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7 12/8 3-5页
  • 怎样做对孩子最有利?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怎样做对孩子最有利?
  • 警醒!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子女监护权的解决方法
  • 可能面对的问题
  • 子女监护权——平衡的看法
    警醒!1997年
  • 行事以子女的最佳福利为念
    警醒!1989年
  • 儿女——离婚的无辜受害者
    警醒!1982年
  • 子女监护权——宗教与法律同兼顾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2/8 3-5页

怎样做对孩子最有利?

离婚不离婚?这个问题关系重大,老是在怨偶心头萦绕着。很久以前,一般人要不是对离婚严加谴责,就是深表不满,因为离婚不合乎道德,也违背宗教信仰。为了儿女的利益,夫妻即使同床异梦,一般也保持婚姻关系。可是,近年来世界的道德标准一落千丈。今天,离婚这回事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

尽管离婚已为公众所接受,但家长、法官、社会科学家连同其他人等,反而加倍关注父母离异对子女所造成的伤害。社会舆论常常提醒做父母的,离婚事关重大,必须三思。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父母婚变可使孩子一蹶不振。有关方面力劝做父母的,要周详地考虑离婚对自己、对子女会有多大的影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家萨拉·麦克拉纳汉评论:“在离婚夫妇当中,其实有泰半在作决定前,就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做法对不对。”

近期一些研究报告透露,离婚父母的子女很可能出现少年怀孕、自动退学、抑郁沮丧的情况。这些孩子长大后,跟配偶离异、接受社会福利救济的机会也相当高。在西方社会,每六个儿童就有一个尝到父母婚变的惨痛滋味。历史家玛丽·安·梅森著书立说,专门探讨美国有关子女监护权的问题。她在书中评论:“在1990年出生的孩子,约有一半机会成为父母争夺的对象,最后由法官裁定跟谁及在哪儿居住。”

令人遗憾的是,夫妻分道扬镳后,敌对行动不一定就此了结。离婚父母可能对簿公堂,争取照管子女或探望子女的权利,进一步打击孩子的心灵。父母双方在法庭上碰头,情绪激动,势如水火。跟爸爸还是跟妈妈,孩子觉得左右为难。面对这样的困境,子女往往感到不知所措,生怕得罪父母一方。

一个家庭顾问说:“父母一旦离婚,子女就失去了保障;大人倒还可能从中得着某个程度的解脱。”从现实角度来看,离婚可让反目的夫妻摆脱约束,却为他们的子女带来沉重打击。这些子女可能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个阴影。

子女监护权的解决方法

夫妻反目成仇,情绪极度紧张。这时候,双方实在很难平静下来,通情达理地商讨子女由谁来照管。有些司法管辖区提供另外的解决方法,例如庭外调解,以免离婚父母在法庭上针锋相对,把双方冲突的机会减到最少。

调解人员只要处理得宜,就能帮助父母双方排难解纷,达成协议,免得子女交由法院安置。庭外调解要是行不通,离婚父母也可以通过双方的律师,商定儿女由哪一方抚养,以及另一方的探视权利。双方谈妥协议后,要把讲好的条件记下;这样,法官就能按照父母双方的心愿签发指令。

在大多数国家,离婚父母要是就子女的监护权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就会介入协助解决问题,目的是要保障孩子的权益。法官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福利,而不是离婚父母的要求。法官会考虑不同的相关因素,例如父母的心愿、子女同各家长的关系、子女情愿跟哪一方同住、家长有没有能力照顾子女的日常起居等。最后,法官会裁定孩子跟谁及在哪儿居住,同时指示父母双方可以怎样洽谈,怎样共同为孩子日后的发展作出决定。

孩子要是由父母一方抚养,单亲家长可以独自作决定。子女要是由双亲共同照管,父母双方都必须在重要的决定上,例如孩子的医疗保健和教育问题,意见一致。

可能面对的问题

在争夺子女监护权的诉讼上,耶和华见证人的家长必须替子女的灵性福利设想。比方说,假如父母一方不是见证人,却又反对子女接受圣经教育,那又怎么样?父母一方已被基督徒会众开除,另一方该怎么办呢?

上述的情况相当复杂,基督徒家长在作决定前必须考虑周详。他们应该通情达理,明智行事。此外,他们也为子女的福利煞费苦心,以求在耶和华面前问心无愧。

在接续的文章,我们会探讨以下的问题:从法律观点来看,离婚父母的信仰会左右到子女监护权的判决吗?我可以怎样克服一切困难,取得子女的监护权?要是法庭把子女判给另一方照管,我可以怎样应付呢?我应该跟被开除的家长协议共同照管孩子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