體重數字適用於肌肉較多、骨架較大的人,例如許多男子都屬於這類人。

  • 你的飲食習慣——足以致命?
    警醒!1997年 | 6月22日
    • 你的飲食習慣——足以致命?

      「你的冠狀動脈嚴重阻塞了,阻塞程度約有百分之95。……不消多久,你很可能會心臟病發。」

      喬現年32歲,他由於胸口疼痛,於是到心臟科醫生那兒檢查身體。心臟科醫生說出上述的話時,喬簡直無法接受。在所有將會死於心臟病的人當中,近半數甚至不曉得自己患了心臟病。

      喬是怎樣患上這個病的呢?他不禁嘆道:「32年來,我一直吃典型美國式『多肉多奶』餐。我就是連想也沒有想過美國式的飲食竟然危害健康。」

      飲食與心臟病

      喬的飲食有什麼不妥呢?基本來說,就是食物含太多膽固醇和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從小開始,喬的飲食習慣就不知不覺地把他的健康置於險地,逐漸使他患上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事實上,在美國頭十項主要死因當中,有五項都跟高脂肪飲食有關。位列榜首的就是冠狀動脈疾病。

      專家在七個國家裡作了一個研究,對象是大約1萬2000名男子,年齡介乎40至49歲。研究結果顯示,飲食跟心臟病的確息息相關。有些國家的心臟病發率差別很大,這尤其發人深省。研究表明,芬蘭人所攝取的熱量有百分之20是來自飽和脂肪的,這大大提升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然而,日本人所攝取的熱量只有百分之5是來自飽和脂肪的,他們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也較低。此外,芬蘭人的心臟病發率是日本人的七倍!

      可是,日本的冠心病病例現正日趨普遍。在過去的幾年間,西式快餐在日本廣受歡迎,日本人攝取動物脂肪的量已增至百分之800。時至今天,日本男童的血膽固醇水平甚至比同齡美國男童的還高!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過高顯然跟某些危害生命的病症有關,尤其是心臟病。

      膽固醇的角色

      膽固醇是一種白色的蠟類物質,對於維持生命非常重要,存在於人類和所有動物的細胞裡。我們的肝臟製造膽固醇,此外,我們也從食物攝取不同分量的膽固醇。在血液裡,一些稱為脂蛋白的分子把膽固醇輸送到細胞去,而脂蛋白則由膽固醇、脂肪和蛋白質構成。脂蛋白有兩種,分別稱為低密度脂蛋白(英語縮寫為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英語縮寫為HDL),負責輸送血液裡大部分的膽固醇。

      LDL含豐富的膽固醇。這些分子在血液裡運行,並通過細胞壁的LDL受體,進入細胞裡,然後分解開來,供細胞使用。人體裡大部分細胞都有這類受體,負責吸收若干LDL。然而,LDL受體除去血中LDL的過程,有百分之70是在肝臟裡進行的。

      另一方面,HDL是一些迅速吸收膽固醇的分子。HDL在血液裡運行時會吸收過剩的膽固醇,然後將其運回肝臟去。肝臟於是把膽固醇分解,然後排出體外。由此可見,人體的設計非常奇妙,一方面能夠把身體所需的膽固醇加以運用,另一方面則把過剩的排出體外。

      不過,血液裡如果有過多LDL就會造成難題。這大大增加動脈內壁形成斑塊的機會。斑塊一旦越積越厚,動脈的管腔就會變窄,運送氧氣的血液流經變窄了的動脈時就有困難了。這種症狀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整個過程發展得相當緩慢,而且一直隱伏地發展下去,幾十年後才會出現明顯的病徵。其中一個病徵就是心絞痛,或胸口發疼,正如喬所經歷的。

      要是一條冠狀動脈完全阻塞了,通常血栓也同時出現,那麼,心臟的有關部位由於得不著血液供應而壞死。結果,當事人會突然出現心肌梗塞現象,一般叫心臟病發作,後果往往致命。即使冠狀動脈只是局部阻塞,也可以導致心臟組織壞死,當事人也許並沒有顯著的不適感覺。要是身體其他部分的動脈給阻塞了,這可以導致中風、腿部壞疽,甚至喪失腎臟功能。

      難怪LDL稱為有害的膽固醇,而HDL則稱為有益的膽固醇。如果測試顯示血液裡的LDL水平過高,而HDL水平較低的話,患上心臟病的機會也較大。a通過一個簡單的血液測試,人可以在出現例如心絞痛一類的明顯徵狀以前,就獲悉身體潛在的健康難題。因此,你應當經常檢查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這樣做非常重要。現在讓我們看看,你的飲食可以怎樣影響到這個水平。

