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1 5/8 24-27页
  • 从波涛汹涌的大海采油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从波涛汹涌的大海采油
  • 警醒!198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采油的准备
  • 在产油台上
  • 潜水人的难题
  • 潜水船
  • 技术的输出
  • 将来的展望
  • 石油来之不易
    警醒!2003年
  • 北海石油——对挪威是福是祸?
    警醒!1979
  • 漏油灾祸绝不会在这里发生
    警醒!1990年
  • 石油与你息息相关
    警醒!200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5/8 24-27页

从波涛汹涌的大海采油

《儆醒!》杂志驻英国通讯员报道

在海底发现油田的地方是世界最恶劣天气的地方之一。那里风平浪静的时候在冬天平均只有百分之1,在盛夏只有百分之5。当狂风暴雨袭击钻油装置时,90尺(27米)高的巨浪打碎了钻油台。支援船入水沉没。但最严重的却是人命继续丧失。钻油计划的经常开销加上这些因素,使从北海之北采油的工程费用庞大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1964年,英国政府颁发许可证给石油公司在北海探察油源,1969年首先发现小量石油。自那时起,寻油者趋之若鹜,至今已有14处油田是属于商营的。

采油的准备

当从海底大量采取石油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时,就要设置许多装备。首先是敷设一条直径32寸(81厘米),钢壁厚达3/4寸(19毫米)的水底油管,从英国本土延至海中。这些油管有特制的沥青毛毡包裹以防腐蚀,当油管敷设在壕沟时,外加一层2至5寸(5至13厘米)厚的三合土使油管的重量足以抵抗急流。

海床需要逐哩测量以确定油管是否埋藏得当。在若干地方,这意味到要深入450尺(137米)左右的海底,在这么深的地方敷设油管是前所未有的。

产油台本身也有难题。由于大小和重量之故,每个产油台要在陆上装配再运往采油地点。最艰巨的工作是要把钢铁制的台柱逐条运送,有时要运送至超过155哩(250千米)以外,然后将之垂直地竖立在正确位置。最后把支持的桩打入400尺(120米)深处的海床使全部设备稳定下来。

可是,并非所有产油台都是钢制的和用桩支撑的。全赖重力的混凝土台也有使用。1978年5月,一个重达600,000吨的混凝土台从苏格兰西岸的鲁克基逊运送至北海的尼利安油田。据称这是历来在地上搬动的最大物体,它竖起来达776尺(237米)高。今日它已大部分埋在水下不能看见。

这些离岸甚远的重力台的安全性是值得疑问的。冰块的附着、时速100哩(160千米)的狂风、巨浪和海底震动等危险不断袭击这些产油台,有时甚至祸不单行。正如一位著名设计家承认,北海的动力学力量现时仍未为人充分了解。

在产油台上

载人前往油田是以直升机为主,直升机从苏格兰的亚伯丁出发,在其中一个油田上空,你首先远远望见一个移动式的钻油装置。“海洋胜利”便是典型的例子。它是自动推进和半潜水式的。这意味到它能浮动。它在开动时船身沉在水下约70尺(20米),这种潜水装置大大有助于保持采油设备的稳定。为了使潜水船保持原位不动,周围设置8个13吨的锚,每个锚可以展延3,300尺(1,000米)。台上的铁架塔装设液压气动系统,在油钻开动时不论怎么摇动都保持一定的压力。事实上,所有半潜水式的装置都能在1,000尺(300米)的水下钻掘,在必要的场合,通常改装一下就可在3,000尺(900米)的水下操作。

在东面稍远之处有一座标准型的产油台,其上有三层锥形钢架塔。最顶的一层比直升机降落台稍宽,中层是实际的主要采掘工作地。最下层是仓库,作业时所用的各种长度钢条便是堆积在这里。这一层也是工作人员的宿舍,可容150个男子居住,并附设两个餐厅和康乐室,室内有电视、放映器材和图书处,在此之下是台的主要支架。

有些产油台可以采掘27个油井之多。在陆上采油,除了少数例外,都是垂直钻井的,但在北海的海上,若以一井一钻的比率采掘,费用将会高至惊人,因此要使用方向性的钻法。当垂直地钻掘到接近海床时,便要照着原定计划的路径,转往特定的距离、深度和方向所在的各地点采掘。

