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創造》 10章128-141頁
  • 求證於無與倫比的行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求證於無與倫比的行星
  •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與太陽距離適中
  • 神奇的大氣
  • 水——別具一格的物質
  • 「豐饒的土地」
  • 絕非巧合
  • 生機勃勃的地球
    生命來自創造嗎?
  • 人生的確有目的
    人生的確有目的
  • 地上生物得以生存的奇跡
    警醒!1974
  • 寶貴的大氣層
    警醒!1994年
查看更多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創造》 10章128-141頁

第10章

求證於無與倫比的行星

1,2.觀察者對於地球這行星怎麼說?

地球這個行星實在是個奇觀,是太空中一顆希罕、瑰麗的寶石。太空人報告說,從天外臨眺,地球的藍天白雲「使它成為極目所見最迷人的東西」。1

2 但是地球何止瑰麗!劉易斯·托馬斯在《發現》雜誌上寫道:「宇宙論上所有科學謎之中,使我們設法理解的心力全然徒勞的最大一個,就是地球。」他補充說:「我們到現在才開始領略到地球多麼玄妙、壯麗,怎樣叫人屏息凝眸,是盤繞著太陽飄浮的最可愛的東西,封在它自己蔚藍的氣泡內,製造、呼吸著它自己的氧,把空氣中自己的氮固定到自己的泥土裡去,產生著自己的氣候。」2

3.《地球》一書怎樣論及地球?為什麼?

3 還有一件事實耐人尋味:在我們太陽系所有的行星之中,只有在地球上科學家才找到生命。而且,生物的種類何其豐富多采——有微生物、昆蟲、植物、魚類、鳥類、牲畜、人。此外,地球是個大寶庫,蘊藏著維持芸芸眾生所需的一切。誠如《地球》一書所說:「地球是宇宙的奇珍異寶,是無與倫比的天體。」3

4.有什麼比喻可以用來說明地球的獨特?我們的結論是什麼?

4 為了說明地球怎樣獨特,且想像你處身在一個不毛的沙漠裡,四週一點生命都沒有。突然,你發現了一幢漂亮的房子。房子有空氣調節、供熱裝置、水管工程、電力供應。冰箱和食櫥都放滿了食物。地下室裡貯藏著燃料和其他物資。假設你問人說,在這樣荒蕪的沙漠裡,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如果人家答道:「這一切都是碰巧就有的,」你會怎麼想?你會信嗎?抑或你會斷定有設計者和建造者是理所當然的事?

5.聖經中哪一個比喻對於地球說來很恰當?

5 科學家探測過的其他行星全部都毫無生命。地球卻充滿生命,而且有非常複雜的系統,供應光、空氣、熱、水和食物好維持生命,而每一樣都處於微妙的均衡狀態。這證明地球是特別建造成可以讓生物活得舒適的——像一所豪華巨宅一般。按理說來,正如聖經的一位執筆者指出說:「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萬物的就是上帝。」不錯,宏偉、神奇得何止千萬倍的「房屋」——我們這地球——更須有一位絕頂智慧的設計者兼建造者才行,而這就是上帝。——希伯來書3:4。

6.有些人怎樣承認地球具有睿智設計的跡象?

6 科學家對於地球和其上的生物越研究下去,就越發覺它的確設計得盡善盡美。《美國科學》月刊嘆賞道:「我們放眼宇宙,辨認出發揮有益作用的許多次物理、天文意外時,不禁覺得宇宙一定在某種意義上預先知道人類要來了。」4《科學新聞》雜誌承認說:「看來這樣特定的、精密的環境因素不可能偶然發生。」5

與太陽距離適中

7.地球怎麼從太陽獲得恰好適中的光能和熱能?

7 地球上維持生命所需的許多精密環境因素之一,就是來自太陽的光和熱有多少。地球只獲得太陽能的很小部分。然而這恰好是維持生命所需的適中能量。原因就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剛剛好——平均是1億4900萬公里。要是地球離太陽近得多或者遠得多,溫度就會太高或者太低,生物便不能生存了。

8.為什麼地球繞日運行的速度那麼重要?

