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东方人也庆祝圣诞节?
东方有一个古老的习俗令人禁不住想起圣诞节中的圣诞老人。这是关于韩国人信奉的一个神,名叫灶王神;类似的故事大概在中国和日本也可以找到。
灶王神负责掌管厨房,是跟古代韩国人拜火习俗有关的火神。(在古代,韩国人运送烧着的炭时总是小心翼翼的,要确保炭火不致熄灭。)韩国人相信火神在年内负责监管家庭每个成员是否循规蹈矩,然后在年底之前几天从厨房的灶间和烟囱返回天上去。
据称每逢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灶王神会向天神汇报,然后在年底前再从灶间和烟囱回来,按家里各人的行为赏善罚恶。在他回来那天,家中各人要在厨房及屋内燃点蜡烛。这个火神的模样跟圣诞老人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一身穿着红色衣服!韩国人有一个习俗,要媳妇织一对短袜,在冬至那天送给家姑,祝愿她长寿百岁,因为冬至以后,日子就渐渐变长了。
你不难看出,以上提及的各点跟圣诞节有不少相似之处。在故事内容和习俗方面,共通之处包括:烟囱、糖果、送礼、短袜、红衣老人和有关日期等。可是,这些共通点倒不是韩国人轻易接受圣诞节的惟一原因。圣诞节首次传入韩国时,人们对灶王神的信仰已差不多销声匿迹了。事实上,今天大部分韩国人甚至不知道曾有这么一个故事!
然而我们可以看出,有关冬至和岁暮的种种习俗怎样透过不同的途径流传于世。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的主流教会把异教徒庆祝太阳神出生的日子——农神节——换上新的名称,正式把它纳入圣诞节的庆典之内。因此,圣诞节实际上只是新瓶旧酒,把当地习俗换上新名称罢了。这样的事怎可能发生呢?
送礼的习俗
送礼的习俗从来没有过时。长久以来,韩国人一向喜欢互相馈赠礼物。这也成为圣诞节后来在韩国流行起来的一个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于韩国的美国士兵想加强跟平民百姓的连系,于是以教堂作为彼此来往、派送礼物和救济品的地方,尤其在圣诞节这样做。许多儿童抱着好奇心到教堂去,在那里首次收到巧克力作礼物。你不难想象,许多儿童都热切期待下一个圣诞节来临。
对这些孩子来说,圣诞老人就是头戴红色圆锥形绒线帽的美国士兵。箴言19:6说:“爱送礼的,人都为他的朋友。”不错,利用礼物交朋友确实奏效。可是,正如经文指出,靠礼物来维系的友谊可不一定长久。以韩国人而言,不少人跟教会的接触也就只是童年的一包巧克力罢了。话说回头,他们倒没有忘记圣诞节。随着韩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商业主义大行其道,圣诞节互赠礼物的习俗正好成了刺激消费的好机会。各行各业也趁着圣诞节发大财。
东方人过圣诞节是怎么一回事,大概由此可见一斑。商人看准圣诞的购物狂潮,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广告宣传早在仲夏已经开始部署。到了年底,人们大量购买圣诞礼品、贺卡和音乐录音带,令生意额达到顶峰。事实上,广告宣传令年轻人觉得,如果在平安夜要留在家里,或者收不到任何礼物,简直就是苦透的事!
随着圣诞节日近,汉城的商店和购物中心到处出现购物人潮,其他东方地区的情况也没有两样。马路上交通繁忙,水泄不通。酒店、商业地区、餐厅及夜总会的顾客门庭若市。喧闹的人声、歌声不绝于耳。在平安夜,垃圾在街上到处可见,穿街过巷的都是醉醺醺的男男女女。
不错,这就是圣诞节。在东方地区,圣诞节再不是由以基督徒自居的人带动的节日了。在韩国及其他地区,真正带头推动圣诞节庆祝的是商业主义,人人都趁着这个名不副实的基督教节日来发财。那末,这个跟基督精神大相径庭的圣诞节主要是商业主义制造出来的产品吗?真正基督徒无疑有理由深入探究,以确定其中所牵涉的重大问题。
圣诞节的起源
一只被放进动物园铁笼内的野兽仍然是只野兽。如果有人以为它既已在铁笼里好一段日子,且看来正享受天伦之乐,就认为它已被驯化,那就大错特错了。你也许不时听到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被野兽袭击的报道。
从某些角度来看,圣诞节庆祝也有点类似。起初,它是跟基督教信仰毫无关系的一只“野兽”。在“跟罗马农神节有关”的标题下,《基督教百科全书》(韩语版)a就圣诞节作了以下评论:
