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使徒行传 4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使徒行传内容概要

    • D. 无惧反对,继续传道(4:1-5:42)

      • 彼得和约翰被捕;大约5000个男人成为信徒(4:1-4)

      • 彼得在公议会面前申辩(4:5-22)

      • 门徒祈求上帝赐下勇气,让他们可以不断传讲上帝的话语(4:23-31)

      • 门徒共享财物(4:32-37)

      • 亚拿尼亚和撒非拉欺骗耶和华的神圣力量(5:1-11)

      • 使徒施行了许多神迹(5:12-16)

      • 使徒被逮捕,但天使把他们从监牢中救出来(5:17-21上)

      • 使徒再次被带到公议会面前(5:21下-32)

      • 迦玛列的忠告:不要“跟上帝对抗”(5:33-40)

      • 使徒去圣殿教导人,并挨家挨户传道(5:41, 42)

使徒行传 4:1

  • 彼得和约翰 直译“他们”。

    守殿官 希腊语原文是单数,而且有定冠词,因此在这里也可以翻译为“总守殿官”。使徒行传5:24,26也提到了这个官职。在公元1世纪,该官职由一位祭司担任,他的权力仅次于大祭司。总守殿官统领在圣殿服务的祭司,他也通过一支由利未族人组成的警卫队(也许可以称为圣殿警卫)去维持圣殿及附近一带的秩序。他手下还有一些级别较低的守殿官,他们负责督导做守卫的利未族人。这些守卫的职责包括每天早晚开关圣殿的大门,维持秩序,守卫圣殿的宝库,以及防止人进入禁区。利未族人分为24班,每班轮流服务一个星期,一年两次。每班可能由一个守殿官管理,而这个守殿官要向总守殿官负责。守殿官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人。圣经提到,跟祭司长一起密谋害死耶稣的人就包括这些守殿官。在耶稣被出卖的那个晚上,他们也带着警卫去捉拿耶稣。(另见路22:4及注释;22:52)

参考经文

  • +路 22:52
  • +太 16:6; 徒 23:8

索引

  • 检索手册

    《作见证》31页

    《守望台》(研读版)

    2020/3刊31页

    《洞悉圣经》(下册)276页

    《守望台》

    2009/10/1刊28页

  • 出版物索引

    《作见证》 31;《守》20.03 31;《洞悉下》 276;《守》09 10/1 28;

    w73 5/15 306

使徒行传 4:2

参考经文

  • +太 22:23-28; 徒 2:32; 4:33; 17:18; 23:6

索引

  • 检索手册

    《作见证》31页

  • 出版物索引

    《作见证》 31;

    w73 5/15 306

使徒行传 4:3

参考经文

  • +路 21:12

使徒行传 4:4

参考经文

  • +徒 2:41; 6:7

索引

  • 检索手册

    《作见证》35页

  • 出版物索引

    《作见证》 35;

    w82 2/1 14; w59 12/1 367

使徒行传 4:5

  • 长老 见太16:21的注释。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404-405页

    《洞悉圣经》(下册)542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04-405;《洞悉下》 542;

    w72 4/1 204

使徒行传 4:6

  • 祭司长亚那 大约公元6或7年,亚那受罗马派驻叙利亚的总督居里纽任命为大祭司,并担任这个职位直到公元15年左右。后来,亚那被罗马政府革职,失去了大祭司的头衔。尽管如此,亚那作为卸任大祭司,看来仍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力,他仍是犹太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亚那除了有5个儿子担任过大祭司,他的女婿“该亚法”从公元18到36年也曾是大祭司。(另见路3:2的注释)根据约翰福音18:13,19,亚那被称为“祭司长”(希腊语是ar·khi·e·reusʹ)。同一个希腊语词既可以指现任大祭司,也可以指某个地位显要的祭司,例如卸任大祭司。(另见词语解释“祭司长”)

    该亚法 这个由罗马人任命的大祭司处事圆滑,任职的时间比前几任大祭司都长。他于公元18年左右受到任命,担任大祭司直到公元36年左右。负责审讯耶稣以及把耶稣交给彼拉多的人就是他。(太26:3,57;约11:49;18:13,14,24,28)在使徒行传里,这是唯一一次指名提到他的地方,其他经文都只是把他称为“大祭司”。(徒5:17,21,27;7:1;9:1)

