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3 6/8 14-17页
  • 保存与世无争的厚皮动物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保存与世无争的厚皮动物
  • 警醒!199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象儿的沐浴盆
  • 文明种下祸根
  • 亚勒国立公园
  • 象牙何价?
    警醒!1998年
  • 道别在此时?
    警醒!1990年
  • 纳米布的沙漠生还者
    警醒!1993年
  • 非洲森林的庞然大物
    警醒!1978
查看更多
警醒!1993年
《警》93 6/8 14-17页

保存与世无争的厚皮动物

“看!那些漂亮趣致的娃娃多么可爱!你是指那头向我们迎面走来,名叫兰克,只有七个月大的小家伙吗?还有那八个月大,羞人答答的小姑娘简沙娜?以及这些满身刚长着硬毛,匆匆忙忙从森林走出来的象儿?它们在赶着做什么?噢,难怪,原来喂饲的时间到了!你每天喂哺它们五次,每次给每头象儿七瓶奶,而一瓶奶的容量是整整一公升?那末,象儿每天的食量便是35公升了!难怪即使只有几个月大,每头象儿已重约90公斤了!”

我们正在参观斯里兰卡的平纳维拉幼象收容所,它离首都科伦坡约85公里远。一些在森林里发现的被遗弃或受伤的小象,都被送到这里来,获得照顾和饲养,直至长大为止。我们参观时,那里约有15头幼象。它们通常会被安排与成年大象一起生活,分散在一大片空旷的树林中。但是当喂饲时间一到,饲养员便会召集小象前来领食配给的牛奶。这些小孤雏绝不怠慢,准会尽快赶到拿着满满的奶瓶的饲养员那里去。

它们将象鼻绕在头上,张开大口,一俟饲养员从奶瓶倒出牛奶,便以最快的速度吞咽下去。橡皮奶头在这些奶瓶上派不上用场了!奶涌流出来,有时从它们的口角两旁溢出。饲养员把一头较大的幼象用链子拴住,好让较小的娃娃有机会进食。它对这种“歧视”十分不满,烦躁地不停摇动身子,举高象鼻,并且用尖锐的叫声提出抗议。一旦这些娃娃饱餐之后,它们便会围绕着你,依偎着,甚至将象鼻缠绕着你的腿部来博取注意。

象儿的沐浴盆

傍晚乃是沐浴时间。饲养员赶着所有大小象儿,联群结队,沿路朝着800米外的马哈河畔一起进发。马哈河是一道浅而宽阔的河流,水面露出一些大而扁平的石头。那里有三、四个妇女正在洗濯,将衣服在石头上拍打,以除掉污渍,然后将洗净的衣裳铺开晒干。从远处望去,有如一张彩色缤纷、美丽夺目的被子盖在石上。马哈河对岸接壤是大片茂密的热带森林,勾画出一幅风光如画的美景,而这条河则有若为象儿准备的天然巨型浴盆一般。

象群早已急不及待跑到河心,娃儿们抢在前头。然而,大家对于应否躺卧在水中却犹豫未决。饲养员于是将水泼在它们身上,又用长竿子推动它们。象儿既受到鼓励,便将身体没入水中,享受一个清凉透心的浸浴。有些大个子将整个身躯和头部都浸在水里,却把象鼻的顶端竖出水面,充当通气管以维持呼吸。经过骄阳的曝晒,河水准能教它们那厚厚的皮肤感到清凉舒畅——它们名为厚皮动物,意即“拥有厚厚的皮肤”。

国立动物园的主管布拉德利·费尔南多先生负责督导幼象收容所的工作。他向《儆醒!》杂志的采访员讲述动物园的宗旨:“最初,我们的目的只是让这些象娃子活下去。后来,长远的目标是要繁殖一群大象。”

可是,这些秉性驯良的亚洲厚皮动物怎会有敌人呢?虽然与它们的非洲表亲相比之下,斯里兰卡的大象体型确是细小得多,不过一头成年大象仍然重达四吨或以上,站起来肩膊足有三米高。仅凭这庞大的身量,已经足以使绝大多数的掠夺者却步不前。一如其他国家的狮子和老虎,斯里兰卡的豹子面对一头成年大象时也退避三舍。

那么谁是大象的敌人呢?答案是人类。大象需要土地,人类也要;当人类占据地土,斯里兰卡的象群便濒临绝种了。至少,这乃是《亚洲周刊》(英文)的看法:

