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中风的后遗症
吉尔伯特躺在床上,身体一侧的上下肢瘫痪了。他问医生:“我的胳膊和腿还能用吗?”吉尔伯特听到的回答是:“你越努力做运动,你的胳膊和腿就越能恢复活动力,康复得越快。”这样做谈何容易,他却不怕困难,对医生说:“我准备好了。”65岁的吉尔伯特开始接受物理治疗,加上他为人达观、态度积极,结果病况慢慢好起来。他不再需要坐轮椅了,进而使用助行架,再转用手杖。最后,他可以上班了。
研究人员韦纳、李和贝尔不约而同地指出:“在治疗及协助中风病人康复方面,最新的医学见解是:脑子某个部位要是受损,该部位的功能就可以由其他部位替代。治疗的目的是要把健全部位的潜能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刺激,使脑子重新组织起来,适应新的情况。”不过,身体的康复程度还取决于其他因素,例如脑子哪个部位中风、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病人本身的健康状况、医护服务的素质、别人给予多大的支持等。
亲友的支持
有三年的时间,埃丽卡经常做康复运动,重新学走路。由于左手丧失活动能力,她要学习善用右手。她说出自己能够应付过来的原因:“关键在于丈夫对我忠贞不二,朋友给我无限支持。我知道丈夫爱我、朋友关心我,这给我力量忍受下去。他们好言安慰,叫我不要放弃。我很感动,所以决心克服困难。”
在康复过程中,家属成了病人的合作伙伴。家庭成员必须向医护人员查问,好了解病人的情况。病人出院后,家属要听从医嘱,确保病人在回家后也得到适当的护理,好使病人逐步康复,以免病情逆转过来。如果亲友谅解病人的处境,对病人有耐性、仁慈体贴、关怀备至,病人就可以安心,重新学习讲话、阅读,甚至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约翰不辞劳苦,帮助妻子爱伦锻炼身体、接受治疗。他学会保持平衡,既没有给妻子太大压力,也不致把太太宠坏了。谈到整家人通力合作,约翰说:“我们决不让爱伦自怨自怜。有时候,我们就像严格的监工一样。不过,我们会顾及她的能力限度,帮她一把。爱伦很敏感,我得格外小心,免得她情绪紧张。”
爱伦需要接受言语治疗师的辅导,重新学习说话,约翰耐心地从旁协助。“大家一块儿做事,可以互相扶持。我们轮流把圣经朗读给对方听,这样做有助改进爱伦的说话能力。既然我们是耶和华见证人,我们也就一同参加传道工作。起先我们慢悠悠地做,好让爱伦也能够跟人家传讲未来的光明希望。对爱伦说来,传道工作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三年过后,爱伦的病好多了。
亲友的鼓励和支持,能大大加快中风病人的复原。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亲友所发挥的积极影响。《中风》医学杂志报道:“只要周围的人对病人[多加]扶持,病人复原的速度就会快得多。总的说来,受损部位恢复功能的程度也较高。甚至在患过严重中风的病人当中,情况也比预期的更好。”
伯尼衷心感谢朋友的多方扶持。他说:“要帮助病人康复,上门探病是很有作用的。富于同情的慰问、关心体贴的态度,能使病人精神大为振作。病人的残障少提为佳;不过,你表示他的进展已经蛮不错了,这对患者倒有很大的鼓舞作用。”我们大家可以怎样帮助中风病人熬过来呢?伯尼建议:“送患者一束鲜花,同病人交换阅读经文的心得,讲述振奋人心的经验。这一切给我带来莫大的鼓励。”
年长的梅尔瓦患过中风。她发觉请属灵的弟兄跟自己一起祷告大有价值。吉尔伯特也有同感,他说:“你跟病人一起祷告,表明你真的关心对方。”彼得中风后,视觉受损。每当别人体谅他视力不佳,花时间把读物念给他听,彼得都深受感动。
体贴病人的另一个做法,就是接送他们往返康复中心。此外,确保病人家宅安全也是必需的。中风病人很容易失去身体平衡,他们常常有摔倒的危险。吉尔伯特中风后,朋友帮了他许多忙。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特地给他的淋浴间安装扶手杆。对朋友的好意,吉尔伯特感激不已。
学会怎样给予援助
中风病人常常情绪不稳,动不动就哭。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病人固然感到尴尬,旁观者也觉得难为情,不知怎么办才好。亲友倒可以学会怎样帮忙,免得病人觉得孤立无援。亲友懂得怎样着手帮忙后,病人哭泣的次数通常都会减少。如果病人忍不住流泪,你就得保持镇静,继续陪伴左右。想一想,假如你是病人,你会喜欢听到怎样的慰问,然后用同样的话安慰对方。
身体的残障可能使中风病人性情大变,前后判若两人。要是这样,你就尤其要对他们培养敬神的爱心了。你对中风病人的感觉,他们是看得出来的;反过来,他们对你的态度也受你的感觉所左右。埃丽卡评论:“我的人品容貌可能再也不像从前。别人却不该期望中风病人回复发病前的模样。亲友应该学会接受中风病人,体谅他们的处境。亲友只要细心观察病人的个性,就会发现病人往日的美好品质依然存在。”
由于说话不清,中风病人很难表达自己的观感。他们感到不中用,自尊尽丧。为了帮助失语的病人恢复自尊,觉得自己有用,亲友就要有耐性,努力尝试跟他们交谈。隆司说:“我的思想、内心感觉并没有改变。可是,别人却往往避开我,因为他们不能跟我正常交谈。我很难主动接触别人,所以每当别人上前跟我谈话,我都会情绪高涨,开心得不得了!”
