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舒亚的信心——争取儿童权益方面的一场胜利
《儆醒!》杂志驻加拿大通讯员报道
“有关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的法律原则首次交由上诉法院审理。有人认为裁决结果不单为新不伦瑞克省的医生和医院定下明确准则,这项准则也许适用于加拿大各地。”——《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
上述杂志谈及一宗涉及新不伦瑞克省未成年人同意疗法条例的案件。条例声明,任何16岁以下的年轻人若清楚了解自己的病况,并明白医生建议的疗法,兼且有两位医生宣称他是个成熟的未成年人,那么,法例授权当事人可享有与成年人同样的权利,就是自行决定接受或拒绝院方建议的疗法。事情与15岁的乔舒亚·沃克有关,他患了急性的骨髓白血病,新不伦瑞克上诉法院的首席法官W.L.霍伊特在判词中写道:“证据清楚显示,乔舒亚具有足够的成熟,现时院方建议的疗法是以他的最大福利及身心健康着想的。……本席认为院方无需向法庭申请[宣布乔舒亚为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的许可令]。”首席法官霍伊特在判词里也表明,加拿大的普通法“承认有关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的原则”。
丹尼尔·波尔是乔舒亚的代表律师之一,他表示上诉法院所作的书面裁决“将会成为全加拿大的一项判例”。由于案件比较特殊,因此,这次审讯总共有五位法官出庭而非正常情况下的三位。波尔指出:“在举足轻重的情况下,法官会召开合议庭。他们也许认为裁判结果在日后会对加拿大造成深远的影响。”他认为这项裁决上的先例会为所有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铺路,使他们可以自行作出决定,而“无需再次出庭。这项判例大大造益其他年轻人”。波尔进一步强调这次胜诉所具的意义,说:“对于那些能够为自己的身体自主自决的儿童及年轻男女来说,这项裁决大大维护了他们的权益。”
《电讯杂志》一则社论以“未成年人胜诉”作为标题,内容报道:“新不伦瑞克省上诉法庭裁定15岁的乔舒亚·沃克有权接受或拒绝某项疗法,这并非仅是耶和华见证人的一场胜利,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一场胜利。……有时社会看来难以接受某个分子所作的决定,尤其是事情若牵涉到年轻人的生命的话。然而,社会若惯性地侵犯人民的身心福利,这只会更令人无法容忍。乔舒亚·沃克在保障我们免受这样的侵犯方面贡献良多。”
见义勇为的医生
乔舒亚自从得了这个病以来,便一直由玛丽·弗朗西丝·斯卡利医生诊治,斯卡利是血液学及儿科肿瘤学的专科医生。她的工作也包括诊治儿科癌症病人在内。
乔舒亚所患的那种白血病一般都以化学疗法和输血作为主要疗法。乔舒亚和家人都是耶和华见证人,基于圣经的理由,他们均拒绝接受输血。圣经明令吩咐基督徒:“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使徒行传15:20,29)乔舒亚由始至终都紧守耶和华就‘禁戒血’方面的律法。
斯卡利医生在乔舒亚的病历纪录上注明,他在血的立场上“非常坚定”。多兰医生是该院成人科肿瘤部的主管,他曾亲身跟乔舒亚会面。他和斯卡利医生均认为乔舒亚是个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此外,沃克一家的家庭医生洛尔顿也把乔舒亚视为一位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现在有三位医生——而非仅是法定的两位——均一致宣称乔舒亚是个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因此他完全符合未成年人同意疗法条例的规定——甚至超过规定的条件——去撰择自己接受什么疗法。事情根本无需任何法庭诉讼。
可惜情况却起了变化。院方虽然早已认定乔舒亚是个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却为了保障院方,以免将来要负上什么责任,遂请求法庭作出裁决。这导致了一项冗长、令人厌烦的审讯过程,结果法官裁定乔舒亚无权拒绝治疗。当事人立刻就这项裁决向上级法院上诉,本文首段便道出了事情的结果。
在乔舒亚饱受病魔煎熬的期间,斯卡利医生一直都紧守承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替乔舒亚输血,除非乔舒亚改变主意而愿意接受输血。《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报道斯卡利医生的立场时引述她的话:“我最担心的就是,乔舒亚和家人变得呼救无门,走投无路。”文章接着写道:“其他医生后来告诉她,若换了是他们,就会放弃医治乔舒亚。然而,斯卡利医生却从没有这个想法。”她的合理态度以及高尚的操守使乔舒亚和他的家人大得鼓励。
乔舒亚热爱生命,榜样令人感动