参考经文

  • +路 3:2; 约 18:13
  • +太 26:57; 路 3:2; 约 11:49-51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2012/4/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守》12 4/1 9

使徒行传 4:7

参考经文

  • +太 21:2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8/15 486

使徒行传 4:8

参考经文

  • +徒 7:55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2 4/1 204

使徒行传 4:9

脚注

  • *

    又译“得救”。

参考经文

  • +徒 3:7

使徒行传 4:10

  • 拿撒勒人 见可10:47的注释。

    处死在木柱上 又译“挂在木柱上”。(另见太20:19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木柱”“苦刑柱”)

脚注

  • *

    靠着他,也可译作“奉这个名”。

参考经文

  • +徒 3:6
  • +约 19:6; 徒 2:36
  • +徒 2:24; 5:30

使徒行传 4:11

  • 首要的房角石 见太21:42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房角石”。

参考经文

  • +诗 118:22; 赛 28:16; 太 21:42; 彼前 2:7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412页

    《守望台》

    2011/8/15刊12-13页

    2000/7/15刊14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12;《守》11 8/15 13;《守》00 7/15 14;

    w64 5/15 298

使徒行传 4:12

参考经文

  • +太 1:21; 徒 10:43; 腓 2:9, 10
  • +约 1:12; 14:6; 提前 2:5, 6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839页

    《崇拜》37-38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839;《崇拜》 37-38;

    w73 5/15 315; w73 8/15 485; g66 3/8 31; g66 4/8 16; w64 5/15 298; g64 10/8 21

使徒行传 4:13

  • 直言不讳 又译“有胆量”或“无所畏惧”,希腊语是par·re·siʹa。在圣经里,这个希腊语名词也翻译为“放胆发言”和“信心”。(徒28:31;约一5:14及脚注)这个名词和相关的动词par·re·si·aʹzo·mai(常常译作“勇敢地传[道]”)多次出现在使徒行传里,这一点显示,勇敢地传讲好消息是早期基督徒传道工作的一个标志。(徒4:29,31;9:27,28;13:46;14:3;18:26;19:8;26:26)

    没有受过教育 又译“没有学问”,希腊语是a·gramʹma·tos。尽管这个希腊语词可以指不识字,但在这里很可能是指没有上过犹太宗教导师任教的学府。在公元1世纪,大多数犹太人看来都能读书写字。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很多犹太会堂里都设有学校。但像耶稣一样,彼得和约翰没有上过犹太宗教导师任教的学府。(参看约7:15)耶稣时代的很多宗教领袖觉得,在提供宗教教育方面只有这类学府才是受认可的。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的人无疑认为,彼得和约翰没有资格教导民众或解释法典。此外,这两个门徒是来自加利利的,那个地区大多数人都是农夫、牧人或渔夫。耶路撒冷及犹地亚的宗教领袖和其他人显然都看不起加利利人,他们把彼得和约翰视为“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人”。(约7:45-52;徒2:7)上帝却不是这样看待彼得和约翰的。(林前1:26-29;林后3:5,6;雅2:5)耶稣在去世前曾用很多时间精力去教导和培训彼得、约翰及其他门徒。(太10:1-42;可6:7-13;路8:1;9:1-5;10:1-42;11:52)在复活后,耶稣也继续通过神圣力量教导门徒。(约14:26;16:13;约一2:27)

参考经文

  • +太 11:25; 林前 1:26, 27
  • +约 7:14, 15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133,248-249页

    《洞悉圣经》(下册)232,1056,1100页

    《守望台》

    2008/9/1刊15页

    2008/5/15刊30-31页

    2006/5/1刊22-23页

    《警醒!》

    1998/3/8刊19页

    《感示》198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33, 248-249;《洞悉下》 232, 1056, 1100;《守》08 5/15 30-31;《守》08 9/1 15;《守》06 5/1 22-23;《警》98 3/8 19;《感示》 198;

    w82 3/1 11; w74 3/15 164; w70 10/1 582; w66 2/1 90; w66 8/1 452; w64 8/1 453; w63 4/15 241; w63 5/15 305; w63 11/1 663; w62 1/1 12; w62 9/15 574; g62 9/8 19

