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9 5/8 21-23頁
  • 為什麼別的同學不肯用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為什麼別的同學不肯用功?
  • 警醒!198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學校,難以用功的地方
  • 課室混亂的幕後原因
  • 現行社會趨勢
  • 厭煩的學生,令人厭煩的教師
  • 你的兒女在學校裡面對什麼難題?
    警醒!1975
  • 荊棘載途
    警醒!2002年
  • 學校變成怎樣了?
    警醒!1983年
  • 現今學校情況如何?
    警醒!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9年
《警》89 5/8 21-23頁

青年人問……

為什麼別的同學不肯用功?

瓊恩在學校一向成績優良。她關心學業,對各科目均留心聽講。可是,由於家庭遷居別地,瓊恩結交了許多新朋友,他們都是無心向學之輩。

『他們從不拿起書本,卻以僥倖及格自負,』瓊恩說。『他們把用功讀書,成績優良的孩子看作開玩笑對象。』由於飽受附和大眾的壓力,瓊恩只好讓成績降低。『我不想任何人認為我要勝過他們,』她承認說。『那時,我深心知道這樣行只是傷害自己而已,但我又害怕失去他們的友誼。』

《少年》雜誌在1983年8月刊所載的這個事例並非獨一無二。歐洲一位名叫安娜·波拉的女孩憶述她也曾在學業方面大受外界的困擾,但情形則更明目張膽。她說:『有時那群不肯用功的學生結隊攻擊在課室回答教師問題的人,威脅或實際毆打那個做得對的好學生!』可是,攻擊並不僅以學生為對象。安娜·波拉繼續說:『有一次,有個女孩在全班學生面前實際上拳打教師。』

學校,難以用功的地方

埃里克森(Kenneth Erickson)在《今日教育》季刊中慨嘆今日已有驚人數目的『學生拒絕用功,口出粗言穢語,以人身攻擊威脅同輩,虛報火警,私藏武器,以電話作炸彈威嚇和毆打同學或教師。』埃里克森下結論說:『搗亂的學生否認大多數學生有權在教育氣氛中學習。……今日學校的教育效果已被破壞無餘。』

同樣,作家帕卡德(Vance Packard)報導說:『在過去二十年間,一般性的大吵大鬧在公立學校已經司空見慣,這種改變,尤以市區學校更為顯著。不少教師報導,課室中的難題是暴力打鬥、集體抗命或蔑視……以及搗亂行為或在校園內販賣毒品給同學等。』許多人認為,非法麻醉藥——例如大麻——對學生的無心向學有極大關係。

雖然你也許想在學校用功學習,但你會發覺周圍的同學都取笑你的優良成績,並且肆意破壞課室的秩序。你納罕,『他們何以不肯用功呢?』不錯,對功課漠不關心——甚至敵視——的原因何在?你對此有什麼良策可施?

課室混亂的幕後原因

少年人反抗學校乃是彌漫全世界的精神或心態的另一表現。(以弗所書2:2)對所有類型權威的不敬態度正日益猖獗。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特別容易受反叛精神所感染。教育家馬歇爾(James Marshall)說:『青春時期乃是敵意的爆炸點。』由於學校有妨礙他們渴望獨立自主的傾向,有些年輕人就感到『自己的生活權柄被剝奪。他們遂起而反擊。因此這群人創下學校罪行——例如搗亂——的最高犯罪率是不足為怪的。』——《課室裡的惡魔》。

紐約市一位資深的公立學校顧問告訴《儆醒!》代表說:『許多年輕人從11歲至13歲就變成性情怪誕。他們的行動和反應都十分荒謬,因為他們正受著由於身體急速變化而產生的思想和感情所支配。』

那麼,學校何以不去懲罰那些不守規矩的年輕人呢?許多時,說時容易做時難。例如,美國許多法庭正日益憂慮學生的『權利』受到干擾。因此學校施行懲罰要自擔風險。結果,課室混亂就達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現行社會趨勢

對學業興趣的低落也是『這世界的樣子』正在改變的產品。(哥林多前書7:31)由於離婚和私生子比率急升,隨之有更大數目的兒童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此外,在職母親的數目也極其可觀。這些全球的趨勢有什麼結果?據許多專家所說,結果是家庭生活和子女管教的崩潰。

正如另一位學校顧問告訴《儆醒!》代表說:『越來越多女家長[家中的母親]當權,兒童在家中看到和親嘗暴力的滋味。這些事情影響到兒童在課室的行為是可想而知的。』多位作家在《救救學校,救救孩子》一書中說:『學校受到要求,對兒童提供權威和管教,但兒童卻不知權威和管教為何物。』這樣就可以了解到,你何以有這麼多同學對靜坐上課的規則視若無睹。

也許,你的同學在學業上自暴自棄乃是厭倦了學校生活的結果!《教育領導》月刊有一篇文章報導『青少年就業人數激增。……增加的不光是工作人數,工作小時亦然。』文章後來又敘述一項深入研究,『發現就業導致青少年在學校的成績低落,與學校的關係也日益疏遠。』

何以有這麼多青少年下課之後工作至筋疲力竭呢?有時可能由於經濟上的需要。可是,該文進一步說:『大多數青少年認為要在擁有物質方面與同輩看齊,這種思想促使他們半工半讀。』可是,學業成績低落的結果正好表明提摩太前書6:10說的是真話:『貪財是萬惡之根。』

厭煩的學生,令人厭煩的教師

可是,學生的厭煩會是教師令人厭煩所致嗎?一位教育家說:『無能的教師在課室立刻受到學生懲罰。學生因此不肯安坐、注意散漫、蓄意反抗、大聲嘈吵和不守規矩。』另一方面,在美國以16萬少男少女為對象的一項調查證實,『教師在執教時若是生動有效的話,很少有懲教的難題。』

無可否認,勝任愉快和風趣的教師數目不多。平心而論,教師其實是在最艱難的情況下工作的。有些教師對干預教學的種種官僚作風主義感到挫折。紐約市一位形容憔悴的教師對《儆醒!》代表抱怨說:『文書工作做之不了。』雖然『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但許多教師卻認為工作報酬不足。(提摩太前書5:18)此外,教師不過是凡人。課室裡若是充滿打呵欠——甚至惡意——的學生,教師的熱心豈不會冷卻嗎?

不論如何,為了種種原因,學校正使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因此你若真正樂意求學,其他的人也許把你當作笑柄或怪人。既然『有思考力的人被人恨惡,』你甚至會被成績惡劣的人所敵視。(箴言14:17,《新世》)他們也許對你的用功加以揶揄或者企圖在上課時妨礙你集中注意力。

你應該怎樣行呢?顯然你無法改變他們對求學的態度。故意降低成績以迎合同輩就與你入學的目的——求學——相違!你應該珍視求學的機會。那麼,在別人都不肯用功時你怎樣才能用功呢?未來的文章會討論這項問題。

[第21頁的精選語句]

『在過去20年間,一般性的大吵大鬧在公立學校已經司空見慣,這種改變,尤以市區學校更為顯著。不少教師報導,課室中的難題是暴力打鬥、集體抗命或蔑視。』——《我們的子女身處險境》,帕卡德著。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