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謝巴村之路
《警醒!》雜誌駐印度通訊員筆錄
我名叫拿旺·范祖,是個謝巴族嚮導。你有聽過謝巴族人嗎?我以為你一定聽過的。倘若你是個勇敢而又不怕尼泊爾喜馬拉雅山的嚴寒與驚險的人,你就更一定聽聞我們這族人。我們謝巴族人是喜馬拉雅山的心腹密友。千百年來我們都以這群山積雪的環境為家。舉世聞名的額菲爾士峰一向為我們把守前哨。它就屹立在眼前,高達29,028呎;它的確巍峨壯觀,氣派威嚴,傲視群山。
你若認為我們謝巴族人以自己的居處為榮,其實我們那些雙頰紅潤的女兒和健碩粗豪的兒子更令我們感到自豪。我們的房舍相當寬敞,可以隨時予人方便,我們也十分慷慨好客。你永不會忘懷謝巴族人的笑容。——是那麼爽朗熱情。足以令你忘記喜馬拉雅山襲人的寒氣。不如請來與我徒步前往我的莊拔山村,以便親身嘗嘗謝巴族人的真摯喜客之情。
這時正是在尼泊爾徒步旅行的好季節,即十月至十二月的時間。一月和二月份的天氣也算不錯,只要你甘願抵受嚴寒及不顧大風雪的話。
不過在動身之前,我們必須先獲得中央移民局所簽發的旅行許可證。至於擔夫方面,我已僱了兩名體格強健的小夥子。還有我的同鄉蘇南,他是個難得的好廚子;他會在途中料理膳食,好讓我們大快朵頤。
一切已準備妥當嗎?那麼,我們現在可從加德滿都啟程,乘吉普車首途往七十二公里(約45英哩)外的南生谷。今晨有陣陣爽潔的清風吹拂——剛從老遠的雪山上吹來。
開始徒步旅行
到了南生谷,我們便開始步行登山。午間微風清冽。這對你攀山越嶺最適合不過。山徑乾旱、狹窄、多塵。你舉目觀看,見到蜿蜒曲折的山徑。在你兩旁均滿佈粟田麥田,向下蔓延與溪流匯合。你引頸極目而視,期望發現白雪皚皚的群峰。我卻說:「你需要有耐性。我們僅行了三小時而已。也許到明晚,雄壯的喜馬拉雅山才會讓你一飽眼福。」現在已屆黃昏,雖僅下午五時,卻是紮營時分了。我們必須在天色未完全入黑之前便安頓好,然後進食。
我們已來到6,000呎上一處稱為多羅百夏的地方,感到陣陣寒氣。轉眼間,蘇南已為我們預備好一頓謝巴風味的晚餐——熱騰騰的炒麥粉糊,蔬菜和辣得令我們面紅耳赤的紅椒,還有雞塊餵飽我們的轆轆饑腸。現在是休息的時候了。我知道剛下午七時而已,然而你若要抵達謝巴族地的我家,則必需有充分的休息才行。
第二天早晨,我們吃了一頓豐富的午餐,有咖啡,雞蛋和烘麵包,然後我們繼續攀山。三小時之後我們登臨8,200呎的高度之上,在那裡我們稍停一會吃午飯。該處稱為茂地。看哪!你一直盼望的東西已部分出現了。你見到遠處那些白皚皚的高山嗎?那是7,937公尺(26,040呎)高的安那波拿山脈。這不過是序幕而已。我們越向前行,便越能飽覽喜馬拉雅山的全部壯麗景色。
令你畢生難忘的經驗
現在終於結束了四天多采多姿的行程。回想過去四日來的經驗,的確可說是趣味無窮!這也許是你以往僅憑夢想或閱讀故事才領略到的經驗。當一切仍歷歷猶新之際,讓我們回顧其中一二。
第一天早晨的經歷便已令你寒毛直豎!我們行過橫架於喜馬拉雅山波濤起伏的河流上的吊橋時,橋身搖晃不定,吱吱作響,險象橫生。後來,我們幾經艱辛才攀達風光如畫的曼加迪阿那利山嶺(7,800呎),這次經驗令我們感覺飄飄然,宛如偉大的冒險家一般。在野草蔓生,景色撩人的智特山斜坡上(7,500呎)品茗小憩也堪稱難忘的經驗。然後我們漫步穿過長滿灌木與奇形怪狀的杜松的山地,抵達環境優美的格倫德合,在那裡以一頓豐富午餐,結束早晨的旅程!在南道度過不尋常的一夜之後,翌日我們再攀越另一高達8,200呎的山嶺。晚間我們抵達式利高那,在清澈的泉水旁邊安營過夜。下面溪澗傳來潺潺的水聲,我們安然熟睡,進入夢鄉。
如是又過了兩夜。在詩情畫意的卡恩瑪谷的一夜,你最難忘,有一座雕刻精美的佛教哥登孤零零地在那裡恭候我們。謝巴人稱莊嚴壯麗的石塔為哥登,通常都築得很高。它們以石塊重疊築成。最頂層置有一塊拱形的大圓石。圓頂石上放個小人頭雕像,通常頭頂有隻漂亮圓角。有時是個有四邊平坦面孔的人頭像,每邊面上劃著一對蒙古人的幼細眼睛。這些眼睛都栩栩如生。一般相信哥登是用來收藏德高望重的先人骨灰的。然而哥登最吸引人之處是它們築在環境最優美的山坡上。這些地點非常適中,景色變化無窮,仰觀有周圍的崇山峻嶺,俯覽有山下鄉景盡入眼簾。我們在哥登旁坐下,飽覽四周的湖光山色,了無牽掛,畢生難忘。
歡迎閣下光臨歡樂的謝巴村!