      血中膽固醇和飲食

      膽固醇是源自動物的食品中一種天然成分。肉類、蛋類、魚類、禽類和乳製食品全都含有膽固醇。另一方面,源於植物的食品卻不含膽固醇。

      人體能夠生產所需的所有膽固醇,因此,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其實是額外的。我們從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大多會運到肝臟去。一般來說,這樣的膽固醇一旦到達肝臟,肝臟就會處理,並且減少自體所生產的膽固醇。這樣,血液裡的膽固醇總含量就可以保持適中。

      可是,假如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太多,以致肝臟無法迅速處理又怎樣呢?這樣,膽固醇大有可能會直接進入動脈壁的細胞裡。結果,動脈就會出現粥樣硬化。要是身體吸收了大量膽固醇,但肝臟卻繼續如常生產同量的膽固醇,這個情況尤其危險。在美國,每5人就有1人有這個情況。

      因此,減少從飲食中攝取膽固醇是明智之舉。然而,在我們的飲食中,另一種成分更能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就是飽和脂肪。

      脂肪和膽固醇

      脂肪有兩類: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也有兩種,一種是單不飽和脂肪,另一種則是多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比飽和脂肪更能造益身體,因為飽和脂肪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促進肝臟生產更多膽固醇;抑制肝臟細胞的LDL受體的活動,從而減低受體吸收血中LDL的速度。

      飽和脂肪主要來自源於動物的食品,例如黃油、蛋黃、豬油、奶、冰淇淋、肉類和禽類。此外,巧克力、椰子、椰油、植物起酥油,以及棕櫚油也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這類脂肪在室溫下呈固態。

      不飽和脂肪在室溫下卻呈液態。假如你所吃的食物含有單不飽和脂肪或多不飽和脂肪,而不是含有飽和脂肪,這有助於減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b玉米油和向日葵籽油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這種脂肪可以減低血液中有益的和有害的膽固醇;橄欖油和芥花籽油則含有大量單不飽和脂肪,這種脂肪只會減少血液中有害的膽固醇,對於有益的膽固醇卻絲毫無損。

      誠然,脂肪是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是缺乏脂肪,身體就不能吸收維生素A、 D、 E和K了。可是,身體只需少量脂肪就可以了。我們從蔬菜、豆類、穀類和水果,就可以攝取足夠的脂肪。因此,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並不會導致身體缺乏所需的養分。

      減少攝取脂肪和膽固醇的理由

      人如果攝取大量脂肪和膽固醇,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就必然增加嗎?不一定。頭一篇文章提到的托馬斯接受《儆醒!》的訪問後,決定去驗血。驗血結果顯示,托馬斯的膽固醇水平正常。他的肝臟顯然發揮良好的功能,從而調節了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托馬斯的健康就沒有什麼問題。最近的研究表明,飲食中的膽固醇不論有沒有影響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仍然可以導致冠心病。美國西北大學的醫學博士杰里邁亞·施塔姆勒說:「即使人的血中膽固醇水平比較低,高膽固醇食物仍然可以使人患上心臟病。所以,無論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怎樣,人人都應當盡量少吃含膽固醇的食物。」

      飲食中的脂肪含量也值得我們注意。血液裡如果含有過多脂肪,無論是來自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還是不飽和脂肪,都可以引致紅血球凝聚一起。這些變稠了的血液不能流過狹窄的毛細血管,以致細胞無法獲得所需的養分。凝聚成塊的血細胞在動脈裡運行時,也會妨礙動脈壁獲得氧氣,甚至在內壁上造成損傷,容易形成動脈粥樣斑塊。此外,攝取過量脂肪也會有另一個風險。

      癌症和飲食

      醫學博士約翰·麥克杜格爾說:「所有脂肪——包括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都跟某些癌細胞擴散有關。」研究人員就結腸直腸癌和乳癌作了一個跨國調查,結果顯示,西方國家(一般人的飲食含高脂肪)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病發率差別很大。在美國,結腸直腸癌是男女性當中第二普遍的癌症,而乳癌則是女性的頭號癌症。

      據美國防癌協會指出,一些人移居別國,如果這個國家的癌症病患率相當高的話,那麼,這些移民的癌症病患率最終會跟該國的一樣,這視乎他們採納新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多快而定。防癌協會出版的手冊透露,「移居夏威夷的日本人正出現西方的癌症模式:結腸癌和乳癌的病患率較高,胃癌的病患率較低。這個模式正好跟日本的相反。」由此可見,癌症跟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

