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刻苦禁慾是得智慧的必需條件嗎?
「有些隱士戴上手銬,腳繫鐵鏈,腰束刺帶,頸負釘軛……。有些就在荊棘蕁麻中打滾,故意招惹蟲咬,引火自焚,弄破傷口。隱士挨餓節食非常普遍。有些人更變本加厲,索性吃腐爛甚至令人作嘔的食物。」——《聖人》,伊迪絲·西蒙著。
以上都是禁慾主義者的克己行動。他們為什麼這樣苦待自己呢?《造福世界——佛教與基督教的隱修精神》的作者指出,「至少早在蘇格拉底的時代(公元前5世紀),人們已清楚看出返樸歸真、無慾無求是得真智慧的先決條件。」禁慾主義者認為,禁慾修行可以提升屬靈的靈敏度,使人獲得上帝的啟迪。
我們很難精確地界定禁慾主義是什麼意思。對有些人來說,這不過是過自律的生活。早期基督徒也很重視自制自律。(加拉太書5:22,23;歌羅西書3:5)耶穌基督本身也鼓勵人過簡樸的生活,避免崇尚物質,因為過度追求物質只會為人帶來憂慮愁苦。(馬太福音6:19-33)但更常見的情形是,禁慾主義者往往嚴格約束自己,或像文章起首所說,以極端的行動苦待自己,克己修行。那麼,刻苦禁慾,或者以極端的方式克己,是不是得智慧的必須條件呢?
基於錯誤的觀念
禁慾主義基於一個哲學理念,那就是,物質東西和肉體歡娛本質上是邪惡的,妨礙人在靈性上進步。另一個促成禁慾主義的觀念是,人是由身體和靈魂共同構成的。禁慾主義者認為,屬物質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換句話說,肉身就是靈魂的敵人。
有關這點,聖經怎樣說呢?聖經指出,上帝完成了地上的創造工作後,宣布他所造的一切都「非常好」,這包括屬物質的生命在內。(創世記1:31,《現譯》)上帝要男女在伊甸園享受各種物質東西。伊甸園這個名字本身就含有「愉快」或「樂趣」的意思。(創世記2:8,9)亞當夏娃起初身心完美,跟創造主關係良好。可是他們後來蓄意犯罪,變成不完美。從那時起,不完美就成為上帝與人之間的屏障。可是,人類只要服從上帝所定的道德規定,仍然可以滿足正當的願望,享受上帝賦予人的肉體歡娛。上帝的敬拜者只要緊守上帝的吩咐,就能跟上帝溝通無阻。——詩篇145:16。
此外,聖經清楚表明,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人被造成一個血肉之軀,本身就是個魂。聖經絕沒有說魂是個無形的個體,永遠不死,受困在軀體裡。聖經也沒有說血肉之軀妨礙人跟上帝享有親密關係。——創世記2:7。
禁慾主義顯然歪曲了上帝與人的關係。使徒保羅警告,有些以基督徒自居的人情願離棄聖經的基本教訓,接受騙人的人為哲學。(提摩太前書4:1-5)談到那些奉行禁慾主義的人,一個宗教歷史家說:「他們相信物質是邪惡的,……人的魂必須擺脫物質的奴役。他們敦促人嚴格克己——禁食、禁慾、禁這禁那。只有超凡脫俗的『完美人』才准入教。」聖經並不贊成這樣的觀點,這也不是早期基督徒的信仰。——箴言5:15-19;哥林多前書7:4,5;希伯來書13:4。
無須刻苦禁慾
耶穌和門徒都不是禁慾主義者。他們經歷過種種考驗,歷盡艱辛,但這些苦難並不是他們自找的。使徒保羅警告基督徒提防人為哲學,這些騙人的主張能引誘人偏離上帝的話語,做出不合理和極端的事來。保羅特別提到「苛待身體」。他說:「這一類的事涉及私自定立的崇拜方式,假意謙卑;這樣苛待身體,表面上很有智慧,可是對於抗拒滿足肉體,並沒有什麼價值。」(歌羅西書2:8,23)事實上,刻苦禁慾並沒有使人變得聖潔或得到上帝的啟迪。
不錯,要過真正的基督徒生活,順服上帝的要求,就得竭力奮鬥、克己自制。(路加福音13:24;哥林多前書9:27)渴望取悅上帝的人必須努力吸收上帝的知識。(箴言2:1-6)此外,聖經強烈警告人不要被「慾望和享樂」所奴役,「愛享樂不愛上帝」。(提多書3:3;提摩太後書3:4,5)可是,這些經文並沒有推崇禁慾主義。耶穌基督是個完美人,但他也樂於享受愉快的時光,嘗嘗佳肴美酒,欣賞舞蹈音樂。——路加福音5:29;約翰福音2:1-10。
真智慧是合理的,不會讓人走極端。(雅各書3:17)耶和華上帝把我們造成有能力享受人生的種種樂趣。他想我們過快樂的生活。他的話語告訴我們:「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上帝的恩賜。」——傳道書3:12,13。
[第20頁的圖片鳴謝]
Saint Jerome in the Cavern/The Complete Woodcuts of Albrecht Dürer/Dover Publicati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