我們終於抵達巍峨的南祖拿山嶺,此處海拔11,850呎。延展於眼前山下的正是風光如畫的莊拔山谷。這就是我的家了,喜馬拉雅山上快樂的謝巴族村!我們與梯田告別而前往我那可愛的家鄉。這一帶松林遍地,雄勁莊嚴,周團崇山峻嶺,氣候清爽宜人。
讓我們在這小山稍歇一下才入村。你所見的謝巴族村與尼泊爾其他部族的村落不同。最大的分別是謝巴族總是在較高之處定居。我的莊拔山村位於海拔8,800呎之上,你也會發現有些較大的謝巴族村建於高達海拔一萬至一萬四千呎,陡峭險峻的山坡之上。
轉眼已是黃昏,不如快點下山到我家為上。你聽聞德蘇的叫聲嗎?這是我們的牛,無疑和你所見過的大異其趣,因為它們是印度犁牛與喜馬拉雅山犁牛交配而生的。鄉村的大猛犬在蒼茫暮色中狂吠。家家戶戶炊煙四起。使我們更感飢腸轆轆。有人說: 「千日在家好」,我相當同意這句話。重返喜馬拉雅山的懷抱令人多麼稱心滿意。
進入謝巴族人之家
這是我的謝巴式房子,面積寬大,樓高兩層,有傾斜的山形屋頂,蓋以木瓦。多數謝巴人的房舍都像我的家一樣,位置向南,鑲上雕刻別緻的窗櫺。
我們沿著清潔的木梯而上,到達屋內擦亮的走廊,然後進入左邊的起居室。室內地板一塵不染,光可鑑人。在朝東窗下有張長椅,椅上鋪滿西藏氈毯——燦爛奪目的氈子,描繪著東方的龍,耀目的太陽與花卉圖案,全以鮮紅,深藍,橙黃,金黃及其他色澤調和羊毛編織而成。椅前放置一張相等長度的大檯。每晨你會見到我的姊妹安金娣以剩餘的黃油和林中採摘的苦葉來擦抹這張檯。黃油使之光亮滑溜,而葉的氣味則驅走蒼蠅。
一大群友善的陌生面孔!
你還未坐定,成群熱情的陌生面孔已把你圍攏著。看看我族的婦女!個個都高健俊美。難怪我們為她們感到非常自豪。讓我告訴你一點關於她們的衣著服式的資料。那件長及膝頭,溫暖的黑色羊毛外袍,我們稱為安之。你見到有好幾個女子穿著鮮豔的厚圍裙,這表示她們已經出嫁。女子穿著美麗的厚布靴,保持她們雙足溫暖,不畏天氣寒冷。她們長著一把烏潤秀髮,工作的時候以大花巾將其包紮在頭上。她們的臉皙白帶紅,雙頰圓潤,烏溜溜的眼睛兩側向上斜傾。我們結實壯健的男兒漢也都加入這些女兒們毫無拘束地歡笑。謝巴族人與尼泊爾其他部族的人在社交生活上大有分別。我們的婦女並不躲在深閨裡,卻大方地出來交際。
熱誠不拘禮的謝巴式慷慨
我的雙親來了。他們笑容可掬地請你在堆滿氈毯的長椅就坐。安金娣在你面前擺上小巧的白色瓷杯,附有設計精緻的杯蓋和碟子。家母把熱騰騰,濃郁的謝巴香茶注入杯中。你嘗一嘗!它立即使你疲憊的精神為之一振。你從來未嘗過這樣的茶!當然啦,你可曾飲過以犁牛奶油,鹽,糖和牛奶放入四呎高稱為冬模的竹製攪拌器內調勻的茶麼?