8 地球每年環繞太陽一週,運行速度是每小時10萬7000公里。這個速度正好抵消了太陽的引力,使地球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速度稍減,地球就會被太陽拉到較近。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地球就會像最接近太陽的行星水星一樣,成為一片不毛的焦土。水星日間的溫度超過攝氏300度。另一方面,如果地球運行的速度增加的話,就會離開太陽較遠,可能像航道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冥王星一樣,成為冰封的荒地。冥王星的溫度是攝氏零下180度左右。

9.為什麼地球按一定的頻度自轉那麼重要?

9 此外,地球恆久不變地每24小時繞軸自轉整整一週。於是光和暗就會定時交替了。可是,如果地球一年才自轉一次的話,那又怎樣呢?那麼地球一邊就會全年向著太陽了。這一邊很可能變成熔爐般的沙漠,而不見天日那邊就可能變成零下溫度的荒野。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可以生存的生物寥寥無幾,甚至可能完全沒有。

10.地球的傾斜怎樣影響到氣候和農作物?

10 地球自轉的軸心與太陽相對傾斜23.5度。如果地球不是傾斜的話,就不會有季節的更替,氣候就會老是一樣。這麼一來,雖不至於不能活命,但是生活的情趣就減了不少,目前許多地方的農作物周期也會大變。要是地球再傾斜得多,夏天就會極端炎熱,而冬天就會極端寒冷了。然而23.5度傾斜剛好造成了四季輪轉,令人稱快,而且這些季節各有不同的變化,可以增添樂趣。在地球上許多地方,春天是清新的,這時草木初醒,花開正豔;夏天是暖洋洋的,適宜進行各種戶外活動;秋天輕寒爽朗,樹葉變得彩色繽紛;在冬天,山嶺、樹林、田野無不披蓋著皚皚白雪,景象壯美。

神奇的大氣

11.地球的大氣如何獨特?

11 同樣獨特,甚至可說神奇的,就是包裹地球的大氣。在太陽系裡沒有別的行星有這樣的大氣。連我們的月球也沒有。這就是太空人需要穿上太空衣才能生存的原因。可是在地球上不需要太空衣,因為我們的大氣含有生命絕對必需的各種氣體,而且比例恰到好處。這些氣體中,有些當單獨存在時是足以致命的。但是由於這些氣體在空氣中佔的比例很安全,所以我們加以呼吸也沒有害。

12.(甲)為什麼可以說地球大氣的氧氣量剛好適中?(乙)氮具有什麼重要的功用?

12 這些氣體之一是氧,它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佔百分之21。要是缺了氧,人和動物不到幾分鐘就會死去。可是氧太多也會危害性命。為什麼?呼吸純氧呼吸得太久是會中毒的。而且,氧越多,東西就越容易燃燒。大氣含氧量過高,可燃的東西就變成高度易燃。各處動不動就失火,火勢控制起來也很困難。很明智地,氧有別的氣體加以稀釋,其中主要是氮,它佔大氣的百分之78。但是氮絕非只是稀釋物。每天在全球各地的雷暴中,閃電發生千千萬萬次。閃電使氮與氧化合,產生出來的化合物由雨沖洗到地面上,給植物利用作為肥料。

13.在生物循環中,二氧化碳含量恰當有什麼作用?

13 二氧化碳佔大氣的百分之1以下。這麼少有什麼用呢?如果沒有它,所有植物都會死去。植物需要吸收的就是這麼少的二氧化碳,好放出氧氣。人和動物吸入氧而呼出二氧化碳。大氣中二氧化碳所佔的百分比上升,對於人和動物或多或少會有害處。百分比下降,植物就不能生存。這個為人類和動植物而設的自給自足循環多麼神奇而恰到好處!

14,15.大氣如何具有保護殼的作用?