“古代斯里兰卡的帝王将保护野生动物视为一项神圣任务。他们颁下诏书——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保护自然生物法例——兴建庞大的储水库时在周围设立禁猎区。虽然他们准许狩猎活动在其他地区进行,可是,大象却从不会由于食用或消遣性质的缘故而遭捕杀。只有帝王才有权捕捉大象,训练它们加入成为皇室或宗教游行队伍的一部分,或用作养驯了的驮兽。在殖民地政府统治期间,这些法例已一一废弃了。捕猎大象遂成为一项大行其道的狩猎活动。”

文明种下祸根

昔日,人绝不会以猎杀大象作为消遣和娱乐,但是,当西方文明连同它的狩猎者抵达斯里兰卡,这种态度便改变了。猎象者的心态又如何?J.埃默森·坦南特所著的《锡兰自然历史纲要》一书指出:“一位官员,罗杰斯少校,捕杀了超过1400头大象;另一位盖维上尉因为猎杀了七百多头象而声名大噪;路政专员斯金纳少校也不遑多让;至于那些不那么野心勃勃的猎象者,他们所杀的数目也相差不远了。”

坦南特进一步透露当时的殖民地政府以几个先令作为猎杀每头大象的酬金。它们被视为有害的动物。在几年间,已经有5500头象因奖金而被人捕杀。坦南特总结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狩猎者不断屠杀大象,看来他们是受一种破坏性的心态所影响,因为这些狩猎者从来没有实际好好运用大象的尸体,只是任由它腐烂发臭,污染了森林的空气。”在斯里兰卡,象牙并非猎杀大象的主要因素,因为“锡兰大象长有长牙的,百中无一。少数拥有长牙的都全是雄象。”

《亚洲周刊》继续叙述大象家族怎样从殖民地时期起日渐凋零:“它们的森林禁猎区再不受皇室诏书的保护,于是纷纷被人开垦成为茶园了。1800年,大约有5万头象活在这个岛上。到了1900年,数目降至1万2000头。今日,即使经过50年严格执行保护自然生物条例后,象群的数目仍不及3000头。”即使有长牙大象的比例从1比100进至1比20,《亚洲周刊》依然否定了屠杀大象的主因是为了大象的象牙。这份刊物接着道出斯里兰卡大象濒临绝种边缘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威胁乃是人类的贪婪,他们贪得无厌地索求地土。随着耕地范围不断扩阔,以致日渐侵占它们的自然栖息之所,斯里兰卡大象便濒临绝种了。”

亚勒国立公园

兰真·费尔南多博士是斯里兰卡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协会的会长,他向《儆醒!》杂志透露:“主要由于本会多年来的努力,斯里兰卡于1898年在亚勒设立了首个野生动物保护区。1938年,亚勒成为了我们第一个国立公园,此后其他地区也相继设立禁猎区。我们将这些公园视为国宝,要使它们继续成为一切珍贵野生动物的庇护之所。”

我们早已计划到亚勒国立公园一游,费尔南多的推介令我们兴趣大增。我们谢过了平纳维拉幼象收容所的饲养员的热诚款待,便与正在马哈河里享受沐浴之乐的大小象儿挥手道别(不知它们有否留意),然后向亚勒国立公园进发。

我们在海边的平房住了三个晚上。一位导游用车载我们参观周围的动物,但我们却不可下车浏览。我们看见野鹿、野猪、几只大蜥蜴和很多美丽的雀鸟。一只孔雀展开华丽夺目的屏子,跳起求偶舞来。织巢鸟的家高高挂在树梢上,色彩鲜艳、庄严华贵的鹳鸟令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虽然园内有豹子,令人失望的是我们没有机会看到它们。可是,我们却看见一些老朋友,几头亚洲大象。它们看来与世无争,在受到保护的家园里闲游,感到心满意足。

象群的确需要很多空间。随着人口爆炸,宜于耕种的土地供不应求。对于政府是否仍会首尾一贯地坚持保护象群的承诺,自然资源保护者对此深表关注。随着时间过去,答案自有分晓。——《儆醒!》杂志撰稿人执笔。

[第15页的图片]

大象在沐浴时,饲养员诱导大象横卧在水里,用象鼻从水底呼吸

[第16,17页 的图片]

在森林里被遗弃的幼象在平纳维拉受到抚养长大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