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使徒行傳 27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使徒行傳內容概要

    • O. 保羅前往羅馬的旅程(27:1-28:16)

      • 保羅在凱撒里亞登上一艘從亞大米田開來的船前往羅馬(27:1-12)

      • 船遇上風暴(27:13-38)

      • 船遭毀壞(27:39-44)

      • 在馬耳他上岸;保羅被毒蛇咬了卻沒有受傷(28:1-6)

      • 保羅治好部百流的父親以及其他人(28:7-10)

      • 經敘拉古、利基安、部提奧利前往羅馬(28:11-16)

使徒行傳 27:1

  • 我們 正如使徒行傳16:10和20:5的注釋說明的那樣,路加在寫使徒行傳的某些部分時會用第一人稱來敘事,例如用「我們」這個代詞。(徒27:20)這表明,路加有時候是跟保羅結伴同行的。從本節經文一直到使徒行傳28:16,路加在敘事時常常使用第一人稱,這顯示他陪同保羅去了羅馬。

    軍官 又譯「百夫長」。百夫長是羅馬軍隊中統領大約100個士兵的人。

多媒體資料

  • 使徒行傳——保羅前往羅馬以及在那裡第一次被囚(徒27:1-28:31)

腳注

  • *

    又譯「義大利」。

參考經文

  • +徒 25:1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61-62,83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61-62, 830;

    im 105

使徒行傳 27:2

參考經文

  • +徒 19:29; 20:4; 西 4:10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3-204頁

    《洞悉聖經》(下冊)675,696頁

    《守望台》

    1997/9/15刊30-3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3-204;《洞悉下》 675, 696;《守》97 9/15 30-31

使徒行傳 27:3

  • 很有人情味 又譯「很仁慈」,希臘語是phi·lan·throʹpos。這個詞和相關的希臘語詞phi·lan·thro·piʹa指的都是對人顯出關懷和溫情。保羅搭乘的船在海上航行了一天,往北走了大約110公里,然後停靠在敘利亞海岸的西頓。軍官猶流看來沒有把保羅當作一般的囚犯對待,這可能是因為保羅是還沒有被定罪的羅馬公民。(徒22:27,28;26:31,32)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4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4;

    w78 8/15 5

使徒行傳 27:4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4,208頁

    《洞悉聖經》(下冊)101-102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4, 208;《洞悉下》 102

使徒行傳 27:5, 6

多媒體資料

  • 公元1世紀的商船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4-205,208頁

    《洞悉聖經》(下冊)477-47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4-205, 208;《洞悉下》 477-478

使徒行傳 27:6

  • 一艘……船 這是一艘運糧船。(徒27:37,38)當時,埃及地區是羅馬主要的糧倉。有些從埃及來的運糧船會停靠在米拉,而米拉是靠近小亞細亞西南岸的一個主要城市。軍官猶流在那裡找到了一艘運糧船,就叫士兵和囚犯上船。這艘船肯定比他們最初搭乘的船大得多。(徒27:1-3)運糧船上不但有一批值很多錢的小麥,還有276個人,其中除了船員、士兵、囚犯以外,很可能也有其他要去羅馬的人。米拉位於埃及的主要城市「亞歷山大」的正北方,因此有些從亞歷山大去羅馬的船可能會經過這裡。另一個可能性是,這艘從亞歷山大來的船因為遇到逆風(徒27:4,7)而被迫改變航道,結果停靠在米拉。(另見附錄B13)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5,208頁

    《洞悉聖經》(上冊)1092頁

    《洞悉聖經》(下冊)699頁

    《守望台》

    1999/3/15刊29-3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5, 208;《洞悉上》 1092;《洞悉下》 699;《守》99 3/15 29-30;

    w72 5/15 318

使徒行傳 27:7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5頁

    《洞悉聖經》(上冊)714,1172-1173頁

    《洞悉聖經》(下冊)8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5;《洞悉上》 714, 1172-1173;《洞悉下》 89

使徒行傳 27:8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5頁

    《洞悉聖經》(上冊)714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5;《洞悉上》 714

使徒行傳 27:9

  • 贖罪日禁食的那一天 又譯「秋季的禁食」,直譯「禁食」。摩西法典中只有一條跟禁食有關的規定,也就是要在一年一度的贖罪日(希伯來語是yohm hak·kip·pu·rimʹ,意思是「遮蓋的日子」)當天禁食,而這裡的希臘語原文指的就是這個禁食的安排。(利16:29-31;23:26-32;民29:7;另見詞語解釋「贖罪日」)經文在談到贖罪日時說要「克己自律」,一般認為這是指禁食或其他約束自己的做法。(利16:29及腳注)使徒行傳27:9這裡用了「禁食」一詞,這證明禁食確實是人們在贖罪日克己自律的一種主要做法。贖罪日禁食的那一天通常是在公曆9月底或10月初,當時雨季已經開始,海上風高浪急。