14 大氣除了維持生命之外,還有很多作用。它同時也是個保護殼。在地面之上大約25公里的地方,有薄薄一層臭氧氣體,把來自太陽的有害輻射線過濾出去。如果沒有這個臭氧層,輻射線可以把地球上的生物全部毀掉。此外,大氣也掩護地球免受流星襲擊。大多數流星不會到達地面,因為穿過大氣隕落時都燒掉了,看起來好像星體凌空墜下的樣子。要不是有大氣,千千萬萬顆流星就會打擊著地球上每一個角落,對於生命和財產造成廣泛的破壞了。

15 大氣不但是個保護殼,同時也使地球保暖,免得熱能散失在寒冷的太空裡。至於大氣本身,因為地球有引力,才不致漏掉了。這種引力的強度剛好足以挽留大氣,但又不致大到妨礙我們舉動自如。

16.試形容天宇之美。

16 大氣不僅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東西,其實人間美景之一就是瞬息萬變的天空。它那寥廓雄偉的氣勢簡直不可思議。地球四面八方被天幕上威嚴、斑斕的無限風光環抱著。在東方,一道金霞報曉;向白晝作別的西天,則粲然放出桃、橙、紅、紫的光芒。巨浪似的、棉花似的白雲,宣告晴朗的春日、夏日;秋天羊毛般的浮雲,儼如一件大披風,訴說冬天將至。晚上堂皇的長空,滿掛著熒熒星光;清亮的月夜,別有一種華美。

17.一位作者怎樣評論天空?功勞歸於誰?

17 從各方面來說,我們地球的大氣都是多麼奇異的恩賜!就如《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位作者寫道:「總的來說,天是一項神奇的成就。它從不失靈,在達成設計原意方面,與大自然任何東西一般完美。我想誰也不能算出什麼辦法來改良它,至多偶然要把局部地區的雲翳由這兒挪到那兒罷了。」6這段話叫人想起數千年前一個人物的看法,他目睹這麼奇特的東西時領略到這是「那知識全備者奇妙的作為」。當然,他所指的是「創造諸天,鋪張穹蒼……的上帝」。——約伯記37:16;以賽亞書42:5。

水——別具一格的物質

18.水有什麼別具一格的特性?

18 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而水具有種種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特性。它比任何別的物質都多。水有很多有利的特點,其中之一是它以氣體(水蒸氣)、液體(水)、固體(冰)形態出現——三者全都在地球的溫度範圍之內。此外,人類、動物、植物所需的原料都必須靠流體運送,例如血液和樹液。能發揮這種功用最理想的就是水,因為溶於水的物質比溶於任何其他液體的更多。要是沒有水,營養作用根本不能維持下去,因為生物全靠水使食物溶解。

19.水結冰的特點怎樣異乎尋常?為什麼這個特點十分重要?

19 水結冰的方式也是別具一格的。湖泊、海洋裡的水冷卻時,變得越來越重而下沉。這使較輕、較暖的水升到水面上來。可是,水接近冰點的時候,過程就剛好倒過來!較冷的水現在變得較輕而上升。水結成冰塊時就浮在上面。冰塊成了一種絕緣體,使底下深處的水不致結冰,從而保護水中生物。如果水沒有這個特點,每年冬天就會有越來越多冰沉到水底深處,翌年夏天的陽光又不能透到水底加以融化。不久,河流、湖泊甚至海洋中的水,大部分都結成堅冰。地球也就變成冰天雪地的行星,不宜於生物存活。

20.雨是怎麼形成的?雨點的大小如何顯示出細心的設計?

20 另一件異乎尋常的事,就是遠離河流、湖泊、海洋的地帶也可以獲得維持生命的水。每一秒鐘,太陽的熱力使數十億公升的水變成蒸氣。水蒸氣比空氣輕,於是飄搖而上,在天空形成雲層。風和氣流使雲彩移動,在適當的情況下,水分就滴下為雨。但是雨點只會凝聚到某一個大小為止。否則,要是雨點變得很大很大,就會怎樣?那就釀成大禍了!相反地,落下來的雨點通常大小適中,而且十分輕柔,連一根草、一朵極嬌嫩的花,也很少會摧折的。水這種東西表現出何等匠心獨運、無微不至的設計!——詩篇104:1,10-14;傳道書1:7。

「豐饒的土地」

21,22.「豐饒的土地」的構造怎樣顯露智慧?