      你的飲食要是含大量全脂、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高熱量,你必須作出改變。良好的飲食不但能夠增進健康,甚至可以逆轉許多不良飲食的惡果。人只要想想接受動脈分流手術不但痛苦,而且費用往往高達4萬美元或以上,就會看出,選取良好的飲食的確是明智之舉。

      在選擇飲食方面,你如果運用良好的判斷力,不但能夠減輕體重,還可以使你身心愉快,避免患上某些疾病,或逆轉某些疾病的發展。關於怎樣選擇有益的飲食,下一篇文章將會提出若干建議。

      [腳注]

      a 膽固醇水平是以每分升血液有多少毫克來衡量的。血液裡總膽固醇的理想水平是每分升不及200毫克。「總膽固醇」就是指LDL、HDL,以及血液中其他脂蛋白的膽固醇總和。如果每分升血液含有45毫克或以上的HDL,就可說是理想的了。

      b 1995年的美國飲食指南建議,人每天所攝取的總脂肪量,最好不超過整天總熱量的百分之30,而每天所攝取的飽和脂肪也不該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10。人從飽和脂肪所攝取的熱量每減少百分之1,通常每分升血液就會減少3毫克膽固醇。

  • 健康飲食之道
    警醒!1997年 | 6月22日
    • 健康飲食之道

      雖然醫生受過專門訓練為人治病,可是,正如一位醫生說:「有趣的是,保健不在我們的工作範疇內。保健是每個人的責任。」

      前一篇文章提到喬的冠狀動脈嚴重梗塞,他接受手術後毅然負起這個責任,好好照料自己的健康。喬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健康因而大有改善。他的醫生也為此而感到高興,說:「喬,你冠狀動脈的梗塞情況好多了。你現在的飲食方式好極了。」

      我們可以在日常飲食方面作什麼調整呢?我們該怎樣照料自己的健康,並養成一種能夠增進健康的飲食習慣呢?

      健康飲食的要素

      基本來說,明智地選擇食物是健康飲食之道的先決條件。為了選擇有益健康的食物,請參看美國農業部推薦的四層式食物指南金字塔。——請參看第12頁的附圖。

      金字塔的底層是複式的碳水化合物,這包括各種穀類食物,諸如麵包、加工製成的穀類食物、米和意大利麵食等。這些都是基本的健康食物。第二層均分為兩部分,就是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都屬於複式的碳水化合物。你的日常飲食應當大多取自這三組食物。

      第三層分為兩小部分。其中一部分的食物包括奶、酸乳酪和乾酪;另一部分的食物則包括肉類、禽類、魚類、乾豆、蛋和堅果。a這些食物不宜多吃。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食物大多含有豐富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大大增加人患上冠狀動脈疾病和癌症的機會。

      最後來到金字塔頂的細小部分,這部分的食物包括脂肪、脂油和甜點。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非常有限,少吃為妙。人該多吃金字塔底部類型的食物,頂部類型的則少吃為佳。

      不要從金字塔的每部分選吃同一類的食物,人最好從每部分選吃各式各樣的食物。理由是,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和纖維組合。例如,有些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另一些蔬果則含有豐富的葉酸、鈣質和鐵質。

      難怪現在吃素的人越來越多。飲食學家約翰娜·德懷爾在《FDA消費者》一書裡說:「證據充分表明,吃素的人較少機會變得過胖……便祕、患肺癌和酗酒。」跟有些人的想法正好相反的是,1995年飲食指南指出,人只要作出周詳、適當的計劃,甚至純素食也「能夠符合建議每日攝取量」的營養標準。

      重要的一點是,人從飲食中攝取的脂肪應當佔總熱量百分之30以下,飽和脂肪則佔總熱量百分之10以下。你不必成為素食者,也不一定要犧牲飲食的樂趣,就可以做到這點。方法是什麼?

