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4/8 25-27頁
  • 薛西斯慘敗收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薛西斯慘敗收場
  • 警醒!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好大喜功的薛西斯
  • 溫泉關——奪命狹道
  • 厄菲阿爾特——噩夢
  • 薩拉米斯島——「木牆」護城有功
  • 全軍盡墨
  • 普拉蒂亞戰役——「熊」遭重創,一蹶不振
    警醒!1999年
  • 波斯,波斯人
    洞悉聖經(上冊)
  • 馬拉松戰役——令一個世界霸權蒙羞的一役
    警醒!1995年
  • 一個證明彌賽亞身份的有力證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4/8 25-27頁

薛西斯慘敗收場

《儆醒!》駐希臘通訊員報導

溫泉噴出熱騰騰的硫磺蒸氣,把遊人深深迷住了。他大概沒有想到,這片稱為溫泉關的沿海平原曾經是條難走的狹道。然而,遊人如果知道,溫泉關和南面薩拉米斯島的一段歷史足以證明聖經預言有多準確,他必定更嘆為觀止。

不錯,回溯過去,尤其在應驗的預言光照下,聖經但以理書預言的精確程度實在令人驚訝,使人深信聖經實在是上帝的話語。載於但以理書11章的預言正是一例。但以理是在公元前538年,即「米底亞王大流士元年」寫下這段預言的。(但以理書11:1)可是,預言的應驗期卻跨越了多個世紀。

但以理書11:2論到未來一位波斯王說:「波斯還有三王興起,第四王必富足遠勝諸王。他因富足成為強盛,就必激動大眾攻擊希臘國。」

繼居魯士二世、岡比西斯二世及大流士一世後,「第四王」就是薛西斯一世,看來亦即聖經以斯帖記所提及的亞哈隨魯王。那末,他真的有「激動大眾攻擊希臘國」嗎?結果怎樣?

好大喜功的薛西斯

薛西斯的父親大流士經馬拉松一役a嚴重失利,在國內掀起未了餘波。薛西斯登位初期,全力鎮壓境內各場叛亂,也同時漸漸「因富足成為強盛」。

然而,在野心勃勃的侍臣慫恿下,薛西斯始終念念不忘征伐希臘,一雪前恥。公元前484年起,薛西斯花了三年時間,從波斯統轄區內徵召男丁,組成世上最龐大的軍隊之一。據希臘歷史家希羅多德報導,薛西斯當時的海陸軍隊共計多達264萬1610人。b

與此同時,希臘人也積極備戰、嚴陣以待。雖然希臘人是個航海民族,他們海上的軍力卻十分薄弱。現在,既然波斯人進犯在即,加上德爾斐廟接獲神諭,指明要用「木牆」禦敵,雅典人遂積極鞏固海上軍力。

在勞里厄姆有個國營銀礦,產銀量豐富。當時,德高望重的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成功說服議會,把銀礦全部收益用來建立一支擁有200艘戰艦的船隊。斯巴達王起初有點猶豫,後來疑慮盡釋,就著手把三十多個希臘城邦組織起來,建立了希臘聯盟。

這時,薛西斯有個艱巨的調兵大計,要把他那支強兵勁旅移師歐洲。軍隊所經之處,人民須供應糧餉;軍中一頓飯得花費400塔連德金子。事實上,御令早在數月前下達全國,著人民準備五穀、牛羊家禽供皇室享用。一路上,除了薛西斯外,軍隊只能露宿野外。

波斯大軍首先要橫渡分隔亞洲及歐洲的赫勒斯滂海峽(即現在的達達尼爾海峽)。一場暴風雨過後,由浮舟連成的浮橋塌了下來。薛西斯盛怒之下,命人抽打赫勒斯滂的海水三百下,還在鞭上加上鐵球鐵鏈,以示嚴懲。設計浮橋的工程師更慘被處以斬首極刑。浮橋經修築後,波斯大軍終於順利橫渡海峽,歷時整整一星期。

溫泉關——奪命狹道

公元前480年年中,波斯王統領大軍,在戰船護送下,浩浩蕩蕩的向色薩利海域推進。希臘聯軍決定固守溫泉關,跟波斯人決一死戰。這條狹道依傍懸崖,距離海邊不及15米,地勢險要。c

由於波斯大軍必須列成小隊才能穿過狹道,一支希臘的精銳之師已足以進行攔截。在斯巴達王萊奧巴達斯率領下,七千精兵在溫泉關附近地峽駐守迎敵。與此同時,為數270艘的希臘戰艦則在阿提密喜安角候命,來一趟欲擒先縱的遊戲。

薛西斯在8月初抵達溫泉關,自恃人多勢眾,準能把希臘軍隊打個落花流水。豈料希臘軍隊鬥志頑強,薛西斯惟有另派米底亞人和錫斯西人來增援;可惜援兵遭受重創、傷亡慘重。後來,由總督海登納斯統領的「衝鋒部隊」也一樣無功而還。