使徒行传 4:14

参考经文

  • +徒 3:11
  • +路 21:15

使徒行传 4:15

  • 公议会大厅 又译“公议会”。(另见路22:66的注释)

多媒体资料

  • 公议会

使徒行传 4:16

参考经文

  • +约 11:47
  • +徒 3:9, 1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1 9/1 13

使徒行传 4:17

参考经文

  • +徒 5:4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g62 11/8 6

使徒行传 4:19

参考经文

  • +徒 5:29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5/1 260

使徒行传 4:20

索引

  • 检索手册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22课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22;

    w74 2/1 88; w74 3/1 144; w73 5/1 260; w63 2/1 85

使徒行传 4:21

脚注

  • *

    又译“荣耀”。

参考经文

  • +路 22:2; 徒 5:26

使徒行传 4:22

  • 神迹 希腊语是se·meiʹon。在圣经里,这个希腊语词常常译作“神迹”,指的是明显靠着上帝的力量才发生的奇迹。

使徒行传 4:2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6 4/15 230-1; w72 4/1 204

使徒行传 4:24

  • 至高的主宰 希腊语是de·spoʹtes,基本意思是“主”“主人”。(提前6:1;多2:9;彼前2:18)这个词用来直接称呼上帝时(例如在本节经文、路2:29和启6:10),通常译作“至高的主宰”,表示上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其他译本的译法包括“主”“主人”“主宰”“上主”或“至高的主”。《希腊语经卷》的一些希伯来语译本在这里用的是希伯来语词ʼAdho·naiʹ(至高的主宰),但至少有一个译本用的是代表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

参考经文

  • +出 20:11; 尼 9:6; 诗 146:6; 启 4:11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9 1/15 20, 24; w78 1/1 30; w76 4/15 231; w65 1/1 7

使徒行传 4:25

参考经文

  • +撒下 23:1, 2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216页

    《守望台》

    2004/7/15刊16-17页

    1990/8/1刊27页

    《普世安全》23-24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16;《守》04 7/15 16-17;《守》90 8/1 27;《普世安全》 23-24;

    w78 1/1 30; w76 4/15 231; w69 10/15 628

使徒行传 4:26

  • 耶和华 这里引用的经文是诗篇2:2,在希伯来语原文里,经文出现了代表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辅音字母(相当于英语的YHWH)。(另见附录C)

    他任命的领袖 又译“他膏立的人”“他的基督”或“他的弥赛亚”。这里译作“任命的领袖”的希腊语词是Khri·stosʹ,“基督”这个头衔就源自这个希腊语词。本节经文引用的是诗篇2:2,在那节经文里,跟Khri·stosʹ相对应的希伯来语词是ma·shiʹach(意思是“受任命的人”或“受膏者”)。“弥赛亚”这个头衔就源自那个希伯来语词。(另见路2:26;约1:41;徒4:27的注释;词语解释“膏立”)

参考经文

  • +诗 2:1, 2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2004/7/15刊16-17页

    1990/8/1刊27页

    《普世安全》23-24页

  • 出版物索引

    《守》04 7/15 16-17;《守》90 8/1 27;《普世安全》 23-24;

    w76 4/15 231; w69 10/15 628; w57 7/1 101

使徒行传 4:27

  • 你任命的 又译“你膏立的”或“你立为基督(弥赛亚)的”。“基督”(希腊语是Khri·stosʹ)这个头衔源自希腊语动词khriʹo,这里用的就是这个动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把油倒在某人身上。在《希腊语经卷》里,这个词总是用于比喻意义,而且都跟神圣的事有关,指的是上帝把某人跟其他人区分开来,委派他执行某个特别任务。这个希腊语动词也出现在以下经文:路加福音4:18;使徒行传10:38;哥林多后书1:21;希伯来书1:9。另一个希腊语词a·leiʹpho则用来描述将实际的膏油涂抹在身体上,例如沐浴后用油抹身体、把油当作药物抹在伤口上或把油倒在遗体上为埋葬做准备。(太6:17;可6:13;16:1;路7:38,46;雅5:14)