大家可以听从以下的指示,扶助说话困难的中风病人,使他们精神振作。
中风很少会损害病人的智力。中风病人所说的话也许很难听得懂,但他们大多保持思想敏锐。跟他们交谈的时候,不要叫他们觉得你可怜他们才跟他们说话,也不要学幼儿的口气。要尊重他们的尊严。
耐心聆听。他们可能需要时间整理自己的思想,一字一句都说得慢腾腾的。别忘记,体贴入微的听者决不会听得不耐烦的。
你如果听不懂他的话,就不要装懂。要承认:“真抱歉,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倒不如歇一会儿,我们过后再谈吧。”
用平常的声调慢慢地说清每一个词。
用简短的句子、常用的词汇表达。
提出简单的问题,鼓励病人用“是”或“不是”作答。要记住,他们可能听不明白你的用语。
减低背景噪声。
凭着耶和华的仁爱支持,他们是应付得来的
认识中风的起因很重要。这样,你就能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再次中风的风险。不过,同样要紧的是,你得学会控制随中风而来的恐惧感。爱伦说:“上帝的话语,尤其是以赛亚书41:10,给我带来莫大的安慰。上帝说:‘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四处张望,因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公义的右手扶持你。’(《新译》)我深深体会到耶和华是真实的,我实在不用怕。”
为了应付绝望的感觉,阿南德经常阅读圣经。他说:“上帝的话语给我无比的力量,经常阅读圣经能振作精神、舒展身心。”弘幸觉得很难集中精神阅读圣经,于是另想法子。他说:“我听圣经录音带,经文给我很大的慰藉。”
使徒保罗说:“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有力量。”(哥林多后书12:10)保罗不能独力完成的任务,他必须靠着耶和华的灵方能把事情做好。同样,中风病人也可以靠着耶和华的灵重新得力。埃丽卡说:“我们身强体壮的时候,凡事都凭自己的力量做,很少向耶和华求助。现在身体衰残反而促进了我跟上帝的友谊,这是我料想不到的。”
支援病人的家属
看顾病人的责任很繁重,家属需要别人多方扶持。他们可以向谁求助呢?一个方法是请其他家人帮忙。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照顾病人。淑子述说儿子怎样体谅她的难处:“他们耐心听我诉苦,替我分忧解愁。”家庭各成员都要熟悉有关中风的资料,以便懂得怎样照顾中风病人,晓得怎样应付患者的性格改变。
还有谁可以支援病人的家属?戴维和家人向属灵的家庭求助,请耶和华见证人的会众帮助照顾维克托:“会众成员纷纷响应我们的请求。他们轮流当值,有时还在我家过夜,替我们通宵侍候维克托。”
照顾患者的人很需要感受到其他人的关怀,尤其是来自属灵家庭的支持和爱护。可是,有些人却觉得很难开口求助。春子说:“我常常听到:‘你要帮忙,随时通知我们吧。’不过,我知道人人都很忙,实在不好意思开口求助。如果别人主动提出具体帮助,就真是求之不得!例如:‘我可以帮你打扫。你认为哪一天最方便呢?’‘我可以替你买东西,现在就到你家去,看看你有什么需要好不好?’”
