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0 11/8 28-31页
  • 诚恳天主教徒所面对的难题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诚恳天主教徒所面对的难题
  • 警醒!1970
  • 小标题
  • 教会倡导什么?
  • 教皇正维护使徒时代的基督教吗?
警醒!1970
《警》70 11/8 28-31页

诚恳天主教徒所面对的难题

教会领袖们意见纷纭。天主教徒怎能决定孰是孰非?

也许你在罗马天主教的家庭中长大,而且觉得你应该留在这个宗教里,因为你一向认为这便是“原本的”基督教会。教士告诉你教皇凭天主的任命是使徒彼得的承继者,因此他便是基督教会的合法领袖。你觉得教廷的制度使你有安全感,因为你相信它是真正与使徒一脉相承的。你从不敢怀疑教士们拥有属灵的权威,也绝没有想到他们会有一天反叛主教,或者一位红衣主教公开反驳教皇。

你承认天主教会有其缺点,可是你坚信倘若需要改革的话,教皇必定会如此行。你确信普世的主教必定会积极与教皇合作。你相信所有的主教都受“一个灵”所推动而矢誓服从教皇,因此你认为自己属于一个由使徒所建立的宗教组织。——以弗所书4:4。

在你看来,按照逻辑应该只有“一信[基督徒的信仰]”(以弗所书5:5)你觉得许多世纪以来天主教一直保持这种信仰,而且在基督新教革命之先早已如此行。基督新教派别繁多,意见纷纭(其实大部份与天主教会,只在教会的管理方式和少许教义方面不同),以致你望而却步。这使你更加确信你所隶属的乃是真正的教会。

可是自从梵帝冈第二次会议以来,这种安全感已经消失了。你已经看出,虽然基督应该是合一的,基督教国中的最大教会却绝不团结。——哥林多前书1:13。

教会倡导什么?

罗马教会是一个一贯的制度,在每一处地方都倡导同一的道理吗?抑或最低限度所有高层教士对于良好的天主教徒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都意见彼此一致呢?倘若教皇真的是彼得的承继者,则一切红衣主教、主教和教士,教友则更不用说,岂不都应该一致服从他的权威吗?

对于这些问题,你希望能够回答‘是’。然而你最近在报章所读到的,从收音机所听到的,从电视所看到的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再加考虑。你开始意识到作一个天主教徒在不同的地方其实含有不同的意思。

倘若你在荷兰出生,很可能你采用经过荷兰主教批准的一本教义问答,其中最低限度对十四个重要教义,包括原罪,救赎和化体论等,提出新的解释。可是梵帝冈的天主教当局却认为这些解释是“与信仰相反”的。因此荷兰的天主教徒与意大利的天主教徒所学的并不相同。谁是真正的天主教徒呢?

即使在意大利,倘若你问问一个途人他信什么宗教,而他回答说:“我是天主教徒,”你仍无法确知他究竟信的是什么。

举例说,你若在佛罗伦斯,你也许会遇上一位来自伊素鲁图的天主教徒。那里的教区教士,当·玛西,刚被教会所开除,因为他出版了两本与正统教义相反的小册子,它们被人称为《伊素鲁图的教义问答》。据法国天主教日报《十字架报》说,这本教义问答受到一本耶稣会出版、由教会官方代表所著的书(Civiltà Cattolica)猛烈批评。作者透露“根据伊素鲁图的基督徒[天主教徒]的意见,耶稣是一位革命份子,降世是要帮助贫穷和受压迫的人,”但他对于此说绝不赞同。

可是在另一方面,1968年十二月廿一日《巴黎竞赛图报》的头条新闻报导说:“10,000名佛罗伦斯居民挺身帮助穷人教士。”因此相信此种“教义问答”的意大利天主教徒对于基督耶稣的观念必然与较保守的天主教徒颇为不同。可是他们都自称属于罗马天主教会。所以作一个天主教徒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甚至教士们也对于良好的天主教徒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各持己见。以教皇保禄禁止节育的通谕为例,不同地方的天主教徒所须奉行的行为法则就各不相同。

例如英国的红衣主教希南告诉英国的天主教徒,若是夫妇双方凭着良心决定要用避孕丸,则不应被褫夺领圣体的权利。(《费加罗报》,1968年十二月九日)但是,“南斯拉夫的天主教主教团却下令严厉执行禁止节育的通谕。”(《世界报》,1969年一月十九至二日刊)英国国教和南斯拉夫的天主教徒岂不是属于同一间教会吗?