21 聖經的一位執筆者描述上帝「用智慧堅立豐饒的土地」。(耶利米書10:12,新世界譯本)這「豐饒的土地」——地球上的泥土——很了不起。它的構造流露著智慧。土壤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成分。植物在有光的環境下,使土裡的養分和水與二氧化碳化合起來產生食物。——參閱以西結書34:26,27。

22 泥土裡含有維持人類和動物生命所需的化學元素,可是必須先由植物把這些元素轉化成身體能夠吸收的狀態才行。有無數微小的生物參與這個過程。光是一匙土就有千千萬萬微生物了!不同種類的設計數不勝數,每一種都發揮作用,把腐葉、枯草和其他廢物轉變為可用的形態,或弄鬆泥土,使空氣和水分能夠透入。某些細菌把氮轉變為植物生長所需的化合物。此外有蠕蟲和昆蟲不斷墾鑽,把底土粒子搬到地面上,使表土的質素提高。

23.土壤具有怎樣的復原力?

23 誠然,有部分泥土由於受人濫用和其他因素而受到破壞。但是這樣的破壞未必是永久的。地球具有奇異的內在復原力。這種功能在經過火災或火山爆發蹂躪的地方可以清楚看見。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地帶就再次草木繁茂了。污染受到控制後,本來已經淪為荒野的土地也能復原。最重要的,地球的創造者為了根除濫用泥土背後的癥結,已經定意要「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保存大地作為他當初為人類預備的永久家鄉。——啟示錄11:18;以賽亞書45:18。

絕非巧合

24.有關盲目湊巧,我們可以提出一些什麼問題?

24 在思索上文之際,請考慮這幾件事:地球與供應光能和熱能的太陽之間距離剛好適中,是否盲目湊巧所致呢?地球環繞太陽運行速度精當,每24小時繞軸自轉一次,傾斜角度恰到好處,推本溯源,是否僅屬巧合而已呢?地球具備有保護、攝生作用的大氣,各種氣體調配得如此適當,難道是湊巧所致嗎?地球上有種植糧食所需的水和土壤,難道是湊巧所致嗎?有這麼多味道鮮美、五彩繽紛的水果、蔬菜以及別的食物,難道是湊巧所致嗎?有目不暇接的美,存在於天空、山嶺、江河、湖泊之上,呈露於花卉草木之間,以至於形形色色別的可喜活物身上,難道都是湊巧所致的嗎?

25.對於我們這獨一無二的行星,許多人都下了什麼結論?

25 許多人都下了結論,相信這一切絕不可能是盲目巧合而有的。相反地,他們無處不看見細心、睿智、刻意設計的鮮明印記。既然如此,他們覺得蒙受恩澤的人理當「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他」,因為他是「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啟示錄14:7。

[第129頁的精選語句]

「地球是宇宙的奇珍異寶,是無與倫比的天體」

[第135頁的精選語句]

要是缺了氧,人和動物不到幾分鐘就會死去

[第137頁的精選語句]

「天是一項神奇的成就」

[第137頁的精選語句]

要是沒有水,動植物就不能吸收所需的養分

[第141頁的精選語句]

地球上鑄有刻意設計的鮮明印記

[第128頁的整頁圖片]

[第131頁的圖片]

地球的運行速度使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恰好適中

[第136頁的圖片]

晚空別有一種華美

[第138頁的圖片]

水越冷越沉,快要結冰時卻往上升。這樣地球就不致變成冰封的行星了

[第139頁的圖片]

太陽的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加上泥土裡的水和化學品,神奇地化合起來產生食物

[第140頁的圖片]

地球具有奇妙的復原力。草木轉眼又生

[第141頁的圖片]

有這麼多可喜的東西給我們享受,難道是盲目湊巧所致?

[第130頁的圖解或圖片]

既然每一座房子都必有設計者和建造者,何況我們這精緻得多、完善得多的地球?

[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磚

天窗

木瓦

簷槽

水落管

抹灰外牆

板條

木披疊板

A,A-10

13,1

12,12

E,E,E,E

[第132,133頁的圖解或圖片]

地球的傾斜帶來了令人稱快的季節更迭

夏

秋

冬

春

[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23.5°傾斜

[第134頁的圖解或圖片]

有些氣體單獨存在時是致命的,在大氣中混合起來卻能維持生命

地球大氣的構造

78%氮

21%氧

1%所有別的氣體

[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大氣掩護地球免受有害輻射線和流星襲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