参考经文

  • +路 23:12
  • +诗 45:7; 徒 10:38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528-545页

    《普世安全》23-24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28, 545;《普世安全》 23-24;

    w76 4/15 231

使徒行传 4:28

脚注

  • *

    直译“手”。

参考经文

  • +赛 53:10; 路 24:44; 徒 2:23; 彼前 1:2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6 4/15 231

使徒行传 4:29

  • 耶和华 这里记录的是门徒向“至高的主宰”(徒4:24下,译自希腊语词de·spoʹtes)祷告时说的一句话,而在路加福音2:29记载的祷告里,“至高的主宰”也是用来称呼上帝的。在使徒行传的这个祷告里,耶稣被称为“你圣洁的仆人”。(徒4:27,30)门徒在祷告时引用了诗篇2:1,2,那里的经文就使用了上帝的名字。(另见徒4:26的注释)此外,本节经文记载门徒求耶和华“听听他们[公议会]怎样恐吓我们”,这句话的用词跟《希伯来语经卷》里几个祷告的措辞类似,例如列王纪下19:16,19和以赛亚书37:17,20,而那些经文都使用了上帝的名字。(另见附录C3的简介和徒4:29)

索引

  • 检索手册

    《作见证》34-35页

    《守望台》

    1990/7/1刊14页

    1988/10/15刊12-13页

  • 出版物索引

    《作见证》 34;《守》90 7/1 14;《守》88 10/15 12-13;

    w80 6/15 16-22; w76 4/15 231; w74 3/1 144; w64 5/1 276; w64 5/15 301

使徒行传 4:30

  • 奇事 又译“异兆”。(另见徒2:19的注释)

参考经文

  • +徒 3:16
  • +徒 2:43; 5:12

使徒行传 4:31

  • 恳切地祈求 译自希腊语动词deʹo·mai,指的是怀着热切的态度恳切祷告。相关的名词是deʹe·sis,在词典里的定义是“谦卑热切的恳求”。在《希腊语经卷》里,这个名词总是用来指对上帝的恳求。耶稣也“曾经呼号流泪,再三恳切祈求,请求能救他脱离死亡的上帝”。(来5:7)经文说耶稣“再三恳切祈求”(原文是deʹe·sis的复数形式),这表示耶稣不止一次,而是多次恳求耶和华。例如在客西马尼园,耶稣的确多次热切地向天父祷告。(太26:36-44;路22:32)

    上帝的话语 这个词组在使徒行传中出现了很多次。(徒6:2,7;8:14;11:1;13:5,7,46;17:13;18:11)在这里,“上帝的话语”指的是基督徒传讲的信息,这个信息源自耶和华上帝,强调耶稣基督在上帝旨意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参考经文

  • +徒 2:2, 4
  • +帖前 2: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8 4/15 24; w66 4/1 200; w64 5/1 276; w64 5/15 301

使徒行传 4:32

  • 所有信徒都同心同德 又译“所有信徒都一条心,仿佛一个人”。这里描述了所有信徒之间团结和谐的关系。这跟耶稣之前的祷告一致,他求天父使他那些背景各异的门徒团结合一。(约17:21)在《希伯来语经卷》里,译作“一心”的希伯来语词组也用来描述一致的目标和行动。(代上12:38;代下30:12)

参考经文

  • +徒 2:44, 45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91/4/15刊24-25页

  • 出版物索引

    《守》91 4/15 24-25;

    g66 4/8 23; w62 2/1 88; w61 2/1 75

使徒行传 4:33

参考经文

  • +徒 1:21, 22; 4: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2 11/1 657

使徒行传 4:34

参考经文

  • +徒 2:44, 45; 约一 3:17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87/6/1刊29页

  • 出版物索引

    《守》87 6/1 29;

    w80 11/1 9; w66 6/1 351; w62 2/1 88; w61 2/1 75

使徒行传 4:35

参考经文

  • +徒 5:1, 2
  • +徒 6:1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87/6/1刊29页

