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造林!
《儆醒!》雜誌駐西德通訊員報導
一位作家曾將德國人稱為「森林民族」,他所想到的也許是古代日耳曼民族的生活曾受境內大森林的強烈影響。
古羅馬歷史家泰西特斯描述條頓或日耳曼民族說:「在年中某個特定時候,來自同一祖先的多個部族派出代表往林中聚集;這是崇拜祖先偶像和古代迷信地視為神聖的地方。……這種種迷信具有共同的主張和傾向;即森林是該國起源的地方,是最高統治的神的所在地,這神是管理其他萬物的。」——《日耳曼尼亞》。
處女林曾給日耳曼民族供應野生動物,使他們有肉可食,有皮可以製衣,林中的木材可以製造器皿和建造房屋。同時,泰西特斯所稱的「陰鬱森林」使人懍然生畏、肅然起敬。這使他們誤以為有些樹,例如某些橡樹,是特別神聖的。據日耳曼民族的神話說;「宇宙是一株大梣樹,宇宙樹,所支持著的。……宇宙樹的根伸展到生者和死者的世界。它的根受聖井的水所灌溉,『命運之神』便在那裡注定人的命運。它的樹枝將麥酒般的賜生命的露滴在地球上,以葉子為食的山羊則製造麥酒給諸神來喝。」——《大英百科全書》。
可是隨著許多世紀的過去,德國人對森林的態度已有相當大的改變。從前視為可畏和神祕的森林現時已被認為是極有價值的資源。它們是現代文明賴以存在的一項資產。為了這緣故,他們珍視、培植和保護森林。《森林》一書說:「今日我們知道森林是建築材料的重要來源和巨大貯庫,現代技術取材於森林而出產無數的寶貴物品如紙張、塑膠、松節油和酒精等。」
但森林的功用不僅如此。該書繼續說:「森林不僅是人類物資的貯藏庫。它的保護作用,如保持土壤和水源,調和當地氣候,都是人所共知的。」德國報紙有一篇文章闡明這點說:「泰國南部四省的一場水災造成八十七人死亡,六人失蹤,一千多家房屋和二十四間學校不是被沖去便是淹在水裡。據該國內政部聲稱,造成水災的原因固然是由豪雨所致,但該國南部多年來所實行的採伐森林計劃也要負不少責任。」——《韋斯巴頓信使報》,1975年一月九日星期四。
學習植林
上述報導僅是許多證據之一而已。它們表明人類濫伐天然資源的結果,象徵性地說來,有如砍伐他們坐在其上的樹枝一般。但德國卻到十八世紀才充分認識這點。例如,在工業發展初期有極大面積的林木被砍下作為燃料以製造玻璃。甚至在當時已有目光遠大的人警告將土地轉變成不毛的平原的危險。於是有識之士開始創設農林學校及以科學方法再度植林。
在德國的科倫和波恩之間的萊恩河西岸有965平方哩(2,500平方公里)左右的褐炭採掘場便是一個例證,表明可以什麼方法使土地繼續適合人居住。褐炭是在地面採掘的,採掘之後留下來的露天礦穴或礦坑與月球表面的龐大火山口無異。因此這是個製造煥然一新的景色的大好機會,這樣行不但合乎經濟理由,而且講究實用的人也可以將之改為遊覽區。可是你怎樣『造林』呢?
治愈露天採礦所造成的創傷首先要準備合乎森林所需的土壤,這種土壤必須:(1)含有多種礦物質,(2)土質鬆軟,(3)空氣可以在其中流通以供應充足的氧氣。一種由沙、沙礫、石子和黃土構成的所謂森林沙礫便符合這三個條件。此外還要種植樹苗、羽扁豆和豆類植物使土壤肥沃。這些植物有三項優點:使土壤增加氮氣;保護地土不受陽光曝曬以免乾燥;以及防止落葉被風吹去,因為落葉有助於腐植土的形成。
在起初,有意造林的人需要從經驗學習,因為當時林木間的相互生態平衡不如今日那麼為人了解。可是,他們當時已認識到,迅速生長的白楊樹乃是重新造林的最佳先驅。但一味栽種白楊樹是危險的,這會促成某類昆蟲的繁殖以致摧毀整個森林。因此種植一類以上的樹乃是最佳方法。
準備的土壤已證明品質優良,可以栽植多種樹木。例如山毛櫸、落葉松混合栽植,並以白楊點綴其間。既然白楊生長得最快,它們可以蔭庇較纖細的樹。白楊、赤楊、刺槐和柳樹都是盤根錯節的,因為它們需要大量水份。造林有什麼用處呢?原來,樹根可以把持土壤,防止侵蝕和山洪爆發所造成的土崩。種植多類樹木可以在老樹倒下時使地土不致荒蕪。樹木種類繁多的健康森林也可以成為最好的風景區。