參考經文

  • +利 16:29, 30; 23:27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5-207頁

    《洞悉聖經》(上冊)714-715頁

    《守望台》(公眾版)

    2017.5期9頁

    《守望台》

    2010/2/1刊23頁

    1999/3/15刊3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5, 207;《守眾》17.5 9;《洞悉上》 714-715;《守》10 2/1 23;《守》99 3/15 31;

    w72 5/15 318

使徒行傳 27:10

  • 性命 直譯「普緒克」。在這裡,希臘語詞psy·kheʹ指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另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714-715頁

    《守望台》(公眾版)

    2017.5期9頁

    《守望台》

    1999/3/15刊3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眾》17.5 9;《洞悉上》 714-715;《守》99 3/15 31

使徒行傳 27:11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頁

    《洞悉聖經》(上冊)714-715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洞悉上》 714-715;

    w73 5/15 319

使徒行傳 27:12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頁

    《洞悉聖經》(上冊)420頁

    《守望台》

    1999/3/15刊3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洞悉上》 420;《守》99 3/15 31;

    w72 5/15 318

使徒行傳 27:13

多媒體資料

  • 用木頭和金屬製成的錨

使徒行傳 27:14

  • 友拉革羅 希臘語是Eu·ra·kyʹlon,拉丁語是euroaquilo,指的是一股東北風,是地中海上最強勁的暴風,那一帶的水手稱之為「格雷大風」。張起大帆的船遇上這股暴風會特別危險,因為極有可能翻船。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頁

    《洞悉聖經》(下冊)1004頁

    《守望台》

    1990/7/15刊24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洞悉下》 1004;《守》90 7/15 24

使徒行傳 27:15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100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004

使徒行傳 27:16

  • 小艇 希臘語是skaʹphe,指的是船配備的小艇,通常拖在船尾,但如果船比較大,小艇也會放在船上。當船在岸邊不遠處下錨後,人們可以搭乘小艇登岸。另外,這樣的小艇可以用來卸貨,也可以用來拉動船使其轉向,還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用作救生艇。遇到風暴時,為了防止小艇被淹沒或毀掉,人們會把小艇從水裡拉上來並固定在船身上。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頁

    《洞悉聖經》(上冊)244,832頁

    《守望台》

    1990/5/15刊26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洞悉上》 244, 832;《守》90 5/15 26

使徒行傳 27:17

  • 賽耳底 希臘語是Syrʹtis,這個名字源自一個意思為「拖(拉)」的詞根。賽耳底指的是兩個海灣,位於北非海岸(現今突尼斯[突尼西亞]和利比亞的海岸)一個很大的凹口裡。西面的海灣在突尼斯和的黎波里之間,叫做小賽耳底,現稱加貝斯灣;東面不遠處是大賽耳底,現稱錫德拉灣。古代的水手很怕靠近這兩個海灣,因為那裡的沙洲會隨潮汐不斷移動,危機四伏。公元1世紀的地理學家斯特拉博在《地理學》(第17卷,3章,20節)一書中說,船一旦陷入那裡的沙洲,「安全逃脫的機會微乎其微」。約瑟夫斯在《猶太戰記》(第2卷,16章,4節[2章381段])裡也說,人們單單聽到賽耳底這個名字就已經心驚膽戰。(另見附錄B13以及詞語解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頁

    《洞悉聖經》(上冊)243-244,1023頁

    《洞悉聖經》(下冊)102,1004頁

    《警醒!》

    1996/10/8刊26頁

    《守望台》

    1990/7/15刊24頁

    1990/5/15刊26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洞悉上》 243-244, 1023;《洞悉下》 102, 1004;《警》96 10/8 26;《守》90 5/15 26;《守》90 7/15 24;

    w72 5/15 318; g67 2/8 26

使徒行傳 27:18

參考經文

  • +拿 1:5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44頁

    《守望台》

    1990/7/15刊2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44;《守》90 7/15 24;

    w72 5/15 318

使徒行傳 27:19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頁

    《守望台》

    1990/7/15刊24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守》90 7/15 24;

    w72 5/15 318

使徒行傳 27:20

  • 狂風 直譯「不小的風暴」。原文用的希臘語詞組指一場強勁的風暴。在保羅的時代,水手們都是以「太陽」和「星星」作為參照物來確定方向的,因此在烏雲密布的天氣裡航行會很不容易。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

使徒行傳 27:21

參考經文

  • +徒 27:9, 10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20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