在美国《展望》杂志的1968年十二月十日刊,作家奥干纳评论天主教徒对通谕的反应,说:“倘若美国的主教们赶快屈膝,奥大利、比利时、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的教廷则强调个人良心的自由。”即使在美国也并非所有教士都跟从主教,正如以下的次标题所表示:“美国主教们制裁怀持异议的教士,可是仍然有一半教士反对保禄的教训。”

《生活》杂志的一篇社评证实教皇的命令受到广泛的反对,说:“反对教皇通谕的教士和教友——他们的数目包括美国四百多名杰出的神学家和宗教教育家,以及国际知名的思想家如德国的巴纳·夏宁神父和瑞士的汉斯·龚——都以热切而尊敬的笔调表示他们的异议。”——1968年八月十六日。

因此,随生活的地区而异,天主教徒赞成或反对服从教皇禁止人工节育的通谕。这视乎他们的教士或主教的态度而异。鉴于这种情势,我们可以说罗马教会是基督的真正教会,受着“一灵”所指引吗?按教会规定,天主教徒应该奉教士或主教为灵性上的导师,可是他们若这样行,他们便会发现自己与教会的元首,教皇,作对了。

你也许答道:“虽然如此,我个人对于教皇却完全信任。他甚至为了保卫教会的传统教义而甘愿使自己不受人所欢迎。”

教皇正维护使徒时代的基督教吗?

教皇保禄独持己见是无可置疑的。但他所勇于维护的教理是以“上帝的道”圣经为根据的吗?例如请想想,教士独身的规定。

1967年保禄六世发表通谕再度坚持教会对教士独身一事的立场。他在这件事上的固执使他不受普世教士所欢迎。你的反应如何呢?你很可能对教士们表同情,但却同意教皇所为,因为你认为他对使徒所立下的规条坚守不渝。可是事实究竟如何呢?

让我们参考一下一位绝不反对天主教的参考书的意见。事实上,其中讨论“独身制度”的文章是由一位耶稣会教士写的。我们读到:“大部份学者们都同意,教士独身的规定并不是起源于使徒的。圣保罗推荐独身,但他也写及一位主教应该是一个妇人的丈夫(提摩太前书iii,2;提多书i,6)第一和第二次的拉特兰全教会会议(1123及1139年)。取消了教士结婚的可能性……在特林特的改革会议中,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之后,会议决定保留较早所订的规条,包括拉特兰教谕中任圣职者不许结婚在内。……拉特兰规条成为教会的固定规条。这项规定被收纳在1918年(Codex Juris Canonici教规第132,987和1072条中。”——《大英百科全书》,1950年版,5卷94-96页。

因此这位耶稣会的作家承认教士的独身制度直至十二世纪才成为规条,因此它既不是使徒所订也不是载于圣经的。根据天主教的《新经全集》,基督的使徒保罗写道:“[要]按着我嘱咐你的话,在各城里设立长老。但这项人,当是无瑕可指的,只作过一个妇人的丈夫,所有的儿女,都是信主的。”(第铎书1:5,6)约在基督死后三十年,同一使徒写道:“作监牧的,必须是无可指摘的,只作过一个妇人的丈夫,稳重,明智,端庄,洁净。”——第茂德前书3:2,《新经全集》。

天主教的圣经本身指出,罗马天主教会奉之为第一任教皇的伯多禄(彼得)是结了婚的,说:“耶稣到了伯多禄家里,看见他的岳母躺着,正患热症。”(玛窦福音8:14)教会领袖们明知独身制度并不是圣经所订的条件。著名的瑞士天主教神学家汉斯·龚“提醒我们,伯多禄和使徒们都是结了婚的。”——Schweizerische Kirchenzeitung,1967年第31号。

许多第一流的天主教神学家都不同意教皇坚持独身制度的主张。他们认为教士应该获准结婚,正如早期的基督徒传道员也有这项权利。他们的主张受到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教士所支持。因此,在这项问题上天主教徒是完全分裂的。正如巴黎的一张日报报导荷兰的天主教徒说:“在荷兰,教士独身制度引起了一场真正的‘战争’”——《世界报》,1968年十二月十九日。

所以你站在那一方呢?你若赞同教皇的主张,则你与其他许多天主教徒便截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天主教圣经也表明使徒在这问题上的立场是与教皇不同的。

无论你采取什么立场,你都无法不承认“建于罗马的使徒教会之上的……团结”已不复存在了。更有甚焉的是,教皇的决策显然并不是以上帝之道圣经为根据的。佛罗伦斯的教士当·玛西说:“服从教廷便要无视穷人最殷切的需要,若要满足这些需要就势必与教廷作对。因此我们若不成为法利赛人便得变成叛徒。而两者都不是我们所愿为的。”(《时代杂志》,1968年十二月廿七日)这种左右为难之势正面对着普世诚恳的天主教徒,不仅在社会问题上,也在重要的道德甚至教义问题上莫不皆然。

你至今仍是罗马天主教徒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因为你确信你属于一个团结和源于使徒的教会。可是仅就上述列出的几件事看来,这种理由已不再成立了。可是请不必灰心。使徒所倡导的真正基督教现在正由普世超过百万称为耶和华见证人的基督徒所奉行。也许有一个见证人曾将这本杂志带给你。下次你见到他们时,何不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一切诚恳的天主教徒所面对的各种难题呢?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