乔舒亚·沃克热爱生命;他并不想死去。他的家人也不想他死去。各地的耶和华见证人,也就是他的属灵弟兄,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继续活下去。乔舒亚甘愿接受现实;他对上帝的信心促使他相信自己将来可以复活过来。耶稣的话使他大得安慰:“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5,28,29。
各地人士也给予乔舒亚莫大的支持。《环球时代晚报》报道:“昨日父母双方均强调他们并没有舍弃乔舒亚。他们把儿子带到区域医院,以期获得最优良的无血疗法。父亲解释:‘如果我们真的想他死去,我们把他留在家里就可以了。我们不想乔舒亚死去。我们在寻求医治方面正想尽法子,务要使他活下去。为了自己心爱的亲人,谁都会这样做。我们不会眼巴巴的看他死去。我们要孩子康复过来,让他可以再玩玩具火车、再次前往王国聚会所参加聚会、出外传道,或者可以再打篮球。’”
乔舒亚的家人实际时刻陪伴左右,随时给他所需的照料。一份报章评论说:“他们轮流照顾乔舒亚,每当一位家人陪伴乔舒亚之际,其他家人就在附近一个细小的休息间里蜷身而睡,他们当中有些仍然穿上罩衣,颈上还挂着面罩。自乔舒亚在3月31日入院以来,此情此景已司空见惯。这三个星期以来,乔舒亚的病房时刻都有一位身穿罩衣、戴上面罩的家人陪伴着他。……乔舒亚的父母时常彻夜在病房陪伴在侧,他们就睡在幺儿附近的一张小床上而已。[母亲说,]‘他需要我们,我愿意为乔舒亚——甚至为任何一个孩子——做任何事。’父亲则说,‘如果要我在外边的停车场守候,我也愿意。’”
互诉心声
父母一方晚上跟乔舒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便会互诉心声。一天晚上他说:“妈,请将这番话记下:你们所有年轻人,请跟耶和华保持亲密的关系,那么,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们也能够对他保持忠诚。如果我的病情有好转,我必定会扩大自己在宣扬耶和华的名方面的活动。你们这些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啊,假如你们能够在属灵的活动上作更大的参与,就要作更大的参与。”
另一晚,乔舒亚还留在医院期间,他说:“妈,曾有许多次,当你上了厕所,或是去找爸爸的时候,便会有两三位医生进来跟我说:‘乔舒亚,你必需接受输血,否则就必定会死。我们想帮助你。’那时我就回答他们,‘你们如果真的想帮助我,就请尊重我在血方面的意愿。’有一位医生试图说服我接受输血,我告诉他:‘你准会以为我是疯了,但我的思想能力十分健全。我只是想按着耶和华就血所定的律法去生活。他深知什么对我们最有益。对我来说,最有益的事就是尊重生命的神圣,就算我死了,我必定会复活过来。’”
儿科部主管加里医生对乔舒亚的父母说:“你们大可因乔舒亚而自豪。我从没有看见过像乔舒亚这样大的信心。”他拥抱他们二人,说:“你们一家人的确勇气可嘉。”
有一晚在医院里,医生告诉乔舒亚的家人他的病情恶化了,当时乔舒亚的哥哥杰弗里和姊姊贾尼丝也在场。杰弗里不禁哭泣起来,乔舒亚对他说:“杰弗里,不要哭。不论是死是活,我都是个胜利者。不要替我担心。”他的意思是,假若他战胜病魔而康复过来,他就是个胜利者;他若死去,他便会在地上的乐园里复活过来,无疑他更是个胜利者!
后来乔舒亚需要接受骨髓移植,他的哥哥杰里率先捐出自己的骨髓。曾有一个时期,他的哥哥约翰和乔每晚在临睡之前都会亲一亲乔舒亚。但当乔舒亚13岁的时候,他请母亲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做,因为他已经长大了。然而,在他患病期间,虽然他已15岁了,哥哥们却恢复以往亲他的习惯,并且搂着他,与他一起祷告,但这回乔舒亚却告诉母亲他现在可以接受哥哥这个做法,因为这表明他们仍然爱他。
社会人士的支持
乔舒亚的父亲杰里和母亲桑德拉透露,乔舒亚广泛获得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1994年5月,一份报章报道:“乔舒亚平均每天收到20张问候卡。有些问候卡甚至远自罗马尼亚和墨西哥寄来的。有些人从艾伯塔和华盛顿致电或传真到医院来,以便问候乔舒亚。不但这样,他还收到六篮子水果,以及许许多多的鲜花。……当他的情况……有显著改善时,护士们组织了一个夏威夷式宴会,为他庆祝一番。她们用废物袋制成了草裙,在他的病房里大跳草裙舞。桑德拉说,‘他笑得开心极了,几乎笑出泪来。’”
乔舒亚的父亲杰里补充说:“我们总不能让学校所有学生前来医院探访乔舒亚的。于是校长便代表他们前来,然后向他们报道有关乔舒亚的近况。学生们送了乔舒亚一副由1000块积木构成的拼图游戏,图案是一列火车——乔舒亚对火车简直着了迷。警察打算组织一个慈善舞会,以求筹款补助若干医疗费用,但我们却婉拒了他们。学校的社会科在课堂上讨论有关公民权利的问题,班里每位同学均致信乔舒亚,邀请他就问题发表一下个人意见,告诉他们有关他的感想。”
在这段期间,当地有不少报章都在首页图文并茂地报道有关的消息。有些学校校长还传阅一些论及乔舒亚健康状况的公布。乔舒亚也受到邀请在康复后发表讲话,有些学校还开会讨论事件的细节。
