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0 1/8 4-8頁
  • 毒化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毒化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 警醒!1970
  • 小標題
  • 死亡的罩幕
  • 經濟上的損失
  • 污濁及其來源
  • 有毒的空氣散播廣遠
  • 控制空氣的染污
  • 對付汽車的污物
  • 其他辦法
警醒!1970
《警》70 1/8 4-8頁

毒化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三千多年之前,有兩塊69呎高,200噸的巨大石碑在埃及樹立起來以紀念該國的統治者塔模斯三世。其中一塊石碑在1880年送給了美國,被安置在紐約市的中央公園裡。這塊石碑被人稱為克利奧柏特拉之針,其上所刻的象形文字在當時非常清楚的。可是經過八十八年紐約的污濁空氣侵蝕之從,碑石所遭受的損壞程度遠超過暴露於埃及的空氣之下3000年之久!

在洛杉磯和芝加哥,煙霧甚至使女人的尼龍絲襪溶解。在東京,超過三份一的日子有煙霧警告發出,每半小時警察便須回到警局呼吸氧氣。斯德哥爾摩的一位警官解釋:「煤煙使我們無法支持。每天我在放工之後均感覺不適達數小時之久。」

城復一城情況都是如此。在倫敦、米蘭、馬德里、莫斯科、基輔、柏林、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星嘉坡、耶加達、香港、曼谷、特拉維夫、加爾各答、孟買、布宜諾斯艾利斯、加拉卡斯以及許多大城市,居民都為吸入的有毒空氣感到憂慮。

死亡的罩幕

人們無疑有權對此感覺關懷,因為染污的空氣可以殺人。例如在1948年十月,一層濃厚的有毒空氣籠罩著賓雪法尼亞州的杜律拉市。在四日之內,市上的14,000個居民有5,910人染病,其中有二十人不治。

在1952年十二月,一層濃厚的煙霧籠罩在倫敦上空,幾日之內,死亡人數比正常情況之下的普通數目多了4,000人。1956年另有一層非常污濁的空氣再殺害了1,000名倫敦人,還有一次則發生於1962年,殺死了三百多人。

紐約市也經歷過致命的煙霧,1963年有毒的空氣在市內殺害了大約400人。關於1966年十一月那使人窒息的污濁空氣,詹森總統說:

「估計約有80人死去,數以千計的男女患上呼吸器官的疾病,在四日中一直生活在驚惶和痛苦中……。

「這種毒素並非時時都以去年感恩節時候在紐約那種戲劇化的方式將其危險表現出來。但是它們正逐漸和不知不覺地將差不多每一件存在的東西,都加以破壞。」

可以了解地,染污的空氣既能弄黑白色的髹漆、分解石頭、腐蝕金屬和溶解尼龍絲襪,它們自然會損壞人的健康。事實的確如此。「無可懷疑地,」美國前任健康,教育,福利部部長加特拿說,「染污的空氣是惹起慢性呼吸器官疾病——肺癌,氣腫,支氣管炎,和哮喘等——的一項重要因素。」

經濟上的損失

此外,染污的空氣也招致驚人的經濟損失,據美國健康、教育、福利部說,每年僅是產業損壞一項便達11,000,000,000美元之鉅——美國的男女老幼平均每人每年負擔50美元。在這個龐大的數目之外還要加上醫藥和其他費用,因為染污的空氣無疑須要對後者負相當責任。

可是正如公共事務委員會的一本手冊表示:「誰能估計婦女們由於空氣污濁而打掃屋子所付的代價,因煙霧感覺沮喪的以及工人們所受的損失呢?使人心情沮喪乃是煙霧對人所生的已知影響之一。」同時正如米杜頓醫生問道:「人們因空氣污濁而感到不適時,你怎樣釐定一個代價呢?」新鮮、清潔的空氣的代價無疑不是可以金錢衡量的。

污濁及其來源

人所吸入的新鮮空氣大約包含百份之78的氮,百分之21的氧,百分之0.9的氬和微量的的臭氧、氖、氪、氦及其他氣體。可是現在一般的空氣都混雜了大量其他微粒和氣體。這種危險而造成重大染污是從那裡來的呢?染污物包括些什麼呢?