  • 出版物索引

    《守》87 6/1 29;

    w80 11/1 9; w66 6/1 351; w62 2/1 88; w61 2/1 75

使徒行传 4:36

  • 安慰之子 又译“鼓励之子”。这是“巴拿巴”这个名字翻译出来的意思,而“巴拿巴”是一个名叫“约瑟”的门徒的别名。“约瑟”是当时犹太人中很常见的名字,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使徒给他起了别名叫巴拿巴。(参看徒1:23)正如本节经文的另一条注释谈到的,“……之子”这个说法有时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具有某种显著的特质。“安慰之子”这个别名看来显示,约瑟擅于鼓励和安慰别人。路加记载,约瑟(巴拿巴)奉派去探访叙利亚的安提阿会众,他到了以后就“鼓励”当地的信徒。(徒11:22,23)那里译作“鼓励”的希腊语词pa·ra·ka·leʹo跟本节经文中译作“安慰”的希腊语词pa·raʹkle·sis是相关的。(另见本节经文的注释:……之子)

    ……之子 在希伯来语、阿拉米语和希腊语中,“……之子”这个说法,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具有某种显著的特质。例如,在申命记3:18,译作“勇士”的希伯来语词组的字面意思是“能力之子”。在约伯记1:3的原文里,“东方的人”这个词组的字面意思是“东方之子”。在撒母耳记上25:17,“这个人一无是处”(脚注译法)这句话译自一个字面意思为“一无是处之子”的希伯来语词组。在《希腊语经卷》里,“……的儿子”或“……之子”用来指惯常有某种行为或显出某种特征的人。一些例子包括:“至高者的儿子”“光明之子”“白昼之子”“叛逆之子”。(路6:35;帖前5:5;弗2:2及脚注)

参考经文

  • +徒 9:27; 11:22-24; 12:25; 13:1; 15:37-39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98/4/15刊20页

    1990/7/1刊14页

  • 出版物索引

    《守》98 4/15 20;《守》90 7/1 14;

    w80 9/15 14

使徒行传 4:37

参考经文

  • +路 12:33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98/4/15刊20页

  • 出版物索引

    《守》98 4/15 20

译本对照

点击经节数字,查看该节经文在其他圣经译本中的译法

引文

徒 4:11诗 118:22
徒 4:26诗 2:1, 2

总类

徒 4:1路 22:52
徒 4:1太 16:6; 徒 23:8
徒 4:2太 22:23-28; 徒 2:32; 4:33; 17:18; 23:6
徒 4:3路 21:12
徒 4:4徒 2:41; 6:7
徒 4:6路 3:2; 约 18:13
徒 4:6太 26:57; 路 3:2; 约 11:49-51
徒 4:7太 21:23
徒 4:8徒 7:55
徒 4:9徒 3:7
徒 4:10徒 3:6
徒 4:10约 19:6; 徒 2:36
徒 4:10徒 2:24; 5:30
徒 4:11赛 28:16; 太 21:42; 彼前 2:7
徒 4:12太 1:21; 徒 10:43; 腓 2:9, 10
徒 4:12约 1:12; 14:6; 提前 2:5, 6
徒 4:13太 11:25; 林前 1:26, 27
徒 4:13约 7:14, 15
徒 4:14徒 3:11
徒 4:14路 21:15
徒 4:16约 11:47
徒 4:16徒 3:9, 10
徒 4:17徒 5:40
徒 4:19徒 5:29
徒 4:21路 22:2; 徒 5:26
徒 4:24出 20:11; 尼 9:6; 诗 146:6; 启 4:11
徒 4:25撒下 23:1, 2
徒 4:27路 23:12
徒 4:27诗 45:7; 徒 10:38
徒 4:28赛 53:10; 路 24:44; 徒 2:23; 彼前 1:20
徒 4:30徒 3:16
徒 4:30徒 2:43; 5:12
徒 4:31徒 2:2, 4
徒 4:31帖前 2:2
徒 4:32徒 2:44, 45
徒 4:33徒 1:21, 22; 4:2
徒 4:34徒 2:44, 45; 约一 3:17
徒 4:35徒 5:1, 2
徒 4:35徒 6:1
徒 4:36徒 9:27; 11:22-24; 12:25; 13:1; 15:37-39
徒 4:37路 12:33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阅读 新世界译本 (nwt)
  • 阅读 新世界译本 (bi12)
  • 阅读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使徒行传 4:1-37