使徒行傳 27:22

  • 你們……沒有任何人會喪命 直譯「你們……沒有任何人會失去普緒克」。在這裡,希臘語詞psy·kheʹ(普緒克)指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另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

腳注

  • *

    不要擔心,又譯「鼓起勇氣」。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7-20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7-208;

    w78 9/1 3

使徒行傳 27:23

  • 敬奉 見徒26:7的注釋。

腳注

  • *

    又譯「我所歸屬所敬奉」。

參考經文

  • +徒 5:18, 19; 來 1:7, 14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8;

    w61 11/15 696

使徒行傳 27:24

參考經文

  • +徒 23:11; 25:11, 1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16/9刊15-16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6.09 15-16

使徒行傳 27:25

腳注

  • *

    不要擔心,又譯「鼓起勇氣」。

使徒行傳 27:26

參考經文

  • +徒 28:1

使徒行傳 27:27

  • 阿德里亞海 在保羅的時代,這個名稱所指的範圍比現今的亞得里亞海更大。據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博說,這個名稱源自阿特里亞城,這座城位於波河的河口,在現稱威尼斯灣的海灣邊。(《地理學》,第5卷,1章,8節)現今意大利的阿德里亞市所在的位置離海岸有一段距離。看來阿德里亞這個名稱後來指阿特里亞古城一帶的水域,而且所指的範圍逐漸擴展至現今的亞得里亞海、愛奧尼亞海以及西西里(和馬耳他)東面和克里特西面的地中海水域。(另見附錄B13)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9頁

    《洞悉聖經》(上冊)10,1023頁

    《守望台》

    1993/6/1刊4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9;《洞悉上》 10, 1023;《守》93 6/1 4

使徒行傳 27:28

  • 約有36米 直譯「20尋」。尋是用於測量水深的長度單位。一般認為,1尋相當於4肘尺(約1.8米),大約是一個人向身體兩側伸展雙臂時,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之間的距離。事實上,譯作「尋」的希臘語詞or·gui·a就源自一個意思為「伸展」的詞。(另見附錄B14)

    約有27米 直譯「15尋」。(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約有36米;附錄B14)

多媒體資料

  • 測深錘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023頁

    《洞悉聖經》(下冊)13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023;《洞悉下》 13

使徒行傳 27:29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9;

    g67 2/8 26

使徒行傳 27:30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9/5/1刊30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9 5/1 30

使徒行傳 27:31

參考經文

  • +徒 27:22

使徒行傳 27:3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419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419

使徒行傳 27:3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6,20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6, 209;

    w66 10/15 630; w63 1/1 31

使徒行傳 27:37

  • 276 關於船上共有多少人,雖然有幾個抄本寫的數字跟這裡不一樣,但更多抄本寫的是276,而這個數字也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同。當時的船隻確實是可以承載這麼多人的。據約瑟夫斯報導,曾有一艘載著大約600人的船在前往羅馬途中遭遇海難。

    人 希臘語是psy·kheʹ(普緒克)。(另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

使徒行傳 27:38

參考經文

  • +拿 1: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9頁

    《洞悉聖經》(上冊)244,1173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9;《洞悉上》 244, 1173

使徒行傳 27:39

參考經文

  • +徒 28:1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023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023

使徒行傳 27:40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9頁

    《洞悉聖經》(上冊)383頁

    《洞悉聖經》(下冊)236頁

    《感示》20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9;《洞悉上》 383;《洞悉下》 236;《感示》 200;

    g67 2/8 26

使徒行傳 27:41

參考經文

  • +徒 27:22; 林後 11:2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209頁

    《洞悉聖經》(上冊)1023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209;《洞悉上》 1023

使徒行傳 27:4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023頁

    《守望台》

    1999/5/1刊3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023;《守》99 5/1 30

使徒行傳 27:44

參考經文

  • +徒 27:23, 24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總類

徒 27:1徒 25:12
徒 27:2徒 19:29; 20:4; 西 4:10
徒 27:9利 16:29, 30; 23:27
徒 27:18拿 1:5
徒 27:21徒 27:9, 10
徒 27:23徒 5:18, 19; 來 1:7, 14
徒 27:24徒 23:11; 25:11, 12
徒 27:26徒 28:1
徒 27:31徒 27:22
徒 27:38拿 1:5
徒 27:39徒 28:1
徒 27:41徒 27:22; 林後 11:25
徒 27:44徒 27:23, 24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使徒行傳 27:1-44