染污空氣的東西中最顯而易見的是煙,這是將碳、灰、油等的小微粒噴射出來的結果。它來自家庭的煙囪,焚化爐、垃圾堆和工廠的煙囪。紐約市每方哩每月平均有六十噸這樣的煤灰和廢物落下。每焚化一噸的煤便放出大約200磅固體灰燼,通常焚化爐燒去一噸垃圾則放出25磅固體微粒。然而這不過是染污物的一小部份而已。

看不見的氣體為害尤大,在美國有百份之九十的空氣染污濁是由它們所促成的。工廠放出一噸噸的這種染污物。舉例說,一間燒煤的發電廠每天會放出300噸的二氧化硫;煉油廠發出450噸;僅是一間中型的鍊銅廠一天便要將1,500噸有害氣體放入空氣裡!

可是,汽車卻是最主要的染污者。汽車須要對美國空氣的染污負百份之六十的責任。據估計僅洛杉磯一地的3,750,000部汽車,每天便放出12,420噸廢氣,其中差不多有10,000噸是致命的氣體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在美國構成了百份之五十的空氣染污。數量居次位的有毒氣體是氧化硫,這構成百份之二十的空氣染污。這些氣體大部份由發電廠、工廠、和家庭所燒的煤和油所產生。

還有一種普通的空氣染污物是碳氫化合物,它主要來自汽車漏出的未燃汽油。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氮和其他氣體也都由燃燒而產生。

有毒的空氣散播廣遠

當染污空氣的東西愈來愈大量放出時,染污的空氣就不僅限於城市了。可怕的是,它由一城散播到另一城,使一大片地區都在一片有毒空氣籠罩之下。美國總統詹森在1967年十一月廿一日指出這種情形的嚴重說:

「染污的空氣成了大城市的難題,僅在幾年之間,一片灰暗的污濁空氣已經散佈全國了,今日它正威脅到全國的每一處——而且仍然在散播著。

「我們每一年最低限度將一億三千萬噸毒素噴進空氣中,平均美國的男女老幼每人佔三份之二噸。

「明天的情勢看來還要黯淡一點……這使我們只有一個選擇,我們要不是停止毒化空氣——不然就變成一個戴著防毒面具的國家,在垂死的城市和荒鎮中摸索。」

地球的大氣層只能沖淡若干份量的染污空氣;超過這個限度有毒的空氣便會積聚起來了。值得留意的是全部空氣中約有百份之五十是在地球上空三哩之內的,很少有濁氣能升到兩哩之外。因此染污的空氣將大量人口毒死並不是全無可能的事,特別是氣候情況若使毒氣留在地面附近的話。

誠然,自然的循環具有清潔空氣的奇妙作用。例如,有些植物和泥土的細菌、可以將一氧化碳轉變成二氧化碳。地球的樹木,特別是龐大的海洋,可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及補充氧氣的供應。可是大氣層並非設計來沖淡無限量的染污空氣的,關於此點,著名的氣象學家尼保嘉評論說:

「我們尚未詳細知道大氣層怎樣及以什麼速率清潔其本身,可是我們的確知道當空氣由一個大城市或工業區吹到另一個的時候,大部分已差不多全無染污物了……在工業發達的龐大地區,如南加利福尼亞和美國東北部,那裡的空氣必須吹送很久和很遠才能恢復純淨和清潔……

「很顯然地,由於進入空氣中的染污物大量增加,以致達到在空氣的清潔作用未能使其恢復純淨之前又再加上污物……時日一久,全世界空氣中的染污物數量日漸增加,最終毒素必然積聚起來而達到或超過致命的程度,於是地球上的生物便會消逝了。」

空氣染污的確是一個嚴重的難題。人若要生存下去及在地上安居就必須加以控制。這件事可能做得到嗎?毒化空氣是否無法避免的呢?