使徒行传

4 彼得和约翰对民众讲话的时候,祭司、守殿官+和撒都该派的人+走上前来,2 怒气冲冲,因为使徒教导民众,公开宣扬耶稣死而复生了+。3 于是他们把这两个人逮捕,拘留+到第二天,因为当时已经是晚上。4 但许多人听了他们两个人说的话,就成了信徒,其中男人的数目大约有5000+。

5 第二天,民间的首领、长老和抄经士在耶路撒冷聚集起来。6 祭司长亚那+,以及该亚法+、约翰、亚历山大,还有祭司长的所有亲属都在场。7 他们叫彼得、约翰站在中间,盘问说:“你们有什么权力,奉谁的名做这件事?+”8 那时,彼得充满神圣力量+,对他们说:

“各位首领,各位长老,9 如果我们今天受审,是由于为这个跛脚的人做了件好事+,你们想查出是谁使这个人痊愈*的,10 那我就告诉你们所有人,以及所有以色列人,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个人是因为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是靠着他*才被治好的。这位耶稣被你们处死在木柱上+,上帝却使他死而复生了+。11 他‘这块被你们建造的人轻视的石头,成了首要的房角石+’。12 除了他,谁也不能带来拯救,因为在全天下,上帝没有赐下其他名字+,是我们必须依靠才能得救的+。”

13 他们见彼得、约翰这么直言不讳,也知道这两个人本来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人+,就很惊讶,看出这两个人是跟过耶稣的+。14 他们看着站在这两个人身旁那个被治好的人+,就无言以对+,15 只好吩咐他们到公议会大厅外面去,然后彼此商议说:16 “我们该怎么处置这些人呢?+他们确实施行了神迹,耶路撒冷的居民全都知道了+,我们无法否认。17 为了阻止这件事在民间越传越广,我们要威吓他们,不准他们再奉那个人的名对任何人传讲什么+。”

18 于是他们叫彼得和约翰来,不准他们再奉耶稣的名传讲或教导什么。19 彼得和约翰回答:“听从你们而不听从上帝,这在上帝眼中是对是错,你们自己判断吧!+ 20 但我们看见的、听见的,不能不说。”21 他们找不着理由惩罚这两个人,也因为民众全都为发生的这件事赞美*上帝,就有所顾忌+,于是再次恐吓这两个人之后,就把他们释放了。22 因为这个神迹而被治好的人,已经40多岁了。

23 彼得和约翰被释放之后,就到其他信徒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对他们说的话告诉大家。24 大家听完后,就团结一心地向上帝祷告说:

“至高的主宰,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上帝啊+,25 你借着神圣力量,通过我们的祖先,就是你仆人大卫的口说+:‘万国为什么纷纷扰扰?万族为什么图谋空虚的事?26 地上的君王群起,首领聚集,要对抗耶和华,对抗他任命的领袖+。’27 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列国的人和以色列各族的人,果然在这座城里聚集,跟你任命+的圣洁仆人耶稣对抗,28 做出你预先决定的事。你用你的力量*,按照你的旨意,使这一切都发生了+。29 耶和华啊,现在求你听听他们怎样恐吓我们,赐你奴隶十足的胆量,让我们可以不断传讲你的话语。30 求你伸出手来医治人,借着你圣洁的仆人耶稣的名+,施行神迹奇事+。”

31 他们恳切地祈求上帝之后,他们聚集的地方就震动起来,人人都充满神圣力量+,勇敢地传讲上帝的话语+。

32 所有信徒都同心同德,谁也不说自己的财物属于自己,所有东西都让大家共享+。33 使徒们继续为主耶稣的复活作证+,卓有成效。人人都获得丰富的分外恩典。34 大家什么都不缺+,因为那些有田地房屋的人都把产业变卖了,然后把钱拿来,35 交给使徒+,使徒就按照各人的需要作出分配+。36 有一个人名叫约瑟,使徒给他起了别名叫巴拿巴+,翻译出来就是“安慰之子”。他是个利未族人,生在塞浦路斯。37 他把自己的地卖了,然后把钱拿来给使徒+。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