讓我指點你在謝巴族家庭裡坐位的先後次序。首先,長椅最接近火爐的末端是家父坐的。接著是你,貴賓上坐,然後其他人便可隨意就坐。我的親戚都來了,他們說想見見我。其實真正目的是要把你端詳一下。他們極之渴望能以你的語言與你交談及見到你經歷過的事物。
在未進晚餐之前,先來一道開胃品!就是我們稱為桀的東西。這是以謝巴族土法特製的啤酒。酒精成分很少,以玉蜀黍、麥和酵母製成,酒身呈乳白色,多泡,入口香滑。現在再把那些精緻的杯子在你面前擺上。我的姊妹以特製鍍銀瓷壺盛著桀遞給家父,然後依次倒滿每人一杯。
桀是大眾歡迎的飲品。晚餐過後,氣氛仍然相當熱鬧。現在全體圍著火光烘烘的壁爐坐下。婦女盤膝而坐,乳哺著她們那些臉蛋紅潤,胖白可愛的嬰兒。謝巴式笑話連篇,滑稽詼諧,引得哄堂大笑。然後有人建議換換口味,說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當作宵夜!最後曲終人散,各自上床就寢。
曼尼廉道之舞
這是你與莊拔山村謝巴族人共處的翌晨,今天節目十分豐富。因為我們謝巴族開始慶祝曼尼廉道舞蹈節。連續三晚是我們的月圓之夜。舞蹈節目在慈宏寺舉行,該寺院高踞於海拔9,700呎的懸崖上,氣象莊嚴。曼尼廉道是謝巴族所獨有的節日。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昔日的西藏劇院傳統。
我們多數男子與男童特別穿起清潔的拉威達褲子,腰佩皮帶,身穿西式外衣及頭戴尼泊爾帽赴會。可是,與我們花枝招展的婦女比較,他們便顯得平淡無奇了。女兒家都穿上婀娜多姿的寬闊上衣,外套名貴絲質的安姬斯。安姬斯多數是黑色,紫色,金黃色或紅棕色,而上衣則是紅色,橙色及奶白色。她們的胸前和耳朵都佩上大批金飾與巨型項圈。烏潤秀髮夾以深色絲帶辮起。除此之外,她們還戴上優雅大方的毛皮高帽子,帽頂繡滿金線。這與她們同樣奪目的靴子甚為相稱,靴子通常是黑色,紅色及天藍色。
早晨八時我們已可以起程。男男女女都攜帶大量黃油,乳酪,蛋和奉獻與寺院主持高僧的金錢。經過兩小時攀山越嶺,我們抵達慈宏寺。你看見那裡已是人山人海,擠滿四周陽台,在正門內外熙來攘往。
舞蹈節目約於上午十一時開始,舞蹈者全屬寺院僧侶,主持高僧則在場觀賞。有些舞蹈者佩上樣貌極其猙獰恐怖的面具。鼓樂喧天,夾雜著寺院巨鼓有節拍的隆隆響聲。精力充沛的喇嘛僧侶一氣呵成地演完整齣戲劇。劇終已屆下午六時。
日間舞蹈由喇嘛僧侶負責,而晚間安排則全由善男信女擔任。不錯,謝巴族的男男女女連續三晚竟夜不眠。月華如水,似乎譴責這般尋歡作樂有點荒唐。尖銳的女聲與宏亮的男音清脆地高聲合唱民謠。老人與小孩則整夜趁機打瞌睡。
再會吧!
你說你必須告辭了,我們也無法挽留。那麼,請讓我族的人與你作謝巴式道別:他們要以傳統白領巾圍在你的頸項上。這表示對你深深敬重。我會送你到加德滿都。廚子蘇南和兩位忠心的擔夫朋友也都隨行。然後蘇南、擔夫與我不久也會返回本村,但願你也能再來。請君勿忘重訪喜馬拉雅山谷的莊拔山村——歡樂長駐的謝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