控制空氣的染污

詹森總統在1967年一月三十日對美國國會的演講中極力強調這件事。他說:「空氣的染污是疏忽所招致的必然後果。我們若不再容忍疏忽,則它是可以控制的。」

工業方面現在已有排除污濁的技術,無論是氣體抑或微粒的染污物。據1967年七月二十日的《機械設計》說:「工業上的過濾室可以收集任何一種灰塵的百份之99.9。」其他除去微粒的方法包括利用靜電沉澱器,濕氣洗擦器及機械吸塵器等工廠放出的氣體污物也可利用各種控制染污的方法加以清潔。那末為什麼工業界不如此行呢?

原因是控制污濁是要付出金錢代價的。許多大機構均極力抗拒任何影響其利益的事,無論什麼人受苦都不理會。可是,其實許多工廠所放出的污物有時卻是可以用來獲利的。例如,一間製煉廠化了一百二十五萬美元去收集廠裡放出的硫化氫氣體,將其轉變成硫磺和硫酸,所獲的利益已足以補償污物控制裝置的費用。

無疑還有許多可行的方法足以使控制污物的裝備獲得補償。然而無論行得通與否,當局均強調必須為了保護國民的健康和福利而對此施行控制。

對付汽車的污物

既然染污物須要加以控制,那末當局對於產生最多染污物的東西——汽車又如何處置呢?

終於;美國法律規定一切新車必須裝上煙霧控制器。可是有很長的一段時期,汽車製造商都極力反對這種控制,甚至聲稱他們無法製造這種裝備。在對汽車工業所作的一項猛烈譴責中,洛杉磯空氣染污控制區主任格里士和特在幾年之前聲稱:「工業界揭露在今日對汽車廢氣所能作的控制其實在十年之前已經做得到了。」

那末為什麼汽車製造商不早些進行這件事呢?格里士和特解釋說:「原因之一不得不歸咎於美國的最大工業(汽車工業)對這件事所懷的傲慢和冷淡態度……在一些只關心利潤的人看來,發展及製造廢氣控器的消費乃是一種債務。」

可是,規定汽車必須裝置煙霧控制器的新法律是否已解決了控制汽車廢氣的難題呢?很不幸地,還未,因為這條法律只影響到新車;它並不牽涉到幾千萬輛早已在路上行駛的汽車。尤有甚者,此種新裝置並不完善;它們僅能阻止部份危險的污物,而且汽車漸舊,此項設備的效力亦愈減。

因此,有些專家感覺在控制汽油機器的廢氣方面所作的努力並沒有多大用處。他們相信汽車數目的不斷增加會使污濁達到危險的程度,即使最終所有汽車都裝上控制廢氣的設備。「證據很清楚表明,」加州公共健康部的一位高級官員史泰特指出,「在現今與1980年之間,我們必須將汽油發動的機器作廢。」

其他辦法

許多深感關懷的科學家和政府官員都主張在汽油發動機之外研究其他類型的機器。「我們希望看見電動汽車、渦輪汽車、以及任何不會染污空氣的推動機,」美國前任健康、教育、福利部部長加特拿敦促說:「也許我們需要找出其他方法輸送民眾。我們沒有人想犧牲私家車的方便,可是有一天也許我們不得不為了繼續生存而犧牲方便。」

事態已相當嚴重了,危險的徵象非常清楚。現時大氣層中染污物的危險性正急劇增加,如果不加以消除,這些東西,必定會成為人類的大禍。可是,要阻止其增加是極端困難的,因為正如美國科學協進會報導:「人類在經濟和生物學方面的利益正互相衝突。」

既然經濟的利益時常被人認為先於保存人類的生命,有些人相信人類正在執迷不悟地走著一條自殺的途徑。他們預言,正如氣象學家尼保嘉說,「最終毒素會積聚到致命的程度,於是地球上的生物便完全消逝了。」

可是,另外有些人卻並不這樣悲觀。他們看出地球和人類會有一個較好的前途。我們可以真正確信這件事嗎?

我們的水和陸地所受的染污又如何呢?這也可以控制嗎?這方面的情形已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