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10/22 30页
  • 读者之声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读者之声
  • 警醒!1998年
  • 相似资料
  • 中风——起因何在
    警醒!1998年
  • 应付中风的后遗症
    警醒!1998年
  • 中风!
    警醒!1998年
  • 读者之声
    警醒!200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10/22 30页

读者之声

中风 “中风——如何处理”这系列文章(1998年2月8日刊)回应了我的祷告。我和丈夫几年前参加一个基督徒大会时,他突然中风。当他打算写张字条给我时,纸却从他手上滑了下来,原来他的右半身由于中风而不能动弹。那篇文章对我帮助之大,实非笔墨所能形容!晓得耶和华并没有忘记我们,真是太令人感动了!

F.S.H., 美国

在收到这本杂志前几小时,我正想向妻子透露我的心声,却力不从心。我突然中风,无法畅所欲言。这本杂志我已读了三次,连我妻子也看过了!

R.Z., 意大利

先父忠贞事奉耶和华已有多年之久,去年因中风去世。这篇文章使我了解他去世前的行为。该文关于情绪波动和沟通困难的部分,更令我对他的病痛有多一点的认识。

V.C., 美国

一年前我中了风,令左半身衰弱不堪,现在仍要奋力对抗这个病痛。这几篇文章消除了我对中风的疑团和恐惧。有人以为只有老人才会中风,但这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我中风时才47岁。

A.A., 英格兰

小女露霞两个月大时,头部在交通意外中受了重伤。这篇文章真的使我更了解她的情形。文章使我明白,为什么她不能表达自己的感觉。

N.K., 斯洛伐克

我是一间康复中心的注册护士,有丰富照顾中风患者的经验。这篇文章我最喜欢的,就是以相当细腻的感情写出患者家人的辛劳。

L.C., 美国

家母患上了短暂性缺血发作,身体虽然差不多完全康复,心中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她本是个强壮自信的人,现在却变得相当脆弱。你们的文章清楚解释了这种病对心理的伤害,我要为此谢谢你们!

R.C., 意大利

家母在两年前中过两次风。第一次令她失忆,第二次令她右半身瘫痪。有时我会对她不耐烦,还讲了些伤她心的话。你们的文章鼓励了我,我要更体谅她。

R.T.S., 巴西

基督徒兼容并蓄 我真的很感谢你们这篇文章:“圣经的观点——基督徒在团结之余能兼容并蓄吗?”。(1998年2月8日刊)我越了解耶和华,就越因属于他的组织而快乐。因为在他的组织中,我可以和许多不同性格的人享有交谊。

I.P., 斯洛伐克

我今年15岁,常常看《儆醒!》。我相当喜欢这篇文章,里面有一部分形容了乐园是怎样的。本来我一直在想,如果完美的人外表和思想都一模一样,真不晓得他们会过得怎样。但现在我学到,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J.C., 美国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