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6 4/8 3-4頁
  • 一個懷著理想的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一個懷著理想的人
  • 警醒!198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了民主政體,必須使世界安全」
  • 和平的理想
    警醒!1986年
  • 理想的幻滅
    警醒!1986年
  • 「只有五天可活」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終止一切戰爭的戰爭」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6年
《警》86 4/8 3-4頁

一個懷著理想的人

他在1856年12月28日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史登頓市。他雖然到九歲才開始正式入學,卻能夠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教育工作。後來他轉而從政。這項決定使他獲得莫大的光榮,也帶來了莫大的苦惱。

他所懷的理想是要為人類帶來和平。威爾遜(Woodrow Wilson)的和平使者形像在我們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世間依然存在。他的和平計劃仍然是若干政治家和外交家謀求世界和平的根據。

威爾遜的理想變成怎樣了?他有為仇恨、戰爭和流血等難題尋得解決方法嗎?

威爾遜在1913年獲選為美國第28屆總統。翌年在歐洲爆發大戰。隨著驚心動魄的大炮、機關槍和毒氣戰的發明,這場戰爭使無數的人輾轉於泥濘的戰壕中而死亡枕藉。它是一場大規模的屠殺。

起初,美國一般人強烈反對介入歐洲的戰爭。美國人希望對歐洲列強的衝突置身事外。中立乃是該國的宗旨。

隸屬於長老會的美國總統威爾遜是個虔信宗教和懷有理想的人,他懇切希望美國保持中立和實行孤立主義。但當時所發生的事件卻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在1915年,德國潛艇擊沉了美國輪船路斯坦尼亞號,事件中有128名美國人喪生。但威爾遜卻不肯對德國宣戰。他在1916年再度獲選連任,所用的助選口號是「他使我們不用打仗」。

「為了民主政體,必須使世界安全」

德國在翌年宣布,所有船運,不論屬於交戰國或中立國,都可能成為德國潛艇的攻擊對象。這意味到美國輪船在海上不再安全了。看來此舉使威爾遜沒有選擇餘地。他無可奈何地唯有對德國宣戰,說:「使這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投入戰爭,投入這場在所有戰爭中最恐怖和最富於破壞力的戰爭,是一件可怕的事。文明本身看來已岌岌可危了。」

威爾遜在國會的演詞中聲稱美國要為「世界的最終和平和世人的解放」而戰。然後他說出他的一句名言,「為了民主政體,必須使世界安全。」國會在1917年4月6日批准他的決策。首都的同僚和外間的民眾都對他歡呼。可是他並不感到喜悅。他後來對一位助手說,「請想想他們所歡呼的什麼事。我今日所宣布的信息是我們的青年人死亡的信息。有人為此而歡呼是多麼奇怪的事。」幾分鐘之後,他「抹去眼中所含的淚,埋頭於他的書桌上,像小孩子般嗚咽啜泣。」——《威爾遜先生的戰爭》,帕蘇斯(John Dos Passos)著。

中立已成為過去。他的國家當時已被捲入人類前所未知的最大戰爭中。

[第3頁的圖片鳴謝]

美國國家檔案處提供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