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的人
(Hypocrite)
虛有其表的偽君子;說一套、做一套的人。
有些聖經譯本把源自希伯來語詞根cha·nephʹ(哈內弗)的相關詞語譯作「假冒為善」「虛偽」或「偽善」(和合,新譯,現譯),但其他譯本也有不同的譯法,例如譯作「褻瀆」(Yg),「不敬」(Ro),「無神」(RS),「叛道」(新世)。根據《舊約希伯來語英語詞典》(1980,337-338頁)(布朗、德賴弗、布里格斯合編),「哈內弗」作形容詞時可指「褻瀆,沒有宗教信仰……無神的」,作動詞時指「玷污,褻瀆……偏離正道」。聖經往往把「哈內弗」跟某些人相提並論,包括「忘記上帝的人」(伯8:13),「惡人」(伯20:5),「作惡」的人(賽9:17),跟正直和無辜的人剛好相反。(伯17:8;見叛道)
譯做「虛偽的人」的希臘語hy·po·kri·tesʹ(希波克里泰斯),意思是「回答的人」,也指戲劇演員。古希臘和羅馬的演員演出時戴上大面具,說話時則借助擴音裝置。因此,「希波克里泰斯」後來多用於比喻義,指虛偽裝假,表裡不一的人。希臘語《七十子譯本》在約伯記34:30和36:13曾用過這個詞。在聖經裡,虛偽的人就是「不忠的人」(比較路12:46和太24:51),「虛偽」(希臘語hy·poʹkri·sis希波克里西斯)也指「惡意」和「狡計」。(參看太22:18;可12:15;路20:23;另見加2:13把「希波克里西斯」譯做「裝假」)
耶穌基督指責虛偽的人,說他們施捨時大事張揚,禱告和禁食也只是為了讓人看見。他們挑剔別人小如一根刺的缺點,卻掩眼不看自己大如梁木的過失。另外,耶穌也說一些自稱事奉上帝的人是偽君子,因為他們懂得觀察氣象的變化,預測天氣將會如何,卻不懂得觀察世事背後的含意,看不出自己身處什麼關鍵的時期。(太6:2,5,16;7:1-5;路6:42;12:54-56)
上帝的兒子在地上時,譴責以色列的宗教領袖為人虛偽,並說明譴責他們的理由。這些人口頭上尊崇造物主,卻因自己的傳統叫上帝的話語作廢。(太15:1,6-9;可7:6,7)他們言行不一,只會說不會做。(太23:1-3)抄經士和法利賽派不但自己不進天上的王國,還阻撓那些想要進去的人,可謂罪加一等。他們想盡辦法使一個人歸信,卻使這個人比他們更該丟到欣嫩谷去。他們小心翼翼地遵守律法上的小事,卻完全漠視律法上重大得多的事,就是公正、慈悲和忠信!他們故作虔誠,擺出一副聖潔無比的模樣,裡面卻充滿漫無節制的事。他們像刷了白灰、外面好看的墳墓一樣,看起來正義,內心卻「充滿虛偽和不法」。他們建造先知的墳,修飾義人的墓,說自己如果活在祖宗的日子,必不會跟祖宗一起殺害先知。可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足以證明,他們跟殺人流血的祖宗是如出一轍的。(太23:13-36)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所教的,全是虛偽。(太16:6,12;路12:1;另見路13:11-17)
從法利賽派的門徒和希律的黨徒在納稅問題上跟耶穌的對話,可以看出他們多麼虛偽。首先,他們恭維耶穌說:「老師,我們知道你只說真話,按真理教導人認識上帝的道路」,然後別有用心地問耶穌:「納人頭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呢?」耶穌指責他們是虛偽的人,實在一點沒錯,因為他們根本不想找答案,只想從耶穌的話中捉把柄,好陷害他。(太22:15-22;路20:19-26;見下冊544頁圖片)
虛偽裝假的事不可能永遠隱藏。(路12:1-3)虛偽的人必被上帝定罪,沒有永生的希望。(太24:48-51)因此,基督徒都得顯出無偽的愛心和信心。(羅12:9;林後6:4,6;提前1:5)從上頭來的智慧,是不虛偽裝假的。(雅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