《儆醒!》杂志的通讯员问:“乔舒亚患上这个重病时,你留意到他有任何改变吗?”乔舒亚的父亲杰里评论:“他改变了很多,这种改变仿佛是一夜之间发生似的。乔舒亚以往是个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的孩子,有时他需要接受一个典型的15岁孩子所需的劝告。现在他使我多么诧异。他仿佛是突然间长大了似的。有一晚,乔舒亚的律师希望跟他谈谈,他于是请我离开房间。病前他还是个顽童;但突然间,他长大了,竟然可以泰然自若地跟律师和法官交谈。危机能够把人蕴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引发出来,这些东西也许是人从没有发现到的。”
斯卡利医生大大赞扬乔舒亚。她告诉他的母亲:“在我所治疗过的病人中,他是最友善、最体贴别人的,他也是最有礼貌和最富同情心的病人。这位勇敢的年轻人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很讨人喜欢。沃克太太,你的确可以因他而感到自豪。”
数周后,乔舒亚的白血病起了变化。短促的缓解期过后,癌细胞又再度活跃。斯卡利医生告诉乔舒亚的家人他也许不久于人世——也许只能多活数周,也许多活数月。到了第二晚,斯卡里医生告诉乔舒亚——当时他的父母也在场——他的身体又再次出现癌细胞,这回也许是在胃部。乔舒亚说:“啊,不要,不是癌细胞的——你真的肯定吗?”斯卡里医生说:“乔舒亚,你的验血报告不太好。”片刻,杰里步出病房,稍后斯卡里医生也跟着离去。
两颗伤痛的心互寻慰藉
乔舒亚的母亲忆述当时的情景:“房间里一片寂静。我拉了一张椅子来,坐在他的床边,挽着他的手。我问他医生的话有没有使他感到忧虑和苦恼。他回答:‘我没有想到自己要这么早死。不过,妈,不要担心。我不怕死,我不害怕死亡。但当我死的时候,你可不可以在我的身旁?因为我不想孤零零地死去。’那时我禁不住哭起来,我紧紧搂着他。他也哭了起来,又说:‘妈,耶和华会照顾我的。’然后又说,‘你们大家都要留在真理里,那么,将来你们都可以迎接我从死里复活。妈,我可以肯定,耶和华必定会把我复活的,因为他看见我的心,知道我真的爱他。’
“我再次哭泣起来。我告诉他,我们多么爱他,这16年来有他在我们身边,我们感到多么自豪;最重要的是,耶和华也喜悦他。他说,‘妈,我知道。’我对他说:‘乔舒亚,知道你将要离开我们虽然令我很难受,但如果勉强要你留下来,那么,我们又太自私了。’他说:‘妈,我明白,这场挣扎也真的使我有点厌倦了。’”
法律上的枝节
丹尼尔·波尔是乔舒亚的代表律师之一,他和其他律师一起负责处理乔舒亚的案件。根据未成年人同意疗法条例,何谓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呢?同意接受某种疗法也包括有权拒绝接受某种疗法吗?国家即父母的原则——政府有权替那些没有能力自作决定的人作决定——在这件事上适用吗?法律有没有赋予个别分子对自己的身体自主自决的权利?这项权利是否不可侵犯?加拿大普通法怎样说?普通法适用在这宗案件上吗?最后,乔舒亚的事例有必要先获得法庭的批准吗?
上诉法院所作的书面裁决有解决这些问题吗?的确有。审讯结束时,五人法庭退庭商议,稍后法官再次开庭,并且口头宣布法官一致的判决:
“上诉得直。[下级法院法官]特恩布尔的裁决被推翻。根据未成年人同意疗法条例,乔舒亚是个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医院方面也无需考虑当事人的父母对疗法是否同意。诉讼费将于稍后的书面判决中列出。”
加拿大普通法适用于这宗案件吗?适用。审讯报告指出:“加拿大的普通法承认有关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的原则,这意味到当事人清楚了解所建议的疗法的性质和疗效结果。……新不伦瑞克省业已把未成年人同意疗法条例纳入普通法之内。”
那么,乔舒亚的事例有需要首先向法庭申请,然后才能够合法地拒绝接受输血吗?没有这个需要。“只要他符合条例的条件,院方无需向法庭申请。”
首席法官W.L.霍伊特在结案陈词中表示:“院方作出这项申请是基于良好的意图,并且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既然申请的结果导致乔舒亚和他的家人牵涉在非意愿的诉讼里,因此,本席裁定,他们可以向院方索取诉讼费。”
1994年10月4日,乔舒亚终于不幸病逝。
[第12页的精选语句]
“裁决结果……为医生和医院定下明确准则。”——《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
[第13页的精选语句]
“这并非仅是耶和华见证人的一场胜利,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一场胜利。”——《电讯杂志》
[第14页的精选语句]
“我只是想按着耶和华就血方面所定的律法去生活。”——乔舒亚·沃克
[第15页的精选语句]
“我从没有看见过像乔舒亚这样大的信心。”——加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