潜水人的难题

北海石油所在的水下世界时常需要潜水人,潜水人的年薪往往超过60,000美元。尽管这样,他们每次潜下300尺(90米)深海只能工作25分钟。这项工作的危险极大,照现时发生意外的比率推算,工作20年的潜水人生存率只有5分之1。事实上,英国医师会把这项职业视为“比采掘煤矿的危险多50倍。”

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水的低温和高度传热性可使没有防备的潜水人在数分钟内冷至失去知觉。同时,为了避免被压扁,他必须在工作地方的水压下呼吸,但在160尺(50米)深处的混合气体是这么危险以致要小心加以监视和不断检查。潜水人若太速受压可能导致战抖;另一方面,缓慢地适应压力也许需时多日。唯一解决方法是饱和潜水,那便是把潜水人和其他潜水同伴关在密闭的钢制房子里逐渐施加压力。不用说,这种环境很易造成精神和身体紧张。

另一极大危险是治疗负伤的潜水人。在潜入例如650至740尺(200至225米)的深水之后,至少要7天才得以解除压力。这个难题怎么解决呢?首先,把负伤的潜水人移往该台的舱面压力室。然后将一个特制的加压移送室运往台上的压力室所在之处,把两个压力室连结起来,这个加压移送室是用钛制成的,可把重量减抑到2,000磅(900千克)左右。移送完毕后,由直升机把钛制压力室运往苏格兰丹地港的特别压力医疗中心。

这一切行动是分秒必争的,倘若潜水人伤势严重,他可能在获得适当医疗之前死去,即使运送成功,在医疗地方施手术时,减压对伤口缝合的效果仍然未能确定。此外,普通的吸入麻醉剂在压力室是无效的,电动仪器也因为极易着火和爆炸而用不着。

挪威人现时已发展了一个包铝的手术室,它建在俯瞰挪威卑尔根港的新水中研究所内。可是,伦敦的《观察家报》报道说:“这里有一障碍。那便是该研究所尚未招募到任何医生愿意在手术前后必须牺牲时间逗留在太空船般的减压室内。”

潜水船

潜水船是潜艇的一种,它比潜水人潜得更深。潜水船已成为采掘深海油源所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些小型潜艇的长度不及20尺(6米)。每船只载船员二人,他们虽然在水中不能离船,却能指挥特制的摄影机,把实际情景记录在录像磁带上,以供水上或岸上基地的专家研究。虽然这些潜水船附设320人时之久的维持生命装备,却要两船一组从基地出发,倘若一船发生故障,其他一船可以担任救援,开动机器来加以救助。

自英制的遥控潜水船“海怪号”和加拿大的“水中室”发明以来,已使潜水工作容易得多。后者在海底为船员安排了正常的工作环境,他们甚至有经常来往海面海底的服务囊,运送人员出入。但即使有这么谨慎的照顾,潜水还是一项危险职业。在1978年末,无比石油公司的两名潜水人死于潜水钟内,因为汹涌的波涛打脱了支援船的缆索。

技术的输出

致力于从北海采油的结果使技术大大进步。不久之前的《卫报》指出:“从[英国]国家观点看来,我们输出优良技术所获的利益会高于北海石油所得。”此说正逐渐证明为真实。

现时最有希望的市场是南美,尤其是巴西。巴西的海中资源藏在海洋深处,与北海所藏的相似。从事探测的地点是位于里约热内卢海岸不及100哩(160千米)以外,水深650尺(200米)的金宝海盆。据估计,巴西在今后10年将需要30至40个产油台。依次地,它将会展开探察潜水船、支援船和其他技术设备的市场。对于委内瑞拉、阿根庭、墨西哥和苏联里海的海底油田也有技术输出的希望。

将来的展望

对于石油的将来展望又如何?英国能源部通过深海技术局声称:“为了在1990年代保持自给自足,在1985至1990年之间,(英)联合王国深海油田的发现的采掘是必需的。”所谓深海是指1,000至6,500尺(300至2,000米)的深水而言。可是,石油探测家已提出警告,北海油田可能已经过最大的发掘——达总量4分3之多。事实上,有人也留意到英国本土可能发现油田。一位乐观的石油界人士说:“我们这里[英国南部]的情况和20年前北海的情况一样。我们知道这里有石油。……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现时,在我们离开北海的钻油装备和产油台之际,我们不禁想到石油的实际成本——人命牺牲的代价和新技术的各项独特难题。这些代价是值得付出的吗?大多数人以为然。答案也许要假以时日才知道。目前,无休无止地从波涛汹涌的北海采掘更多石油的努力还是继续下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