“异教的农神节和冬节在民间习俗里是这么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势力也难以把它消除。既然君士坦丁大帝认可了星期天(即福玻斯[太阳神]、密特拉神[光明之神]及主的日子),……也许4世纪的基督徒认为,把上帝儿子的生辰跟太阳的生辰结合起来也并非不合情理。再说,异教节日中那些纵情作乐的特色既然这么受人欢迎,基督徒也乐得找个借口让这些异教节日延续下去,精神不变,庆祝方式也不变。”
你认为这么一项发展没有遇到反对的声音吗?同一本百科全书指出:“这边厢,西方及近东方的基督教传道者反对以无聊轻佻的方式来庆祝基督的生辰;那边厢,美索不达米亚的基督徒则指控西方的弟兄把异教节日纳入基督教范畴,等于犯了偶像崇拜和太阳崇拜之罪。”毫无疑问,事情一开头就有点不妥了。这部百科全书说:“然而,圣诞节广受老百姓欢迎,迅速深入民间,以致后来16世纪由基督新教发动的改革也无法把节日取消。”
不错,一个跟纯真基督教信仰毫无关系,本是用来崇拜太阳的节日,就这样被带进主流的教会里。节日的名称固然改变了,可是异教崇拜的特色却依旧保留。结果,异教信仰渗透了所谓的基督教,令信徒的灵性受尽腐化。历史可以作证,随着所谓的基督教继续发展,基督倡导的“爱仇敌”精神彻底被残暴的战争和堕落的道德取而代之。
后来,虽然圣诞节被冠以神圣的名称,它所反映的却尽是异教的精神——醉酒狂欢、纵情作乐、跳舞、送礼、用圣诞树布置家居等。为求达到商业主义的最终目标——提高生意额——人们用尽一切方法去利用圣诞节。传媒固然大肆吹捧,民众也乐在其中。汉城市中心一家内衣专门店的橱窗放置了一棵挂满内衣的圣诞树,更成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不错,圣诞节的标志随处可见,迎接基督再来的精神可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凭圣经看清楚圣诞节
我们可以从上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看出什么呢?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衬衣的钮扣扣错了,惟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重头再来,对吗?然而,有人反驳说,圣诞节既被“基督教”采纳,谁管它是不是源于异教的太阳崇拜呢!因此,他们认为这个节日一旦被视为基督的生辰,就已被神圣化,被赋予全新的意义了。
发生在古代犹大的一件事可让我们学到宝贵的教训。公元前612年,犹太人把源于异教的太阳崇拜带进耶路撒冷的圣殿去。那末,人在专用来对耶和华上帝作纯真崇拜的处所内崇拜太阳,有没有就此使这种异教习俗变为神圣呢?圣经执笔者以西结就耶路撒冷圣殿内的太阳崇拜作了以下的报道:“在耶和华的殿门口、廊子和祭坛中间,约有二十五个人……面向东方拜日头。他对我说:‘人子啊,你看见了吗?犹大家在此行这可憎的事还算为小吗?他们在这地遍行强暴,再三惹我发怒,他们手拿枝条举向鼻前。’”——以西结书8:16,17。
不错,这种异教崇拜不但没有变成神圣,反而使整座圣殿陷于危险之中。太阳崇拜在犹大国内日益普遍的同时,残暴与丧尽道德的行为也大行其道。在所谓的基督教国家境内,情形也十分类似。源于太阳崇拜的习俗在圣诞节的庆祝里昭然可见。值得注意的是,以西结接获上述异象之后数年,耶路撒冷就遭受上帝判决了。它被巴比伦人所摧毁,全国沦为荒凉。——历代志下36:15-20。
你在上一篇文章读到韩国学者对童年的耶稣所作的描绘,也许令你发笑。然而事实是,以一个对基督没有正确认识的人而言,他的反应实在不无理由。这也许应该使庆祝圣诞节的人认真深思一下。为什么呢?因为圣诞节跟与基督有关的真理距离实在太远了!事实上,圣诞节把基督的真正身份也弄糊涂了。耶稣根本已不再是一个躺在马槽里的婴孩。
圣经再三指出,耶稣现在是弥赛亚,是上帝的天上王国里位高权重的君王。(启示录11:15)他已经准备就绪,要消除人间的一切困苦与贫穷,就是有些人在圣诞节做善事时偶尔记得的事。
老实说,圣诞节对任何人,不论是所谓的基督徒抑或是其他东方国家的人,都没有任何好处。恰恰相反,它分散了世人的注意,令人对真正基督徒所传播的信息置若罔闻——就是上帝的王国行将来临,现行的邪恶制度快要结束了。(马太福音24:14)我们邀请你跟耶和华见证人联络,探知人间的苦难将会如何终止。同时,你也能获知在上帝的王国里,在君王耶稣管理下,人类将在地上享有永无穷尽的幸福。——启示录21:3,4。
[脚注]
a 引自《新编沙夫-赫佐格宗教知识百科全书》。
[第6页的精选语句]
圣诞节助长异教习俗渗进名不副实的基督教里
[第5页的图片]
许多儿童抱着好奇心到教堂去,收到巧克力作礼物。于是他们热切期待下一个圣诞节来临
[第7页的图片]
在韩国汉城市中心的圣诞前夕
[第8页的图片]
基督不再是个婴孩了,他现在是上帝王国大能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