今日德國這個再度植林區已有三十六種不同的樹木。對於樹木的培植條件和彼此間的關係已有人作過仔細的研究。甚至顯然有助於形成廣大褐炭區藏的希有巨大紅木和美洲杉也包括在這個特別的公園中。公園四周環繞著十八類矮樹叢,包括榛木和各種野玫瑰。
湖泊是每個風景區所不可缺少的美景。可是將古老礦坑轉變成可供游泳和水上運動的湖泊絕非易事。在較複雜的動、植物出現之前,湖泊先由微小水生植物的細小先驅聚居,它們便是壯健而卑微的藻類植物,於是湖畔很快便長出蘆葦、香蒲、茅草、眼子菜和睡蓮等。隨之而來的是水蝨、貝殼類等動物,當湖裡充斥著魚類時,牠們又反過來成為魚的食物。
湖泊的出現吸引了比前更多的雀鳥來此聚居。在採掘褐炭時代是無沼澤和水鳥來居的。但森林再度造成後不久便引來了多種羽毛歌唱家,在春天早晨聆聽百鳥爭鳴是個令人心曠神怡的經驗。雀鳥有助於保存森林,因為牠們使昆蟲不致繁殖得太快。但在平衡狀態下,昆蟲也能完成牠們建造和維持森林的任務。
倘若你掘起一鏟森林泥土,你無疑會對其中竟含有這麼多種動物大感詫異。《森林》一書將之稱為「土壤中的隱藏世界」。它敘述科學家們探察厚僅一吋的森林表土。發現了什麼呢?「每方呎土壤平均含有1,356個生物,包括865隻小蝨、265條躍尾蟲、22隻馬陸、19隻成長甲蟲和其他12種各類生物。若將其中的細菌作一估計,便可能有二十億細菌和數百萬菌類、原生動物和藻類。」——第131,132頁。
這些動物對造林有用到什麼程度呢?十分有用。若沒有牠們,土壤便不會那麼富於生產力。鼴鼠、豪豬、和有用的地鼠因控制昆蟲繁殖而有助於生態的交互平衡。雖然你可能在礦坑的礦渣裡找不著他們,但牠們在森林裡似乎居住得非常舒適。
在森林裡,我們無法忘記我們的朋友兔子、松鼠和鹿。牠們很快也回來定居,為生態交互平衡盡一份力。其他紛至沓來的有狐狸、貂鼠、獾和臭貓。牠們可使兔子和其他動物不致過量繁殖而嚴重損毀樹木的幼苗。
前途展望
你若詢問一下在德國的整潔森林中漫步的人士何以會這麼喜歡樹木,你無疑會獲得各種不同的答案。工業社會的人喜歡尋求「天然」的享受,其中的聲音較為柔和,步伐也沒有這麼匆速。許多人特別喜歡林中的清新空氣,因為樹皮和樹葉吸收微塵,雨水將之沖入地土,使空氣保持清潔。森林中的寧靜及其悅目的青翠顏色,枝葉的搖曳作響,溪流的潺潺之聲,這一切多麼令人安詳舒適,恢復活力和振作精神!
因此不少市民已體會到這件事實,現時的政府當局已較前更了解到非在必要時就不應採伐或砍倒樹木。與當局的願望一致地,耶和華見證人西德分社辦事處計劃興建新宿舍時打算將地盤內相當多的幼小針樅保存下來。這些樹可以與附近的森林連接起來。
根據報章報導,為數甚多的人已背棄他們的宗教,使教堂比以前更加空寂。在德國,不少人已將漫步森林看作「星期日禮拜」。他們聲稱在林中比其他地方更接近上帝。可是他們應該小心避免重蹈祖先的覆轍將自然界當作神來崇拜。
可是,「自然之書」的現實讀者在「頁復一頁」地觀看時繼續感到驚異,並且留意到森林中在生態學上複雜的相互平衡。你可以看出生物彼此間的關係是如此緊密堅強,以致人類若稍予協助,牠們便能產生奇跡。牠們能將一度充滿礦渣的礦坑轉變成風景區。人也可以在此盡量發揮創作力和耕作力。——創世記1:28。
參加萊恩河褐炭區再造森林的科學部門不下三十個。所有這些科學家都藉著觀察和經驗認識這本「自然之書」。古老條頓民族對森林精靈和鬼魔的奴隸式畏憚已成陳跡。反之,對森林知識的增加愈使人深深尊敬偉大的造物主,耶和華上帝。在林中所見的奇妙交互平衡乃是他的安排。他同時在他命人寫下的道中透露,整個地球行將轉變成一個真正的全球樂園。你喜歡活下去看到上帝的新事物制度來臨,或者參加其中的造林計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