贤治的妻子患了中风。他还可以独力照顾妻子,给她所需的护理。贤治发觉,他可以向上帝祷告,把重担卸给耶和华。后来,他的妻子丧失说话能力。贤治再也不能跟伴侣倾心交谈了。他天天阅读圣经。他说:“上帝的话语提醒我,耶和华对意气消沉的人关心备至。这样,我就不会变得抑郁沮丧,也不会感到孤单寂寞。”
看来我们快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时,只要倚赖耶和华,他的灵就会发挥作用。淑子的丈夫中风后,性情大变,动不动就发怒。她说:“有时我真巴不得放声尖叫。在那些时刻,我总会不住地祷告,求耶和华的灵使我心境复归平静。”淑子很感激耶和华以忠贞待她,所以从不让任何事物妨碍她过基督徒的生活。她经常参加基督徒的聚会、向人传讲好消息,私下也常常研读圣经。淑子说:“我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耶和华就决不撇弃我。”
每逢我们感到焦虑不安,我们都可以随时向耶和华倾诉。自从丈夫中风后,绿常常以泪洗面。令她安慰的是,耶和华对她的困境了如指掌,仿佛把她的眼泪通通装在“皮袋”里似的。(诗篇56:8)她记起耶稣的话:“千万不要为明天忧虑。”她说:“我打定主意要保持忍耐,直到新世界来临为止。”——马太福音6:31-34。
面对严重的残障
有些病人接受康复治疗后,确实有显著的进展,差不多回复中风前的模样,但其他人就只有丁点儿的进步。他们可能终生伤残,什么能够帮助他们接受自己的缺陷?
伯尼中风后,几乎全身瘫痪。他说:“一想起有希望在地上乐园享永生,我就快乐了。此外,我还不断向天父耶和华祈求。这样,我就能够保持心境平静,接受自己的缺陷。”
由于有乐园的希望,埃丽卡和丈夫格奥尔格都安于接受这一切困难。夫妻俩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格奥尔格说:“我们有上帝的应许,终有一天他会把一切残疾根治。所以,我们不会专注于残障所造成的不便。我们当然会尽力而为,帮助埃丽卡保持健康。我们却学会克服肌肉活动失调所造成的障碍,凡事都向好处看。”——以赛亚书33:24;35:5,6;启示录21:4。
在康复过程中,有些病人的进展非常有限。要是这样,亲友的扶持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他们能够帮助病人熬下去,直到上帝采取行动把所有疾病医好为止。
中风病人和他们的家属都享有光明的前途,他们知道将来人人都会恢复身心完美。既有这样的希望,他们就能安于现状,过一天算一天。他们会耐心等候新世界来临,待上帝把一切痛苦消除。(耶利米书29:11;彼得后书3:13)在新世界来临以前,凡是仰望耶和华的,都可以充满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就是在今天,上帝也会扶助他们应付随中风而来的种种困难。——诗篇33:22;55:22。
[第12页的精选语句]
亲友能够帮助病人熬下去,直到上帝采取行动把所有疾病医好为止
[第10页的附栏或图片]
预防中风
戴维·莱文医生说:“应付中风的上上策就是及早预防。”大多数病例表明,中风主要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只要小心留意饮食,许多病人都可以控制血压上升。他们要吸收大量的钾,减少摄取盐、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酒也少喝为妙。经常锻炼身体既可减肥又可降低血压,运动倒要适合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有些病人可能要服用降血压药物。由于市面有多种药物供应,病人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颈动脉内一旦有血块形成,供应脑部血液的主要血管就变窄了。这是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视乎颈动脉栓塞有多严重,医生可能建议病人做一次手术,切除有问题的动脉内膜,从而去掉血凝块。这种手术称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有些病人显出种种症状,表明他们的动脉已变得挺窄。研究证实,外科手术连同药物治疗,是有效的疗法。可是,外科手术也有其他风险,病人必须考虑周详才作决定。
心脏病能增加中风的风险。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搏不正常)可引致血块形成,凝结的血块会随着血流通往脑部。病人可以服用抗凝血剂,以防止旧的血块增大,并预防新的血块形成。心脏有其他毛病的人,可能需要做外科手术,同时接受药物治疗,才能降低中风的风险。在中风病例当中,有大部分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所以,要预防中风,就非控制血糖水平不可。
短暂脑缺血发作是清晰的警告信号,表明病人可能快要中风了。千万不要对这些症状掉以轻心。要赶快找医生确定起因,并接受治疗,因为短暂脑缺血发作能大大增加中风的风险。
过有益身心、有节制的生活,中风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病人要是饮食均衡、经常锻炼身体、尽量少喝酒,并且戒烟,就能预防动脉发生病变,还可以使受损的动脉恢复正常。不同的研究报告指出,多吃新鲜蔬果和谷物也能降低中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