使徒行傳

27 他們決定讓我們坐船去意大利*+,就把保羅和其他囚犯交給奧古斯都部隊一個叫猶流的軍官。2 我們上了一艘從亞大米田開往亞細亞行省沿岸一帶的船,然後就啟航了。帖撒羅尼迦的馬其頓人亞里達古+也跟我們一起去。3 第二天,我們在西頓上岸。猶流很有人情味,允許保羅去朋友那裡受他們照顧。

4 我們從那裡開船,因為遇到逆風,就沿著塞浦路斯的背風面航行,5 駛過西利西亞和潘菲利亞一帶的大海,到了呂基亞的米拉港。6 軍官在那裡找到一艘從亞歷山大開往意大利的船,就叫我們上船。7 一連許多天,船開得很慢,好不容易才來到尼多斯。因為逆風,我們無法前進,只好經撒摩尼,沿著克里特的背風面航行。8 我們沿著海岸航行,終於來到拉西亞城附近一個叫佳港的地方。

9 過了很久,贖罪日禁食的那一天+也過了。在這個時候航行相當危險,所以保羅提出建議,10 說:「各位,我看現在繼續航行,不但貨物和船隻會毀壞,損失慘重,就連我們自己也性命難保。」11 可是軍官寧願聽信領航員和船主,也不肯聽保羅的話。12 況且這個港口不適合過冬,大多數人都建議啟航出發,儘可能趕到菲尼斯過冬。菲尼斯是克里特的一個港口,一面朝東北,一面朝東南。

13 南風徐徐吹來,他們以為可以按照原定計劃出發,就起錨,沿著克里特的海岸航行。14 不料,過了沒多久,有一股叫「友拉革羅」的暴風撲下來。15 船被強風吹襲,無法逆風前行,我們只好任由船隨風漂流。16 有一個小島叫卡烏達,我們沿著島的背風面急行,好不容易才保住船尾的小艇。17 大家把小艇拉上來後,用繩索把船底綁緊,也因為擔心在賽耳底擱淺,就放下帆具,任船漂流。18 可是風暴使船顛簸得很厲害,所以第二天,他們為了減輕重量,就扔掉貨物+。19 到了第三天,他們連船上的用具都扔掉了。

20 一連許多天,我們看不見太陽和星星,不斷被狂風吹襲,最終連生還的希望都沒有了。21 大家已經很久沒有吃東西,於是保羅在他們中間站起來,說:「各位,你們要是聽我的勸告,沒有從克里特開船,就不會遭受這樣的損失了+。22 不過,現在我勸你們不要擔心*,因為你們只會損失這艘船,沒有任何人會喪命。23 我崇拜敬奉*的上帝,今晚派了一個天使+來,站在我身邊,24 說:『保羅,不要怕。你一定會站在凱撒面前+。上帝會搭救你和所有跟你一起在船上的人。』25 所以,請各位不要擔心*,我相信上帝告訴我的事都一定會完全實現。26 不過,我們的船將會在某個島上擱淺+。」

27 到了第十四天的晚上,我們在阿德里亞海上顛簸。午夜時分,水手們覺得離陸地不遠了,28 就探了探水深,約有36米,稍往前行再探了探,約有27米。29 他們怕船會撞在岩石上,就從船尾拋下四個錨,然後盼著天快點亮。30 後來水手們想棄船逃走,就假裝要從船頭下錨,其實是把小艇暗中放下去。31 保羅對軍官和士兵說:「這些人如果不留在船上,你們就不可能獲救+。」32 於是士兵砍斷繩索,小艇就掉下去了。

33 天快亮的時候,保羅勸大家吃點東西,說:「今天是第十四天了,你們一直焦急地等待,什麼東西都沒吃。34 我勸你們為自己著想,還是吃點東西吧,因為你們誰也不會失去一根頭髮。」35 說完之後,保羅就拿起餅來,在大家面前感謝上帝,把餅掰開來吃了。36 大家就不再擔心,紛紛拿東西來吃。37 我們船上共有276個人。38 他們吃飽了,就把船上的小麥扔進海裡,減輕船的重量+。

39 天亮的時候,他們認不出那是什麼地方+,只看見一個有沙灘的海灣,就決定儘可能把船靠在海灘上。40 於是他們把船錨全都砍斷,讓錨掉進海裡,同時把綁住舵槳的繩索鬆開,拉起前帆,朝著海灘順風航行。41 不料他們撞到海裡的一個沙洲,船就擱淺了,結果船頭被卡住,動不了,船尾也被海浪撞擊得支離破碎+。42 於是士兵決定要把囚犯殺掉,免得有人趁機跳海逃走。43 可是軍官為了確保保羅的安全,就阻止他們這樣做。他吩咐那些會游泳的人跳進海裡先上岸,44 其餘的人隨後可以借助木板或船身的殘片上岸。就這樣,人人都安全地上岸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