厄菲阿爾特——噩夢

正當波斯人備嘗挫敗滋味,見利忘義的色薩利人厄菲阿爾特竟答應帶引波斯軍隊繞過山區,從希臘軍隊後方突襲。一大清早,希臘軍隊猛然驚覺遭敵軍從後伏擊。雖知己方九死一生,斯巴達軍隊化悲憤為力量,冒死抗敵;波斯軍在自己將領鞭策下作戰,被踐踏至死或淹死的不計其數。最後,斯巴達王萊奧巴達斯和他手下約一千勇士壯烈犧牲。海登納斯終於到了希臘軍隊大後方。

其後,波斯海陸兩軍進而侵擾雅典民居。薛西斯率軍進入阿提卡,到處大肆搶掠和縱火。雅典人大批逃往附近的薩拉米斯島去;希臘戰船則仍留守雅典與薩拉米斯島之間的海域。雅典衛城兩星期後終告失守。衛城士兵全遭殺害,無一幸免;神廟被敵軍肆意破壞,劫掠一空,最後還付之一炬。

薩拉米斯島——「木牆」護城有功

在溫泉關,希臘與波斯海軍已屢次交鋒,戰情激烈,勝負難分。當希臘軍隊撤回後方時,船隊也暫時退守南端。這時,戰船返回薩拉米斯島附近,等候地米斯托克利定出戰略部署。

地米斯托克利看出波斯海軍的威力在於共300艘腓尼基戰船隊——它們體積雖大,轉向卻極為靈活,相對於希臘那些穩當卻體積較小的三層式划槳戰船,實在佔了優勢。此外,波斯戰船多達1200艘,希臘只有380艘;而且前者舵手經驗也較豐富。然而,分隔薩拉米斯島與阿提卡之間的海峽十分狹窄,只容50艘戰船並排推進。只要希臘人成功誘使波斯戰船進入這個天然漏斗,波斯戰船就數量及轉向靈活的優勢將會頓失。據稱,地米斯托克利加速了是次生死鬥,故意發放謠言,令薛西斯相信要趁希臘戰船隊知難而退前先發制人。

一如所料,波斯船隊載著全副武裝的槳手和披堅執銳的弓箭手,繞過阿提卡角,全速向海峽進發。薛西斯滿以為勝券在握,在山上架設王座,好讓他居高臨下,坐觀兩陣交鋒。

全軍盡墨

波斯戰船擠在狹窄的海道上,場面一片混亂。就在這時,薩拉米斯島山上響起一陣號角聲,但見希臘船隊軍容嚴整,驀地出現眼前。三層式戰船猛烈撞擊敵軍船隊,波斯戰船互碰互撞,直撞得支離破碎。其後,希臘軍更劍拔弩張的衝上已殘破不堪的戰船,作最後一擊。

海戰過後,阿提卡岸邊處處只見朽木與殘骸。經過是次慘敗,薛西斯惟有班師回國。他的征戰大計也在同年暫告一段落。然而,仍有為數不少的軍隊在他的表親馬多尼奧斯率領下留在那裡過冬。

認真研究聖經的人不難看出,波斯在薩拉米斯一役中慘敗,正是端倪初露,預示但以理預言必然應驗——就是希臘這頭「公山羊」最後將戰勝米底亞-波斯這頭「兩角」「公綿羊」,繼而雄霸天下。(但以理書8:5-8)更重要的是,聖經向上帝的子民預先提出保證,君王耶穌基督最終將統管天下,為世界統治權爭奪戰劃上句號。——以賽亞書9:6;但以理書2:44。

[腳注]

a 詳情可參閱1995年5月8日刊「馬拉松戰役令一個世界霸權蒙羞的一役」的文章。

b 對於古代戰役中,波斯軍隊的數目常有爭議。雖然歷史家威爾·杜蘭特引述希羅多德的數字,其他參考資料認為較可靠的數字約為25萬至40萬不等。

c 淤積的泥土改變了原來的海岸線。今天,這裡是一片闊約2.4至4.8公里的濕地。

[第25頁的附欄或圖片]

三層式划槳戰船——極具殺傷力的武器

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稱霸愛琴海,居功至偉的要算這種三層式戰船。它船身修長,平時靠風帆前進,戰時以划槳推進;船上駐有軍隊。然而,戰船的殺傷力倒不在於讓駐軍衝上敵軍戰船,跟他們肉搏,而是在於讓170個槳手齊齊划槳衝向敵方船隊,利用船頭的裝甲鐵角撞擊對方船身,把敵船盡行破壞。

[鳴謝]

Hellenic Maritime Museum/ Photo: P. Stolis

[第26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薛西斯的行軍路線

赫勒斯滂

塞薩洛尼

阿提密喜安角

溫泉關

阿提卡

雅典

馬拉松

拉夫里翁

薩拉米斯

斯巴達

[鳴謝]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