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如待己——是否切合實際?
當一個人受到良好待遇時,生活的確是愉快的!可是今日有不少人毫不關心他自己在言行上對別人的影響。他們期望同胞以仁慈和公平對待自己,但同時卻絕不想到為別人利益而稍作犧牲。
這樣的人也許責難別人的過錯而寬容自己在道德上嚴重過犯。他們也許對城中發生的劫案和強姦大表憤慨,但卻忽略自己在其他過犯上的罪咎。何以如此呢?因為他們也許偽報收入以圖瞞稅、欺騙顧客、玩忽工作或從事淫行和婚前性關係等。他們在居於少數份子時對宗教和種族偏見大事抨擊,但一朝得勢之後卻將別人的權利踏在腳下。
許多人很像有些超級大國一樣,口裡高唱「和平」,但卻比其他國家輸出更多軍火。他們也像若干國家一般,在殖民地統治下受盡壓迫,獲得獨立之後則轉而變成壓迫者。
可是,最古老的生活指南聖經卻反對在待人與待己方面應用不同的標準。它說:「詭詐的天平為耶和華所憎惡。」(箴言11:1)「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愛是不加害與人的。」(羅馬書13:8,10)但在這個充滿不忠實的世界中,聖經的教訓真的切合實際嗎?
請問問你自己,忽視聖經教訓能使人類得益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欺騙、貪污、犯罪和暴力使億萬人的日常生活比以前更加艱難。在不少地方,人們必需不斷戒備以免受騙。商人要提高物價來補償僱員和顧客偷物的損失或支付日益增高的警備費用。敷衍塞責和偷工減料的不忠實也許造成嚴重傷害或甚至生命損失。踐踏他人的權利所造成的精神和感情損傷更不可勝數。
也許有人認為他必須力求保全本身利益才能在這個世界生存,但蔑視他人權利無疑不會改善他與同胞的關係。他無視公義原則的結果只能加增不愉快而已。
事實上,真正關懷鄰人會為自己帶來豐富的酬報,什麼酬報呢?
利人自利
謹守公義原則的人所得的最大利益之一是內心的快樂和滿足。這與耶穌基督的話若合符節:「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
無疑你曾親自觀察過這項原則所生的效果。真正關懷同胞的人往往是最快樂的人。他們以助人和容人而感到喜樂。由於以自己所有的為足,他們不忮不求,也不過度擔心經濟情況。在另一方面,刻薄、貪婪的人永不以自己所有的為足。他們在施與時非常吝嗇,而且僅是被迫或懷著隱祕動機才肯施與,例如希望拋磚引玉等。由於未能不自私地獻出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資源使別人快樂,他本身也失去喜樂。
以期望人待己之心待人者往往獲得同胞的尊重和欽佩。他的行徑感動了別人的良心。——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善惡感。同時,忠實可靠的工人豈不比不忠實、不可靠和懶惰的工人更為僱主所看重嗎?甚至本身不守原則的人豈非也想和言而有信的人打交道嗎?
謹守原則的男、女也保持了本身的自尊心。他們不致為負咎的良心所苦。他們不會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不像犯法的人一般唯恐事發而受辱。他們因為深知自己的行為無可指責而享有內心的安寧。
與造物主建立蒙嘉許的關係
最重要的是,那些不向誘惑屈膝而採納自私態度的人能在造物主耶和華上帝面前保持清白的地位。藉著努力行善及為他人好處而出力,他們服從耶穌基督的忠告:「要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路加福音12:33。
藉著不自私的施予,上帝的僕人在至高者面前建造一項良好的記錄。這項記錄有如積財於天一般。蟲蛀、鏽蝕或任何東西都不能毀壞這項記錄。這乃是真正的財寶,因為耶和華上帝會按各人所造成的記錄給予獎賞。例如,論到動機純正,不作自我炫耀的施與者,耶穌基督說:「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6:4。
再者,上帝所嘉許的僕人將會承受最大的恩賜。那是什麼呢?在公義的新規制裡得享永生。在這新規制裡,過著雙重標準生活的人所造成的種種難題都會成為逝去的往事。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恩賜,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乃是永生。」(羅馬書6:23)又說:「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3:13。
以待己之心待人的確是切合實際的。藉此你可以避免不必要地傷害別人,反之,你可以感動別人的良心。你會保持快樂、知足和自尊心。最重要的是,緊守公義原則有助於與耶和華上帝保持良好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持續至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