      祕訣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彼得·奎特羅維奇說:「改吃別的食物。要改吃一些含全脂、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成分較低的食物。」要用植物油和人造黃油取代動物脂肪、固態的起酥油或印度酪脂(印度常見的一種純淨黃油)。要避免食用某些植物油,例如棕櫚油和椰子油,因為這些植物油的飽和脂肪水平較高。此外,也要盡量少吃從店子買來的烘烤食品,諸如油餅、蛋糕、曲奇餅和餡餅,因為這些食品通常含有飽和脂肪。

      另一方面,要用脫脂奶或低脂奶(脂肪含量為百分之1)取代全脂奶,用人造黃油取代黃油,用低脂乾酪取代普通乾酪。此外,也要改吃軟質冰淇淋、果汁牛奶凍或低脂凍酸乳酪而少吃冰淇淋。減少從飲食攝取膽固醇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少吃蛋黃,每週最多只吃一兩個;在煮食或烘製食物時可選用蛋白或雞蛋代用品。

      在食物指南金字塔裡,肉類跟禽類和魚類同屬一個部分。然而,魚肉、雞肉和火雞肉的脂肪含量,通常比牛肉、羊肉和豬肉的低,不過,也要視乎食用的部分,以及烹製的方法而定。普通的煎牛肉餅(漢堡牛肉)、法蘭克福香腸、熏鹹肉和香腸的飽和脂肪含量一般都很高。不少飲食學家建議,每天吃的瘦肉、魚類或禽類肉食最好不超過170克。雖然某些動物內臟,例如肝臟,也許有若干營養價值,可是,要記住,這些內臟含有高水平的膽固醇。

      許多人都喜歡在正餐之間吃些小吃,例如炸薯條、花生、腰果、曲奇餅、巧克力糖果等。很多關心飲食健康的人盡量避免吃這類小吃,他們改吃一些低脂肪的小吃,例如未加黃油或食鹽的自製爆玉米花、新鮮水果,以及未經烹煮的蔬菜,包括胡蘿蔔、芹菜和花椰菜。

      留意攝取的熱量

      你如果盡量攝取複式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高脂肪的食物,你的身體必定會大大得益。要是你身體過重,這可以減輕你的體重。你越是多吃穀類食物、蔬菜和豆類,少吃肉類,你身體所積聚的脂肪就越少。

      第二篇文章所提到的羅莎希望在一年內減去大約25公斤的體重。如果要減去半公斤左右的體重,她所攝取的熱量必須比身體實際需要的少3500卡路里。為了做到這點,她可以少吃一點,或多做運動。羅莎決定同時採用這兩個方法。她每天少吸收熱量300卡路里。此外,她每週步行20英里左右,從而消耗大約1500卡路里。通過這個方法,並且持之以恆,羅莎能夠每週減去大約半公斤的體重。

      出外用膳

      快餐館正越來越受歡迎。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因為快餐食物通常含有大量飽和脂肪,而且也是高熱量的。一個巨型漢堡包或雙層煎牛肉餅漢堡包的熱量就有525至980卡路里,其中大部分的熱量都是來自脂肪的。不但這樣,快餐通常是煎炸而成,或用一些容易使人發胖的乾酪、配料或調料烹製的。常吃這些食物會損害健康。

      你本地的餐館如果供應分量特大的食物,務要留意自己的食量。如果你不能一口氣把整份兒食物吃掉,不妨向餐館索取食物袋或盒子,好把剩餘的食物帶回家去。有些留意飲食的人只叫個開胃小吃,這樣的菜肴的量通常比一般主菜為少。有些夫婦則分嘗一道主菜,然後添一個沙拉。在有些餐館裡,顧客可以不受限制地享用食物,價錢也不大昂貴,你在這類館子裡用膳無疑要提高警覺,因為在這些地方,人很容易會吃過量的食物!

      人人都可以享用健康的飲食

      雖然西方人正竭力減肥,有些人不得不接受動脈分流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各種昂貴的療法,可是,千百萬人卻營養不足,甚至餓死。然而,在上帝應許的新世界裡,有關食物和營養的問題將會成為過去。聖經應許說:「地上五穀豐登,山頂上也都豐收。」(詩篇72:16,《新譯》)到時,人類將會懂得怎樣以有益的方式享用豐富的食物,因為聖經也向我們保證說:「城內居民必不說:我病了。」——以賽亞書33:24。

      人人享有完美健康的日子正快將來臨。目前,我們可以通過揀選健康的飲食,從而保持一定程度的健康。

      [腳注]

      a 有些食物可以同時屬於多組。例如乾豆和小扁豆可以歸入蔬菜組,也可以歸入肉類及豆類組。

      [第12頁的附欄或圖片]

      食物指南金字塔

      最好盡量選吃食物指南金字塔較下層的食物

      脂肪、油和甜點

      盡量少吃

      奶、酸乳酪和乾酪類 肉類、禽類、魚類、乾豆、

      每天2-3小杯 蛋和堅果

      每天2-3份

      蔬菜類 水果

      每天3-5份 每天2-4份

      麵包、穀類食品、米和意大利麵食

      每天6-11份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